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柳婧只當未覺莫長歌這古怪語氣,依然是笑著,道:“自然?!?/br> 莫長歌一聽,再回想他在靖山鎮中這一年來聽到的那些東西,心里閃過無數的猜測,可他的臉上卻是不動聲色,道:“既然如此,不知我是否有幸前去拜訪?” 柳婧臉上露出驚喜嬌羞之色,不可置信地看著莫長歌,道:“長歌……你……真的想要去見我爹嗎?” 莫長歌亦道:“自然?!?/br> “不過,”莫長歌話鋒一轉,道,“兩手空空前去總是失禮,而我們修士的丹藥法寶亦不好交予俗世中人……” 柳婧點頭,道:“那長歌是想如何?” 莫長歌眼中微閃,坐實了自己的猜測,于是微微一笑,也不答話,而是同柳婧問了她養父母的名諱喜好,之后便帶她去了鎮上,但卻沒有去往她家,而是開始來到靖山鎮最近的大城池中,而后開始搜羅城池里最好的綾羅綢緞和藥酒藥材。 柳婧看著莫長歌的作態,臉上露出感動之色,眼中卻逐漸沉冷下去。 就像柳婧所想的那般,沒過多久,莫長歌便借口出門,只讓柳婧在客棧中等他,而后三下兩下便從柳婧的視線里消失不見。 柳婧倚在客棧上房中的窗邊,凝望著莫長歌遠去的背影,心中閃過千頭萬緒,不由得微微出神。 她并未多問莫長歌此次是去往何處,又是準備去做什么事。莫長歌以為她不問,是因為她對他足夠的信任,可事實上,她不問,只是因為她早已知道了。 上一世的莫長歌,也是如同現在這樣,用她父母作為幌子,將她留在客棧之中,而他自己則前往靖山鎮,隨手抓過幾個普通人來搜魂,便開始打探她養父母的消息。 對于靖山鎮的人來說,柳婧父母的消息并不算多保密,于是莫長歌很快就得了消息。 ——十多年前,就在那柳家女兒去做仙人后沒多久的時候,那柳家便起了大火,將柳家和柳家人,統統燒了干凈,什么都沒有留下。 那莫長歌直覺大火蹊蹺,心中有了猜測,于是便將她帶到早已化作灰燼的柳家的土地上,不惜耗費一滴心血和龐大的魔氣,來驅動他身上的天階法寶昆侖鏡,回溯根源。 于是,就在那面鏡子里,她看到了被活活燒死的養父養母,還有……造成這一切的通云門門人。 為何? 為何她那般信任、那般尊敬的師門,卻會這樣對她?! 柳婧無法相信,甚至于連莫長歌都無法理會,直沖青云峰,只為了向她的師尊尋求一個答案。 而她也得到了答案,十分簡單的答案。 “當你踏上修行之路,便告別了常人的七情六欲。你的父母不過凡人爾,于你修行無絲毫助益,反而會拖累你的腳步,于是我便替你做主,掃清障礙了?!?/br> 如此簡單,如此可笑。 但這卻就是她的師門。 于是,就在那一天,她入魔了。 · 石秀容入魔了。 當看到石秀容的第一眼時,蕭眠就知道,這位他曾與之交好的小師妹,已然入魔了。 在蕭眠一生之中,他交好的人事實上并不多。 在通天峰之上,所有的弟子都覺得他蕭眠溫柔可親,可事實上,蕭眠卻知道,那些弟子所感受到的“可親”,不過是因他蕭眠的責任感作祟罷了,他的本性著實涼薄,所以也并非什么人都能與他親近。 而這一點,卻是與他幼年遭遇有關。 蕭眠出生于武林世家蕭家,乃是蕭家期待了多年的少主。按理來說,這樣的他應是自小便受到萬眾矚目,錦衣玉食,無憂無慮地長大才是。 但事實上,他在出生后沒多久,便被蕭家的仇家尋了空子,抱離蕭家,后被蕭家人追上后逃無可逃之際,便發狠抱著他一同投入江中,意圖將他淹死,甚至歹毒得就連尸體都不肯留給蕭家人。 可奈何他蕭眠命不該死,竟是被打漁人救了上來。 后那打漁人將他撫養至五歲,卻因家中無米下鍋,病床上的老母哀哀將亡,于是同他抱頭哭了一場后,便將他賣予一家鄉紳為奴。 若是沒有意外,他蕭眠一生或許真的應當在那鄉紳家中當一輩子的奴婢了,但在他十四歲那年,朝廷同南疆開戰,四處征丁,那鄉紳既不愿自己兒子受苦,又舍不得花費銀錢,于是便將同兒子差不多年歲的蕭眠推了出去。 于是,茫茫然的蕭眠便穿上同紙一般薄的甲衣,抱著同他矮不了多少的燕刀,就這樣上了戰場。 三年下來,戰爭告一段落,他也僥幸活了下來,有功無過,因此前去京都受封,但就在去往京都的路上,他卻在機緣巧合之下被他的親父親母找著。 一番波折過后,他既不愿擔上欺君之名,又不愿再認那鄉紳為父,因此他便死遁離去,隨著父母回到了他真正的家中。 可還不等他與父母多多相處,世事竟又再變,多年前那意圖與他同歸于盡的仇人竟也并未死去,并神功大成,找上門來,屠盡蕭家莊人,若非蕭眠與蕭霜那時正在山下游玩,怕也是要身死其手。 而后,他蕭眠便帶著他年幼的小妹蕭霜陷入了無盡的逃跑和躲藏之中,若非通天峰峰主王已成偶然經過,掐算出他們之間有師徒之緣,并將他收入門下,恐怕他和小妹早就死在那賊人之手了。 縱觀蕭眠前半生,他親緣寡淡,命途多舛,背叛逃亡和求生,早已成了他習以為常的事,因此,就算他成了通天峰的大弟子,就算他在修行之路上一路順風,但對他人的疏離和警惕早已經刻進了骨子里。 他關心著很多人,因為那是身為通天峰大弟子的他應當關心的,而他作為蕭眠關心在意著的,也不過那么寥寥幾人罷了。 而這石秀容,就是其中之一。 幾乎沒有人知道,身為通天峰首席大弟子的蕭眠,卻會同青云峰一個不起眼的小小女修來往甚密,可事實上,他們之間的相識,已是很早之前的事了。 石秀容看穿了他骨子里的涼薄和疏離,而他也看到了石秀容秀美面容下那顆堅定的求道之心。 既然如此,她又為何會入魔? 她又為何會在她思過之時,出現在通云門外? 蕭眠想不明白,但卻當機立斷,將石秀容藏了起來。 果然,沒過多久后,一只傳訊紙鶴隨著通訊們的執法堂弟子來到了他的面前,告訴他石秀容叛門的消息,并要求蕭眠在瞧見石秀容后將她立即抓回通云門。 蕭眠笑著應下,但卻轉頭便將這件事拋到腦后。 他只是闔上門,開啟了那座布置在住處、以備不時之需的大陣,而后轉過頭來,用溫和的目光望向了石秀容,道:“發生了何事?” 石秀容迎上蕭眠的目光,就連聽聞父母死訊時也不曾流下的淚終于潸然而下。 石秀容道:“若有人殺你父母,你當如何?” 蕭眠神色微怔,想到了那曾經殺他不成、后又屠盡蕭家莊的賊人,不由得唇角微挑,斜飛入鬢的劍眉卻揚起了森然弧度,道:“自然是殺?!?/br> 蕭眠的聲音十分平靜,但話語中的殺意卻如同從尸山火海中洗練而來,讓人呼吸都忍不住停滯。 但石秀容卻恍然未覺,呆呆出神,良久,才道:“若殺你父母的人,是對你恩重如山之人呢?” 蕭眠似是突然明白了什么,望向石秀容的眼中充滿了悲憫,心中升出了莫大的悲哀之情。 他不由得低下了聲音:“恩仇都在心中,但若你有一天辨不清何為恩何為仇,那么便去問你的心,問你的道……唯有它們,才會告訴你真正的答案?!?/br> 石秀容怔怔抬頭,凝視蕭眠良久,凄然一笑。 “很久以前,我便以為,修道乃是明心見性,清明道心,追尋天道之事。俗世之人多有煩憂,天災*不斷,所以唯有修成大道,才能拋開一切,重新找回己心和真我……但我卻忘了人生多苦,世事多艱?!?/br> “何為對?何為錯?何為道?何為魔?” “求道之路多艱,我已然越發看不明白了……但我還愿,你能替我在這條路上走下去?!?/br> 石秀容起身離去,而聽得這番話直覺不好的蕭眠攔住她,急急道:“你要做什么?” 石秀容冷然道:“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第十二章 :身世 沒過多久,莫長歌就回來了。 他臉上神色如故,并沒有帶上一點兒異色,就連笑容都沒有比離去時多高興一分或是難過一分,但柳婧就是知道,莫長歌的心情十分不錯。 而事實上,莫長歌的心情也的確如柳婧所料的那樣好。 早在見到柳婧的第一面時,莫長歌就知道柳婧怕是與焚空界的那人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柳婧若非那個人的女兒,為何柳婧會有同那人這般相像的容貌?為何她會有同那人這般相像的靈根?為何她會有同那人這般相像的火焰? 但那人已經消失了二十余年,世人都以為那人已經死了,不會再次出現,掀起腥風血雨……可莫長歌卻知道,那人還沒死。 而那些勢力,也從未脫離過那人的掌控。 而他莫長歌又何其有幸?竟在這樣的地方,遇見了那人的女兒? 莫長歌早聽說,那人一生雖是波瀾壯闊,名字傳遍三千界,叫無數人聞風喪膽,但那人卻也親緣淡薄,無父母、兄妹、子女……雖然莫長歌不知那人何時有了女兒,而身為那人女兒的柳婧又為何會落在這一方小世界中,但若他真將柳婧帶到那人的面前,那人又會怎樣地高興? 而他又能從那人手中得到怎樣令人欽羨的好處?! 光是想想,莫長歌就激動不已。 可莫長歌沒有想到的是,他竟從柳婧口中聽到,柳婧竟是有父母的! 莫非他的猜測出了錯?莫非柳婧當真不是那人的女兒? 莫長歌心中按捺不住,因此支開柳婧,自己前去靖山鎮查探。 可莫長歌沒有想到的是,此次一行,不但讓莫長歌肯定了柳婧的身份,更叫莫長歌得知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好消息! 原本莫長歌還在發愁,覺得柳婧雖然入了魔,但卻對師門依戀太深,不知該如何勸說才能讓柳婧跟他一同前往焚空界,可或許連老天都在助他,竟叫他得知了殺害柳婧養父母的,就是通云門門人! 這簡直讓莫長歌恨不得大笑三聲。 一切事物盡在他掌控之中,一切事物都在朝著有利于他的方向發展,這讓莫長歌如何心情不好?? 于是,準備好了一切的莫長歌又回到了這座城池之中,回到了柳婧的面前。 而柳婧對莫長歌的動作也只做不知,只做出一副對莫長歌信任有加、任他擺布的模樣,就這樣隨著莫長歌去往了靖山鎮的家中。 原本,這里應當同柳婧幼時一般無二才對——雖不夠壯麗奢靡,但卻溫馨得叫人一眼之下便心生暖意。 可事實上,出現柳婧面前的,不過是一片焦土罷了,就連一點兒殘垣斷柱和瓦礫都瞧不見。 柳婧怔怔地瞧著眼前的一切,笑容僵在了臉上。 這是柳婧此生第一次回到這里。 但眼前的景色,卻并不是她第一次瞧見了。 可盤繞在她心中的凄厲和悲涼卻并沒有少去一分。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柳婧都從未祭拜過她的父母,因為柳婧十分清楚,在通云門的術法下,那場火焰已經連她父母的魂魄都燒去了,因此祭拜這件事,除了慰藉己心之外,于她父母而言是沒有絲毫用處的。 她從不做無用的事,所以她從不曾祭拜過自己的父母。 她只是屠盡了通云門,將那些人的頭顱全都堆在中帝峰上,而后一把大火燒掉了整個通云門。 就如同通云門當年對她父母所作的那樣。 柳婧曾以為,待到她重臨此地后,她必定能夠冷靜地看待這一切,因為早在上一世時,她就已經同通云門恩怨兩消。 可待到這一刻真正來臨之時,柳婧才發現她心中的恨意竟是半分都未削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