第24節
雖然知道這個世上沒有那么多的如果,可高劍云還是忍不住想,如果小媛當年身世沒被揭開,或許現在他們兩個已經兒女美滿。有一個嚴肅的父親,有一個心軟的慈母,有幾個淘氣可愛的孩子。 可這個世上沒有如果。。。。。。。 第01章 姬家在平家村是個大姓,姬淳環就老兄弟五個,只是父母去的早,家業敗得早,老五兄弟五個除了一套大宅子和一屋子老書,其他什么都沒剩。姬淳環跟跟半吊子識字的大哥學認字,自己在看家里老書琢磨醫術,慢慢摸到門路有自己的心得。 兄弟五個,除了老四姬淳環繼承半吊子祖業,剩下四兄弟都沒那個心性,再說戰亂要愁吃飽肚子,也要躲抓壯丁。再后來日本鬼子掃蕩,他們老兄弟就靠著老四對草藥的了解驅野獸,才能平安的在山里躲過野獸扒拉吃的。后來解放了,兄弟們又靠著老四的醫術,先填飽肚子后又娶上媳婦。 吃水不忘挖井人,兄弟之間雖然不外套,可娶媳婦分家后,各過各的的日子,妯娌兒女也多少有小摩擦。不過這些小摩擦,不足以讓兄弟生分,□□□□也齊心協力顧自己兄弟。有其他四個兄弟幾家的撐腰,姬淳環逃了被批的命,但也不在繼續行醫。 等孩子大了娶了媳婦,如果不是三兒媳婦生了一對龍鳳胎,而小孫女剩下有心疾,姬淳環也不會想起從cao就業。心疾這病往大了說也是大病,不過好在他小孫女命大,從生下來就乖巧不哭不鬧,心疾這病最忌諱喜怒不定,保持心態平靜其實跟正常人沒啥大區別,只要不累到冷到熱到,好好養著也沒啥大事。 可放在六零年代,一大家子溫飽都是勉強問題,更何況一個奶娃娃。好在姬淳環平時給鄉人看個小病后,也能改善一些生活,小孫女也小心仔細的養到兩歲。兩歲的小娃娃,除了瘦弱些也是雪白干凈,即使穿著粗布棉衣,頭發也有些微黃,可恬靜睜著一雙水潤潤的眼睛看著你,讓人打心眼里喜歡。 姬淳環同其他人沒什么不同,也比較喜歡傳宗接代的孫子??筛⊙绢^一比較,還是對小丫喜歡的緊。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孫子孫女外孫也不少,可就小丫頭最得他喜歡。有些事情不帶不服氣眼緣的,他老姬家老兄弟五個,姑娘孫女也不少,可就沒一個跟小孫女一樣,姬淳環也說不清哪不一樣。 姬家祖上是太醫,姬淳環的太奶奶聽說是落寞的王公貴族,姬淳環就覺得小孫女最像他的太奶奶,不光長的像,連毛病都是一樣的心疾,這可能就是隔代遺傳吧。他太奶奶也有心疾,不過那是姬家是大戶人家,條件好太奶奶活到八十好久才作古。 姬淳環最得意孫女的聰慧,跟她那個只知道吃飽了鬧騰玩的雙胞哥哥比,小丫頭會走路就跟在他身后,看他炮制草藥,幫他清理采回來的中醫,該曬該切該炒說一遍小丫頭就能記得。除了暗自得意孫女聰明,姬淳環沒事也會教孫女認字。至于其他孫子孫女,不好意思,作為大家長真心沒那個耐心去□□皮孩子。 除了對帶老三家的孩子偏心一些外,老爺子其他方面對待三個兒子也能一碗水端平。不過在一次帶著小孫女去趕縣城賣草藥,巧合下救了個穿著得體犯了哮喘的老人。等老人醒來后,姬淳環放下藥簍子,抱著小孫女跟老汗閑聊。 兩人年齡相當,越聊越投機,對于姬淳環夸聰明乖巧的小孫女,老漢也就是程建富也挺喜歡。聽兩人說這么久,仍舊眼神清明不哭不鬧。于是這輩子小名姬小丫前世的木書媛,無奈的聽著兩個加起來一百多歲的老小孩,越說越投機就差沒拜把子,最后甚至自作主張給孫子孫女給定了娃娃親。 小名小丫的木書媛無奈,她現在才三歲多點好嗎,雖然現在也不在糾結什么前世今生了,可對方那個孫子也才八歲。從她的角度而言,一時興起定娃娃親,等大腦冷靜下來肯定會后悔??粗鴥蓚€興奮勃勃的老頭,已經互換家庭住址,對方也約定好帶著孫子登門過禮的日子時,木書媛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說。 木書媛前世倒霉的意外死亡也就罷了,誰知道又一朝回到解放前,生活條件也倒退了一百個點。如果僅僅是這樣,木書媛覺得也就罷了,生活條件會慢慢改變,可為嘛不給一個好身體,竟然一出生就心臟不好。那種心臟不規則跳動,如果她的芯不是新生兒,心態情緒能平穩,不知道會怎么樣呢。 可就是芯老,身體承受也難受啊。 告別程老漢,爺孫倆也回家,現在可沒車子,木書媛坐在空籃子里,聽著他爺爺心情不錯的哼哼著小曲,最后還是道: “爺爺,那個爺爺兒子都是做大生意的人,咱家是種地的農村人,兩家門不當戶不對,跟人家不適合,我也還小呢?!?/br> 姬淳環不以為然?!靶⊙径裁?,咱家根正苗紅祖上也是名人呢。咱們都還沒嫌棄他們投機取巧呢,爺爺當時要是不救那老小子,他肯定嗝屁。有救命之恩在呢,他們家虧待不了你?!?/br> 木書媛一梗,這都什么時代了,感情這也能行?猶豫了一會怎么勸,道:“這樣不好,還不如讓人家給我爸我伯他們安排個工作,干嘛定什么娃娃親,以后的事情都很說呢,干嘛不緊著眼前?!?/br> 姬淳環自豪孫女聰慧,不過小孩子再聰明也還是小孩子。 “你伯兄弟三個經商學醫都不是料,還是老實的在家種地穩當。只要安守本分的過日子,其他的我也不用愁,兒孫自有兒孫福??赡悴灰粯?,身體弱長大也做不了活計,窩在農村嫁個農村漢只能受氣,找個好家庭跟你老祖奶奶一樣,妥妥的能活到□□十?!?/br> 木書媛被一番打算說的心里難受,對于一個老人的拳拳愛護,木書媛不姬小丫覺得喉頭哽住。其實想脫離一畝三分地的命運有很多方式,有著后世的眼界,身處百業待興的年代做什么都能出頭。就算她身體限制不能cao勞,可還是有很多方式。重拾前世的醫術,或者讀書出來做老師,不論哪一種都受人尊敬。 對于爺爺的疼愛,姬小丫覺得心里暖融融的。踩著籃子站起來,雙手環上爺爺的頸脖上,親昵的蹭著爺爺的脖子。這輩子從一出生起,父母就忙綠地里的活,算起來跟父母相處的時間,還沒有跟爺爺相處的多。八個月能吃輔食開始,爺爺就經常會賽雞蛋給自己。 重男輕女年代越早越明顯,就像這輩子的爸媽,比起身體不好可能養不大的女兒,小丫父母還是偏心哥哥和雙胞胎的小哥哥。再者一大家子擠在一起又沒分家,每家都三四個孩子,根本就沒那個條件每天給十多個孩子一人一個雞蛋,所以每次爺爺給的雞蛋,小丫都清楚有多寶貴。 “爺爺,等我長大了我給您養老,讓您住大房子,天天魚rou不斷,出門就有車,沒事了帶您出去玩,好不好?!?/br> 姬淳環聞言哈哈開懷大笑,拍了拍孫女細嫩的小手腕:“讓你給我養老,你爸和你伯的脊梁骨能被人給戳碎,爺爺好酒,給爺爺多買幾瓶酒就好了?!?/br> 爺孫倆一路邊聊邊走,連時間都覺得很快,感覺回家都比來的時間路程段?;丶耶斖沓燥垥r,一家大小端著碗,趁亮在院里樹下吃面條,姬淳環簡單的說了今天遇到的事情,還有娃娃親的事情,不過多了個心眼隱瞞了對方家里的情況。 兩個伯娘對此沒啥看法,猜測也就十里八村的哪家。心里多少存了看笑話的小心思。老爺子偏疼老三家的丫頭,她們兩家肯定不平,畢竟不患寡患不均。老爺子肯定沒跟人家說小丫的病情,等人家打聽出來,哪家愿意娶個大小姐,就算捏著鼻子認了,小丫將來嫁過去也肯定的不了好。 一家人除了老爺子之外,小丫自己沒當一回事,家里上到奶奶爹媽伯伯伯娘,都覺得現在能定下來也好,至少將來不用愁說人家了。 所以在三天后,程家老爺子在兒子兒媳的陪同下,帶著孫子和禮品開著輛轎車來和平村時,不說姬家人,就是整個村子也都沸騰了。這年頭不是后世,轎車泛濫到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現在是有錢也沒處買的年代,能買到轎車也算是有頭有臉的生意人。 小丫一直窩在爺爺懷里,跟看笑話一樣的看了一天。等程家人走了以后,在送走打聽事情的大爺大媽。關上門,小丫兩個伯娘就開始掉臉子,對著自己的丫頭開始東一句西一句指桑罵槐。最后還是姬淳環煩了,吼了一陣,小丫的兩個伯娘才不敢出聲。 第02章 兒女小的時候跟父母最親,兄弟姐妹之間雖然打鬧卻也最親密。人在長大成家后,有自己的家庭,知不知道父母恩除了本人清楚外,反正父母兄弟絕對要排在妻兒后面。一輩人養大一輩人,大家都是如此,所以也沒什么好難過的。 姬家在訂完娃娃親之后,所有矛盾都被挑開,分家已經在所難免。姬淳環也不是拖泥帶水的人,兒子媳婦都想過自己的小日子,做老的硬攔著窩在一起,也只會讓矛盾日益加深。老爺子也干凈利索,哪個兒子都不跟,也不跟兒子兒媳羅嗦,直接把三個兒子都分出去了。 對此就是小丫媽也不滿,要知道分家一般老人可以選擇跟哪個兒子一起過,就要看二老偏疼哪個兒子了。小丫爺奶現在身體硬朗,家里地里都能幫忙,大人小孩煮飯什么的也能省不少事,更何況姬淳環行醫也能掙錢。結果所有打算都成空,現在就是后悔不分家也收不回來。 三間土屋就是小丫一家五口的新家,這個時代的農村,沒有除草劑沒農藥沒化肥,地里莊稼全靠人侍弄,不管是男孩女孩,下地割草喂豬喂牛都是活,女娃子洗衣做飯打掃衛生也得干。問題是小丫根本就不能做重活,原本想幫著父母,,緩慢著時間做家務。只是當其他人一天到晚累的跟牛一樣,她卻做事慢悠悠,誰看了都心煩,更何況是忙碌不得閑的父母。 都是窮鬧騰的,自己生的女兒,不論多不喜歡也還是自己親生的,只是這個時代的人都忙著填飽肚子,沒時間疼孩子,做為放羊吃草養孩子的年代,家家孩子都很多,除了輕松一點的家務外,家里喂家畜,地里拔草割麥都不行,誰家養這樣一個大小姐也心煩。 最后還是姬淳環疼孫女看不過眼,直接把孫女領回自家。姬淳環心疼孫女,好容易養這么大,不小心養著,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夭折,他可舍不得。 至于其他兩個兒媳背地里羅嗦,姬淳環也懶得搭理。其他孫子孫女來,管飯可以,想留在老房子,管吃喝拉撒睡就不行。他們老兩口侍弄三畝多地不愁,交了公糧剩余的糧食也就夠吃。小丫帶回老房子養,也跟老三兩口子要了半畝地,為的就是堵住其她兒媳的嘴,她們可不舍得分走半畝地。 至于同程家的娃娃親,兩家也就過年過節走動,過年程家來送點節禮什么的,至于小丫的那個娃娃親對象,小丫也就過年見上一次。小正太顯然不喜歡莫名多出來的小未婚妻,小丫也不喜歡貼冷屁股哄孩子。不過就小丫自己來看,那小正太mama,也不大樂意多了個丟人的娃娃親,所以小正太每年來拉著個臉,以示對家長的不滿抗議,也權當沒看到。 小丫可以預見她爺爺的打算肯定成不了,等小正太長大,這玩笑般的娃娃親肯定會被作罷。只不過在親事作罷之前,每年收的節禮,也算賺到了實惠,程家對這些物質上的東西也不小氣。這年頭營養物資什么的可很難買到,尤其是他們這個小地方,以程家以來表現的氣派,出現在這個小鎮子還真的挺奇怪。 不過在小丫八歲時,程家伯伯這邊的事情貌似結束,一家人只是招呼一聲,說回頭在聯系就回了首都老家。在交通靠走,消息靠吼的年代,這一走肯定親事直接就等于作罷。小丫除了遺憾那些禮物零食外,也沒太在意。有那門看起來好像很顯赫的娃娃親,不提兩個伯娘酸不拉幾的羨慕,就是每次小丫出門,村里的人也一副小丫占了多大便宜的表情。 程家人離開后,小丫兩個伯娘都偷樂了很久,看到小丫都會興高采烈的說著遺憾,小丫感嘆,真的不用這樣偷樂,她真的沒在意啊。人的劣根性就是這樣,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出于酸葡萄心理也不希望別人得到,好像這樣才是公平。 春去秋來寒暑夏,時間在忙碌中一天天流逝,小丫多了一個小她四歲的meimei,而隨著年齡慢慢的增長,爺爺需要的常用中藥,采回來后基本都是小丫一個人就能炮制。有些需要碾碎的藥材,倒是讓常來爺爺家看她的兩個哥哥弄。 兩個哥哥大多時候還是跟小伙伴一起跑著玩,還有就是跟著爸媽割草干活。所有人都很忙,所以如果不是爺爺提起上學的事,小丫都忘記還有上學這回事。老爺子掏錢送取了大名姬溫雅的小丫去讀書,為了這個事,兩個伯娘哭鬧了一出。 雖然這年頭農村人并不看重讀書,花錢又耽誤干活,也就姬溫雅身體不好,啥都干不了閑了沒事干的人才會老實的去讀書??杉匮诺膶W費是老爺子出,這就不同了,同樣是兒子,不待這樣偏心的。就是溫雅親媽也一肚子不滿,兩個嫂子見天一個村的嚷著老人偏心他們家,可老爺子偏心的人如果換成家里的兒子,而不是沒啥用的賠錢貨女兒,她也不會覺得委屈的慌。 現在花再多錢,將來也是別人家的人,他們啥也沒落著。反正是都覺得委屈不平,就是溫雅兩個伯伯家的兒女,也看溫雅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就是溫雅的大哥和同胞哥哥,如果不是溫雅打小,就把爺爺給的雞蛋分給兩個哥哥,后來去了爺爺家住,偶爾給兄弟倆偷偷塞糖果,說不定親兄弟也會不滿自己meimei。 小孩子天生就知道爭寵,如果說姬淳環的寵愛有十分,那么溫雅自己就占了七分,剩下的三分有十多個孩子,肯定有人分不著。對于爺爺的疼愛,溫雅感動也享受。她現在年齡還小,身體也不是很好,能做的也就是乖巧的做些能做的事,再就是乖乖聽爺爺奶奶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