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節
書迷正在閱讀:外星人婚后指南、重生之真的美麗、防不勝防、鬼手娘子、誰動了爺的世子妃、穿回被我渣成蟲帝的媳婦身邊、[修仙]師父,我們來談談人生、穿成主角內衣怎么破、[綜漫]御主說她強無敵、魔凰逆天之廢材封印師
羅逸心口一燙,眸中倏然涌出水霧。 他足足叩了九次首,低啞著聲音道:“罪民叩謝陛下圣恩!愿吾皇日月昌明,萬壽無疆!” 梁霈不由笑了。 改元之后,眾人漸漸發現,他們的皇帝陛下做事越發雷厲風行,帝王的強勢與威壓也徹底爆發出來。 尤其在治理南方一事上。 督察組的行動遭到當地豪強的極力反抗,但霍延在南部三州還留有數千朝廷軍,在朝廷軍的威懾下,督察組徹查這些豪強曾經以權謀私的罪證,并凍結他們的田產,迅速報至朝廷審判。 他們在圈占土地的過程中,不可避免與當地部族族民發生沖突,沖突時有傷有亡,遂數罪并罰。 在朝廷的威壓下,那些豪強大戶偃旗息鼓,不得不接受現實。 當然,樓喻不會一棍子打死。 有些富戶是憑借自己的能力買到的田,這些田依舊歸他們自己。 其余充公的田地,則由官府重新測量劃分,根據各州人口情況,將田地分給那些部族族民。 除此以外,農業技術小組經過考察,對南部田地種植做出了更加科學合理的規劃,如農田水利、稻種培育、農具改良等等等等。 醫療小組深入山林,在朝廷的強權下,巫醫迫不得已說出實情。 原來他們也不知道具體如何治療瘧疾。巫塔族的巫醫傳承是靠口耳相傳的,他們沒有什么醫學典籍。 相傳,他們巫塔族的祖先得了瘧疾,迫不得已離開族群,口渴之時,機緣巧合之下看到一潭靜水,便喝了潭中的水,然后在水潭邊等死。 渴了就喝潭中的水,餓了就吃水潭邊的樹皮。 有一天,奇跡出現了,他的病竟然痊愈了! 祖先喜極而泣,并將此潭奉為靈潭,將潭邊的樹奉為靈樹。 他完好無損地回到族中,族中人自然大為驚異。 祖先早已編好了說辭,言瀕死之際受到神靈點化,在神靈的祝福下活了過來。 他用神靈之力統治了族群,并逐漸擴大勢力。臨死之前,他將水潭的秘密告訴繼任者,就這樣,一代又一代傳下去。 所以每次只要有人打擺子請求救治,巫塔族的巫醫都借神靈掩護,用潭水和樹皮為病患治療。 這個法子用了很多年,有時候奏效,有時候無效,眾人都歸因于神靈愿不愿意降福。 醫療組聞言,顧不上無語,連忙趕赴水潭旁。 水潭旁林木茂密,但有一種樹數量最為豐富。而這種樹,他們在其他地方都沒有見過。 許是某一次巧合之下,樹種落在水潭旁的這片土地上,逐漸孕育出片片叢林。 此次醫療組還是以陳玄參和霍瓊為首。兩人一直隨軍,沒跟著一起回京,這些時日已經考察了不少地方,還發現了一些特殊的草藥,打算帶回去研究。 而有可能治療瘧疾的藥物研究更是重中之重。 醫療小組收獲頗豐的時候,工匠組正在占州海港進行測量和規劃。 他們擴建過滄州海港,于擴建海港一事上很有經驗,很快便為占州規劃出一個極為寬闊的港口出來。 建設海港需要材料和勞工。 材料直接由慶州工業區提供,大型貨船從滄州港出發,一路抵達占州港,一步到位。 勞工則從當地進行招募。 三族青壯勞力那么多,如今又非農耕時節,閑著也是閑著。 對待榕族青壯,官府給予薪酬;仡族青壯因為參與叛亂,便直接拉去服徭役,只給飯,不給錢。 隨著朝廷政令的落實,南方諸族紛紛看到了希望。 榮石捧著一串銅板推開羅逸的院門,面露喜色道:“羅逸,我賺到錢了!” 他之前帶著族中一些青壯去占州參與海港建設,干了半個月,賺了好幾百文呢! 羅逸坐在院中,手捧一本慶榮學院的啟蒙課本。 這是慶州學子的啟蒙讀物,并不枯燥乏味,很是有趣,非常適合孩子學習。 他抬首笑道:“恭喜啊?!?/br> 陽光灑在他清秀的臉上,襯得他愈發文雅。 榮石將手中銅板放到木墩上,說道:“給你的!” “這是做什么?”羅逸詫異道。 榮石背過身道:“族中學堂要重新開辦了,你是學堂的夫子,這是給你的薪酬!” “是嗎?”羅逸笑著起身,“我去問問族長?!?/br> 榮石連忙將他按下,皺眉道:“我是少族長,我說的也算!” “我人在族中,有錢也沒處花?!绷_逸不打算繼續拆穿他。 “沒事,你先留著,”榮石神情飛揚道,“再過不久,族中就能分到地了,我聽朝廷的大官說,咱們不僅能分到耕地,還能在山外頭分到宅基地,可以建房子住,不用翻山越嶺來回折騰?!?/br> 羅逸:“所以呢?” “所以你留著錢,以后搬出去就有地方花了!” 羅逸噗嗤笑出來,胸腔處暖流涌動。 樓喻制定的安民政策中,嚴格規定了每戶能夠擁有土地的上限,也就是說,不管再有錢,也沒法肆意侵占百姓的田地。 這是一項針對南部三州的政策,其余州府并非如此。 雖然遭到三州不少人的反對,但這是為了解決南方部族出山落戶的特殊政策,并未真正觸動地主的利益,遂朝中基本沒有反對之聲。 反正南方的土地跟北方的地主沒有半文錢關系。 至于巫塔族的鐵礦,已經由屏州官府接管。官府征用有罪的巫塔族青壯挖礦,并召集鐵匠鑄造農具。 分到土地的族民可以租用官府的農具,也可以購買。 農技小組盡心竭力地教授族民們先進的農耕技術,爭取讓他們能夠自力更生。 整個南部三州好似突然活了起來。 有的部族青壯原本被封閉在大山里,見識有限,不知外頭的世界,每天渾渾噩噩地過日子。 而今接觸到朝廷派來的技術人員,不由深受觸動和啟發,漸漸尋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有人選擇安穩種地,有人選擇成為船工,有人決定讀書識字,有人決定離開故土去外頭開闊眼界。 政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落實的,但政策帶來的效果是一點一滴展現出來的。 昭慶元年伊始,一個輝煌盛世就此拉開帷幕。 第一百一十九章 昭慶元年三月,各地舉人趕赴京城參加春闈。 舉子們意氣風發,滿腔抱負,誓要蟾宮折桂,科舉入仕,為大盛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 “少爺,咱們終于到京城了!” 城門口,小廝模樣的少年牽著馬,對身旁的青年開懷大笑道。 青年仰望城樓,眸中流露幾分堅定,還有幾絲期待與不安。 他向城門守衛出示路引。 守衛掃了一眼,“綿州唐修,來京參加會試,進罷?!?/br> “多謝?!?/br> 唐修拱手,拿回路引,招呼小廝牽馬進入城門。 入眼處,八街九陌,車水馬龍,極為熱鬧繁華。 不愧是京城。 小廝呆呆瞅著眼前的繁華之景,不由張大嘴巴,喃喃感嘆:“少爺,京城真的好大啊,咱們怎么找客棧?” 唐修打眼一掃,指指不遠處的指示牌,“跟著這個走便可?!?/br> 小廝一臉驚訝:“少爺,這是不是以前《慶州旬報》上提過的路牌?沒想到京城也有這個!” 唐修笑道:“慶州新城可是當今圣上督建的,慶州新城有,京城怎會沒有?” “也是哦,陛下可真聰明,這樣一來,省得咱們問路了?!毙P撓頭贊道。 唐修笑而不語。 兩人循著指示牌找到一家客棧,還沒入店,店中伙計便迎上來。 “客官,打尖還是住店?” 唐修說:“住店?!?/br> 伙計為難道:“不瞞客官,咱們店里的房間都滿了,大多是來京參加會試的舉人,客官還請另尋他處吧?!?/br> “這就滿了?”小廝郁悶道,“那少爺,咱們繼續找下一家吧?!?/br> 唐修點點頭,“只能如此了?!?/br> 兩人找了好幾家,結果每次都被告知客人已滿。 他們奔波至京城,早已神疲體乏,找了好幾家都無法入住,愈發疲憊不堪。 小廝耷拉著腦袋:“少爺,這可怎么辦呀?” 唐修冷靜道:“再去別處問問罷?!?/br> “可是別處都是一些低等的客棧,來往的都是些三教九流,您怎么能住那種地方呢?” 唐修倒是淡定:“無礙,總比睡大街來得強?!?/br> 兩人尋到一處破舊的小客棧,甫一踏進去,便聞到一種陳腐的霉味和汗臭味。 小廝皺了皺鼻子,心疼他家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