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老圣人很是表現了一番自個的寬和大度,輕描淡寫地將甄貴太妃斥責了兩句,然后轉口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甄貴太妃這么多年為皇家開枝散葉,還曾經主持后宮,不光有功勞,還有苦勞,如今又認識到了自個的錯誤,他這個太上皇,自然不能太過苛責了,然后,甄貴太妃正式宣告復寵,倒是叫宮中原本那些慢待了甄貴太妃的太妃太嬪還有宮人們,很是戰戰兢兢了一陣時間。 但是,甄貴太妃哪有心情報復,她原本自覺自個在后宮能夠與皇后,如今能夠與太后分庭抗禮,但是如今發現,自個就是個紙老虎,身上的虎皮還是老圣人給她披上的,想到之前老圣人驟然翻臉的樣子,加上聽說了娘家的下場,甄貴太妃就是傷心不已,經常暗自垂淚。 甄貴太妃如今年紀也不小了,原本事事順心,保養得很好,雖說年僅不惑的人了,還保養得跟二十多歲的婦人一般,而且身上還帶著那種成熟的風情,但是如今心情不好,總是傷懷,還有了一些被迫害妄想癥,天天吃不好,睡不好,一方面理智上覺得兒子的做法是正確的,自個也該這般做才對,一方面又覺得兒子太過無情,日后老圣人沒了,自個跟著兒子出宮另過,兒子覺得自個這個母親不能給他多少離異了,會不會也這般無情待她。 貴太妃整日里想著這些有的沒的的事情,還得強打精神,曲意討好老圣人,整個人迅速憔悴了下去。而且老圣人原本喜歡的就是原來那樣的貴太妃,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皆出自自然,哪怕是平常吃點小醋,老圣人都覺得有趣開懷,如今貴太妃如同鵪鶉一般,小心翼翼,曲意奉承,這就讓老圣人覺得索然無味起來。 老圣人若是想要這樣的人伺候,哪里找不到,為什么非得找貴太妃呢,起碼貴太妃如今不年輕了,她跟老圣人之間再也做不到當年那樣和諧相處,貴太妃自個覺得委屈,老圣人也覺得很不自在,漸漸的,對貴太妃也慢慢疏遠了起來。好在老圣人年紀大了,如今又開始修生養性,以延年益壽,本來就清心寡欲,如今這位太后,他名正言順的妻子,一年到頭也難得跟老圣人有多少交流,貴太妃跟老圣人相處得算是比較多了,因此,倒也沒叫多少人覺得貴太妃慢慢失寵了,又如同之前一般,對貴太妃怠慢起來。 但問題是,別人不知道,貴太妃跟老圣人相處了這么多年,難道還不知道老圣人的情況,她很快感受到了老圣人對自個的厭倦,更是惶恐起來,她這般多思多慮,身體自然慢慢虛弱了下來,一開始還有點病美人的姿態,后來就開始纏綿病榻,整個人迅速枯萎衰老了下去。 ☆、第98章 從小錦衣玉食,入宮之后就一路榮寵,很長一段時間一來,便是當年的皇后都得對她退避三舍的甄貴太妃薨了。 雖說甄貴太妃還不到四十,但是她經歷了一連串的打擊,老實說,已經有了點心如死灰的意思,娘家算是徹底沒了,兒子是個絕情的,一直對她幾乎是千依百順的老圣人也表露出了對她絕情的意思,這叫幾乎沒有受過任何挫折的甄貴太妃心理開始崩潰。人一旦心死了,那么,也就沒了什么想要活下去的意志,因此,她很是順理成章地一病不起。 哪怕老圣人知道之后,很是折騰了一番御醫,說什么要是貴太妃治不好,他們給她陪葬之類的話。但是問題是,藥醫不死病,一個人自個沒了求生的意志,即便是有仙丹,那也是治不了命的。 最終,甄貴太妃在一個雨夜悄無聲息地去世了,臨死的時候,她將所有伺候的人都喊走了,自個給自個化了一個還是少女時候的梅花妝,梳的依舊是少女時候的發髻,戴著她剛剛被家人獻給老圣人的時候,戴著的首飾,然后很是安然地躺在了床上,合上了眼睛,沒多久,便停止了呼吸。 甄貴太妃雖說到了最后憔悴了很多,看著也衰老了不少,但是死的時候,容顏氣色卻簡直如同生人一般,看著竟然顯出一種詭異的嬌艷來。 老圣人聽說了之后,不顧其他人的勸阻,連夜到了貴太妃的寢宮,看著貴太妃的容顏,最終卻是一聲長嘆。 甄貴太妃去世,老圣人顯然非常傷心,徒明昊在甄貴太妃靈前,也哭得跟什么似的,徒明昊怎么能不哭,老圣人兒子不知道多少個,哪怕平??粗顚櫵?,對他也很有些容忍,但是,也就是看著而已,但是,他卻是甄貴太妃唯一的兒子,貴太妃只要活著,自然就能給徒明昊一定的保障,起碼在老圣人那里,有個還能說話的人。 可是貴太妃死了,徒明昊一方面失去了一個一直以來能夠無限遷就自己,包容自己的生母,另一方面,在宮中從此沒了一個能為他說話的人,也就是說,沒了甄貴太妃,時間長了之后,老圣人是不是就會將他這個兒子忘到腦后去了,這讓徒明昊覺得非?;炭?。 皇家的人都非常實際,徒明昊不管是失去了母愛,還是失去了庇護,都覺得自個天塌了一樣。之前的時候,徒明昊其實一直覺得自家母親,空有父皇的寵愛,實際上卻是沒有多大見識,竟是一直沒能靠著這份寵愛,給自個更多的資本。但是如今想起來,其實那也是甄貴太妃的智慧所在。老圣人什么樣的人物,一個寵妃,若是失去了自個的本分,老圣人即便再如何喜愛甄貴太妃的性情容貌,也是不可能容忍甄貴太妃多久的。 不得不說,徒明昊這么多年來能夠活得非常滋潤,甚至很多時候顯得比較囂張,這里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個的生母是甄貴太妃,宮里皇子那么多,從上到下那么多個,徒明昊也沒占了嫡長二字,也不是什么幼子,卡在中間,不上不下的,卻能夠在一眾皇子中得了老圣人的偏愛,難不成只是因為他長得好,嘴會說話,能撒嬌賣乖。天,只要能得到圣人的寵愛,宮里那些皇子什么事情做不出來。 徒明昊的傷心,大家自然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圣人那邊,其實對甄貴太妃說不上什么感情,當然不是因為甄貴太妃奪了自家生母的寵愛什么的,儀妃當年本來也不過是因為自個母家夠硬,又有了兒子,這才得以封妃,實際上,她根本就不是老圣人心中的那盤菜。圣人卻是表示,貴太妃乃是庶母,多年來,侍奉老圣人盡心竭力,勞苦功高,因此直接宣布,貴太妃過世,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傊?,貴太妃過世,是為國孝。 而老圣人那邊也表示,貴太妃是要陪葬皇陵的,雖說不能如皇后一般,跟自個將來躺在一塊兒,也該葬在距離自己比較近的地方,還叫禮部給了甄貴太妃一串意義非常美好的謚號,總之,甄貴太妃死后極盡哀榮,葬禮比起皇后太后的喪禮,也不過是差了半疇而已。 不過,死后有多大的風光,死人自個是不知道的,無非就是給活人看而已。老圣人雖說表示,貴太妃薨逝,自個非常傷心,但是,對于甄家,卻是半點不提。 老圣人不開口,圣人也樂得不提。老實說,甄家倒了,對于圣人來說,那真是一件大好事,甄家這么多年弄到的錢財不少,雖說很多用來享受掉了,或者是拿去結黨營私去了,因此,甄家公中,那真是沒多少錢。但是問題是,甄家那些大大小小的主子,私產都很是不少,便是那些豪奴,家中也頗有余財,因此,查抄之后,各種金銀財寶,金石古玩之類的,那叫不計其數。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宅子,鋪子,莊子什么的,這些都是一筆可觀的數字。 何況,甄家一些同黨也被拿下,他們同樣家產被全部查抄。他們的家財自然不會都是從這么多年截留的鹽稅中弄到的,自然還有些別的來路,比如說自家產業的產出,別人的孝敬,還有其他地方貪污受賄什么的,總之,國庫這次很是充實了一番,便是圣人的內庫,也多了不少珍品。 當然,對此,圣人也表示憤怒,甄家在江南那邊幾乎是一手遮天,即便是各地的貢品,甄家也敢伸手截留,甄家一幫主子,享受到的好東西,有的比宮中還要強一些,比如說,從甄家庫房里面查抄出來的一對紅珊瑚盆景,每個都有七尺高,便是宮中,也沒有這樣的珍品呢,而這對珊瑚,根據甄家那邊的口供,分明是貢品,結果卻叫甄家看上了,然后從自家取了一對四尺的將那一對七尺的掉包了,然后,將這對紅珊瑚盆景,自家拿去享用了。 這樣的事情,還不僅僅是一次兩次,圣人看了口供之后,恨不得誅了甄家九族。因此,甄貴太妃雖然死了,但是對甄家那邊的處置,可沒有因此延誤了,也沒有對他們網開一面,赦免一二,該怎么判繼續怎么判,因此,下面的官員都心中有數,甄家這次是徹底完了。即便日后復起,也是甄家那些旁支的事情,甄應嘉這一脈,卻是很有可能幾代都別指望有翻身的余地了。 不過,甄家倒了血霉,對于其他人來說,壓根沒多少影響,甚至,對于這些人的影響,還不如甄貴太妃去世。起碼,各家的誥命每日里要跑到內宮去哭靈守靈什么的,一個個都煩得要死。 而哭靈守靈的人里頭,史氏跟小王氏都是少不了的,她們畢竟是誥命,這樣的場合,就該出場。小王氏也就罷了,在誥命里頭實在是不顯眼,她也不是什么高調的人,可是史氏,卻是一品的國公夫人,她的誥命只在幾個王妃之下,但是,處在那些人里頭,史氏卻是尷尬非常。她丈夫已經去世,兒子是個不成器的,榮府如今已經沒落得厲害,因此,那些原本在史氏面前都得小意奉承的人,如今赫然因為自家丈夫兒子出息,一個個在史氏面前都能挺直了腰板了。 甚至,一些知道一些當年舊事的人,對史氏還充滿了鄙夷,對她們來說,史氏做出來的那些事情,要是她們的話,早就羞得不敢出門了,史氏居然還能厚著臉皮出來,實在是叫人不齒。 史氏被所有人孤立了,哪怕是四王八公里的那些人,甚至是娘家的親戚,對她也是擺出了一副敬而遠之的模樣,史氏每天都憋足了一肚子的氣。但是,每天還得硬著頭皮繼續進宮,畢竟,榮府這些年能夠露面的次數實在是太少了,史氏都覺得,榮府已經快叫京城的諸多府第給忘了。 與史氏那邊相比,張氏卻是頗為得意,賈赦這些年看著從不上朝,但是,上頭有什么賞賜,都漏不了賈赦,據說老圣人還時不時會跑到賈赦府上去,有的時候,圣人也會微服到賈赦那里,可見賈赦圣眷如何。最重要的是,賈赦有身份又能掙錢,這在很多都在寅吃卯糧,如今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的人家眼里,那簡直是金光閃閃,恨不得想盡辦法,跟賈赦拉上關系。 另外,張氏很快還會有一個公主做兒媳婦,以后賈琛那一脈勉強也能算入宗室的行列了,因此,張氏在誥命圈子里頭,幾乎有了眾星捧月的架勢,叫史氏看著很想磨牙,她倒是想要在張氏那里擺長輩的架子,但是,看到張氏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史氏頓時就沒了底氣。賈赦畢竟是過繼出去了,她如今頂多算是個嬸子,能在張氏那里擺什么譜呢!史氏有的時候也后悔,當初就不該同意將賈赦給過繼出去,以至于到了如今,很多事情做起來都是束手束腳,而沒了賈赦這邊制衡,她也難以完全拿捏住賈政,最重要的是,賈政根本就是個爛泥糊不上墻的,史氏因為這么個不成器的兒子,如今只覺得臉面都丟光了。當然,她是不會反省自己的,畢竟,諸多的事情,其實歸根結底,都是由她而來,只是,她從來不會往這上頭想罷了。 甄貴太妃那邊總算是下葬了,老圣人的皇陵至今還在修建,甄貴太妃就葬在距離老圣人的墓室不遠的地方,老圣人那邊的墓室,自然得由老圣人跟自家的皇后分享。老圣人一輩子三個皇后,第二個也就罷了,她之前牽扯到了謀逆刺駕的事情里頭,雖說畏罪自盡了,但是,老圣人卻直接廢黜了她皇后的身份,最終只是以妃禮葬了。因此,老圣人的墓室里頭,卻只是給元后還有如今這位太后留了位置,至于甄貴太妃,既然名分上差了點,就算是貴妃,但是本質上來說,還是妾,就得委屈一點,葬到隔壁的墓室里頭去。 貴太妃下葬,對于有爵位的人家來說,也就是一年之類不能有什么娛樂活動,還有什么嫁娶之事罷了,老實說,對于賈赦他們一家子來說,那真沒什么好說的。 對于榮府來說,也沒什么好說的,那位甄家的紅櫻姑娘,自家祖父母死了,父母被流放,本來也是要為祖父母守制的,一年里頭,本來也不能出嫁。 不過,甄貴太妃那邊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在聽說了這位紅櫻姑娘的事情之后,竟是在臨終前吩咐宮人,給自家這位娘家的侄女留下了一些財物,算作她的嫁妝。 這也是甄貴太妃的無奈之處,甄家徹底敗落,男子要么死了,要么流放,要么充入宮中為奴,牽扯不嚴重的旁支也得坐幾年牢,或者是要罰上一大筆的罰金,回去之后就要淪落成草民,而且三代之內,還不能參加科考。也就是說,跟甄貴太妃血緣關系比較近的娘家人,除了之前出嫁的那些姐妹侄女什么的,其他人這輩子都算是毀了。 倒是這個庶出兄弟家的女兒,還算是遇到了良人。甄貴太妃對于賈家那邊,感情其實也很復雜,榮府的確算不上什么好人家,她也知道,史氏跟賈政他們絕對不會在沒有任何好處的情況下,救下自家侄女的,因此,這只能是甄紅櫻還算是遇到了良人,遇上了賈珠。甄貴太妃心中感懷自身,最終對于自家這個侄女卻是希望她能有個很好的將來。 甄貴太妃多年受寵,老圣人對她一貫寵愛,男人寵愛一個女人,放到現在,自然是讓她有錢花,隨便花,而放到這個時候,作為一個皇帝,寵愛妃子,自然是有什么好東西,那么賞賞賞!老圣人反正是三天兩頭,給甄貴太妃各種賞賜,金銀之類的不過是俗物,各種各樣的珍寶,只要甄貴太妃喜歡的,或者是以她的身份能用得上的,那么,從來少不了她的。即便是一些不是正紅大紅的料子,甄貴太妃那邊也有,不能穿,放在自家箱籠里面,看看也是好的。 甄貴太妃娘家也挺有錢,年年都會有錢送進來給甄貴太妃打點,或者是給她做胭脂錢,再加上其他人的一些孝敬。因此,甄貴太妃的私庫可是很是不菲,甄貴太妃臨終之前之前安排好了,哪些是她要帶到地底下繼續用的,哪些留給徒明昊,哪些留給榮慧公主的,另外,還給如今幾乎是唯一一個還是良民,又有了一個看著還算不錯歸宿的甄紅櫻一份還算看得過去的嫁妝。 這份嫁妝里頭,各種東西都是齊全的,衣服料子,頭面首飾,書畫古玩,還有壓箱底的金銀什么的,雖說沒有什么莊子鋪子之類的恒產,也沒有什么家具之類的,畢竟,這些甄貴太妃也沒處弄去,總不能將宮中的這些拿出去。但是,這里頭價值也有個兩萬兩左右,這份嫁妝,放到哪家,也算不上薄了,起碼,賈家如今這樣的情況,這份嫁妝,已經算是比較豐厚了。甄貴太妃也沒有給更多,再多也就過了,甄紅櫻一個孤女,也保不住。 這些是在甄貴太妃下葬之后,被原本甄貴太妃宮中的人送到寧府那邊的,指明了這些是留給甄紅櫻的,請寧府這邊看在當年與甄家的交情份上,拿著這些,給甄紅櫻置辦一份體面的嫁妝。 秦氏都做好了準備,甄紅櫻的嫁妝,自家拿出一些錢出來給辦了,那邊賈珠也將自個這么多年的私房拿了出來,悄悄給了秦氏,讓秦氏幫忙給甄紅櫻準備,秦氏那邊,也是覺得甄紅櫻可憐,何況,她也知道自家丈夫的一些打算,甄紅櫻固然是脫離苦海,但是,自家丈夫的意思是,讓甄紅櫻給史氏和賈政添堵去的,想著榮府那邊的人,秦氏就知道,甄紅櫻日后的日子,只怕也不算很好過,因此,想著咬咬牙,拿個幾千兩銀子出來,給甄紅櫻置辦出一份嫁妝出來。 如今有了甄貴太妃臨終的賞賜,頓時這情況又不同了。秦氏將甄貴太妃賞賜的單子原樣交給了甄紅櫻,讓她好好收著,這些以后就是她的立身之本,甄紅櫻從來沒想到,自個還有這樣的運氣。甄貴太妃對她來說,那真是一個非常遙遠的人物,甄貴太妃曾經跟著老圣人南巡,住在甄家,她那時候還小,而且,她的身份,跟甄家幾個嫡子家的嫡女又是不同,根本沒機會上前,不過是遠遠地磕了個頭,連貴太妃長什么模樣都沒看到,結果甄貴太妃如今這般,卻是叫她心情復雜無比。 甄紅櫻也是聰明人,秦氏讓她好好收著,她還是紅著臉給了秦氏,她自承自個對這些什么都不懂,一切都由秦氏為她做主,秦氏最終推拒不得,還是答應了下來,心里面卻是琢磨著,這些東西最好還是不動,里面的現銀倒是可以拿出來,給甄紅櫻置辦個莊子鋪子什么的,以后不管是自家打理還是賃出去,好歹每年都有固定的收益,不至于坐吃山空。 另外,其他一些東西,秦氏就準備直接給甄紅櫻置辦了,比如說家具擺設什么的,寧府有的直接用寧府的,沒有的要么買現成的,要么就是直接找了匠人打造,準備個一年半載,甄紅櫻的嫁妝即便在勛貴之家,也能算是比較體面的了。 榮府那邊,聽說甄紅櫻得了甄貴太妃的一些遺物,小王氏頭一個就松了口氣,賈珠跟小王氏提過,好歹給甄紅櫻送上一些銀錢,總不能叫甄紅櫻空手嫁過來,叫人瞧不起,日后抬不起頭來,賈珠倒是將自個這么多年藏的私房,其實也無非是自個攢的一些月錢,還有逢年過節時候的賞賜,甚至是小時候用的一些金銀項圈什么的,一股腦兒熔了,給寧府那邊送了過去。 可是小王氏卻是很是舍不得,她確實準備了給賈珠的東西,但是給了未來的兒媳婦當做嫁妝,那就是兒媳婦的私產了,不是自家兒子的了,賈珠可不就是吃虧了,因此,小王氏一直都是磨磨蹭蹭,雖說后來也送了一些過去,但是也沒送多少。 如今知道甄紅櫻自個就有加裝了,小王氏那叫一個輕松,這下省得她再掏錢了,很多時候,媳婦有,可不等于自家有,小王氏嫁妝簡薄,這么多年很是為此吃了不少虧,她倒是能體諒甄紅櫻,但是她更看重賈珠,給兒媳婦跟給兒子那能一樣嗎?賈政要花錢,小王氏能理直氣壯地說你去公中拿,自個的嫁妝和私房,一分錢也不給賈政,日后,輪到自家媳婦,那也是一樣的,兒子將來要交際,要做事,自個手頭總得有點活泛錢才行,都給了媳婦,讓兒子跟媳婦開口,總是不能理直氣壯的。如今好了,總算是都解決了,媳婦也有嫁妝了,兒子以后也不至于因為手頭窘迫,不得不跟媳婦低頭要錢了。 史氏那邊,卻是沒有親眼看過甄紅櫻那邊的嫁妝,但是對此卻頗有些想法,小王氏從來是個屬貔貅的,這么多年來管家,只進不出,從來不肯將自個私房錢補貼進去,只知道找自己哭窮。但是甄紅櫻沒有娘家撐腰,進門之后,還不任由自個拿捏,甄貴太妃賞賜的東西里頭,好東西肯定不少。等她進了門,干脆就將管家的事情交給她便是了。至于小王氏那邊,那般貪財的性子,就不信她對兒媳婦的嫁妝不動心! 至于賈政,雖說依舊嫌棄甄紅櫻,但是如今卻是有些惶恐了,他倒是不在乎甄紅櫻的嫁妝問題,賈政從來不是能想到這種事情的人。他只是覺得,甄貴太妃過世這般哀榮,她過世之后,還惦記著這個侄女,只怕這個侄女以后皇家那邊也會高看一眼,因此,他原本跟史氏商量著的,回頭想辦法讓甄紅櫻病逝這種事情,算是不能做了。想到自家兒媳婦連個娘家也沒有,自個也沒個得力的親家,賈政就是一陣不自在,但是如今也只能認了。 ☆、第99章 老實說,在賈赦眼里,榮府完全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榮府如今這情況,早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了,甄家雖說是壞了事,但是家里的女兒終究是經過了比較好的教養,有一定的眼界和見識,還是能夠承擔起當家主母的責任的。 賈家想要找差不多素質的女孩子,能夠挑選的也就是那些勛貴或者是官宦人家,而且還不能是那種已經沒落下來的人家,原書里頭,邢氏尤氏便是這樣的沒落官宦人家出身,為何在家沒有足夠的地位,一方面是因為她們是續弦,又不得丈夫還有婆家人喜歡,另外,有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她們所受到的教育問題,她們或許能夠做一個小官人家的主母,放到寧榮二府這樣的人家,就有些不夠格了。 賈珠這種情況,愿意與他們家結親的,也只有那些小官小吏人家的閨女,這些人家的女兒,能受到多好的教育,能有什么樣的見識。賈珠如果一輩子只滿足于做個底層的官員,那么,這樣的妻子也就足夠了,若是想要更進一步,甄紅櫻反而是他最好的選擇。 賈敬那邊出了手,賈赦就沒有再插手做什么,榮府因為太廢物了,算是逃過了一劫,總之,甄家的事情,榮府并沒有因此受到任何沖擊,也同樣,壓根沒得到任何好處。 榮府如今在整個賈氏宗族算是被排除了核心,賈赦與寧府牽頭的海外開發,大家都知道,榮府卻是半點也不知道。賈敬對家學大刀闊斧地改革了一番,榮府那邊雖說庶子也入了學,但是,老實說,不知道是真的還是裝的,明面上卻是個爛泥糊不上墻的。讀書的成績從來只在中下,反正不會壞到被趕出去,也不會出頭叫人有點什么驚喜,因此,無非也就是在家學里頭混日子罷了。 賈家這些年也有幾個在讀書上似乎還有點天分的,他們自然是得了家學那邊的大力支持,希望讓他們走科舉之路的。其他的那些學生自然沒這種好事,你到了一定的年紀,還拿不出一定的成績來,那么,也別在這事上白費功夫了,這完全是浪費時間,浪費自個的生命。 因為賈赦的建議,對于這些科舉上頭沒有天賦,卻又認識了不少字,也不算文盲的,自然也要給他們一些別的選擇,讓賈家這幫小爺做什么工匠之類的賤役,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讓他們跟著管事后頭,學點做賬還有管理的本事,卻是沒什么問題,甚至,如果他們對于將來有了什么打算,比如說是弄個鋪子,或者說想要做點什么事業出來,可以先列個計劃出來,族中給予一定的補貼,另外也會給一些低息的貸款,他們拿了錢之后,可以用這筆錢作為第一桶金,開辦自個的事業。 因為南洋那邊的事情弄得轟轟烈烈,很多原本在賈家宗族中,活得艱難,都快揭不開鍋的賈家族人到了南洋之后,很是掙下了一筆家業,因此,賈家不少年輕人卻是很想要闖蕩一番,因此,竟是不少人在差不多成年之后,就領了族中給的啟動資金還有低息貸款,跟族人打聽了一下其中的關竅之后,先拿著這筆錢,然后買了一些在南洋那邊價錢高,又容易脫手的貨物,直接堅定地上了南下的海船,一個個信誓旦旦,發誓不混出個樣子來,就不回鄉了! 不光是南洋,還有如今被命名為安榮的澳洲,也成了賈家族人爭先恐后前往開發的地方。安榮那邊土著比南洋那邊還好打發,放在中原這邊,做衣服都嫌粗的麻布,到了那邊,就能換到大把的金沙還有珊瑚什么的,甚至,有賈家的族人,用一把裂開的小靶鏡,從土著那邊換了一大塊的狗頭金。 不過,賈家的族人也知道悶聲發大財的道理,這種好事,告訴了別人,說不得以后就叫別人給搶了,但是,南洋也就算了,下南洋的人本來就不少,安榮那邊可不一樣,那邊地方很大,雖說聽說很多地方就跟西域差不多,都是黃沙,不適合居住,但是終究那么大的地方呢,賈家自家獨吞也吞不下來。因此,賈家這些族人最后琢磨了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家生子不夠用,他們從人牙子那里買了一大堆簽了死契的人,不論男女,直接就往船上帶,到了那邊之后,讓這些簽了死契的人幫著干活,不管是做農場,還是搞牧場,那都有人手了。 至于那些土著,肯老老實實交易的,自然也沒什么,甚至,中原一直以來對于所謂的夷狄,也是很有一套的,原本就有所謂的國野之分,只要你們信奉了中原的文明,雖說那些土著長得有些稀奇古怪的,不過,入了諸夏,那也就跟咱們是一家人了,嗯,就算是二等公民,那還是一家人嘛! 賈家那邊搞這種移民殖民弄得不亦樂乎,各家不知道從中得了多少好處,但是,榮府那邊愣是半點風聲都沒有聽說過,他們照舊按照自個的想法,自個的節奏過日子。賈敬即便對榮府也有些提攜之心,但是,他對榮府那么一家子,都有些信不過,尤其賈政那家伙,說不得什么時候,為了自個的榮華富貴,就將他們給賣了。 雖說賈敬,賈赦他們一方面是為了掙錢,也是想要提攜一下族人,也是要給賈家留一條后路,但是,老實說,這種事情,叫上頭知道了,還是要引起上頭的懷疑的,畢竟,你們家的人一股腦兒往海外跑,這叫怎么回事呢,是有什么打算嗎?更何況,安榮那個地方,如今雖說才是繪制了一個大致的地圖,但是,賈赦也發現,那邊比中原還要大一圈,老賈家跑那邊都能另立一國,稱孤道寡了,這等事情,哪能叫別人知道。 賈家的那些族人倒是有些嘴上沒把門的,但是,海外那么大,一般人除非到了活不下去的時候,還真沒有背井離鄉的意思。這會兒,大家都有著天朝上國的思想,都覺得中原才是世界的中心呢,對于其他人,不管是南洋,西洋還是東洋的,一個個都是帶著一些優越感看待的。既然如此,誰還會沒事跑到這些夷狄的地盤上過茹毛飲血的日子呢! 哪怕安榮那邊再好,在很多人眼里,估計也就跟瓊州,交州,云貴之類的地方差不多,住的都是些少數民族,而且民風彪悍,窮山惡水,大家都知道,那些地方出產什么孔雀,象牙,還有各種山珍藥材什么的,問題是,真正往那邊跑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因此,賈家暫時也不需要擔心有人跟他們爭地盤,還可以好整以暇地慢慢布置,反正不到關鍵時刻,大家也不會真的丟下中原的大好基業,往海外跑。起碼,賈敬賈赦這一代人,都沒這個意思。倒是聽說,賈珍似乎有意跑一趟,見識一下外頭世界究竟有多大。 另外,賈琛跟賈瑯也有這方面的想法,不過,他們年紀還是小了一些,誰也不放心讓他們這個年紀就往外跑啊,還不是走個親戚什么的,這一去就是不知道多少萬里,隔著一個太平洋呢! 最重要的是,賈琛要成婚了! 沒錯,過了甄貴太妃的這重國孝之后,之前就被賜婚的公主也到了出嫁的時候了。 榮樂公主的公主府已經建好了,甚至,公主府的堪輿圖,據說還是賈琛跟榮樂公主通過徒明昳商量過的。 而賈家這邊,也不能真的叫榮樂公主和自家長子日后就住到公主府去,拿自家當做旅館了,因此,也給賈琛他們小兩口留了一個院子,他們日后兩邊可以換著??!為此,那個院子很是大動干戈地整改了一番,也不是因為別的,還是那個詞:規制。賈赦雖說是侯爺了,但是侯爺的規制跟公主的規制那是不一樣的,公主是皇家人,榮樂公主又被封了長公主,位份堪比親王,因此,那個院子就得按照長公主的身份修。 賈赦手上不缺錢,也不缺好東西,規制什么的,無非就是麻煩一些而已,因此,不過是花了半年左右,也就弄好了,就等著公主下嫁了。 公主下嫁,老實說,對于賈赦他們兩口子來說,要做的事情真是不多,畢竟,公主算是君,賈赦跟張氏也不好在公主面前擺什么公婆的架子,反正他們準備好了一切,只需要在禮部那些官員的指揮下,該做什么做什么就行了。 尤其,喜宴主要還是擺在公主府,安樂侯府這邊雖然也擺了幾十桌,但是,多半也就是些沒資格跑到公主府的人,差不多都是些親朋友人什么的,不像公主府那邊,全是一幫宗室。 這叫賈赦覺得有些古怪,感覺自家兒子似乎是入贅給了皇家一樣。張氏招待了一番客人之后,不由有些郁悶,等到喜宴散了之后,與賈赦一塊兒回房休息,便嘆道:“今兒個這事辦得,感覺不像是娶媳婦,倒像是嫁女兒了!” 賈赦在一邊也是一笑,說道;“這有什么不好的,省了咱們多少事??!” 張氏白了賈赦一眼:“這能一樣嗎?我好好的兒子,以后就得跟著公主住在公主府,這真是叫人不習慣!以后阿寧的婚事,咱們可得早早打算起來了!” 賈赦笑嘻嘻道:“放心吧,咱們家肯定不會有第二個公主了,皇家公主也不是都是為了咱們家準備的??!” 張氏一想就有些惆悵:“其實阿壽的婚事,就算是不娶公主,找個合適的也容易,可是阿寧那邊,就算日后能夠繼承那個子爵的爵位,還是差了一些,以后想要找個合適的,就比較麻煩了!尤其是恩侯你,孩子自個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他說喜歡醫術,你就真的讓他去學醫了,學醫有什么好的,將來叫阿寧進太醫院嗎?” 說到這里,張氏又是有些郁悶起來,她書香門第出身,一向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偏偏兩個兒子,沒有一個愿意走科舉正途,一個比一個不務正業,這叫張氏很想要嘆氣,偏偏賈赦做個做爹的,還聽之任之,大力支持,這算是怎么回事呢? 張氏這般想著,又是嘆道:“恩侯你如今縱著孩子,日后他們若是后悔了,那又該如何?” 賈赦不由有些好笑,說道:“媛兒你這話說的,有什么好后悔的,我這個做爹的,給他們做的夠多了,他們就算是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就白撿了一個爵位,又置辦了這般的家業,日后卻是吃喝不愁!他們都是男孩子,當初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該為自個的選擇負責任才是!何況,科舉當官又有什么好的,伴君如伴虎,瞧瞧這么多年,朝中多少人人頭落地,又有多少人抄家流放,奪職罷官了?何況,學醫也沒什么不好的,我瞧著阿寧在這上頭頗有天賦,說不得,日后能青史留名呢!” 張氏被賈赦這么一安慰,也是笑了起來:“你就會哄我,還青史留名呢,我啊,只要孩子們日后都平平安安的,那比什么都強!” 賈赦拍了拍張氏的肩膀,笑道:“阿壽當初才那么一點兒大,如今也都娶妻了,等到幾個孩子都成家立業了,咱們也就好享享清福了,至于以后如何,兒孫自有兒孫福,咱們也管不了那許多!媛兒,今兒個也累了,咱們也早點休息,明兒個阿壽還得帶著公主過來呢!” 雖說在名義上,公主是君,駙馬乃至駙馬的父母都是臣,但是,這也就是名義上而已,做公主的,要是有心跟夫家和睦相處,就不能在夫家面前擺出做公主的架子來,對上公婆,也得表現一下自個的態度,花花轎子人抬人,大家都退讓一步,那么對誰都是好事。 一夜無話,賈赦一般都醒的比較早,他這么多年都養成了習慣,天剛亮就起,并不吵醒張氏,自個洗漱一番之后鍛煉一下身體,再回去跟剛剛醒來的張氏一塊兒用早膳。 結果這邊賈赦剛醒,張氏那邊也醒了,頭一回兒子娶妻,張氏實在是比較緊張,昨兒個晚上本來還想要再跟賈赦交流交流,結果賈赦素來睡眠質量很好,沾著枕頭沒多久,呼吸就平穩下去了,結果張氏卻是一夜淺眠,稍微有點動靜,就會睜開眼睛,以為外面天亮了。 若是賈琛娶的是差不多門當戶對人家的女兒也就算了,偏偏娶的是公主,哪怕張氏進宮見過幾次榮樂公主,對于榮樂公主的印象還比較好,但是,畢竟之前也不過是匆匆一面,以后,說不得就要跟榮樂公主朝夕相對,一個屋檐下頭過日子了,若是頭一天就給榮樂公主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會不會影響了小夫妻的感情? 總之,張氏一晚上沒睡好,這會兒賈赦才睜開了眼睛,動了一下,那邊張氏也驚醒了:“天亮了嗎?” 賈赦有些無奈,說道:“媛兒,夫人,這會兒還早著呢,你再睡一會兒,回頭為夫叫你可好?” 張氏卻是說道:“今兒個公主要過來呢,還是得早點起身才是!” 賈赦見張氏臉上竟是有了淡淡的黑眼圈,不由哭笑不得,說道:“他們小夫妻兩個昨晚上本來歇得就晚,而且又是新婚,鬧到半夜都是常事,這會兒肯定都還沒起來呢,何況,從公主府到這邊,坐車也得有個近一刻鐘的時候,回頭叫人在門口看著公主府那邊的動靜便是了,見到公主府的車馬出來,咱們再出去也不遲,你如今著急又要干什么呢?” 張氏這么多年來,一向淡定,將家里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從未有過任何疏漏之處,如今卻是露出了這般神色,卻是叫賈赦覺得哭笑不得的同時,又有些新鮮,他安撫地將張氏按了下來,說道:“媛兒,這會兒還早,你先好好休息,過一會兒,為夫來叫你便是!” 張氏聽著賈赦輕緩的話,頓時覺得一肚子的緊張都煙消云散了,她看了一眼賈赦,被賈赦眼中的篤定安撫了下來,輕輕呼出一口氣,合上了眼睛。 賈赦之前說話的時候動用了一些真氣,有著安神乃至催眠的作用,張氏一晚上沒能好好入眠,這會兒被賈赦這般安撫了一番,慢慢地,呼吸變得輕緩了起來,總算是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