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老圣人哈哈一笑:“功利好,天底下又有幾個人不功利呢,那樣就是圣人了!” 賈赦笑著恭維道:“上皇可不就是圣人嗎?” 老圣人被賈赦這么一說,更是樂了:“你這張嘴啊,夠會討好人的!” 賈赦一本正經道:“臣一向實話實說!” 老圣人笑了一陣,忽然笑吟吟地問道:“你家那個長子,今年也不小了吧?” ☆、第84章 賈赦被老圣人這近乎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弄得差點沒噎著,不過還是有些謹慎道:“犬子過了年也就十五了,也算是大人了!” 放到現代,這個年代就是個中二病,不過好在阿壽沒有這個征兆,不過老實說,也不是什么省心的孩子就是了。 老圣人笑瞇瞇地問道:“十五了啊,果然是大了,不知道恩侯對你家長子有什么打算?” 賈赦很是坦然地說道:“上皇您老人家明鑒,臣就是個混不吝的性子,從小到大也差不多就是放養的,因此疏于規矩,不通什么朝政,我這兒子在這上頭倒是有七八分像了我,前幾年還跟著他幾個表兄跑去考了個秀才出來,但是如今,對什么四書五經也沒多大興趣,倒是與臣一般,對格物之道頗為上心!這小子也沒什么心機,臣也不指望他能如何出息,叫他能夠干自個喜歡的事情也就是了!” 老圣人對于什么格物并不介意,賈赦做出來的東西,給了老圣人不少驚喜,進士這樣的,三年就是幾百個,但是如賈赦這樣的人,一百年也就是出了一兩個,老圣人嘗到了甜頭,也不鄙棄這些,因此笑道:“原來是子承父業,卻是不錯,不知道那孩子可作出什么東西出來了?” 賈赦解釋道:“格物之道其實最重視基礎,除非是誤打誤撞,或者是根據前人的一些經驗,否則的話,總要先知道一些基本的道理才能憑著這些道理做出東西來,好高騖遠卻是不成的,我家那小子折騰出來的也就是一些小玩意,平常拿來玩耍沒什么問題,卻是當不得大用!” 賈赦對這兒子也上心,絞盡腦汁編了幾本基礎的教材給了他,無非就是中學水平的數學物理化學什么的,老實說,這可真是費了賈赦老鼻子勁兒,多少年都過去了,這些東西他記得清楚的真是不多,最后還不得不找了一大堆傳教士傳過來的一些書本,以那些作為參考,才算是將那幾本書給折騰出來了。 阿壽大概是真對這些事情比較有天分,對那幾本書簡直是手不釋卷,成天抱著看,還對著賈赦問東問西,弄得賈赦很想落荒而逃,好在他確實是個機靈的孩子,賈赦琢磨著,只怕阿壽能夠真的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科學家,因此,除了對他的學問頗為上心,對他其他的地方卻是比較寬容。 這會兒老圣人問起來,雖說嘴上謙虛,賈赦臉上卻是掩不住的神采飛揚,對自家這個兒子那叫一個得意,叫老圣人看著幾乎想要笑出聲來,他之所以喜歡跟賈赦在一塊兒說話,就是因為賈赦這個性子,并無多少偽飾,該說就說,該笑就笑,叫老圣人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在。 老圣人笑了起來:“恩侯果然是個慈父,旁人都是望子成龍,如恩侯這般的,卻是少了!” 賈赦很是自然道:“臣自個就是個沒出息的人,憑什么拿著臣都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兒子呢!何況,臣對于兒子是否成才,其實并不如何在意,只要他們能成人,人品沒什么問題,將來雖說未必要如何出息,但是有個一技之長,能夠娛己,不叫他們一輩子只能醉生夢死,另外即便遇到什么意外,能夠自食其力也就足夠了,至于其他的,臣也管不了那么多!” 老圣人聽著卻是輕嘆一聲:“你這要求,卻也不低了,多少人家,世代簪纓,養出來的孩子,也做不到這些,很多人家,無非是要孩子科舉出仕,就像是只要念書好,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一樣,結果倒是養出了一幫昏官庸官,更有些貪官酷吏,沒個幕僚的幫襯,連尋常的事情都做不成!若是人品不好,學問再高,不過是給世上多添一個禍害,書讀得越多,反而越是害人害己!” 賈赦也不知道老圣人怎么就說到這事情上頭去了,他卻不好在這事上發表什么評論,因此只是嬉笑道:“其實也是因為臣是個懶人,不想看顧兒孫一輩子,所以才這般教導!” “誰能看顧兒孫一輩子呢!”老圣人也笑了起來,“說是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不過,人有生老病死,做長輩的,總有撒手的時候,說是在天有靈,但是也管不得人間的事情,所以啊,兒孫自有兒孫福,等到他們成家立業了,也就可以放開手讓他們自己走啦!” 賈赦笑道:“圣人說的是,等我家那兩小子有了媳婦,臣也就能放下大半的心啦!” 結果老圣人這邊總算說到正題去了,他試探著問道:“那孩子今年十五了,也算是大人了,不知道恩侯可曾給孩子訂了親事?” 賈赦頓時一呆,然后不由有些尷尬,支吾著說道:“那個,其實臣當年成婚就比較晚,何況,男孩子嘛,晚一點也不用擔心的,所以,還真沒想到這個!” 老圣人自然是知道這事的,賈赦當初成婚那是真比同齡人晚了不少,主要是老國公夫人和史氏在那里打擂臺,史氏想著賈赦本來就是在老國公夫人那里養大的,因此一定要娶個跟自己貼心的媳婦,想著從自己娘家選,結果老國公夫人對史氏一向不滿,覺得有史氏這個兒媳婦已經夠糟心了,再弄個史家女回來,簡直是給自個添堵。何況,賈赦是老國公夫人一手撫養長大的,對他如珠似寶,只覺得自家孫子便是天仙也能配得上的。婆媳兩個為了賈赦的婚事很是折騰了一陣子,幾年都沒能定下來,一直拖到了賈赦二十出頭。 老國公夫人想著賈赦未來要繼承爵位,賈赦自個又是個沒太大志向的人,因此自然得給賈赦選個能夠幫襯他護著他的妻族,因此才找到了張家,張家世代書香,朝中頗有實力,自然能夠庇護自家女婿,因此,厚著臉皮上了門,甚至搭上了老榮國公時候對張家的恩情,定下了張氏。 只是張氏那時候還沒有及笄,要不是因為這個,也不會等到老國公夫人親自上門求娶,因此,又等了兩年,賈赦才算是將張氏娶進了家門。 也因為賈赦一直不訂親,賈政后來成親也比較晚,賈政他是次子,又沒有功名,史氏后來比著張氏的條件,對次子媳婦的要求也高,也是挑選了許久,才定下了當時的王氏,但是其實內心還是有些不滿意的,只是,賈政當時那條件,也找不到更好的了,最終才算是定了下來。 不過賈赦沒想到,張氏這邊卻是考慮著,自家兒子如今不過是個秀才,雖說有著世子的身份,但是若是功名再高一點,結親自然更吃香一些,因此,硬是琢磨著回頭逼著兒子參加一次鄉試,到時候,不管是中還是沒中,總得給兒子將婚事準備起來了。 張氏也曾經跟賈赦提到過,賈赦覺得早婚實在是有些摧殘少年,如今正是孩子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最好的時候,該讓他將心思放在學習上頭,何況,他虛歲十五,實際年齡不過是十三,這個年紀,就談婚論嫁,也實在是太早了一些,因此,張氏這么一說,賈赦自然也是著力贊成,反正,自家兒子總不用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媳婦,因此,更是半點也不著急。 這會兒老圣人一問,賈赦心里便是一個咯噔,老圣人不會是盯上自家兒子,想要做媒了吧! 結果,老圣人一開口,就證實了賈赦的猜測:“朕的十二女榮樂如今也正是豆蔻之年,與你家孩子年紀也是相當,恩侯不如與朕結個親家,恩侯覺得如何?” 賈赦想了一下老圣人那位十二女是誰,很快想起來了,那位榮樂公主卻是愉太嬪的女兒,愉太嬪算是老圣人晚年比較寵愛的一個妃子,不過生了一個女兒,也就是榮樂公主,據說榮樂公主還是比較得寵的,老圣人長得不差,愉太嬪能夠得了老圣人的寵愛,應該也是個美人,可見榮樂公主只要不是基因突變,肯定也是個小美人。只是卻是不知道性子如何,若是個刁蠻任性的,只怕自家兒子降不住,賈赦頓時有些躊躇起來。 見賈赦猶豫,老圣人不由皺了皺眉:“恩侯這是何意,難不成,朕的公主還配不上你家女兒不成?” 賈赦苦了臉,說道:“上皇,就是太配得上了,我家那小子是個跳脫任性的,臣就是怕公主看不上我兒子??!” 老圣人聽了揮一揮手,哈哈一笑:“這有什么好說的,婚姻大事,無非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恩侯你家的兒子,朕是信得過的,朕的榮樂,也是個乖巧的閨女,不是什么會仗著公主的身份,瞧不起人的人,恩侯盡管放心就是!”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賈赦也是沒別的什么話好說了,因此,很是干脆利落地下拜道:“臣代小兒多謝上皇恩典!” 老圣人只覺得解決了一樣大事,頓時心懷舒暢,笑道:“恩侯平身,以后朕與恩侯便是兒女親家了,不必這般多禮!回頭朕就跟皇帝說一下,下旨賜婚,恩侯回頭只要準備好聘禮就好了!” 賈赦心中苦笑,不過想想,自家兒子反正也不是能做官的人,做個駙馬將來也有足夠的保障,可以支持他一輩子追求自個的理想,皇家的公主,可以算是最大的白富美了,自家兒子將來也算是走上人生巔峰了!賈赦是個很能接受事實的人,本朝的公主,如唐朝那會兒一樣,奇葩的很少,多半還是賢良淑德的,自家兒子也不會娶個母夜叉回來,日子也不會難過,因此,很快也就放下了心,想著回去怎么跟張氏說了。 老圣人好幾年前就有了這個念頭,畢竟,賈赦實在是個難得的人才,如今看起來,賈赦的長子算是繼承了賈赦衣缽的,搭上一個公主,為皇家拉攏這么一個未來的人才也不錯,因此,這邊賈赦應下來之后,老圣人頓時覺得圓滿了。 老圣人看著賈赦,然后又說道:“雖說榮樂年紀還小,等幾年才會及笄,不過,恩侯你也別著急,畢竟,男孩子嘛,結婚也不怕晚,恩侯說是不是!” 賈赦趕緊點頭:“上皇說得是,其實臣也覺得,犬子正是年輕用功的時候呢!” 老圣人也是點了點頭,笑吟吟道:“嗯,回頭叫你家夫人進宮給太上皇后和皇后請安,讓你家夫人見一見榮樂,這下你該放心了吧!” 賈赦趕緊說道:“天家公主下嫁,自然是我家的榮幸,臣只有高興的道理,哪有什么不放心呢!”反正這事已經板上釘釘了,賈赦自然不會叫老圣人生出什么別的想法來。 老圣人笑道:“行啦,你這性子,朕還不清楚,時間不早了,朕也該回宮了,你啊,就回去等著吧!” 老圣人倒是心滿意足地走了,賈赦送走了老圣人,有些頭疼地揉了揉太陽xue,然后開始琢磨著回去怎么跟張氏說。 張氏那邊,聽到老圣人要讓阿壽尚主,也是吃了一驚,對于勛貴人家來說,尚主自然是榮耀,不過,文官清流里頭,反而是郡主縣主,哪怕是尋常宗室的鄉君,都要比公主受歡迎一些,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駙馬多半榮養,不能真正參政,這對許多想著治國平天下的文人來說,簡直是毀了自身的前程。 因此,朝廷選駙馬,一般也不會從清流文官里頭選,不會給公主挑什么新科狀元什么的,免得好心辦壞事,弄出一對怨偶出來。 張氏聽得老圣人要將公主下嫁,不由就有些憂心,哪怕知道自家兒子是個不務正業的,張氏對兒子還是有些期待的,結果如今這么一來,自家兒子這輩子是別想出將入相了,不由郁悶了起來。 不過,張氏也不是什么執拗的人,知兒莫若母,阿壽的性子,張氏也是知道的,不管是阿壽還是阿寧,他們心思不在四書五經八股文上,叫他們一輩子鉆研這個,他們是絕對不會快活的,而且未必能做出什么事業來。 若是阿壽尚了主,那么算起來也是半個宗室,他自個身上也有個爵位傍身,并不比公主的位置差到哪里去,也不用對公主太過謙卑,日子自然也不會難過。阿壽自個對做官沒什么興趣,他喜歡格物之道,因此,也不會覺得娶了公主,毀了他的前程,若是那位榮樂公主跟阿壽也有些共同語言,那就再好不過了。 張氏琢磨了一番之后,頓時接受了自個即將有個公主做兒媳婦的事情,雖說自個在公主面前擺不起什么婆婆的款,但是張氏本身也不是什么苛刻的人,一定要在兒媳婦身上出一下當年自個做媳婦的時候受的氣!因此,如今憂心的無非是,那位公主是不是一個好相處的人,在張氏眼里,自家兒子哪里都好,不過也是從小嬌慣的,一直有些小霸王一樣的性子,到時候會不會跟公主合不來。 張氏在那里憂心忡忡,賈赦在邊上看著張氏神色變幻,不由有些哭笑不得,他拉住了張氏的手,說道:“公主下嫁,自然有公主府,若是她是個好的,那么一家子和和睦睦的,自然是最好不過,若是公主性子驕縱,那么,她住在公主府,咱們跟她也沒太多的交集,有什么好擔心的!” “可是阿壽怎么辦呢?”張氏聽賈赦這般安慰,不由問道。 賈赦直接說道:“就算是公主,出嫁了,她的尊榮也不光是系在皇家身上,也有夫家身上,本朝不得寵的公主,嫁給破落戶的還少嗎?為夫不是自夸,不管是老圣人還是當今的圣人,對為夫都還算有些情面,只要那位榮樂公主是個聰明人,就不會在咱們家擺什么公主的架子,皇家將公主下嫁,為的可不是讓公主得罪人的!” 賈赦對于公主下嫁的事情也就是這樣,老圣人今兒個提起這事,只怕其實早就有了這個打算,皇帝的女兒說是不愁嫁,但是也得看嫁的是什么人,真要是嫁個紈绔子弟,那公主也就太掉價了。宮中的公主,能夠比的無非就是圣寵,還有就是夫家。不是賈赦自夸,賈赦這邊如今的情況,在京中雖說算不上一流,也是二流里頭頂尖的人物。 作為公主,能夠嫁到安樂侯府,真要說起來,已經算是運氣。而且,即便貴為公主,身為女子,本身就是處在了弱勢,本朝的公主又不可能跟唐朝的時候那樣,自個手上有封地食邑,可以參政,養上一堆的面首,也就是名聲不好聽,但是駙馬就算是頂著綠帽子,也只能是認命。 但是從宋朝開始,公主的地位那是大幅度下降,甚至有公主被夫家磋磨至死的,皇帝還不能對駙馬和駙馬的家族如何。 本朝雖說不至于如此,但是公主有公主府,若是駙馬有意疏遠,一年半載都不登公主府的門,一般的公主,也只能咽下這個苦果,畢竟,若是駙馬沒有如同當年的那個東平郡王一樣養外室,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公主就算是獨守空房,總不能告到圣人那邊,那樣難免要被人笑話。當然,若是公主與夫家和睦,公主府形同虛設的也是正常的事情。 賈赦本來就不是什么圣人,公主再如何,也比不上自個兒子,若是那位榮樂公主是個不省心的,那么,他們完全可以眼不見為凈,讓公主住到公主府,自家兒子哪怕是躲到海外去,也是很簡單的事情,到時候拿出點實惠出來,對上頭也有個交代,畢竟對于男人來說,事業為重!若是自家兒子跟公主處得好,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大家到時候都省心。 賈赦沒有跟張氏直說,但是張氏也不是蠢人,這會兒回過味來,也對有個公主做兒媳婦沒什么抗拒之心了,何況,老圣人還許諾了,可以讓張氏進宮,見一見那位榮樂公主,到時候也能看看榮樂公主的秉性如何,再確定到底該如何應對。 阿壽尚主的事情,老圣人原本就跟圣人提過,回宮之后,他便跟圣人通了氣,也跟太上皇后和榮樂公主的生母愉太嬪說了一聲,太上皇后對自己這些便宜兒女是沒太多感情的,她當年原本不過是儀妃,膝下養過的無非就是徒明旰和徒明昀,其他孩子對她來說,也就是宮宴上能夠看到的對象,自然談不上什么感情。如今做了太上皇后,那些太妃太嬪自然會時常過來請安說話,有沒出宮的女兒的,自然也會帶著女兒過來,太上皇后對于那些公主也就是混了個面熟,說起來大家都是庶出的公主,誰也不比誰高貴,太上皇后也不需要考慮那么多,無非就是按照慣例,該賞賜賞賜,該如何如何。 到了榮樂公主這個年紀,也的確到了開始相看駙馬的時候,畢竟,這相看駙馬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且一開始得列出一大堆的人選出來,何況,宮中沒有出嫁的公主還有好幾個,她們是圣人的meimei,老圣人的女兒,對象就比較難辦,畢竟,圣人自個沒有嫡親的meimei,他又早就出了宮,這些meimei跟她感情都不算深厚,娶了她們,除了能夠得到一份俸祿之外,未必有什么實際意義上的好處,不會叫圣人對她們如何另眼相看,與其娶這些將來會被加封長公主的,還不如緩兩年,等如今的公主長大呢,因此,這幾位沒出嫁的公主對于未來的婚事都有些心焦。 榮樂公主還好,老圣人雖說退位了,愉太嬪這些年都還算有些寵愛,經常還能見到老圣人,偶爾在垂拱殿那邊還能見到圣人一面,但是,皇家的孩子往往早熟,榮樂公主對于未來的夫家,還真是沒有太高的期待,只要不是個混賬,就算紈绔了一點,她也心滿意足了。如今從愉太嬪那里得知老圣人竟然給她定下了安樂侯府的世子,那可真是意外之喜,榮樂公主看著比自己僅僅年長一歲的容恪公主有些嫉妒的小眼神,頓時覺得自個已經是圓滿了。 榮樂公主對于這門婚事既然非常滿意,那么,在知道張氏進宮之后,面對張氏的時候,也是有些小心緊張起來,雖說自個是公主,但是未來就要嫁到安樂侯府,面對自個的婆婆,自然也不可能太淡定。而張氏在看到榮樂公主的時候,心中也是長松了一口氣。 ☆、第85章 美貌什么的,張氏并不算看重,這年頭,一方面,出身高的女孩子,幾代的基因改良,容貌都不會差,再有就是,這年頭,是明明白白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做娘的,自個不希望身邊有什么通房小妾礙眼,但是,若是自家兒媳婦不合自己的心意的話,她們是不會介意兒子左擁右抱的,只要能夠理得順,不弄得后宅不寧,那么,傻事也沒有。 因此,大老婆五官端正,沒什么惡疾,能夠生下活潑可愛的嫡子,那就可以了,就算是不能生,大戶人家,一般情況下,等閑也不會因為無子這個原因休妻,嫌庶子上不得臺面,過繼兄弟的嫡子也是正常的事情。 而榮樂公主雖說沒有完全長開,卻已經是個挺漂亮的小姑娘,看其眉眼,不是什么驕縱的人,張氏想想也能理解,老圣人多少兒女,就算有幾個孩子比較得寵,但是,作為公主,先天上就不占據優勢。因此,她們也得討好得勢的兄弟還有父親過日子,因此,就算是私底下有什么小性子,明面上卻是不會表現出來的。 何況,愉太嬪再得寵,哪怕是老圣人退位了,也沒想到將愉太嬪提個位份,可見即便對她有什么看重,也無非就是那樣。別說什么擋箭牌,為她好之類的話,一個男人若是真的喜歡一個女人,只會把她抬得高高的。就像是甄貴太妃,哪怕圣人對甄家再不滿,對甄貴太妃卻是得客客氣氣的,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老圣人是真的將甄貴太妃放在心上。 張氏也是人到中年了,見識過的人可是不少,榮樂公主這點年紀,固然有些小心機,但是在張氏那里著實不夠看,因此,不過是頭一次見面,張氏很快對榮樂公主的性子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榮樂公主還算得寵,性子里頭固然有些小嬌氣,但是并不是什么尖刻傲慢的人,看著反而是個挺討人喜歡的小姑娘,張氏畢竟是臣婦,榮樂公主在老圣人退位的時候就正式封了公主,論起地位來,應該與郡王相當,何況,等到榮樂公主許嫁,還會更進一步,冊封為長公主,到時候,地位便與親王相當了。張氏對上這么個還沒正式確定的兒媳婦,也只有恭恭敬敬行禮的份。 榮樂公主卻是頗為客氣,看著還有些小靦腆,張氏雖說低著頭,但是卻仔細看過了榮樂公主的一些小動作,然后心頭大定,不管怎么樣,這個公主不是什么不省心的。 張氏回去之后,才跟阿壽說了這件事,阿壽簡直是傻了眼,他這會兒老實說,心志還沒有完全成熟,雖說老是聽說,差不多年紀的人里頭,誰成親了,誰訂親了,還有誰如今正在相看,還有誰偶爾見到了誰家的小娘子,如今正磨著家里人去提親。 但是阿壽他老實說,還沒開竅,別的孩子這個年紀已經是春心萌動,對于異性已經有了一定的渴盼之心,但是阿壽簡直就像是個標準的技術宅,對于那些技術上頭的事情,上心得不行,興頭上來了,能抱著自個做的東西睡得昏天地暗,但是,對上女子,那根本沒什么心思。 這會兒聽說自個居然已經算是定下了未來的媳婦了,阿壽第一反應就是茫然。 老實說,這其實也是正常的,后世許多中學生談戀愛并不是真的什么初戀啊,或者是什么感情萌動之類的,女孩子或許非常早熟,很早就有了性別意識,但是對于許多男生來說,談戀愛更多的其實就是為了面子,別人有,我也得有,但是真要說起來,自家那位所謂的女朋友,未必比小說漫畫足球籃球更能吸引自個的注意力。 對于阿壽來說,這年頭也沒什么戀愛不戀愛的事情,因此,他也沒什么靠著這個跟人家攀比的意思,阿壽在同齡人中一向是被人羨慕的對象,他自個聰明,賈赦這個父親也不會像別的父親那樣拘著他,不許他干這個,不許他干那個的! 學里面有人拿了家里才子佳人的話本,阿壽好奇的時候也瞅了幾眼,只覺得索然無味,甚至覺得難以置信,覺得不合常理,比如說,一個莫名其妙冒出來的男人,撿到了一方帕子,一根簪子就對人家上心,誰知道這帕子是小姐的還是丫鬟的啊,怎么就一門心思盯上人家小姐了! 阿壽算是典型的理工男,邏輯思維非常強,一個話本他從頭看到尾,對于里面什么辭藻華麗,那是沒多大感覺的,他對這個那是真的不怎么感興趣,但是,別人一說,他在那邊巴拉巴拉地,就將里頭各種邏輯不合理的地方給挑剔了出來,這下,心中再有多少綺思,也一下子灰飛煙滅了。 這會兒阿壽一聽,自個過兩年居然會娶一個公主,頓時有些反應不過來,戲本子上頭,公主總是會看上狀元郎,結果,到頭來,自個居然能攤上一個公主,讓阿壽只覺得不真實。 因此,張氏跟賈赦就那么一說,他們夫妻兩個也不覺得公主下嫁是什么多么榮耀的事情,也不覺得要因為公主,給兒子什么委屈受,因此,就是那么輕描淡寫地一說,就像是直接跟兒子說,兒砸,你年紀不小了,這個時候該結婚了,我們做爹媽的,給你挑了個媳婦,過兩年直接成親就是了。 因此,阿壽也就是隨便那么一聽,他對公主什么的,從來沒有多少期待之意,這會兒的想法無非也就是那樣,過兩年自個也要娶媳婦了,媳婦的人選已經定下來了,然后,也就完了。 公主的身份決定了,就算是兩人訂親了,也不可能如同尋常的未婚夫妻一樣,經常要聯系聯系感情什么的,阿壽如今不過是個秀才,身上有個安樂侯世子的位置,平常也沒機會進宮,等閑也不可能見到榮樂公主,張氏顯然也不是什么會為了兒子整日里遞牌子進宮,代兒子給公主送東西的人,因此,小兩口未來即便要磨合什么感情,也就只能等到婚后再說了。 皇家的動作很快,上頭很快幾個賜婚的旨意就下來了,也不光是榮樂公主,還有到了年紀的榮靜公主,榮恪公主賜婚的旨意都下了,嫁的也都是勛貴人家。比如說,十公主榮靜公主直接嫁到了如今皇后的娘家。 皇后娘家因為圣人初初登基,不好叫自個岳家跟自個外家相比肩,因此,岳家封的是承恩侯,榮靜公主嫁的就是皇后的堂弟。而榮恪公主卻是嫁入了建陽伯府,嫁得卻是如今建陽伯世子的嫡長子。 幾家聽起來除了建陽伯府差了點之外,但是,真要論起實惠,還是安樂侯府更加實惠一些。賈赦雖說是個不摻和朝政的,但是,誰都知道,賈赦那簡直是個點石成金的財神爺,內閣里頭,幾位閣老都知道,朝廷的幾個財源還是賈赦讓出來的呢。賈赦這個爵位,又能夠世襲三代不替,就算是世子賈琛不成器,日后也是穩穩的一個侯爺,不管是誰家的女兒,嫁過去了,都是只有享福的份的。 賈赦除了年輕的時候,也不知道是真的荒唐還是被人傳得荒唐,自個出來之后,一直以來也就是張氏一個妻子,一直與張氏鶼鰈情深,一向有情有義,夫妻兩個都不是什么刻薄的人,之前賈琛的婚事,不知道多少人盯著呢,結果到頭來,竟是便宜了皇家,卻是叫京中不少人家簡直是扼腕嘆息起來。 跟安樂侯相比,如今的承恩侯府其實是顯得有些青黃不接,當年給皇子挑選岳父,有個不成文的要求,就是皇子的岳父實職不得超過三品,成婚的時候,徒明昀在皇子中也算不上出挑,上頭那些兄長們,哪個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因此,承恩侯當時也就是在禮部做了個四品官,跟閑職差不多。 承恩侯算是清流出身,家資算不上豐厚,底蘊也不深,皇后也不過是剛剛入主中宮,上頭除了有個正經的太上皇后,還有個至今仍然榮寵不衰的甄貴太妃,皇后素來也是個賢明人,這會兒圣人的皇位尚且不能說是穩如磐石,何況她這個皇后?;屎笞詡€又孕育了嫡子,因此,也算是比較沉得住氣,并沒有急著賞賜娘家,提拔娘家人,反而叫承恩侯府盡量低調,不要沒事上躥下跳,安安分分待在府里也就行了。 因此,承恩侯府在京中只能算是新貴,榮靜公主下嫁,也是老圣人所提,根本還是為了表示對如今圣人的支持,也是看重如今皇后的意思。 只是榮靜公主下嫁的又不是皇后自個的親弟弟,不過是個堂弟而已,皇后的叔叔可沒有什么承恩侯的爵位,只不過沒有分家,依舊住在承恩侯府,別人說起來還是一家人而已。 至于建陽伯府,那就更不用說了,建陽伯這邊一向比較長壽,而且一向是晚育的典型,其他的勛貴都傳了三四代了,很多連爵位都已經沒有了,他們家也不過是傳了兩代而已,如今這位建陽伯都已經差不多古稀之年了,他們家之前已經得了一次恩旨,也是因為如今這位建陽伯盡忠職守,因此得以不降爵。但是如今這位建陽伯世子卻是個平庸的,混到如今,也就是做了個四品左右的閑職而已,再等到他嫡長孫襲爵,只怕也就只剩下了一個微末爵位了。 榮樂公主是幾個公主中最為得寵的,也算是嫁得最好的,另兩個得以尚主的,很多人都覺得是走了狗屎運,攤上阿壽,不少人家只覺得是榮樂公主揀著了便宜。 大家都是眼明心亮的人,賈赦他們家人口簡單,家庭和睦,賈赦給兒女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安樂侯府再富貴百年是不成問題的,這樣的人家,其實未必需要尚主增添榮光。若非老圣人確定了賈琛并沒有科舉入仕的意思,也不會賜婚,畢竟,對于有志有才之人來說,尚主不是榮耀,而是負擔。 旨意下來之后,賈赦跟張氏也得跟著忙起來了,婚期什么的雖說不用著急,但是哪怕是天家嫁女,你也得準備聘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