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等人都走開了,石山看著大林合不上的嘴,把昨晚的事情一五一十說給大林聽了。 “看那姑娘乖巧能干,也是膽大的,想著嫁你做老板娘,真不安分”那眼珠動得太厲害,果然整出了幺娥子。 石山不想再說這些,打岔道“你和劉豐倆不是計劃著買宅子嗎?怎么樣,買了嗎?” 大林表情變了,突然不說話了。 石山“怎么?” 大林聲音訥訥的“……沒買,銀錢不夠” “不是才發月銀嗎?”石山覺得有些奇怪。 大林也不說話了。 倒是劉豐聽到他們說的,過來沒什么表情的說了一句“沒看到合適的,再看看” 沒合適的?上次大林還在他耳邊叫,看中了鎮上的一處小宅子,有院子有果樹,等著這個月發了月錢就去買下來,不過畢竟是人家兩口子的事,石山也沒好意思再問下去。 “老板,給碗黑米粥” 石山“來了” 劉豐夫夫來了之后,石山就把打菜的事情交給了大林,他主要在柜臺收銀子,柜臺旁邊是四五個鐵砂陶罐,里面有晚上就開始熬得濃稠的黑米粥、鹵味打得香的雞蛋和雞腿。 黑米粥熬得稠稠的,一碗三文錢,每天能賣一個陶罐,小江考完試了繼續在石山店里打工,石山給他漲了十文錢,平時他還會教小南瓜學寫字,石山想著也沒什么送他,去買了一套上好的筆墨紙硯送給他,小江不敢收,于他而言太貴重了,石山對他已經很好了,每天都會帶一些好菜好rou回家給娘吃,他娘倆這大半年都是吃石記樓的飯,教小南瓜幾個字根本沒什么。 “大娘上次送的咸鴨蛋我還沒謝謝呢,讀書人,沒有一套好的筆墨紙硯不行”石山硬是讓人收下了。 小江想著還是和石山說小南瓜的年紀也差不多了,他畢竟不是先生,還不如送學堂,在鎮上也不遠,書院的先生教的好。 這話倒是點醒了石山,琢磨著小南瓜是該去學堂了。 學堂一年招兩次生,石山向縣太爺的大夫人打聽了,鎮上的書院就青溪書院最好,何雋之院長年輕有為,是讀書人的楷模,文縐縐的講了一大堆,石山總結下來就是:何雋之非常好!好到人神共憤!家家敬仰! “何院長的大名我早就聽說了,我就想問今年還能去書院嗎?這鎮上就沒有別的書院了?”石山想起何雋之,覺得有些牙疼。 “今年當然能去,求學,自然要選好的書院,你店里那個小書生不也是青溪書院的,你看教出來的品性氣節哪里差了,石老板,人眼光要放長遠一點,給小南瓜找書院,這方圓的書院沒有比青溪書院更合適的”大夫人以為石山不清楚,還苦口婆心的勸了半天,孩子讀書馬虎不得,前途的事一定要仔細。 “好吧,我知道了” 第29章 石山懷里踹著個盒子, 盒子里放的是小南瓜要上書院的束脩。 小南瓜靠在他腳下,揚頭看著自家阿爹,阿爹說帶他上書院, 但為什么要躲在這里, 他不明白。 石山鬼鬼祟祟的在青溪書院已經饒了好幾圈,糾結了半天, 在書院門口處沒看到熟悉的人,才定了定心, 抓了抓頭走出來。 如果有另外一所書院, 石山是一定不會讓小南瓜在這讀書的, 不說別的,就說何雋之那迂腐至極的性格,一直瞧不上他做的事, 在他眼里他就是糞土,就是破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 但自家兒子讀書怎么說也是一件大事,縣太爺的大夫人也說了, 青溪書院有很多先生夫子的,他又不是讓小南瓜跟著何雋之讀書識字,而且小江的人品氣節確實不錯, 不糾結,就青溪書院了,而且他這次可沒多帶錢,束脩該多少就多少, 絕對不搞特殊。 這幾天正是青溪書院招生入學的日子,青溪書院門口負責登記招生的吳夫子,看著面前的父子倆,捏了捏長長的胡須,笑著問小南瓜“叫什么名,幾歲了?” 石山推了推小南瓜,讓他自己回答,小南瓜抬頭看了看阿爹,又看了正對著他笑的長胡須老爺爺,奶聲奶氣的回道“我叫小南瓜,今年四歲了” “哈哈哈,小南瓜?是地里長的可以吃的南瓜?哈哈哈” 后面的排隊的一家的小孩笑出聲來,小南瓜聽到,躲到石山腿后面,不說話了,石山轉身看了一眼正捂著肚子的笑的小孩,比小南瓜高一些,白白壯壯的,打扮得跟金娃娃似的,脖子上戴得長命鎖斗大的一個,一看就知道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石山也不會和孩子計較,把躲在他腿后面的小南瓜舉高抱起,騎在自己頭上。 小南瓜抱著自家阿爹的頭,把剛剛的都忘光了,呵呵的直笑。 “吳老……吳夫子,我兒子叫石石,小名南瓜,四歲”石山扶住騎在脖子上的小南瓜,朝吳夫子說道。 石石?這名字真是毫無風雅書香之氣,吳夫子搖了搖頭,如此草率!但還是在紙薄上寫上名字,告訴入學時間和要準備的東西,然后示意下一位。 石山扶著騎在頭上的小南瓜,跑一下,停一下,逗得小南瓜直樂,讓那個嘲笑的小南瓜的孩子也不笑了,眼里還有些羨慕。 入學要準備不少東西,石山對這些東西不擅長,帶著小南瓜到市集上買筆墨紙硯還有其它雜七雜八的東西,又怕把東西買漏了,還讓小江專門寫了一張清單,對照著清單買,筆墨紙硯、小算盤等等,最后再買個裝書的小書包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