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書迷正在閱讀:最后一條龍、古穿今之我的高冷女友、帝國上將攻防戰、大師兄他身嬌體弱、盛世寵后要休夫、嫡女重生記、從前到現在,你把我當誰、和前女友的戰斗日常、空間靈泉之香飄萬里、[綜漫]怎么解釋自己只是個coser
[BL同人] 《(紅樓同人)小爺我是個粗人》作者:duoduo【完結】 【文案】 作為和平年代的武術天才,云落的技能樹長的有點歪。 于是老天爺讓他重新投了一次胎,于是惜春多了個叫賈玩的弟弟 賈玩的口頭禪是:爺是個粗人。 顯然,這是一個自稱是粗人的狐貍精的故事。 本文慢熱,斗智斗勇在后面,請君慢慢往下看。 內容標簽: 紅樓夢 強強 穿書 爽文 搜索關鍵字:主角:賈玩 ┃ 配角: ┃ 其它: 一句話簡介:戰斗力爆表小賈玩,打倒牛鬼蛇神 年中/年終盤點獎章:2019年終盤點優秀作品 第1章 “二太太怕是不怎么喜歡這位新來的林jiejie?!?/br> 惜春端起茶杯,淺淺抿了一口又放下,道。 坐在她對面的是賈玩,正撐著頭,呆呆看著面前那盞沏的釅釅的茶,足有兩寸高的茶盞里,只見葉子不見水,綠茶硬是沏出了紅茶的色兒,其味道可想而知。 賈玩完全沒注意惜春在說什么,只覺得眼皮漸漸沉重,不過他很清楚自己這會兒若敢趴下,只怕會立刻被灌上一肚子的苦茶,于是強打起精神,道:“怎么?” 這萬金油的兩個字,甭管什么話,總能囫圇接過去。 果然惜春全然沒發現,自家弟弟根本不知道自個兒剛說了什么,解釋道:“林jiejie到的時候,大太太、二太太、珠大嫂子、璉二嫂子,還有我們姐妹們都在,正圍著林jiejie說話呢,二太太就忽然問璉二嫂子,月錢放了不成。 “這話原也沒什么,只是璉二嫂子每日都會去二太太房里請安并回事,二太太向來不在老太太屋里說這些的,偏今兒璉二嫂子忙著安置林jiejie的時候,問了這么一句……總覺得有些奇怪,許是我多心了也不一定?!?/br> 賈玩“嗯”了一聲,算是回應。 他倒不覺得是惜春多心。 就好像人人都在稱贊甲的包包好時髦的時候,乙忽然來了一句‘昨天的電影真好看’一樣,聽的人當然會覺得有些突兀。 若分析乙的心態,無非是兩種,或者見不得甲成為眾人焦點,或者想在甲面前,顯示一下權威。 但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二太太不喜歡黛玉這個命題,都是成立的。 只聽惜春又繼續道:“這也就罷了,偏璉二嫂子又提起‘找緞子’的事兒,二太太就說‘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meimei裁衣裳的’……怎么就用了‘隨手’兩個字呢,聽著就像……” 她皺著眉,沒找到合適的形容,賈玩在心里補充了半句“……暴發戶打發窮親戚似的”。 惜春又道:“連我都聽得有些不自在,何況是別人?老祖宗當時臉色就不大好看了,幸好璉二嫂子激靈,給圓了過去,老祖宗便沒再說什么,讓大太太帶著林jiejie去拜見兩位叔叔去了?!?/br> 說完嘆了一聲,道:“可憐林jiejie千里迢迢來投親,才一進門,就遭遇這么一出,心里不知怎么難受呢!” 賈玩道:“不過兩句隨便的話兒罷了,或許林jiejie沒察覺出來呢?” 若所有人都像她們這樣,隨便一句話都要在心里來回嚼三遍兒,還讓不讓人活了? 惜春恨鐵不成鋼的瞪了他一眼,道:“你當所有人都同你一樣,整日里稀里糊涂的過日子?那位林jiejie的心思,只怕比我們還仔細。 “晚上吃飯的時間,老祖宗問起課業,林jiejie說才讀完了《四書》,因祖母說我們姐們不曾讀什么書,不過認得幾個字罷了,后來寶二哥回來問起,林jiejie便說‘只些許認得幾個字’…… “你說說,這像是連二太太言外之意都聽不出來的樣子么?” 賈玩還是忍不住,大大的打了個哈欠,含糊道:“你若覺得林jiejie可憐,過去開解開解她就是了?!?/br> 惜春自嘲一笑,道:“我哪里是可憐她,我是可憐我們自個兒。 “林jiejie是老祖宗的親外孫女,兩位叔叔的親外甥,尚且招人白眼,何況是我們兩個?我們雖是姓賈的,卻隔著好幾輩兒呢,小時還好,如今漸漸大了,住在這西府里不尷不尬的,偏偏那邊,又全然指望不上……” 她和賈玩兩個,原不是榮國府的人,而是出身于隔壁的寧國府,寧國府如今的主人——三品將軍賈珍,是他們的親哥哥。 他們的父親名賈敬,原是進士出身,卻不知怎的忽然迷上了修道,連爵位都不要了,整日煉丹燒汞、打坐服藥……不過修道歸修道,倒也沒耽誤他傳宗接代,不僅有長子賈珍繼承爵位,且年近半百還生了惜春、賈玩這對龍鳳胎。 這個時代生孩子對女人而言,原本就是道鬼門關,何況賈敬夫人年紀不輕,懷的又是雙生子……是以最后雖拼了命的生下兩個孩子,自己卻沒能熬過去,強撐著看了孩子一眼,就閉眼去了。 兩個孩子,一出世母親就去了,父親又一心修道,不理俗務,而兄長賈珍的原配也已經去世兩年,還不及續娶……于是問題就來了,偌大的寧國府,合家沒有一個女主子,這兩個襁褓中的孩子,誰來照顧? 總不能讓賈珍的通房小妾們,來教養他嫡出的弟弟meimei吧,這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最后只能求到賈母頭上,將惜春和賈玩兩個,送到了這邊寄養,這一養,就是七1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