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師傅說,獨善其身做過頭了就成了孤拐人,倒還不如做根木頭,即便木頭也還要三個樁子才穩當,何況人乎!乎不乎的石初櫻倒不在意,不過這個道理她還是明白了。 石初櫻送給老太君的是她前年釀的“白頭笑”,壇子不是很大,能裝個五斤左右的樣子。這酒如今早被木華嫌棄改進了,不過原本的這些絕對也是好東西,石初櫻只舍得每次送一壇子出來,這個小氣勁兒連無名道長都嘆氣了。唯一慶幸的是這丫頭小氣歸小氣,卻不是一毛不拔的。 下午晌,石初櫻果然見到了這位衣著嚴謹,面帶和煦笑容的四十上下的謹姑姑,她就是石初櫻先前進院子的時候豎大拇指的那個人。 兩人乘了李三的騾車一路說著閑話,謹姑姑能跟在老太君身邊那也絕對不是悶缸,她一路上很好地了解了石初櫻對用人的想法,哪些對,哪些有誤,又結合自己的經驗細細說了一回,讓石初櫻大長見識。 石初櫻什么都強,就是從小沒有人管帶家事。山上的事務是她自己摸索出來的,自有一套適合的體系,卻與世俗里的家事不同,沒法比照。如今榮壽堂有心與她交好,魏麼麼也好,謹姑姑也好自然都知道老太君的心思,無不耐心細致的教導著石初櫻。 畢竟,整個宗室里頭,建州這地界就只有石初櫻和老太君兩位宗室里的人,細算起來,老太君雖然是縣主之尊,可畢竟是出嫁女,倒比不得石初櫻這個楚家媳婦,人家將來即便老了也是埋進楚家的墳里的。 更何況,他們榮壽堂如今上頭一個親人也沒有了,說不定將來還得靠這位幫襯些,這些都是后話…… 謹姑姑在采買人手上是經驗老到的,對于新開府的情況也知道,她細細的算了算,方方面面的人手少說也得買上四五十個人。 其中,正房里頭管衣裳首飾的、管銀錢進出的、管洗漱的、管器物的、管吃食飲品的、管書畫筆墨的,還有打簾子跑腿的丫頭,怎么也得16個人;至于小廝,跑腿傳話的、跟車進出的、外院里伺候的、書房里、練武場這些地方怎么也得16個;再有,粗使的婆子,后花園和正房院子、各跨院里,廚房等地方至少也要10個;壯力的男仆一樣少說10個,這樣算起來沒有50個人府里根本撐不起來。 這還不算仆婦這樣的,怎么也得有4個…… 好在建州這個地界上榮壽堂稱第二,知府大人也不敢稱第一,這里的經紀行一見到榮壽堂的謹姑姑簡直就像見到了親人一般,紛紛前來拜見,沒錯,是拜見! 謹姑姑只笑著點點頭,話也不多說,只讓人把小丫頭凡是10歲到15歲的,清白干凈的都帶出來看看;這些經紀都知道謹姑姑買人的要求,自然都把最好的小姑娘帶了來供挑選。 謹姑姑只說了一句:“這次挑的人都是要到京城宗室人家去當差的,凡有不能去的,有牽累的,現在點出來,省得麻煩?!庇谑?,經紀們立時傻眼了,他們這里可從沒這樣的好事,運氣突然降臨,頓時有種被砸暈的感覺。 愣了半晌才又紛紛忙著點換人,亂了好一陣子重新又來過,這次明顯人員要優化了許多。 謹姑姑看了幾批次,先從面相上挑了40個丫頭出來,又讓石初櫻看過,畢竟主人家的眼緣很重要。石初櫻觀看了這些人周身的氣韻,從中先挑了25人出來,又從沒落選中的人里挑了15個出來給謹姑姑補選。 這些人都是氣韻比較純凈、氣場能量正向的,至少目前看是這樣的。 謹姑姑頗有些意外地看了看石初櫻,這姑娘難道懂得面相?以她的經驗看,石初櫻選出來的人本性應該都是好的。 不過謹姑姑倒不多問,讓這40個小丫頭10~12歲的站左邊、13~15歲的站右邊,于是呼啦啦小姑娘們分了兩邊各自站好,倒是剩下三個急得要掉淚。一問才知,原來這三個正好剛過了12歲,13還不到,一時間不知道自己從哪一邊了。 石初櫻不由好笑,果然有這樣實心眼的,一般人都想著那邊對自己有利就往那邊去了。其實,現在左右兩邊里未必沒有她們這種情況的,只她們三個按照交待一板一眼,絲毫沒有因為自己的私心走樣。 謹姑姑問了生辰月份,按大小分了左右。 大的這批有24人,小的有16人。謹姑姑又看了手腳,頭發,摸了骨骼,讓他們分成5人一排向前走,來回走了四五回,又挑出去10個。不過也不讓她們就走,只一邊侯著,說不定還有機會。 剩下的30人又問了家世、是否識字、各自所長,以往干過什么等等,把原本在別的府里伺候過的剔除去8個,石初櫻這里全要新人自己教,不需要用被別家教過的,留下什么習慣是一時難查看出來的,不如不用。 再有問過話,覺得那太過心窄的,心計重的、有野心的也剔除去,這樣下來只余了14個,大的9個,小的5個,肯定不夠數,兩人又從備選的人里挑了兩個小丫頭。 只一個小丫頭例外,經紀格外帶來的幾個人里的,才7歲,被石初櫻單獨要了去,讓她照顧二肥的。 經紀人常賣人,見得多了,總是預備些格外的人選,這不,就有了收獲了。小丫頭被選中高興的直哭,養寵物可比在家挨餓挨打強。 這17個生手丫頭統算一個價碼,識字的有3人,每人3兩銀子,不識字的2兩,額外的小丫頭算搭頭,統共36兩銀子;小廝要貴一些,連同婆子和男仆共計也花了200兩,石初櫻看著拿出去的銀票rou直疼啊。唯一欣慰的是婆子里有幾個是能上廚的,男仆里頭也有幾個有手藝的。 不過,這些人還不是最后確定的,如果訓導期間有不合適的還可以退,所以,身契還沒有過戶,要等最終定下人手后一起重新結算了銀錢再辦身契。 這些人石初櫻統統托付給了榮壽堂,她倒是留了100兩銀子給謹姑姑,作為這些人日常的吃喝穿用,謹姑姑也沒客氣地收了下來。 石初櫻好歹知道人與人要長相處的話,這些涉及錢財的事還是明白些好,不管錢多錢少,太不見外就有占人便宜的嫌疑了。她再小氣也不會做這種沒品格的事。 榮壽堂里的姑姑和麼麼都是當年王府里的或者是內務府的人,自然不用擔心什么,有了她們負責,這些新人無論是將來負責哪一攤都不會不得用。 不過謹姑姑也說了,先教導三個月,到九月中旬為期,如果有不合適的也是要剔除去的,能不能最后留下還要看個人表現的。 石初櫻點點頭,她大體也看得明白,每樣人手都留了2個,說不定最后只有一個能留下的,另一個就是備選,要是兩個都好也行。這是個比較穩妥的辦法。 謹姑姑也跟石初櫻大體說了說,生手調教時,小丫頭每月150錢,大丫頭每月200錢,小廝、男仆每月500錢,婆子每月350錢。等到成了熟手,每月可以漲到300錢到1吊錢不等,不過不宜太多,畢竟一吊錢已經是很高了,王公府里也就這價碼了。這里的大小丫頭僅僅是指年歲而言的。 其實謹姑姑再不用擔心石初櫻過于大方的,她這人不小氣已經就算大方了好么。 第三十五章 對櫻櫻的承諾不能空 既然已經買了人手,石初櫻少不得寫信給楚溆說一聲。她甚至大體算了一下,就按照丫頭500錢、小廝、婆子、男仆平均一吊錢來算,他們這些人每月的月錢至少也得45兩左右,要是算上經年的姑姑和仆婦,那至少就得50兩銀子。加上年節、喜慶的例行賞賜,一年沒有800兩是不夠的。這還不算上一家子人口的吃喝穿用! 謹姑姑說過,仆人的衣裳最低等的,一年每人每季也得布衣兩套、鞋襪兩雙;等級高些的,丫頭小廝的衣著講究些,料子不能太差,每人每季至少3、4套換洗衣裳和鞋襪;體面地大丫頭還要更多些。 吃食上也得有葷有素,有飯有湯,柴米油鹽、夏天的冰、冬天的碳,日積月累絕對不比月錢少! 而楚溆一年連爵祿帶俸祿也就1000兩銀子! 石初櫻不由嘆了一口氣,鋪開信紙,洋洋灑灑寫了三五篇,主題就是:她大體算了算,這么大的宅子里沒有50來個奴仆是不足以打理的,而這些人一個月的月錢支出就將得50兩銀子…… 合著他們開府就是為了養奴仆的么?! 總之,她已經想好了,以后花園子里開幾塊菜地,要吃rou的話兩人就到附近的山上去打獵;還有,荷塘里養些魚、蝦、蟹苗,最好現在就去辦,這樣來年就有的吃了!如此云云。此處省略一千字。 話說楚溆收到石初櫻的來信,不由捶桌大笑幾聲,他的櫻櫻啊,總是讓他感到意外。想他楚溆好歹也是個頂門立戶的男子漢了,難道還讓媳婦跟著愁吃愁喝不成?! “唉,還是我的櫻櫻最聰明,你看看,經她這么一說,我這點兒爵祿就連半年的月錢都付不起??!”楚溆笑過又感慨起來,自己得多有福氣才能娶到櫻櫻這么會過日子的媳婦啊。 老管事都快惡心吐了,這滿府里誰不清楚這點子事啊,什么還就您媳婦最聰明,隨便拉出來一個管事媳婦都能算得更明白好么。也就溆少爺您,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吧! 還有,一個女人家,對著男人家的事指手畫腳算怎么回事?竟然還敢直接嫌棄男人掙得錢少?堂堂管事媳婦居然敢說只給一吊錢月錢?京城哪家會怎么摳門?即便是摳門也不會在這上頭給人留話柄不是?這么小氣的女主子,呵呵,估計老宅就沒人愿意來…… 再沒見過這樣的女人……少爺還稀罕得什么似的! “啊,對了,楊叔,您一個月的月錢是多少?爺爺怎么給您算的?” 老管事連忙拱拱手,憋了一腔子的話終于有了由頭開閘:“好叫溆少爺知道,您們這邊開府,內務府支給開府銀子1200兩,哪天您有空兒且去領了來,這個要您畫押才能領;另外,您成親,內務府支給喜事補貼100兩銀子;還有,咱們本支族里還會給開府補貼300兩和喜事補貼50兩,您也得抽個空去領;老奴是老將軍暫借給您的,不從這邊領月錢,老奴在老宅里月錢是5兩銀子;您身邊的侍風、侍電如今也還領著老宅的月錢,都是每月2兩銀子;趕車的老劉每月一吊半,喂馬的熊二,每月一吊,暫時都還從老宅領月錢;以后身契轉過來的話,就從這邊領月錢,數額由您定,其他……”說著,老楊抬眼看了看楚溆,就見楚溆眉頭糾結,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楚溆能想什么?當然是在算賬啊,光這么幾個人,一個月就得十幾兩銀子了,這還不算吃喝穿用吶! 他記得自己一年全部的收入有1000兩左右,看來自己開了府,這么點子錢還真是不夠府里嚼用的。難怪,他提出開府后老宅那些人怎么用那種眼神看他,現在他明白了,那眼神里可不就寫著不自量力么! 楚溆自幼出身高貴,曾祖父是齊王的嫡次子莊僖郡王,祖父曾經是輔國公,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封了鎮國將軍。 當然了,今非昔比,落架的鳳凰不如雞,他們這支被降爵后,一切都成了過眼云煙??杉幢闶沁@樣,楚溆上頭有祖父和長兄,在老宅里過日子不過是自己有一所小院子罷了,這些個瑣事自然有人安排處置,還真輪不到他cao持。所以,沒自己頂門立戶的時候他還真是不知柴米的。 不過,眼下么…… “楊叔,您趕明個把府里的勘輿圖給我,我再瞧瞧?!背尤嗳嗝夹?,看來櫻櫻的擔心一點也不多余??!果然是賢妻! 老管事抬頭看了少主子一眼,搖搖頭退了下去,心話,這人要是看順眼了,東施也成了西施;看不順眼,西施也是東施! 楚溆自己靜靜地坐了半晌,不得不說,石初櫻的信無意中給他警醒,頂門立戶和自己分個院子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看來還是他不夠細致周全啊,這還沒等櫻櫻嫁過來就讓她不省心,那自己所謂的“一切有我”的承諾豈不成了空話?這樣可不行! 楚溆連忙換了件袍子就出了門,直奔老宅而去。最近他都在新府里住著,隨時監督府邸的施工進度。 當楚老將軍聽說溆少爺來見的時候,真是非常意外了,這小子什么時候這么孝順了,大晚上的來給他請安?誰信吶! 楚溆看著祖父穿著家常袍子盤腿坐在羅漢榻上,手邊的炕幾上一盞香茶正裊裊冒著熱氣兒。 “爺爺!”楚溆打了個躬,又抬眼看了看祖父的臉色。 “哼!”老將軍鼻子重重哼了一聲,“說吧,你這么興興頭頭的回來看我這個老頭子,想必是有什么事吧。哼!” 楚溆一挑眉頭,撩起袍擺蹭坐在了炕桌另一邊,賴皮道:“瞧您說的,孫兒最近不是忙著修繕屋子才少來看您的么?您怎么還小心眼兒了?”敢這么說老將軍的人這府里絕對沒有第二個。 “少渾賴!有事說事!你要是不說,老頭子我還困著呢……”說著還拍了拍嘴,打了個哈欠。 “爺爺~”楚溆干脆趴在了炕桌上,隔著炕桌定定地望著老祖父,“爺爺!孫兒這頭一遭開府,您怎么也不給孫兒說道說道?”他剛剛來之前都想過了,這開府絕對不是給座宅子的事,里面的門道多著呢,只不過自己之前太高興給大意地忽略了。 見孫兒有了覺悟,楚老將軍也不再拿喬,抿了口茶水,清清嗓子道:“你們父親不在了,我這做祖父的,能看著你們都成家立業,也算是對你們父親有了交待。 我這四個兒子,除去你父親,你大伯、你三叔、四叔,還有下面的孫子們,連重孫都有了,也沒見誰張羅著自己開府,只除了你一個。 當然,我不是說開府不好,咱們皇家祖上有這個規矩,無論宗室還是皇室里頭,但凡男兒到了及冠之年,都要請封、襲爵、準予開府單獨立戶,即使是那閑散宗室沒了爵位的,也要自己想法子考上一考,總要有個出路。 內務府早早準備了宅子、院子,可這么多人,為什么就是不出去開府?不光是咱們家,那些個親王、郡王府里不都這樣?為的還不是祖上代代傳下來的那么點東西…… 唉,不說這有的沒的,且說你如今也開了府,可有什么想頭?” 楚溆知道祖父是在教他,立時端正了態度,沉思一下說道:“按爵位開府,除了發宅第,還有必備的開府銀子,輔國將軍的爵位低,田莊、糧莊、瓜果菜園、兵丁甲戶都沒有,至于別的,孫兒還等明個去內務府再問問?!?/br> 老將軍白了孫子一眼,“問問也好,只不過這些個東西竟都是外在的,是多是少明面上也跑不了你的。倒是你自己,對開府過日子可有什么章程?” 楚溆一挑眉毛,“孫兒不就是為了這些個章程來請教您的么?” 老將軍抬手敲了孫子一記板栗,“開了府,你就不僅僅是我孫子,你有家有業、有正經爵位,人家與你走動也不僅僅為了你是我孫子,還有你這個輔國將軍府本身。同樣,你出去行事,首先代表的也是你的輔國將軍府而不是我這個鎮國將軍府! 以后,你要為你的將軍府定章程,而不是跟著這府里的章程走。你明白了嗎?” 楚溆洗耳恭聽。 “宅子不過是個死物,人才是最要緊的。一個府邸要正常運轉,人手就少不了。開了府,就要有個內外總管、賬房,負責打理日常開銷;府里的寶庫設置、巡護都要十分牢靠之人;還有,你外頭的產業怎么管理,怎么置辦,出息如何收取使用都要有定規可循,即使你不在府中,這些人也必須能按照章程行事,而不是無頭蒼蠅一般;而這些人手如何得來、品行如何、忠誠與否,都是你要擔待cao持的。 還有,你媳婦那頭的人手有哪些你可有數?這外院和內院的規矩你還要自己定出來,不合適可以改,如今卻不能空著,怎么掌握要看你自己。 這些事雖不能一蹴而就,也得撿要緊的先處置了,人不好可以換,沒得新媳婦進了家門,事事都沒人料理,徒惹笑話。唉,從明個起,你下了差就過來跟老管事們學習府務……” 楚溆聽著腦子發脹,還真是不少事沒做呢,他光急著娶媳婦了,怎么就沒想到這些個要緊的事來?! 于是,楚溆開始了白天當值,晚上回來跟著老將軍和府里的大管事、二管事,總賬房、分賬房,內院管事麼麼們取經定章程,真是忙得四腳朝天,連媳婦都只能在夢里抱一抱了。 唉,櫻櫻的手感那是真好,楚溆一想起來就要留鼻血,最近給他收拾屋子的小廝對床單、鼻血什么的已經見怪不怪了,只盼著自家的主母早點進門,他也能省下許多事…… 第37章 第三十六章 有自己的人手了 九月初摩云山便進入了一年當中最繁忙的季節。 云谷要秋收,收割后還要播種春谷,而這批的收成石初櫻打算拿出一半來做嫁妝。因此,木華完全被征用了,但這些事也不能全推給木華,畢竟木華還太小,功力累積有限,石初櫻還是干活兒的主力。 而且,按照石初櫻的預計,這種狀態十年之內都不會改變,木華的修為增長實在太慢了,好在石初櫻還可以把自己的功力輸出一些給它,不然它早榨干了。 忙了三五天后,石初櫻終于能抽出時間去一趟建州城了,她得去看看那些人手如何了,再過十來天只怕楚家清點嫁妝的人就要來了。根據兩家商議,到時候嫁妝和接親的船一起啟程,走水路去往京城。 榮壽堂的后院里,男女老少的仆人站成幾排,謹姑姑介紹道:“大小丫頭一共留了15個,小廝留下12個,婆子留下了7個,男仆留下了8個。統共是42人?!?/br> 石初櫻目光一掃,果然,謹姑姑的名頭不是白得的,現在這些人的精氣神可比三個月前強了幾個山頭去。而在這些人里,石初櫻還見到了指給二肥的那個7歲丫頭,和那幾個不會排隊的小丫頭。如今都規規矩矩地站著,臉上帶著自然的笑容,目光欣喜,可見謹姑姑的功力不凡。 如今這些人各有所長,都等待著石初櫻分派活計。而這些人的詳細資料、身契以及訓練期間的表現,謹姑姑居然也給錄了一本冊子,一并交給了石初櫻。 這簡直太超出石初櫻的預料了。 果然,專業人士就是用來藐視她們這些似懂非懂得二路貨的。 謹姑姑又拿過一個包裹,把退人的錢和花費剩余的銀子一共40多兩退還給石初櫻,石初櫻推了回去,只說這些全當謝禮了。謹姑姑略推辭了一番也就收下了,畢竟這些人訓出來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功勞,這么短時間能訓出個模樣來,沒有別的姑姑和麼麼們的辛苦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這謝禮她們笑納也正常。 還有,令人沒想到的是,這次老太君把榮壽堂的悅姑姑和一位陳姑姑給了石初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