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節
前陣子凌峰大發雄威,還是威震了不少愛伸爪子的人,今日在沈家,除了在張大夫人那兒得了點小刺外,徐璐收到的全是巴結秦承。再也沒了以往對方撓了你,又因為只是嘴巴上的便宜,你還沒法子還擊回去,只能忍受的憋屈感了。 在團哥兒還未恢復雙腿,凌峰還未發飆之前,一旦外出,總會遇上一些敵我難辯的婦人,對徐璐說:“團哥兒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是不是該給他生個弟弟或meimei了?” 然后就有不少人點頭附和,說凌家家大業大,徐璐肩上的任務還很艱巨。 遇上有些不懷好意的,還會說:“我看少夫人柔柔弱弱的,一個人怕是無法替凌家開枝散葉。依我看,少夫人何不給凌峰廣納妾室,替你分憂解勞呢?” 每每遇上這樣的,徐璐就會頂回去,冷淡道:“我的家務事,不勞您費心?!?/br> 凌峰攬著徐璐的腰,笑道:“聽說浙杭張家的大夫人也來了,你們有碰面嗎?” 男人一嘴的酒氣,薰得徐璐皺了皺眉,移了移臉蛋兒,窩在他頸間,說:“當然有呀?!睆埓蠓蛉嗣嫔弦矝]說任何過激的話,但那語氣、表情、肢體,無不表明她對自己的不以為然,得知身份后的前倨后恭,品性的缺失,無大局觀的狹隘,盡管不爽,但徐璐才不會與這樣的人計較。 “張大夫人進京,應該是給她兒子后年的春闈鋪路,再給她兒子選個門當戶對的仕族千金?!?/br> “哦。不是說陪婆母進京,替四房閨女送嫁么?”徐璐迷惑。 凌峰道:“只要稍加打聽,長房與四房不睦,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也只有她還在那掩耳盜鈴。不過,隨著張學翰在仕林中影響漸巨,范氏也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與四房重歸舊好。不過,她那樣的人,就算有求于人,也是高高在上的求,如何會低聲下氣?更不用說侍奉婆母。能讓她上心的,也只有她的兒子?!?/br> 徐玨未來的老丈人,姓張,名翰,字學翰,現今的左都御史,在仕林中、朝堂上都有較為廣大的影響力。隨著長房張學瑞的致仕,而長房長孫還沒能力獨擋一面的情況下,整個張家就以張翰為尊。以張大夫人的性子,就算表面上重新與四房走近,怕是心里頭也不會太舒服。難怪會在人前就大說侄女的不是。 徐璐越發鄙夷了,把范氏當著眾人的面說張四夫人母女壞話的事兒與凌峰簡單說了。 凌峰目光微亮,唇角浮起一抹笑意。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家宅不睦,鄰里也欺。張大夫人這樣的性子,咱們剛好可以利用利用?!?/br> ☆、第11章 梁氏要合離 參加了沈青云的婚禮后不久,徐璐又接到張大夫人的請貼,理由是張老夫人婆媳進京來,大概要在京城長住一段時日,就想請京中各位夫人入府小敘。 徐璐想也不想就拒絕了,她對張大夫人實在膈應的很,盡管她沒有對自己說過什么不好的話,做過什么過分的事。但她就是不喜此人。 估計張大夫人同樣也如此吧。 徐璐靈敏的感觀從來沒有失效過。 但張大夫人為了給她的兒子鋪橋造路,又不得不來結交自己,這種討厭一個人卻還不得不去巴結的心態,想來她本人也挺膈應的。 徐璐非常善良地不去膈應對方,甚至還請了回貼,表示自己要帶孩子,實在走不開,加上家中狐豬精也厲害,一刻也不能放松,并懇請張大夫人原諒她。 收到徐璐的回貼,張大夫人冷笑一聲,覺得徐氏真不識抬舉,不過看到后頭一句話,心頭又熨貼無比。 據說安國侯世子有京城第一美男子之稱,嫁給這樣的男人,是幸,也是不幸吧。 范氏的人前腳剛才,徐璐后腳都還來不及生氣,又有門房處的來凜報徐璐,一個自稱是順天府嚴家三奶奶,有非常重要的事要見徐璐。只是對方沒有拜貼,被門房的攔了下來。但架不住梁氏的苦苦哀求,門房處的不得不派人來凜告徐璐。 徐璐皺起眉頭,有好一段時間沒有見過梁氏了,但梁氏每隔三岔五也會派人送些稀奇古怪的點心或食物進來,請她品嘗,得了人家的好處,也不好不見人家。 徐璐喃喃自語道:“梁氏不自己來,看來是梁氏出了事,或是遇上什么麻煩了。也罷,看在梁氏先前孝敬我不少好貨的份上,就見見吧?!?/br> 梁氏一進來,就跪倒在徐璐面前,哭道:“……我是真的過不下去了。求少夫人替我作主,讓我脫離苦海吧。求您了,少夫人?!?/br> 此刻的梁氏,一身皺巴巴的臟兮兮的粉藍繪白蓮花褙子,湖藍色的馬面裙,頭上只有一個素簪子,頭發有些亂,有好些都垂在頰邊,看起來很是狼狽。 馬面裙也很臟,裙擺處還有不少泥跡混合著的濕意,想來是徒步過來的。 她臉上盡是絕望悲傷的淚痕,一邊抹著淚一邊哽咽著,似乎身體被抽空了力氣似的,盡是nongnong的幕色絕望。 徐璐很是意外,上回見到梁氏時,梁氏還意氣風發的,盡管人瘦些了,面容蒼老了些,但精神還在,穿得也精神,怎么兩三個月不見,就成了這副模樣? 盡管不喜這梁氏,但對她的毅力還是頗為佩服的,但這時候,她卻絕望無助成這樣,顯然是發生了了不得的大事了。 徐璐讓人把她扶起來,輕聲問:“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梁氏才被丫鬟扶起來坐到繡墩上,聞言身子又軟軟倒了地,她死死捂著唇,淚花兒默默地在臉上淌著。 半晌,她才從喉嚨里逸出絕望的哭泣:“……我的姐兒沒了,沒了……”然后又悲切地哭了起來。 徐璐很是震驚,好像梁氏的那個閨女,應該才一歲多吧,比團哥兒大四個多月,居然就沒了,這對于一個母親來說,著實是件非常痛苦的事。 徐璐感同身受,安慰道:“孩子年紀小,體質弱……你要節哀才是。你再是傷心,孩子也不會活回來了,眼下你還是先養好身子,恢復元氣,重新振作,待養好了身子,再多生幾個?!?/br> 徐璐不知該如何安慰梁氏,失去孩子的母親實在太多了,有生下來就死了的,更多的是生病夭折了的,或是出意外死去的,十戶人家起碼有五戶人家夭折過孩子。她也是做母親的人,自然知道失去孩子的痛苦。 她也找不出更好的話來安慰梁氏。 但梁氏卻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敏敏是發高燒沒了,是我不好,是我誤了她。幾個月前就燒過一回,當時吃了兩貼藥還沒完好,我因圖省事,就沒有再給她繼續請大夫。之后,身子雖好了,卻總是咳嗽,這幾個月來一直沒有斷過根。也就給她熬些川貝合著枇杷吃。而這回,她有些發燒,是我沒當回事,只帶她去瞧了大夫,吃了兩回藥,退了燒就沒有再繼續熬藥給她吃。昨兒個,尿尿弄濕了褲子,長時間沒有換,夜里就發起了高燒來。是半夜里發病的,敏敏是和我一起睡的,摸了她的額頭,是有些燙,我以為只是低燒,就沒有在意,只想著等天亮了再帶她去看大夫。誰知道等我一覺醒來,她就沒氣息了。是我,都是我。我不是個稱職的好母親,是我大意了,是我躲懶,不想大半夜的起來,原以為她熬得過。明知她發燒,耽擱不得,還以為只是微燒,不礙事,是我害死了敏敏,嗚嗚……” 梁氏已陷入深深的自責痛苦中,無邊的愧疚悔恨,讓她哭得死去活來。 徐璐又軟言安慰了一番,但效果并不明顯,梁氏依然哭得聲湛竭力。 徐璐微微嘆了口氣,梁氏著實不是個好母親。尊貴如凌蕓,就算屋子里放了那么多丫鬟婆子,也依然親自照看孩子的,就怕有個閃失。 當時徐璐還取笑凌蕓太過小意了,孩子就要粗養才好帶。誰知凌蕓和武夫人都義正嚴辭地駁斥了她,并指責徐璐這樣的想法要不得,嬰兒出生后,休質弱,稍微生場病,運氣不好的,一條小命就沒了。所以在嬰兒七八歲之前,是真的不能生病的。因為嬰兒染上風寒夭折的例子實在太多了。稍微染個風寒就沒了的,可是大有人在。誰敢掉以輕心呀? 粗養?雖然在理,可誰家的孩子不精貴,誰敢粗養?萬一生了病,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鄉下地方的孩子確實是粗養長大的,但誰能夠保證沒有死亡率?也有粗養熬過來的,但畢竟只是少數,誰也不敢冒著風險對孩子進行粗養。 徐璐被駁斥得很是冤枉,可又不好再說什么,只好對路玲玲求證。 路玲玲也說:“是該精心喂養,風吹不得,涼不得,也熱不得??傊?,想要養大一個小孩子,著實吃力就是了。雖說好些人家把孩子養得著實精貴過余了,可一個疏忽大意就是連后悔的地兒都沒了。小孩子抵抗力弱,染上風寒,病情又惡化得快,有時候做大夫的,也并不容易找準病因。若找準病因,倒也好醫治,一濟藥下去就能好大半??蓩雰河终f不得話,就全要靠大夫的臨床實踐經驗??稍賲柡Φ拇蠓?,給嬰兒看病也有失手的時候。若是第一濟藥沒有讓病情好轉,那么病情就容易惡化,甚至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轉移病情,確是兇險無比?!?/br> 徐璐乍舌。 路玲玲又說起了沈家,“我大伯,可是有九個孩子的,再怎么的精心撫養,也夭折了三個。我家大姑姐,生了五個孩子就夭折了兩個。還有四弟妹,她頭一個孩子也沒了的,第二個孩子像養祖宗才養起來了。四叔屋里頭的小妾也生了幾個孩子,也只存活了一個?;蛟S這里頭也有四弟妹的手段,但孩子不易存活是事實?!?/br> 見識到凌蕓養孩子的方式,加上路玲玲的解釋,徐璐對帶孩子就有股敬畏之心了。如今見梁氏如此粗心大意,也很是不滿,覺得她也太粗心了。一點都沒有做母親的自覺,比起凌蕓來,真是差天遠了。 可梁氏哭得如此傷心,也不好在她傷口上撒鹽,只能耐著性子,等她哭過夠。 梁氏哭了一會兒,總算收了聲,哽咽著要徐璐替她作主,她要與嚴家合離。 徐璐皺著眉,盡管她知道,梁氏在嚴家過得并不好,但也不至于孩子沒了就要與嚴家和離吧? 梁氏哭著說:“孩子沒了,我心里已經夠難受了,可他們非但不安慰我,還指責我沒有帶好孩子,是失職,不愧為嚴家婦。我怎么忍得下這口氣?我也不故意的,我又是第一次帶孩子,沒經驗也情有可原,可誰知孩子抵抗力居然那么差,沒及時更換褲子就發起了高燒。我也很自責呀?!?/br> 徐璐說:“他們指責得沒錯。女人帶孩子天經地義,子嗣傳承乃大事,你沒把孩子帶好,就是你的不是。我也知道你委屈,可委屈也沒用,不管說到哪里去,挨指責的也是你自己。所以還是忍忍吧,好生與嚴三爺過,你又還年輕,再生就是了?!?/br> 梁氏卻尖聲著:“我不想再忍了,以前看在敏敏的份上,才忍到至今。如今,我孩子沒了,我也不想再忍了。少夫人,我要與嚴家和離,那樣的人家,那樣的德性,我是真的沒法子再呆了?!?/br> 其實,梁氏心里壓根就沒有“家丑不可外揚”的想法,她在嚴家受了什么委屈,徐璐總是第一時間知道。 只是,縱然徐璐同情梁氏,可勸合不勸離,她可不好插手別人的家務事。 因為她與梁氏毫無關系,由她出面給梁氏撐腰,也沒有任何依據。 梁氏在徐璐這兒哭了一場后,又恢復了些許人氣,徐璐安慰她道:“我素來知道你是個堅強的。孩子雖然沒了,可你還年輕,以后有的是機會做母親。嚴家雖然做得不地道,但你也有錯。你明知嚴家人輕賤買賣,就不該再繼續你的買賣?!?/br> 嚴家又不是真的過不下去了,有必要那么拼命么? 說來說去,還是她太過重利,金錢比自己的女兒還要重要。 梁氏尖銳地反駁:“夫人有所不知,嚴家也就是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罷了。我也不想拋頭露面掙錢,可自從大老爺沒了后,整個嚴家居然無人精通庶務,嚴家先前的產業也因為經營不善,關門的關門,虧本的虧本??扇饲橥鶃?、婚迎嫁娶、生孩子……樣樣都要銀子,偏又死愛面子,樣樣都要用最好的,最豪華的,一年四季衣裳首飾,奴仆丫鬟服侍著。明明家中艱難,還要學著別家今天包戲子,明日宴客,設這個茶會那個詩會的,銀子如流水一樣花出去,偏又沒多少進賬,如此坐吃山空,怎生得了?我也不想拋頭露面,可若是不出來做些買賣,一個月二十兩月銀要帶孩子,要走禮,還有丈夫孩子們的花銷支用,如何夠用?太太又不喜我,底下的奴才也時常占我便宜,幾個繼子與我也不親近,時常拖我后腿。那樣的日子簡直就熬酷刑似的?!?/br> “上因敏敏半夜里生病,我讓丫鬟去請大夫,丫鬟說要去請示太太,因為家中已落了匙,需要太太的牌子管家才能開門??墒俏业难诀哌B太太的院子都進不去就被攔了下來。我實在沒了法子,只好自己翻墻出去找大夫……” “半夜里雖請到了大夫,也是費了很大的勁才讓敏敏轉危為安,可他們卻指責我身為婦道人家,半夜里爬墻出府,不合規矩,不守婦道,要禁我的足?!?/br> “……我氣不過,就與他們大鬧了一回,揚言嚴家人沒人性,一邊花著用著媳婦的錢,一邊作賤瞧不起媳婦,做了婊子還要立牌訪。他們顧忌名聲,這才沒有拿我怎樣?!?/br> “也虧得我出來做了買賣,至少避免了賣田賣地的窘境??伤麄冇梦移鹪缲澓趻陙淼你y子,卻還瞧不起我,作賤我。這口氣我也忍了,可千不該萬不該的,我的孩子沒了,他們非但不安慰我,還埋怨我沒有把孩子照顧我。還問我要銀子說要給小姑子置辦嫁妝。我實在忍無可忍了,這樣的人家,就是跪著求我都不會再要了?!?/br> “我要和離,必須和離?!?/br> 徐璐不知該如何是好了,也只能蒼白無力地安慰她。并給她分析嚴家人不可能與她和離,只要休妻的份。 “你要明白,嚴家不是普通人家。高門大戶,休妻也很不光彩,他們情愿讓媳婦‘病死’在家,也不會休妻的。你可明白?” 梁氏窒了窒,氣勢陡然就被抽去了三成,她低低地道:“我知道,我都知道。所以,我只能來找夫人您了,我是真的走投無路了,請少夫人替我作主。日后我給您做牛做馬,您要我做什么我都成,總之,一定要脫離嚴家?!?/br> 徐璐直截了當地說:“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卻沒有力場幫你。因為你我毫不相干,嚴家又不是普通人家,我們家世子爺還需要嚴少秋的幫忙。所以就更不能為了你,而得罪嚴家?!?/br> 梁氏臉色一變,最后失魂落魄地離去。 徐璐實在不想參和在梁氏與嚴家人的恩怨當中,這事兒,她一旦出手了,肯定就得罪嚴家的。 雖然她也瞧不起嚴家的作為。 若是為了一個梁氏就與嚴家作對,從利益上看,是極不劃算的。 ☆、第12章 如今的徐璐,也不再是昔日單純的女孩子了。 隨著身份地位的提升,她也越來越像一個嫻熟的政客,在出手幫人的同時,也要計算利益得失。 梁氏在經商上頭,是有些意想不到的詭才,但也就只是個買賣人而已。連真正的商人都算不上。 為了一個梁氏,得罪嚴家,讓凌家失去一個重要的盟友,是極不劃算的。 …… 不過,為了對得住梁氏夏天隔三岔五送來刨冰雪糕冰鎮果丁,冬天送各類新奇特點心,徐璐還是派人去打聽了嚴家的近況。 嚴家人自是有另一層說法,當然就全是梁氏的不是了。 說來說去,主要還是圍繞著梁氏的身份做文章。 “梁氏一個卑賤的庶人,能嫁到咱們家,本是幾輩子燒了高香了。她就該好做好媳婦的份內事,努力侍奉長輩,可她是如何做的?成日拋頭露面,做那低賤的買賣,咱們家又不是過不下去,她這不是成心讓全京城的人笑話咱們呀?我嚴家的臉都讓她丟盡了?!?/br> 這是嚴家大多數人的心聲。 衡公國二房夫人嚴氏更是說得露骨:“……梁氏就是個自甘下賤的賤人,沒有最賤,只有更賤。她那樣的出身,能嫁到咱們家本是燒了幾輩子的高香,不好好珍惜,居然時常違背嚴家規矩,拋頭露面,不守婦道,就是浸豬籠都不為過?!眳s絲毫不說,梁氏掙的銀子大半都讓嚴家人用了的事。 徐璐就說:“問句冒昧的問題,二夫人一個月嚼用大概是多少?我說的只是二夫人你一個人的嚼用?!?/br> 嚴氏看了徐璐一眼,說:“咱們家條件一般,我嘛,一個月大概只有百十兩銀子罷了,哪及得上少夫人的花用?!?/br> 徐璐沒有理會嚴氏的挖苦,說:“可梁氏說她整個三房一個月只二十兩銀子的月銀。二夫人應該知道,三房人口可不少呢,二十兩銀子,還要養四個孩子,我實在不敢想像,會是如何過法?!?/br> 嚴氏臉色微變,但很快又恢復過來,冷然道:“這能怪誰?誰叫梁氏沒有嫁妝?若是有自己的嫁妝,也不會如此了?!?/br> 徐璐擊掌笑道:“那敢情二夫人在楊家,也一直用的是自己的嫁妝么?唉呀,我卻是萬萬不及的,與二夫人比起來,我真是太沒用了?!?/br> 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用嫁時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