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節
歐元子立志要創出一套可以與龍泉寶劍匹配的劍法。 之所以每次歐元子幫人鑄劍之前都需要比劍,目的自然是想要不斷的提升劍術,同時也是借此吸收百家劍法之長。 功夫不負有心人,歐元子窮其幾乎一甲子的時光,終于在最近將十招劍法定下,并命名為“龍泉劍法”。 歐元子跟吳明十分投緣,說到這十招自己獨創的龍泉劍法絲毫沒有避諱,坦言這十招劍式的命名跟十把龍泉寶劍有關。 劍招竟然跟龍泉寶劍聯系起來,吳明和曲非煙自然十分好奇,桃谷六仙更是連連追問。 歐元子倒是十分干脆,當即便說出了這十招劍式的名稱。 這十招劍式分別叫“潛龍于淵”、“重逾泰山”、“星羅棋布”、“湛湛長空”、“千鈞一發”、“邪不勝正”、“柔腸婉轉”、“巨龍騰飛”、“劍出無名”和“天下無雙”。 之前由于吳明跟歐元子已經較量了一番,想象其中的劍招,然后再聯系劍招的名字,不得不說,的確還是極為妥當的。 這時,歐元子笑道:“明兒,龍泉劍法每一招對應一柄龍泉寶劍,你且猜猜看?!?/br> 其實,吳明聽到劍招名字的時候,心里已經在思考對應的龍泉寶劍名稱。 龍泉劍法的起手式“潛龍于淵”對應的龍泉寶劍應該就是“龍淵”,后來稱為“龍泉”。 第二式“重逾泰山”,這一招乃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典范,吳明想到其中一個“泰”字,再加上重字,當即便憶及龍泉寶劍中有一柄名為“泰阿”的重劍。 第三式“星羅棋布”,這一招劍式相當不俗,特別是舞起來極為好看,能夠迷惑別人的眼睛,但跟哪一把龍泉寶劍對應,卻是讓吳明想了好一會,才想到“工布”這柄寶劍。 第四式“湛湛長空”,由于受到“星羅棋布”的啟發,吳明反倒很是容易便想到了龍泉寶劍中的“湛盧”。 第五式“千鈞一發”,吳明同理也想到了“純鈞”。 第六式“邪不勝正”、第七式“柔腸婉轉”和第八式“巨龍騰飛”,吳明很快便找到了對應的龍泉寶劍“勝邪”、“魚腸”和“巨闕”。 只是到了第九式“劍出無名”的時候,吳明絞盡腦汁也沒想到對應的龍泉寶劍。 “劍出無名”這一招便是無招勝有招,無名便是無招,意即劍出無招的含義。 而第十式“天下無雙”,劍出無回,吳明也照例找不到對應的龍泉寶劍名字。 無奈之下,吳明只得先將前八招對應的龍泉寶劍名字報上,讓歐元子聽了之后忍不住贊聲道:“明兒,你不僅劍法厲害,就連天下的寶劍也知之甚詳,真是讓人佩服?!?/br> 吳明心中暗笑,之前那八柄都是聞名天下的寶劍,現代可不比古代,只要稍微多看書的人大致都會知道這些寶劍。 吳明當即謙虛的說道:“哪里,哪里,晚輩只是多看了一些奇聞異事的書籍罷了?!?/br> 見吳明謙遜有禮,歐元子心中越發喜愛,當即又問道:“你已經說出其中八把寶劍,那剩下兩把呢?” 吳明略一沉吟道:“這最后兩招對應的寶劍我似乎沒聽說過,但按照招式來看,劍的名字估計就叫‘無名’和‘無雙’吧?” 聽到無名兩字,一旁的曲非煙忍不住嘻嘻笑道:“‘無名’啊,師父,這不就是你的名字嗎?” 歐元子哈哈笑道:“這還真是湊巧了,看來冥冥之中,果然有天意,我這第九式對應的寶劍就叫‘無名’,第十式叫‘無雙’?!?/br> 吳明好奇道:“無名?無雙?這是什么時候出的龍泉寶劍,我似乎沒聽說過?!?/br> 歐元子再次大笑道:“明兒,你沒聽說過就對了,因為無名和無雙這兩把龍泉寶劍尚未完全煉成?!?/br> 曲非煙這時笑嘻嘻道:“歐爺爺,我知道了,無名和無雙是你煉制的?!?/br> 吳明的理解跟曲非煙完全一致,這時果然聽歐元子笑道:“你這小丫頭的腦瓜子就是靈活,沒錯,無名和無雙正是老朽在煉制中的兩柄龍泉寶劍?!?/br> 曲非煙興奮道:“歐爺爺,那什么時候能夠煉好,我想看看它們到底如何鋒利,是否比得上我師父之前用過的青山?!?/br> 吳明心中暗道,歐元子既然將最厲害的兩招對應無名和無雙,那么他一定是認為鑄造的這兩柄劍至少不在前面八柄之下。 而前面八柄都是名揚天下的寶劍,由此可見,無名和無雙絕非一般,自然不是青山和碧水這種劍能比的。 歐元子倒是沒有多說什么,笑道:“無名和無雙到底怎么樣,等過幾天,你們就知道了?!?/br> 從歐元子的話中,吳明當即聽出無名和無雙兩劍即將完工,估計就是到了砥礪開刃的最后時刻。 有關于龍泉寶劍的鑄造,喜歡看書的吳明自然聽說過很多古代的傳說,傳聞很多天下名劍砥礪開刃的時候要以鮮血祭奠。 現在身臨其境,吳明自然也想看看砥礪開刃的真正過程。 于是吳明便也不客氣,當即說到自己想要學習鑄劍術的事。 有關于這一點,歐元子倒也清楚,因為吳明在山谷外面的時候就曾說過。 歐元子道:“鑄劍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就說無名和無雙這兩把劍,你知道我花費了多少時間嗎?” 吳明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而曲非煙則猜測道:“一年?” 歐元子搖了搖頭,曲非煙繼續猜道:“那要不就是兩年?” 歐元子又搖了搖頭,曲非煙吐了吐舌頭道:“歐爺爺,到底多少年哪,鑄劍要花那么長時間嗎?” 歐元子笑了笑道:“小丫頭,若是一般的劍,自然不需要那么長的時間。青山和另外四柄寶劍,我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鑄造完畢。而無名和無雙,到現在已經整整十年了,還尚差最后一道工序?!?/br> 曲非煙驚呼道:“啊,竟然用了十年?” 吳明也忍不住輕嘆道:“古人云,十年磨一劍。歐前輩花費如此大的心力,鑄造這無名和無雙,它們以后絕對會名垂青史?!?/br> 歐元子風輕云淡道:“老朽只是想讓它們盡量達到心中的完美,至于能否名垂青史,那根本就不重要?!?/br> 吳明嘆聲道:“歐前輩淡泊名利,晚輩倒是著相了?!?/br> ……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人和人相處本身就是很微妙的,歐元子本就佩服吳明的劍法,再加上相談甚歡,簡直就是一見如故。 聽吳明有學習鑄劍術的心思,歐元子十分高興,當即便滿口答應將自己獨創的鑄劍術傳授給他。 吳明得到歐元子的應承之后,心中十分歡喜,于是幾人便在這山谷中住了下來。 山谷恰似世外桃源,優美恬靜,更美妙的是期間還有一個碧綠的小湖,便是歐元子砥礪開刃的劍池。 歐元子獨居山谷,徒弟雖有,卻是早已出師多年,而這些年來,他早已不再收徒。 雖然吳明并未拜師,但在歐元子看來,大抵便是將吳明看成了關門弟子。 歐元子除了鑄劍術之外,還精通木馬機關之術,這谷中便有多處布置了機關,若是不知道的人,便會被困其中。 越是跟歐元子接觸,吳明心中越發佩服他的毅力和堅持,這應該就是他成功的秘訣。 晚上的時候,歐元子給了吳明一本由他親手撰寫的關于鑄劍術的書籍。 吳明曾經初涉煉器,現在再次接觸鑄劍術,領悟起來便更加得心應手。 一個晚上的時間,吳明便大致明白了鑄劍的過程和其中的關鍵。 只不過,紙上得來終覺淺,接下來還得真正的實踐。 翌日早上,吳明吃過早飯便跟歐元子來到湖邊開始給無名和無雙砥礪開刃。 想到那些傳聞,吳明便也忍不住問了起來。 歐元子道:“以精血開刃,我也聽說過,但這辦法未必可行。而我這用內力開刃的辦法,卻是通過實際驗證完全可行?!?/br> 吳明之前看過歐元子獨創的鑄劍術,這最后的開刃他自然知道乃是以內力通過湖水慢慢磨礪,達到削鐵如泥的狀態。 吳明嘆聲道:“看來傳言畢竟是傳言,只能當故事來聽?!?/br> 歐元子哈哈笑道:“你明白就好。接下來我便先傳你這內力開刃?!?/br> 歐元子說著,很快便拿出一柄普通的鑄造好但尚未開刃的長劍,手把手傳授吳明。 吳明本就聰慧,再加上對于內力的運用遠在歐元子之上,一試之下,便讓歐元子大吃一驚。 歐元子有些不可思議地看著吳明道:“明兒,原來你的內力已經達到返璞歸真的最高境界。哈哈,太好了,簡直太好了……” 說到末了的時候,歐元子已經放聲大笑,那種興奮便宛若得到了無上至寶一般。 第390章砥礪開刃 古代鑄劍術大體分為五個步驟,分別是制范、調劑、熔煉、澆筑和鑄后加工。 歐元子的鑄劍術在調劑和熔煉上力求完美,而鑄后加工的砥礪開刃更是另辟獨徑,用了內力作為媒介來為寶劍開鋒。 這種方法對內力的掌控能力要求極高,若是一般的寶劍,歐元子完全可以駕馭的了。 只是這無名和無雙兩劍,乃是他花費了十余年的工夫,所用的材料極為特殊,加入了天外隕石中不知名的金屬,因而這內力開刃的要求便會大有不同。 若是掌控不好,那么這兩把寶劍在鋒利上便會大打折扣,這絕對是歐元子不愿意看到的。 這也是這么長時間以來,歐元子一直不敢為無名和無雙兩把基本上已經即將完工的寶劍砥礪開刃的根本原因。 這兩年來,歐元子基本上都沒鑄劍,在谷中苦練內力和劍法。 只是他的年紀早就過了古稀,再加上所修習的內功法門又不是特別高深,提升極為有限。 按照歐元子的估計,以他如今的內力水準,為兩柄寶劍完美開刃的幾率只有不到三成,畢竟這兩柄寶劍其中都加入了隕石中的特種金屬,跟普通的銅鐵合金之類的大不相同。 而要提升成功率,那么就必須要內力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若是能夠達到傳說中返璞歸真的境界,那幾乎便可以信手拈來。 可惜歐元子自身年事已高,身體已經不允許他繼續等下去,于是便決定勉力一試。 而在最關鍵時刻,他竟然碰到一個內力達到返璞歸真境界的高手,又怎么會不興奮開心呢? 當歐元子笑著跟吳明解釋其中原因的時候,吳明心中特別興奮,這恰似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之前他心里還想著煉制兩把龍泉寶劍呢,現在若是這無名和無雙他有參與煉制,意義自然便是不同。 至于歐元子是否會將無名和無雙兩劍交給自己,吳明卻是一點兒也不擔心。 當然,吳明雖然內力達到了返璞歸真,但用內力砥礪開刃的水平卻需要有一個提升的過程,不然一個微小的錯誤便會功虧一簣。 這點,不僅歐元子不敢馬虎,吳明更是不敢輕易嘗試。 于是接下來這幾天的功夫,歐元子便開始鑄劍,而且是大批量的鑄劍,目的自然便是讓吳明有足夠的劍來練習用內力砥礪開刃。 從制范到調劑然后如何熔煉和澆筑乃至最后的加工,歐元子都是一邊實際cao作,一邊跟吳明仔細講解,期間也多次讓吳明親手參與其中。 至于最后一道開刃的工序,那便是吳明一個人的事了。 有些事看著簡單,但做起來卻未必簡單。 就比如這用內力開刃便是如此。 內力用大了,刃便卷了。內力用小了,刃卻又鈍了。 所以什么樣的材質,什么樣的厚度該用多少的力道,那都需要切身體會。 幸而,吳明跟別人不同,不僅內力達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同時還會內視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