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書迷正在閱讀:非寵不可:傲嬌醫妻別反抗、重生廢材庶子、詭案罪3+詭案罪4、重生之老婆孩子熱炕頭、七零嬌寵咸魚美人穿書、[綜]一品殺手、隨身系統在九零、侯爺遲早要出事(公子有主)、我在魔尊懷里撒個嬌、藏歡
楚離:藍jiejie,你準備關我到幾時?我還急著追小媳兒呢! 微藍:有位親說了,你前世竟然認錯了救命恩人。這次一定要狠狠的處罰你!不能讓你輕意的追到藍衣。 楚離:前世,那個女人抱著我跳下來的好不好?我醒來她就守在我床邊。 微藍:偶不管,反正藍衣是個情商不開竅的家伙,你就慢慢熬著吧! 微藍:捂嘴,竊笑中…… 楚離:微藍,你是親媽嗎?流淚中…… ☆、第040章 壽宴 藍衣的奶奶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過生日。自從家里條件好了以后,藍衣的親戚走動也多起來。又趕上秋高氣爽的天氣,秋收也基本上結束了。 大伯和三叔地里的收成不錯,交了各種稅收,還小有盈余?,F在手頭兒也寬裕了,要不是三嬸快生了,三叔都想學大伯家把房子翻新一下。大伯家的哥哥藍天也辭去了酒樓的活計,回來幫大伯和三叔一起做家具。 藍天終于和大伯娘,娘家嫂子的侄女定了親事。已經開始過六禮了。計劃年后開春三月初就過門兒?,F在,藍家的兒子和女兒都成了搶手貨。在大王莊藍衣三兄弟的家,門檻兒都快被媒婆踢壞了。 大伯家的jiejie藍靈的親事,也提上了日程。藍衣三兄妹的親事,母親王氏放出話去,說三個孩子都到了適婚的年齡再說親事。這才免了媒婆的sao擾之苦。 就連三嬸家七歲的藍成,三嬸娘親嫂子都眼熱的很。想把自家閨女說給藍成這個小外甥。農村管這叫,有好的先占下。省得等到后面,好的都被別人家挑光了。只剩下不好說媳婦的小伙子,以及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藍二奶奶十六歲的閨女藍菲,藍衣的這個小姑姑親事就成了大問題。以前眼光高的狠,挑三撿四的。高不成,低不就?,F在出了藍二奶奶被縣太爺懲罰的事情。更是沒人上門提親了。 都說有其母必有其女,藍菲的娘藍二奶奶是個大舌頭,盡說瞎話,傳別人家的事非。她的閨女能好到哪里去?聽說嬌生慣養的,啥也不會做。娶回家當菩薩供著不成。村子里的小姑娘凡是到十一二歲,就都定親了。一到十五歲及笄便開始商量成親日子。 哪里還有十六歲都沒有定親的大姑娘。其實擱到現代,十六歲的女孩正上學呢!藍衣在現代上小學一年級時,也不知當民辦教師的爹,哪根筋搭錯了,非要讓藍衣留了級。農村稱之為退班生。 氣得藍衣大哭了一場。藍衣一年級升級考試,數學考了一百分,語文考了九十五分。其它的副科都沒有低于八十分的。在班里也算是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了。藍衣當老師的爹一句話:一年級是打基楚的時候,就跟蓋房子打地基一樣重要。何況藍衣生月小,是十二月三十號生日。 不過,留級后的藍衣,你還別說,一路前三名升上了中學。然后又以高分的好成績順利的考進了大學。這基礎打的絕對扎實。藍衣為了脫離農村,進入大都市。學習那叫一個拼命,最后愣是把自己變成了學霸。那時侯農村也沒有什么課外補習班。 言歸正傳,話說八月十五這一天,藍衣奶奶六十六歲生日。也是就是古代的做壽。也許生活條件好了,營養跟得上了。奶奶的身體也比以前好了許多。 藍奶奶今天穿了一身藏青色的的新衣裳。這還是母親王氏拿縫紉機給做的。上面還繡了一些暗紋竹子的圖案。 藍衣的小姑也帶著三個孩子從縣城回來了。聽說小姑丈是個秀才,這兩天正在忙著讀書備考。說是過兩天來接小姑和幾個孩子。藍衣小姑的命也是相當不錯的。雖然小時候給王地主家做了童養媳。 但架不住她和王地主的兒子王子明,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長大后成了親,肚子也爭氣,頭胎就生了一個大胖小子王志遠。過了幾年又生了一對龍鳳胎,王芳兒和王志剛。 這下,終于在王地主家站住了腳。怎么著小姑也給王地主家生了長子嫡孫。接著又生了二小姐和三少爺。小姑的公公和婆婆也是喜得跟什么似的。 就算小姑和小姑丈感情那么好。在小姑懷孕的時候,也不得不給小姑丈弄了一個通房丫頭。后來那個通房丫頭生了一個女兒,這才抬了姨娘。 結果,等小姑丈中了秀才,便又收了一房小妾。這個小妾過門第二年,也生了一個女兒。在古代只要有點兒錢的人家,收通房納小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還好,兩個小妾生的都是女兒,絲毫影響不了小姑在王地主家的地位。 小姑帶著三個孩子,坐著高頭大馬的馬車。還帶著一個丫鬟一個婆子。還有一個趕車的老張頭兒。小姑和三個孩子都穿著綾羅綢緞。小丫鬟和伺候的婆子,先下馬車給搭好腳凳,小姑帶著三個孩子這才下了馬車。車上裝了很多禮物。 這時藍衣大伯家門口,圍了好多看熱鬧的人們。不過,都以老人和孩子居多。因為,年青的都去工廠上工去了。 “喲!這不是志萍嘛!好幾年沒見你回來了!” “這是專程回來,給老母親過壽嗎?” “嘖嘖,這當了秀才娘子就是不一樣?看這周身的穿戴!一看就是城里來的夫人太太做派?!贝謇镉腥苏J出藍衣小姑,上前熱情的打著招呼。 藍衣的小姑也是笑臉相迎。笑著說道:“可不是嘛,張嬸子身體一向可好呀?喲,李嫂子幾年不見,還是顯得那么的年輕!瞧,李奶奶這身子骨兒是越活越硬朗!” 小姑藍志萍,抬頭看到自己大哥家翻新的房子。很是欣慰,看來農村的日子也是越來越好了。這幾年自己也不方便回來,只是偶爾讓去縣城的鄉親,給老娘捎回來一些點心、布料以及銀兩。沒想到這次回來,不光大哥家,就連整個大王莊都顯得不一樣了。 這一路走來,道路那叫一個平坦,路兩邊的核桃樹綠樹成蔭。估計過不了幾年,長成大樹就能結果了。村子里的人們也是一臉的笑意。農村變化可真大呀!尤其是不遠處的一棟小二樓,顯得那么的搶眼。 這時,大伯娘聽到門口的動靜,帶著藍靈和藍天迎了出來。笑呵呵的說道:“小妹回來了,快進家吧!就等你們了!” 藍靈把同樣八歲的王志鋼和王芳表弟和表妹拉了進去。大伯娘拉著自己的小姑子。藍天則把表弟十四歲的王志遠請了進去。后面跟著拿著禮物的丫鬟婆子,以及趕車的老張頭。 小丫頭翠兒和張婆子心里,不由的一驚,這大奶奶的娘家可了不得了。跟前幾年比起來,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大奶奶的大嫂穿的可沒現在這么好。這大門修得可真氣派。 取下門檻,馬車都可以直接趕進去。院子里也是一塵不染。房子都翻蓋一新。院子里臨時起了兩個大灶臺,關系不錯的鄰居,正在幫忙做著各種菜肴,雞鴨魚rou,應有盡有。什么八碟子,七個碗兒,搬了好幾桌。大伯娘家的親戚還有三嬸娘家的親戚都來了。 一院子的人,好不熱鬧。大伯娘把隔壁李大爺的房子也給買了下來。李大爺的兒子去縣城做買賣發了大財,接走了自己的老爹。這不,房子要賣掉,這才便宜了住在隔壁的大伯。 大伯把擋在兩個院子中間的,院墻直接給拆除了。這下,地方一下子就大了起來。正好李大爺的院子里有一口井。大伯就照著藍衣家的井給改造了一下。院子里也接上了壓力泵自來水。 還學著藍衣家種了兩壟小白菜,兩壟辣椒。紅紅的辣椒顯得各外的喜人。 小姑一家被大伯娘請到了隔壁的院子。因為大伯原來的院子里人太多,隔壁倒是清靜一些。 藍衣和藍雨、靈兒以及藍成,幾個孩子都到這邊院子里來了。靈兒還是一身的男孩裝扮。至于女孩的身份只有藍衣自家人知道。靈兒喜歡和藍雨混穿衣服。說是這樣跟藍雨哥哥最親。 趙峰也迎著藍天和王志遠幾人走了過來。大伯娘把小姑她們領過來后,就回前邊院子幫忙去了。 ------題外話------ 姐大學畢業,應聘進了一家廣告公司做平面設計師。正好趕上新世紀開業,商場里的燈箱廣告的活兒特別多。由于公司噴繪機忙不過來,領導就把一部分設計好的文件,拿到了同行公司噴繪。 等噴好后,讓姐拿錢去取噴好的畫面。姐一剛畢業的學生什么也不懂,跟個二傻子似的。 微藍:老板,我經理讓我來取燈箱片兒。噴好了嗎?多少錢1平米? 老板:噴好了,180元平米?。ㄓ锌蛻粼趫觯┙阋宦牼图绷?。 微藍:不對呀,我們經理說110元1平米,我帶得錢不夠呀? 老板一把就把我拉到了里屋辦公室,說道:怎么來一生瓜蛋子,你是不是故意砸我買賣來了?你懂不懂規矩,那是同行的價錢。趕緊交錢走人!姐傻眼… ☆、第041章 攀比 小姑藍志萍帶著三個孩子去見了自己的母親。然后陪母親呆在屋子里說話,三個孩子由藍靈兄妹陪著走了出去。小姑幾年沒見老母親,母女倆有說不完的體己話。 看著老母親滿頭銀發,小姑藍志萍不由的淚如雨下。都是自己不孝,沒能經?;貋砜赐夏赣H。是不想讓縣城里婆家的人,說自己總是貼補娘家。府里的兄弟媳婦兒是城里人,總是看不起自己。 經常說:“嫂子,不是我說你,你可不能老回娘家。這回一次娘家,不知道往你娘家,貼補多少東西?鄉下人一大幫子窮親戚。就像個無底洞似的,怎么也填不滿。不像我的娘家,我每次回去,我娘都讓我大包小包的,往咱們家拿東西?!?/br> 小姑藍志萍最后也學會了隱忍,自己可以不經?;貋?,但時不時的,拜托跑縣城的鄉親,給母親捎點兒東西,省得弟媳婦說嘴。 “娘,幾年不見,你老了好多!”小姑藍志萍眼圈通紅的說道。早知道這樣,自己就不該為了面子,不回娘家看望老母親。 “萍啊,娘現在比以前身體好多了。你看娘現在都吃胖了?,F在呀,咱家的日子好過嘍!你手頭寬裕不,娘也有私房錢了!”說著藍奶奶便從旁邊的炕柜里,摸出一個荷包,遞給自己的女兒。 這是幾個孫子孫女和兒媳婦孝敬自己的。自己也不怎么出門,花不了什么錢,都攢了一百多兩了。家里什么也不缺,藍衣做了好吃的最先給自己送過來。也用不著去村子里的雜貨鋪買東西。 老二的三老婆張桂花(藍二奶奶),不知道有多羨慕自個。今年自己也活了六十多歲了。兒女孝順,子孫滿堂,還有什么可求的呢?知足了,看著孩子們日子也好過了,真是打心眼兒里高興。這要是藍衣爹再回來,就圓滿了。 老太太也知道自己這個小女兒,過得不容易。那么小就送給了人家做童養媳。都說富貴人家事非多,還好女兒的公公欠了自己老頭子,一份救命之恩。這才換來了小女兒的好姻緣。聽說女婿也很爭氣,都考上秀才了。 自己女兒也是個有福氣的人,兒女雙全。公婆對女兒還算不錯。 “娘,我自己有錢,你快收起來吧!我在婆婆家里管著一大家子的人,這手里可不缺錢。婆婆去年生了一場病,身子也不大好了。這不,就把管家的大權交到我手里了。把老二媳婦給羨慕的,眼睛都紅了!呵呵…”小姑藍志萍說著,說著,便不由的破涕為笑!想起兄弟媳婦的晚娘臉就開心不已。 “喲!我們家萍兒也熬出來了,這當上秀才娘子就是不一樣??粗急纫郧坝袣鈩萘?!”藍奶奶也不由的打趣道。母女倆有說有笑的,打開話匣子就停不下來。 院子里的的孩子們多了也鬧騰。藍衣、藍靈、王芳以及親戚家的幾個女孩子呆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男孩子稍大一些的呆在一起,討論學問。以趙峰、王志遠、藍天為首,你別看藍天當了幾年店小二,人家書本可沒落下。 要不是自家忙不過來,說不定就升賬房先生了。辭工的時候老板還再三的挽留藍天。真是舍不得這么個算賬的好苗子。藍天從小就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心靈手巧,嘴巴又甜,為人處事比較圓滑。那算盤打的噼里啪啦的。天生就是個做生意的料。要不是當年家里窮,藍天說不定也在家里讀書了。 那邊年歲小的孩子圍了一圈。藍二奶奶家的大人沒有來,倒是藍衣的小姑姑藍菲帶著,自己同父異母哥哥生的幾個孩子過來了。 藍二奶奶的幾個孫子,在自己家時可是嬌慣的狠。就這樣,城里孩子vs鄉下孩子的模式便開始了。 王志鋼在家里是最小的男孩兒,爺爺奶奶更是慣的跟什么似的。本來小家伙是不想跟隨母親來鄉下姥姥家的。只是看見自己的大哥和jiejie都來了。自己又不想跟兩個庶出的姐妹玩,這才跟了過來。 還算沒有太失望,因為二嬸家的哥哥jiejie常說鄉下,如何如何的臟?如何如何的窮?心里想象的畫面簡直不堪入目。沒想到第一次回姥姥家,感覺還不錯。沒有想的那么糟糕。倒是多了好幾個小伙伴兒玩耍。 只是七八歲年齡段的孩子,最愛攀比。王志剛很是看不起藍二奶奶家的幾個小表哥。出口就沒好話“你們那么大了,連詩經都不會背,真丟人!我大哥都考上童生了?!?/br> 藍成聽了就不樂意了。張口說道:“要不是今年,忽然停課,藍雨哥哥和趙峰哥哥也肯定能考上童生。藍雨哥哥和趙峰哥哥還會武功哦!我也跟著學了呢!藍雨哥哥可厲害了,二伯娘家還養了兩只狼呢!那狼可聽藍衣jiejie和藍雨哥哥話了?!?/br> “你就吹吧!趙峰表哥能考上童生還差不多。藍雨跟我同歲,怎么可能考的上童生。哼!我們家請的有先生,根本就不用像你們一樣停課。才不像你們鄉下人,那么多人一起上私塾呢!一個先生教那么多學生,根本就忙不過來?!蓖踔緞傂∑ê?,背著自己的小胖手,很傲嬌的說道。一口一個你們鄉下人。 這下,一幫孩子都不干了。不管以前是不是玩的來,一下子都統一了戰線。跟這個所謂的城里孩子成了對立面。他們不喜歡別人說藍雨的壞話。就算是表親也不行。 “你,你是城里人,那你娘還不是鄉下人?你還是鄉下人生的呢!”鄰居家的一個孩兒反駁道。 另一個小孩兒則說道:“我們鄉下人怎么了?我爹只娶了我娘一個老婆。才不像你爹還娶了小老婆。只有地主家的少爺才娶小老婆呢!我爹說那樣的男人最不負責任。 你爹有了小老婆對你娘,就沒有以前好了。還有小老婆生的孩子,將來…將來會跟你搶家產的!” “看到了吧!前面的小二樓就是藍雨哥哥家的。那天,他還讓我摸他家的大白狼了呢!大白狼可好玩了,一點兒也不兇!”另一個藍雨的粉絲說道。這一圈兒小的,基本上都是藍雨的小鐵粉兒。 “對,藍雨哥哥可厲害了,還是個武林高手。將來是要當武林盟主的。我們都喜歡藍雨哥哥。就連虎子哥哥都跟藍雨哥哥,拜了把子呢!” 以前,村子里虎子是孩子們的頭兒??墒遣恢缽氖裁磿r候開始,藍雨也成了孩子們崇拜的對象了。 “???那個小樓是二舅舅家蓋的,真漂亮呀!不行,我一會兒去找藍雨,今晚要到二舅舅家住去。哼!不理你們了,我去找藍雨玩去!”王志遠一撥拉小腦袋,吵不過直接走人。惹不起,咱還躲不起嘛! 眾小孩兒一看王志遠走了,這才安靜了下來?!鞍?!說了半開,藍雨去哪了?”一個孩子說道。 “剛剛我還看到藍雨帶著他的小跟班,在這兒來著?!绷硪粋€小孩說道。 “走吧,藍雨肯定跟她jiejie回家,拿拜壽的禮物去了!走,我們也看看去!”一群孩子吵吵著,就像二三十只麻雀一樣往外走去。 ------題外話------ 渡江的大船上拉了很多傷員,其中一個受傷很重的傷員,肋骨被打斷了兩根。肺里打進了一顆子彈。大夫給他做手術的的時侯說:“這位同志傷的太厲害了,我看夠嗆!”被局部麻醉的傷員聽到了,心里不由的“咯噔”一下。 醒來后: 傷員:我們走到哪了? 護士:我們在船上,正過長江呢! 傷員:真是太好了?。樕下冻隽诵θ荩?/br> 護士:你傷得這么重,怎么還說好呢? 傷員:因為,過了長江,我的尸體就好往回弄了。 這個解放軍傷員就是我爺爺。他說:當時他傷的很重,醫生給用的都是好藥。而有些輕傷的同志,傷口都發炎了,甚至有的都流膿生蛆了。蒼蠅更是不停的在傷口上方盤旋! ☆、第042章 拜壽 二奶奶的女兒藍菲看著,這兒一群,那一伙兒的。唯有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跟嫂子們呆一起吧,自己還沒成親呢!有些話大家都不讓她聽。跟小姑娘們在一起吧,自己又比人家大好幾歲。大的說不到一塊兒,小的玩不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