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節
倒是這次她受罪,讓他心中有些焦慮,若是這一招悟不透,他談何護她周全? 周宇鶴給的一切,他得親手還之! “嗯,明白就好,急不得的。這種事一急,反倒容易出事兒?!弊呋鹑肽Э刹皇切∈聝?,她受過那罪,所以不想他也犯那種事兒。 劍譜已是熟記于心,看與不看,也沒什么區別;只是習慣性的將書給拿了出來罷了。 瞧她翻著桌上的書時,目光一閃,隨手抽了一本那啥漫畫給她:“閑來無事瞧瞧便好?!?/br> 寧夏接過書時,翻看一看,眨了眨眼:“臉皮怎么比還厚?” 淺淺一笑,寵溺的捏了捏她那小巧的鼻梁:“這叫勤能補拙?!?/br> “……”這成語不是這么用的好吧? 寧夏無聊的翻著手頭的書,那人卻是乘她轉眼之時,在那一堆書中抽出一本冊子,走到火盆前,將那冊子的一頁撕了丟進去。 瞧著那煙冒了起來,寧夏埋怨道:“燒什么呢?有煙??!” “之前做的手札,有些錯的,先給撕了,免得到時出錯?!?/br> 他拿了冊子回來時,她好奇的接過,瞧著里頭全是他筆記之時,更是好奇。 隨意一翻,只見這手札圖文并茂,細細一看,全是藥名。 有幾個熟悉的藥名入眼之時,寧夏問道:“這些全是解藥相關的?” “嗯,先弄清楚這些藥材,到時再煉解藥也有個底?!?/br> 他隨意回著,她卻是握著他手臂,一副狗腿樣兒:“逸軒,真厲害!什么都會!真是撿到寶了!” 還會自己做這些東西,他很細心有木有! “當真!” “嗯嗯!” 那人猛點頭,北宮逸軒深深一笑;有個女人這般崇拜著,感覺不錯! 二人說話間,寧夏一皺眉:“赤煉,要進來就進來,不進來就回主子那兒去,這鬼鬼祟祟的,跟誰學的?” 赤煉剛到,聽她這般說時,從簾子外伸了個腦袋進來,瞧她轉眼看來時,吐了信子,而后又跑了。 “其實挺喜歡這小東西的?!彪S意翻著手頭的書,寧夏說道:“要不是小東西拍醒,興許就冷死在那河里頭了?!?/br> 那么冷的天失去意識,真會死人的。 她對赤煉越發的喜歡,這讓北宮逸軒眉頭微蹙;周宇鶴養這寶貝,倒是比他本人更有法子讓人心軟。 馬車向前,那車中二人看書的看書,悟功夫的悟功夫,后頭車中那人聽了赤煉的話之后,便是一聲吡笑:“那女人倒是真厲害的,框人的本事倒是不小,北宮逸軒那點本事她也能昧著良心去夸著?!?/br> 這話分明就是想表達那女人會騙人,可說出來時,他也沒覺得發酸。 他什么都會,什么都比那男人強;莊映寒為什么就是不愿與他合作?那男人到底能給她什么? 冥頑不靈,簡直不可理喻! 赤煉也在他肩頭直點頭,顯然是很認同周宇鶴這話,主子那么厲害,她怎么就不跟著主子呢?真是個傻子! 這幾人一路的快馬加鞭,終于是在第二日夜里追上了隊伍;小皇帝知曉幾人趕到之時,也沒說什么,只將應瞿召去問了話之后,便直接下令加速回京。 幾日趕路,終于是入城,小皇帝直接下令,命寧夏回宮伺候太皇太后,就這樣給了她一個理由不用回攝政王府。 如今的北宮榮軒雖說還是個關鍵人物,可那人廢的差不多了,寧夏已經不將他當一回事兒;倒是宮里頭那太后,讓她有些拿捏不準。 寧夏是以侍疾之名進的宮,眾人均在猜測這是不是她和攝政王和離的前兆?畢竟那二人和離,是鐵板釘釘的事實。 回到安蘭殿,傷已是好得差不多的秋怡這才重重的嘆了口氣:“終于是回來了,這一路上發生的事兒可真是不少!” 秋怡嘆氣,冬沁也跟著嘆氣,這一路嘆下來,寧夏也是嘆了口氣:“回來了也不清閑啊,打起精神,還得給太后請安呢!” 這句話,聽的秋怡二人面色微變。本書醉快更新百度搜索比/ “主子,如今攝政王都差不多廢了,主子也算有功,太后應當不會尋主子的麻煩了吧?”冬沁問的小心翼翼,顯然也是這幾個月在外撒野慣了,這一回到宮里頭來,才想到還有一個太后在等著。 秋怡亦是面色沉重的看向寧夏,寧夏瞧著這清靜的安蘭殿,轉了轉脖子:“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她若是有心不讓咱們好過,哪怕咱們有功,也會為過?!?/br> 寧夏這般說,那二人也跟著應了一聲。 到宮里頭都得梳洗一番再去請安,因著方才回來,這許多事兒還沒著落,秋怡二人去準備著東西,方曉就在適應著環境。 宮中外男不得入內,哪怕方童是寧夏的隨從,也不得進宮中去;如此一來,方童就跟著北宮逸軒進了逍遙王府,方曉自然是跟著入了宮。 宮里頭,寧夏收拾著;宮外,謝雅容以圣女之名,由應瞿親自護著,到了早便準備好的圣女府。 圣女府就在達官貴人所處的一條街道,府邸甚寬,外頭看上去,可是闊氣的很的;可謝雅容進了那道門,越往里走時,面色就越加的難看。'女配要革命' () ☆、0353:出爾反爾 只得一個老管家和一個小丫鬟守在門口就不說了,這圣女府看上去是不錯,可一進來她就知道了,住到這里頭來,那是什么都得自個兒掏銀子的。 以往在謝府,好歹有月銀,且府上還有丫鬟伺候著;可到了這里,伺候她的只有染九留下的兩個丫鬟,這兩個丫鬟只管她不死,別的可是什么都不管的。 因著掛著個圣女之名,謝雅容也回不得謝府,如今被安排到這里來,接下來的日子可想而知是不好過的。 “皇上有交待,圣女蒞臨凡塵游渡劫難,皇上憂上天責怪,不敢給圣女安排錦衣玉食,招待不周,還請圣女見諒?!?/br> 既然是來這塵世渡那九九八十一難的,那就不能讓過錦衣玉食的日子,不然的劫難渡不了,皇上可是有大罪的。 說起來還是小皇帝腹黑,被寧夏給框著出了間宅子,對小皇帝而言是沒有什么;可小皇帝向來不做賠本的買賣,所以了,謝雅容這圣女府,空有其表,住在這里頭,可就不似表面看起來那般風光的。 應瞿這一本正經的扯著皮,偏生那人還得笑著說客氣;直到應瞿走了,謝雅容這才冷著一張臉,進了那布置簡單的屋子。 越是瞧著屋子里的簡單,謝雅容便越是惱恨,這一切,都是莊映寒造成的,若非莊映寒,她又如何會被攝政王拋棄?又如何會被染九威脅?又如何會落到如今的地步? 越想,心中便是越恨,鏡中那絕色之容布滿戾氣,生生毀了一副好皮相。 “莊映寒!給的一切,謝雅容必要一一還與!” 那眸中的恨意,就似一把烈火,欲將那人燒個干凈。 在圣女府相反方向的質子府,周宇鶴的待遇卻是截然不同。 雖是質子,可東周皇帝的書函還沒送到,只要周宇鶴乖乖的呆在質子府,哪兒也不去,小皇帝就沒理由尋他的麻煩;小皇帝不敢把周宇鶴怎么著,非但好吃好喝的招待著,還得護著他的周全;若是讓人死在北煜了,就給了東周皇帝找茬的理由。 所以,寧夏把周宇鶴留下做質子,這是給小皇帝找了個燙手山芋;當初若是能乘亂將人殺了才是最好的! 當然,若是周宇傲的人跟來動手殺人,只要能捉到兇手,小皇帝自當置身事外;可這暗中之人不顯身,一切都只能是空想。 想著這事兒,小皇帝心里頭就不痛快;將手中的折子丟到桌上,起身問道:“應瞿,朕對莊映寒,著實不想再費心思了;她要與攝政王和離,朕若是準了她,豈不是白白的便宜了逍遙王?” 把那股勢力拱手相讓,他想想就不甘心! 雖是不甘心,可同意和離,承諾賜婚之事,已然出口;君無戲言,如今回了京,他若是不按承諾去辦,只怕會引得逍遙王的策反。 應瞿這心里頭也是忐忑的很,之前他給小皇帝出了主意,以太皇太后病重之說試探莊映寒,那人雖說對太皇太后委實在意,可皇上聽說了逍遙王與莊映寒之間的事兒之事,就覺得這法子行不通了。 “皇上,是您承諾了和離、賜婚之事;不如,您與太后去說說?太后若是開了口,攝政王妃和逍遙王必當有所顧忌?!?/br> 應瞿這也是被問的亂出主意了,小皇帝卻是眸光一亮,淺笑著看向應瞿:“倒是提醒了朕!” 他可記得,太后給莊映寒定的是找出那暗道;給逍遙王定的,是收回攝政王手中的御林軍,和離之后,需得收回那二十萬的兵權方能賜婚。 這三個條件,那二人可是只做到了一樣;如此一來,有何條件提賜婚之事? 只是,若強行壓制,逍遙王必會不滿,不如…… 想到這,小皇帝眸中算計一笑:“擺駕永和宮!” 話說寧夏梳洗之后,已是晌午,琢磨著去了永和宮必是被虐,故此決定吃了飯才帶著秋怡二人去了永和宮。 對于太后而言,方曉面生的很,萬一太后不高興了拿此說事兒,那可就不好辦了。 她可不想帶著方曉去主動找虐,所以還是帶著秋怡二人來了。 一進永和宮,就聽著里頭的說笑聲,心說太后今兒個心情不錯,看來她來的是時候。 正在想著,便聽到太后說道:“皇上有心了?!?/br> 小屁孩兒也在?那她來的就不是時候了。 “安國叩見皇上,叩見太后?!?/br> 規規矩矩的行了個禮,寧夏跪在下方,那上頭的人卻是一個都沒喊起來。浭噺苐1溡簡看,咟喥溲:爪僟書偓。 得,回去又得揉藥酒了。 “都退下吧?!?/br> 太后瞧著下方的人,淡漠的潛了宮人下去,只留下一個麼麼于身旁伺候著。 秋怡二人也被潛下,無奈只得守于門外。 跪在地上,寧夏瞧著眼下那一方磚石,琢磨著太后這又是在唱哪一出。 正在想著,上頭那人開口了:“攝政王妃救駕有功,當賞,不知攝政王妃想要怎樣的賞賜?” 想要什么都能給么?給個自由成不? 心里頭磨嘰著,寧夏淺聲回道:“為北煜臣民,自當護皇上周全;安國不求賞賜,只求太后、皇上做主,一道圣旨,讓安國與攝政王和離?!?/br> 和離么? 太后冷冷一笑,輕撫著尾指上的護甲:“和離之事,逍遙王離京之時倒是與哀家提過;只是那暗道之事至今沒有眉目,若是早早和離,當如何回那攝政王府,又如何給哀家尋出那暗道?” 還回攝政王府?她是抽風了才會再回那鬼地方去! “暗道之事安國本該一查到底,怎奈雪域之行,將攝政王傷作廢人,攝政王對安國恨之入骨,只怕是回了攝政王府,也無法再尋暗道?!?/br> 寧夏這話,上頭的人便是由麼麼給扶了起來,那人慢慢的走到跟前時,寧夏只覺得一股壓力而來。若是在這之前,她必是嚇的垂首垂眼不敢大口呼吸;可雪域之行經歷了許多,那生死一線都經歷過了數次,她這膽兒也確實肥了不少。 故此,在太后走到跟前時,她神色淡然,脊梁挺直的跪在那兒,絲毫不顯慌亂。 瞧她這鎮定垂眼的模樣時,太后眸中寒意一閃而過:“的意思是,暗道之事,便半途而廢,撒手不管了?” 呃,那哪兒能啊,要是讓別人知道那暗道,殺進了皇宮,們死了,到哪兒活去? 心里頭嘀咕著,寧夏淺聲回道:“回太后,暗道之事,安國還會繼續查看,只是如今安國再回攝政王府,只會自討苦吃,不如另劈新道,尋個可靠的法子查出暗道之事?!?/br> 這一路寧夏也是想了許多,特別是這暗道之事,她有個大概的法子,只是這法子大興土木,不太好搞,所以一直沒與北宮逸軒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