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嗯,他人脈多,可以找他合作,市里的合作也要談一談,孫玉成這邊也不能放過?!?/br> 紀仲川一直都知道,孫玉成游走在黑白邊緣,不過他只當不知道,平時怎么相處還是怎么相處。 這次上門送零食,就和上次上門送芭蕉一樣。 紀仲川和楚怡帶齊了所有新品類的零嘴,放到孫玉成的面前,讓他試吃。 幾年不見,楚怡覺得孫玉成身上無形多了股氣場,“有錢人”的氣場,不過這也說明這幾年,孫玉成混得不錯。 “試試?!北M管幾年不見,但楚怡看紀仲川和孫玉成之間,一點疏離感都沒有,就跟天天見的朋友一樣自然。 難道這就是“男人的友情”? 關于這一點,從孫玉成家出來后,紀仲川的話是這么說的,“別管他現在變成什么樣,反正在我心里他還是和以前一樣,這么一想,還能有什么壓迫感?” “壓迫感那是因為你露怯了,自己憑空想出來的?!?/br> 楚怡:“……”上輩子加上這輩子,活了半輩子的人,竟然還沒紀仲川想的明白。 …… 孫玉成看起來還是很給紀仲川面子的,紀仲川帶來的每一樣零嘴,他都試吃了一遍。 吃得最多,停留時間最長的,還是香蕉片。 吃完了他很有道德的給每一樣零嘴都給了評價。 對于地瓜餅地瓜條:“馬馬虎虎,還行?!?/br> 糖葫蘆:“山楂太酸了?!?/br> 對香蕉片:“這個好吃,脆脆的,還有嗎?我買兩斤?!?/br> 其實孫玉成吃的香蕉片,是楚怡拿空間里的芭蕉切成片,然后晾曬風干,這樣就做好了。 在空間里,幾道工序眨眼就完成了,在空間外,可沒有這么快,一套流程走下來,起碼得小一個月。 這空間出品的香蕉片,其實就是用來拉投資的,只要有人愿意為香蕉片買單,那日后食品廠就加大香蕉片的制作生產。 紀仲川點頭,算是答應他的話,不過開口是說:“這是我們村食品廠推出的新產品,你覺得有市場嗎?” 孫玉成眉梢一動,又低頭吃了一片香蕉片,在他心里,這東西甜而不膩,硬度剛剛好,吃起來不費勁,感覺還挺開胃的。 孫玉成吃了幾片,覺得肚子有點餓了,想吃飯。 他吃得舒服,所以順著紀仲川的話說,“香蕉片在這幾樣中會賣得最好,至于其他的,賣糖葫蘆你們還不如直接賣山楂,地瓜餅地瓜干,小孩老人應該會喜歡吃,甜食嘛?!?/br> “賣的話都可以賣出去,城里人都會買些零嘴囤著,等客人上門的時候就拿出來?!?/br> 楚怡聽得很認真,孫玉成說到山楂的時候,她還挺驚喜,她怎么沒想到做山楂片,酸酸甜甜的山楂,開胃得很。 老人小孩都可以吃。 還有剛才孫玉成提醒她了,現在可沒有現世那么多的禮品品類,所以現在的一些零嘴,常常會當成貴重的禮品送給客人,連白糖都是很貴重的送人的禮物,而且現在送禮送來送去都是那幾樣。 所以其實榆山村的食品廠可以把品牌打出去。 這些零嘴做精做貴,做出品質。 到時候食品廠的訂單,那更本不用愁。 孫玉成自然沒錯過她眼睛一亮的神情,只當尋常。 他又問了一遍香蕉片。 楚怡說:“這個有的,我們送兩斤給你?!?/br> 想合作,那就得當初餌。 孫玉成卻搖頭,“這就不用了,香蕉片你們按價格賣給我就行?!?/br> “我也可以和你們合作,幫你們把這些東西推銷出去,不過我要一成的利?!?/br> 孫玉成伸出一根手指,在他們眼前晃了晃。 紀仲川和楚怡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里的慎重。 “……可以,”猶豫不過幾秒,紀仲川就同意了,“不過,這一成利,我得回去和村里人商量一下?!?/br> 畢竟食品廠是村里人合伙建的。 孫玉成皺著眉頭,他覺得麻煩,但想到未來可能的市場,還是點頭同意了,“行?!?/br> 香蕉片五毛錢一斤,孫玉成眼也不眨地買了兩斤,他給了一塊錢楚怡,跟她說,“過兩天,再送兩斤來?!?/br> 楚怡笑盈盈地接過錢,這錢算是她自己的,不算在村里的公賬上,“行的沒問題?!?/br> 回到村,把孫玉成的條件說了一下,也沒花多少時間,就說服村民了,孫玉成其實就相當于入股食品廠。 但食品廠現在的門路都沒打開,需要一個領路人,所以細細一想,也就同意了。 第二天,紀仲川帶上了陳平安一起結伴去岳烏市,他打算培養一個專門跑市場的人,也不能一直他一個人市場,談合作。 在市里待了兩天,談到了一個大訂單就回了村,是市里的百貨大樓的,大訂單有多大,足足有30塊錢。 這還是先嘗試,動真格可就不一定止這個數了。 食品廠來了大訂單,村里人也就忙起來了,這時候李秀蘭更忙,紀秋實的婚事也談妥了,李秀蘭做了妥協,可能是食品廠蒸蒸日上的好景象刺激了她。 第108章 來信 ——(修) 和紀仲河家結親的是鎮上姓楊的一戶人家, 家里的女兒楊梧桐是紀秋實的同學。 紀秋實今年19歲,過了12月底,虛歲就20歲了, 楊家的女兒楊梧桐自然也已經滿18歲了。 “大嫂這么快就定下來了?”這速度太快了, 這才半個月,就讓兩個孩子定親了? 定親了那結婚也就快了, 18歲就結婚? 在楚怡看來,18歲還是孩子呢, 在現代, 18歲都還在讀高三呢。 “還只是定下親事, 結婚應該還要等, ”紀仲川說,“大嫂應該打聽得都差不多了?!?/br> 要等應該也不用等多久。楚怡心想。 紀秋實和楊梧桐定在了臘月初八定親, 婚期在來年的五月中,過了年還就還剩3個月。 這時候紀秋實也20歲了。 除了楚怡覺得年紀太小之外,其他人都沒覺得有什么。 “大哥大嫂是19歲結的婚?!奔o仲川低頭和她解釋, 比紀秋實還要早一年呢,身邊人的情緒波動, 他是能感知到的。 “那他們才38歲?”楚怡在心里換算紀仲川和紀仲河的年紀, 這最大和最小的相差7歲, 是正常的, 不過……她一直以為紀仲川的幾個哥們, 都已經四十多了。 現在被紀仲川這么提出來, 她才察覺, 原來這么年輕? “大哥都四十二三了?!贝喝A和秋實是在他們結婚后好幾年才出生的。 楚怡恍然大悟地點點頭。 楊家住在鎮上,楊梧桐的父母也都是農民,家里除了楊梧桐, 還有三個兒子,楊梧桐是最小的那個,家里五個大勞動力,可以預見是能掙出一份好家底的,更何況,楊家的三個兒子,都還沒結婚。 其實楚怡覺得挺神奇的,從李秀蘭打聽回來的消息得知,楊家最大的兒子,22歲,比紀秋實大三歲,還沒說親,楊家的父母不急? 但她看李秀蘭對春華秋實挺急的。 或許可以說,這是兩家不同的婚戀觀?但這就是神奇之處了。 定親了算是半個親家了,紀老大家給楊家的彩禮是三轉一響,三十二條腿,除了這些,還有20塊錢禮金。 這是包圓了,面子給得足足的,本來李秀蘭想著三轉、大床,大衣柜、櫥柜、梳妝臺再加10塊錢禮金就成了,這大彩禮也有紀秋實要求的原因,村里還沒哪家能有她家準備的這么好,楊家也很滿意這個彩禮,但紀二興說這是紀家孫輩的第一件大事,必須得隆重,正式。 所以,彩禮包圓了三轉一響、三十二條腿,在原來的基礎上,多添了收音機、寫字臺、大沙發還有10塊錢。 因為衣柜櫥柜之類的家具,還需要準備,所以定親的時候,就先送三轉一響到未來的新娘子家。 定親當天,最開心的當然是準新郎紀秋實,帶著家里的一群兄弟姐妹,一起去新娘家下定,剩下的彩禮家具,還需要等一段時間。 阿福人小也要跟著去,他跑到紀秋實面前,看著面前的二哥,奶聲奶氣地道喜加毛遂自薦,“恭喜二哥!二哥,等你和二嫂結婚那天,我可以幫你們滾床!” 一陣無言之后,送禮隊伍中爆發出一陣爆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紀秋實大聲地應了一聲,這就算玩笑,也無傷大雅,身上的李秀蘭緊接著摸了個紅包,彎腰遞給阿福。 阿福接過了,還有模有樣地拱手朝李秀蘭道謝,“謝謝大伯娘?!?/br> 楚怡:“…………” 楚怡也不知道阿福從哪學的這些禮儀,還知道朝人拱手道謝。 她看著人群中的小兒子,揉了揉臉,想去把他抱出來,但是剛動,就被紀仲川拉住了手。 她回頭看,男人說:“隨他吧,待會就沒那么多人了,秋實要帶著人出村了,”他頓了頓,用空余的另一只手,指了指人群中的一處高地,那上面站著一個人,拿著一個相機,“我們去那看看吧,李師傅應該是在拍照,我們去看看能不能蹭一張照片,距離上一次我倆拍照,可是隔了好幾年了?!?/br> 這話說得沒錯,兩人上一次合照,還是在大寶八個月的時候,后面無論大寶還是阿福拍照,都是和他們兩人中的一個拍,兩人再合照就都是全家福。 楚怡兩頭看看,猶豫:“可是阿?!?/br> “阿福有人看著呢,大寶也在他身邊,”紀仲川出言安慰,“這小子也是精明的,可招人稀罕了,你別擔心了?!?/br> “好不容易兩個孩子都不在身邊,剩我們兩個,可要好好休息一下?!?/br> “……” 紀仲川拉著楚怡往外走,楚怡跟著他的腳步走,她看著越靠越近的李師傅,“李師傅怎么來村里了?” 還拿著相機來,那肯定就是來拍照的。 紀仲川沉吟了一下,想起來一個事,“說起來,今晚村里有電影看,應該是這個原因?!碑斎灰膊环ζ渌?。 楚怡哦了一聲,看著人群高處的李師傅,站在高處的李師傅似有所覺,定睛一看,相機鏡頭對準了楚怡的方向。 楚怡眨了眨眼,自顧自地說,“李師傅剛才拍的鏡頭,好像是我們?!币膊还芗o仲川有沒有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