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要不,咱也在縣城里做些小本買賣,也不耽擱照顧家里。。?!?/br> “女人就是頭發長見識短,咱們要真在縣城里,老三家那邊還不知道怎么鬧騰,嫌棄咱家搶生意。再說咱們縣城才多少人?大城市多少人?那邊不僅靠近個大學學院,住宅小區也多。咱到那邊早上中午買菜賣rou,下午支攤子賣小吃,苦個幾年孩子大些在做打算?!?/br> 不說夫妻倆商量的怎樣,劉卓天拉著有些呆愣的meimei,去找拿著零食出門玩去的弟弟。父母的苦心打算劉卓天感動的同時,又深怕自己承受不住父母的苦心和期待。而劉月靑真正的吃驚,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是前世的老爸,肯定不會做這種決定。 看來劉月娟的重生,不僅改變她自己一家,也刺激了自己爸媽,未來已經拐了一個彎。劉月靑明白,只要按照她爸的想法做事,生意肯定不會差。 在劉月靑期待矛盾的糾結中,劉家夫婦第二天就把家里喂養的兩頭豬給賣了,地里的黃豆也快收成,劉德文這趟回來本就打算忙家里的秋收。在秋收之后,留了些大豆準備做油外,剩余的全部賣掉還能多些本錢。 劉月靑家里五口人四口人的地,每口人一畝三分地?,F在租地可沒有租金,都是說好給多少糧食多少豆子。六畝多地被劉月靑爺奶主動接過種,給糧食豆子提都不用提,當父母的不張口說給多少,劉月靑爹媽也張不開口要,被模糊過去的問題也就這樣了。 爺奶種的地多,還要負責劉月娟兄妹三人的午飯,還有小叔家的小堂妹,加上劉月靑兄妹三人奶奶根本就照顧不來。劉月娟姐弟幾個只在那邊吃飯,三叔三嬸天天都回來不需要cao心太多。最后三兄妹由離家躲計劃生育,偷生二胎的二舅和二舅媽順便照看。 和前世相同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二舅和二舅媽為生兒子躲在劉月靑家,不同的是劉月靑兄妹兩人已經讀四年級了,劉卓陽也讀二年級了,父母去n市也不同前世一樣。 父母不在的日子,雖說有二舅和二舅媽,以及姥姥姥爺表姐三不五的來看看,但劉月靑還是覺得她老哥比以前懂事了很多。做力所能及的活,不給懷孕的舅媽多找事。照看弟弟,看著弟弟寫作業,幫弟弟輔導功課,大哥范十足。 94年農村家家戶戶連固定電話都沒有普及,劉家村只有三部固定電話,學校旁的小店一部,三叔家一部另一位是村東頭的人家。劉家夫妻走后,一個月也就打一兩次電話到劉月靑三叔家,有時三叔劉德文家里沒人還不一定接得到。 劉月靑爸媽打電話沒說過掙多少,但劉月靑每次聽她老爸豪邁的講要給他們兄妹三個買什么什么的,她老媽話語里也帶著自信,劉月靑知道她爸媽那邊生意肯定不錯。十月里二舅媽也終于如愿的生了個兒子,月子也是在劉月靑家過的,姥姥和已經綴學的表姐魏玲來伺候二舅媽月子,二舅從住進劉月靑家,就一直在縣城的工地做瓦匠。 農村里過月子都會請客,只不過現在計劃生育特別緊,不論頭胎是男女,都不準在生二胎。只不過上有上策下有對策,農村可深信多子多福,哪家不是兩三個孩子,躲著偷生的人多得是。月子里待客酒席省去了,不過頂實的親戚見到小孩會補上見面禮。 劉月靑老媽那邊很忙,只打了電話解釋也沒特別趕回來,反正過年肯定要回家,見面的禮錢到時再給也沒關系。除了月子沒幾天,姥姥和表姐就回家了,二舅媽因為二舅的瓦匠活年底才發工資,準備年底再回去,到時孩子也大些經得起出門見風。 臘月二十三那天,二舅和二舅媽要到工錢,就帶著小表弟回家去了,小年一般都要在自己家里過。只不過劉月靑爸媽太忙,說還要幾天才能回來。沒人做飯,劉月靑也不高興大冬天的做飯,劉月靑兄妹三個就回老房子那邊吃幾天飯。 三叔劉德文兩口子也還在縣城里忙乎著,他們家這兩年里除了賣小吃,去年在學校對面,花了一萬多買了一間三十平左右的門面,一個村的沒少羨慕他們家。兩口子外加經常過去的劉月娟,賣文具賣小吃兩不誤,賺了不少錢,不到過年肯定不舍得關門。 臘月二十四這天,兄妹三個在床上磨蹭半天才戀戀不舍的起床,梳洗過后劉卓天帶著劉月靑和劉卓陽去奶奶家。老房子原本的土房早就換成了磚瓦房,四間坐北朝南的堂屋兩兩一套,左右各兩間廂房留作廚房和雜物間。 劉月靑一家和三叔一家分出去后,現在只住小叔小嬸和爺爺奶奶兩家,大爹一家也不是年年都回來過年,所以很是寬敞。雖說小叔和奶奶他們住一個院子,但一起久了也有很多摩擦,早就分家各自吃飯,也就過年一起過,省事也顯得有孝心。 到老屋時已經快中午,劉月靑奶奶和小嬸正在廚房忙著炸麻花丸子,三叔家的孩子已經到了,小孩子嘴巴饞又愛胡說,農村炸東西都非常講究,所以都被趕到堂屋里去看小叔家的電視。劉卓天兄妹打過招呼,手上拿著小嬸笑著塞過來的麻花也去了堂屋看電視。 梅子和她弟弟還有小叔家不到兩歲的小丫頭,都眼睛也不眨一下的盯著電視看電視連續劇。這年頭《渴望》《年輪》可是特火的電視劇?!赌贻啞愤€好,很有時代青春的特色感,可《渴望》就是狗血情節電視劇,劉月靑前世小時候也非常愛看,只是重生后再看,就只想吐槽劇情君。 劉月娟笑瞇瞇的率先打了個招呼,推了推梅子她們挪點空,劉月靑擠了過去,劉卓陽坐到劉卓天搬來的凳子上,吃著麻花看著電視劇,一會就看到入迷。車禍、入贅、繼父繼女的重口味梗,母女成情敵的狗血梗。。。。。 “青妮,都快過年了二爹二娘什么時候回來?他們那邊生意怎么樣?” 劉月靑給劉月梅分了些麻花,正喂著小叔家的堂妹,聞言扭頭看了看劉月娟。錢是掙不完的,劉月靑也不怕三叔一家人也去n市做生意,總歸是一家人,雖然有矛盾但對外還是很有利。只是,劉月靑真的不知道啊。 “我也不知道他們什么時候回來,前幾天打電話說人多車不好坐,年底肯定能回來?!?/br> 至于生意怎么樣,劉月靑知道肯定掙錢了,掙多少她爸媽也不會跟他們小孩子數。大爹或許有些數吧,畢竟是他最先提的建議,離的也近知道些也正常。 “他們忙活的生意是啥我們都不知道,我媽她也沒說?!?/br> 這就是小孩子的悲哀啊,劉月靑覺得就是劉月靑雖然參與了他們家的生意,但最多也就是手里零花錢多些,其他的肯定都是三叔收著。三嬸雖然很信劉月娟,但她根本就做不了三叔的主。 小孩子的年齡傷不起??! 第12章 臘月二十八下半夜,也就是臘月二十幾早上兩點多,劉德武夫妻兩個才踩著積雪抹黑回來了。半夜門從里面鎖著,兩夫妻只能在門口喊門。劉月靑兄妹也都被吵醒。聽到父母的聲音,劉卓天趕緊拉開燈,外套也沒披就穿著拖鞋跑去開大門。 劉月靑也醒了,聽到老哥跑去開門動靜,摸到床頭的開掛,打開自己西屋里的燈,坐在床上捂著被子眼睛也往外看情形。半年沒見父母,別說是早就纏過去的劉卓陽,劉月靑也很想她爸媽。前世初中畢業打工后,基本就很少打電話,等自己做父母了,才明白兒行千里母擔憂的道理。 “媽,你說給我買的帶音樂的花燈呢?我要帶音樂的花燈?!?/br> 劉月靑爸媽直接提著行李到劉月靑屋里,劉媽放下行李包,還沒坐穩劉卓陽就在她懷里扭麻花。把劉卓陽放到劉月靑床上,給捂上棉被彎腰去拉行李包,從里面掏出三個包裝盒,龍虎兔三屬像花燈,剛好兄妹三人一人一個。劉月靑接過她的米分色兔子花燈,看了看沒啥興趣的遞給合不攏嘴的弟弟玩。 “媽,你們咋回來這么晚?過了年還要走嗎?” 劉月靑順嘴的問了一句,在她媽拿燈籠時,瞅了眼包里沒見到她爸媽自己的衣服。 “去,咋不去,初二去你姥姥家后,初三一早就走。你們過了十五才開學,也跟著去那邊玩幾天,小學上課晚,你們開學也不急著正式上課,正月二十再送你們回來也不遲。反正你們人小也不用車費,到了那邊想玩,還可以去你大爹家跟你姐他們玩,也不耽擱我跟你爸掙錢?!?/br> 劉卓天也脫了鞋子,爬到劉月靑床上,只穿秋衣可真冷,還是被窩里暖和。聽到能跟爸媽一起去n市玩,劉卓天也忍不住高興的咧著嘴傻笑。劉家兄妹三個,現在最遠的地方也就是去縣城?,F在這個年代里,大城市在小孩子如同朝圣的圣地一般,充滿神秘和高貴。 “來,看看給你們買的新衣服。天娃和三子的是黃藍拼色的,青妮的是大紅色,喜慶又厚實。明個都穿上去你奶奶家,給你爺奶送衣服去,今年咱們都在你爺奶家過年。明年正月底你二舅兩口子才會來,也不耽擱啥。過了年青妮也九歲了,女娃也得學著做家務,洗衣服煮飯也都能學。在家都要乖乖聽話,天娃是老大,記得要多照顧弟弟meimei?!?/br> 劉月靑點頭,不大樂意,好想念洗衣機,洗衣機普及的時代里,除了內衣和襪子,有幾個人還用手洗啊。拉拉雜雜的聊了很久,劉卓天和劉卓陽情緒亢奮,根本就睡不著,跟著爸媽去東屋里去了。劉月靑關上燈蒙上被子,迷迷瞪瞪的繼續美容覺。 第二天一早劉月靑父母和劉卓天劉卓陽一大早就起了,根本看不出昨晚熬夜。劉月靑打了個哈欠,抹了抹眼角的生理淚,淚泉太發達了非常煩,情緒上來或者一點刺激眼淚就不停。搞的跟個淚娃娃一樣,天天都是淚汪汪的,前世也沒有這樣夸張啊。 梳洗好后,一家人一起去爺奶家。劉月靑老媽提著給爺奶的衣服,老爸提著一包熏rou咸雞和桂花鴨,劉卓天和劉卓陽提著燈籠,穿著新衣服跑在前面,著急著去顯擺。劉月靑雙手插在新棉衣的口袋里,慢蹭蹭的跟在老媽一旁。 到老房子時,奶奶和小叔一家還沒吃飯。劉月靑老媽拿出新衣服給爺爺奶奶,然后就和小嬸進了廚房,一邊聊家常一邊準備早飯。劉月靑奶奶摸著棗紅色的長款棉襖,高興的合不攏嘴,在兩個兒子的勸說下,脫了身上的藏青色舊棉襖,把新衣服穿上試了試。 胖瘦剛好合身,絲棉的輕柔舒適讓奶奶不停的稱贊,不過老人家不舍得穿好衣服,試穿了一會,還是不舍的脫了下來。農村家里家外的事情多,很容易就弄臟了,而且在奶奶看來,這樣好的衣服沒什么正事,老太太也不舍得穿出來。 早飯吃完后,劉月靑也跟著劉卓天他們一起出去溜達了,現在雪還沒有融化,出去玩雪還是很有意思,尤其是這么冷的天除了冷些還腰不酸腿不疼,簡直不能再好了。安排家里的那些瑣碎事,有她老爸老媽在,也用不到她cao心。 可不是所有人都像劉月娟那樣,家里家外的什么事情都要管都要過問,明顯的掌控欲太強?;蛟S因為前世的經歷,讓她不自覺的就不肯信任別人,總覺得事事都要自己去辦才更放心。劉月靑都納悶她堂姐cao心那么多事,也不擔心未老先衰,活的那么累有什么樂趣。 劉月靑自己就是一懶人,她現在就是一個小孩子,考慮多了自己還頭疼,索性什么都不理會,全心當個小孩子就好。 95年過年,四家人合在一起過的,人多好干活,當然人多也吃飯多。劉月靑一家五口,三叔家五口,小叔沒接回在大姑家偷生養著的堂弟,一家三口和爺奶一起也是五口人,十五口人吃飯跟吃食堂一樣。幸好大爹一家五口還沒有回來,不然整天光忙著做飯就夠累的。 新年習俗年初一大拜年,年初二走姥姥家,年初三走老親,年初四回娘家。劉月靑一家在年初二就全家一起去姥姥家,除了年禮外,還有給姥姥姥爺的新衣服。劉月靑兄妹一圈喊人下來,收了三份壓歲錢。等大人都進堂屋里坐著說話,劉月靑裝好壓歲錢,跟著哥哥還有表姐一起去商店。 年前下的雪化了不少,土路上泥濘巴巴,劉月靑挑著未融化的雪走,沉默的跟在后面,內心卻跟泥濘的土路一樣。自從上學后,劉月靑來她姥姥家的時間就很少,重生到現在就見過李易峰一次。這年月的人,雖然不是老古板,可也沒開放多少,劉月靑根本就沒有借口去找李易峰,兩人現在只是陌生人,唯一的聯系也就是劉月靑的表姨。 可表姨雖然跟李易峰一個村,但現在劉月靑家和表姨家很少往來,劉月靑現在一個小孩子,不可能撇開兩毫無人情來往,凸凹的去表姨家。即便是厚著臉去了又如何,她又要如何找借口去李易峰家?雖然前世是表姨給兩人牽的線,但表姨和李易峰家從前可是有不少矛盾,也就是說兩家現在應該關系就不咋地。 人活在當下,只有遵守當下的秩序,才能被接受被認可。別說劉月靑才九歲,就是只有三歲,如果沒有個可信的借口,就直咧咧的跑他家里,跟他套近乎談未來,不出一天十里八村能傳個遍,底細也能被揭的一絲不剩,不被她爸媽打殘,光是唾沫星子都能淹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