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書迷正在閱讀:最后一條龍、古穿今之我的高冷女友、帝國上將攻防戰、大師兄他身嬌體弱、盛世寵后要休夫、嫡女重生記、從前到現在,你把我當誰、和前女友的戰斗日常、空間靈泉之香飄萬里、[綜漫]怎么解釋自己只是個coser
“我知道你和你老子,都是一樣的毛病,管不住自己的下半1身。但你記住了,你在府里娶妻納妾也罷,在外頭招1妓嫖1娼也罷,我皆不管你,但只一樣,再不許胡亂勾搭、招惹良家。 “府里但凡沒收房的,不管是早和你看對眼的,還是以前已經上過手的,一概不許碰,外頭但凡沒入賤籍的,不管是暗娼流螢,還是風流寡婦,也一概不許碰?!?/br> 隨手從身邊撿了一本厚厚的書丟在賈蓉懷里,道:“這大乾律令,你拿回去好生研讀,上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寫的清清楚楚……” 見賈蓉笑的有些勉強,賈玩道:“就這兩件事兒,你若不犯,什么都好說,若犯了,哪怕只是一文錢的官司……我便讓你連一件像樣衣服都沒有的滾出寧國府去?!?/br> 賈蓉頓時一個激靈,雖賈玩語氣平靜,不見絲毫疾言厲色,但這位小叔叔的手段,他早見識過的,哪敢不信?想起他平時畏之如虎的父親的下場,也不敢多話,唯唯應了。 當初他父親提起惜春的婚事,他這位小叔叔只一句“我不同意”,便沒了下文,他們誰不以為他是被拿捏住了? 結果呢,不到一個月,他父親就丟了爵位,被趕出家去當了道士……不能喝酒,不能吃rou,不能近女人,活著還有什么趣兒? 有了賈珍的前車之鑒,便是賈玩說的再隨便,他也萬萬不敢不放在心上,這兩點,他自認還是能做到的,他雖貪圖享樂,但也沒做過什么傷天害理、違法亂紀的事,至于女人……雖說越不能碰的,碰起來越刺激,但若他真被光著身子趕出家門,哪還有女人肯跟他? 這個帳,他還是會算的。 見他乖順,賈玩便也不多說什么了,他這個侄兒,早被賈珍調1教過來了,在比他強勢的人面前,比誰都老實聽話。 又道:“你待會去一趟那邊府里,告訴兩位叔叔,說修園子的事,我答應了,讓他們不必再另尋地方,直接將會芳園劃過去就是了,要用人用錢只管說,若實在不夠,賣一兩個莊子也使得。 “我如今有傷在身,又帶著父孝,不便出面張羅,你便替我過去,給璉二哥打打下手。 “去了有點眼力見兒,別忙沒幫上,反而添亂?!?/br> 賈蓉一聽大喜,修園子可是個天大的肥差,且他是代表賈玩去的,連賈政、賈赦都要尊重他的意見,這邊府里撥過去的銀子,他能做得大半的主……哪怕不中飽私囊,里面也有無數的好處可拿。 即使剛被敲打了一通,賈蓉依舊被這顆甜棗砸的七葷八素,歡喜應了。 走了賈蓉,賈玩探手將小肥貓撈過來按在懷里,睡覺。 上了折子,挨了揍,園子一樣得修,不過意義大不相同:以前是主動響應太上皇修園子,如今是被皇上打著罵著去修——若再扛著,就不是不給太上皇面子,而是和皇上做對了。 朝好處想,現在修,起碼不用擔心花了錢還招災不是? 不是他百分百確信,皇上一定會是最終的獲勝者,而是——若皇上贏了,只要他們不自己作死,林如海要護住一個處于朝政邊緣的賈府輕而易舉,可若是太上皇贏了,賈府拿什么護住林如海、黛玉和他? …… 第三天,賈玩上的折子批復下來……他被“奪情”了。 神特么的奪情!這cao作,簡直了。 只聽過身負重任的官員,因為皇帝看重,奪情不使其丁憂的,沒聽說會把本身沒有官職,且身上帶著重孝的人,扒拉出來用的……這算哪門子的奪情?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擔任的,是什么了不得的職位呢! 接下來,就到了“奪情”和“丁憂”的拉鋸時間。 按照慣例,官員報了丁憂,皇上或者準了,或者奪情,奪情的話,官員要再報,然后再奪,如是三次,就能繼續安安心心的留下來做他的官了。當然,也有怕皇上的“奪情”只是隨口說說的,只一次就連忙應了,還有干脆隱瞞不報的——沒法子,丁憂容易,起復難??! 總之,正常情況下,這花活兒得玩三次,是以賈玩硬是上了四次折子,才算是把意思說明白了:皇上,您那活兒,我是真不想接,您找別人吧。 好好的爺不做,去低聲下氣給人使喚,還成為所有人的眼中釘、rou中刺……何苦來哉? 在這漫長的拉鋸戰期間,省親園子早就開始動工了,東府劃了會芳園,西府拆了下人房,將兩處并在一處,拆了圍墻,平了巷道,堆山鑿池,起樓豎閣,種竹栽花……銀子如同流水一般花了出去。 大項且不說,光從揚州買十來個小戲子,以及置辦樂器行頭的預算就是三萬兩,購買帳縵紗窗花燭等,預備的是兩萬兩…… 這零星用度就已經讓人咋舌了,其余花木、山石、樓閣、陳設、金銀玉器、古董字畫、尼姑道姑……寧榮二府幾十年的積累,以驚人的速度消耗著。 先前賈珍掌家時,花天酒地慣了,一年十萬兩的進項也不夠他花,每年還搭上幾千兩進去,榮國府那邊人口眾多,怕也和這邊一樣入不敷出,只靠家底兒硬撐……這下倒好了,家底兒掏個干凈。 賈玩都不知道那一家子圖個什么……這以后日子還過不過了? 眼看賬上的錢越來越少,賈玩便吩咐賈蓉傳出話去,找買家賣莊子,同時也建議賈政賣一兩個莊子——別說真沒錢了,就算有錢也得裝窮啊,省的這樣金山銀海的花,遭人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