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拉橫幅抗議
楊揚預期中《誅仙》情節大高潮所將要引發的宗門弟子暴走并沒有發生,隔天,另一件事情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 因為,沉寂了一段時間的《紫陽見聞錄》再次發布。 八卦標題名為:《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盛開的奇葩,說一說紫陽七旋瘋瘋狂而又滑稽的葫蘆人生》 文章成功吸引了宗門弟子的視線。 新一期《紫陽見聞錄》著眼于連載一次就銷聲匿跡的《葫蘆娃》,承接了之前宗門弟子探討紫陽七旋瘋前世今生的話題,開啟了毫無根據的扯淡。 內容從陸道靈這葫蘆兄弟大娃的出生開始,詳細探討了陸道靈前世今生是葫蘆娃的可能性,探討的過程不需綴訴,只需要知道一番長篇大論的探討后,得到的結論就行。 而結論是,陸道靈的前世很可能是葫蘆娃的大娃! 這么扯淡的理由很快就盛行起來,一度和前世陸道靈是王八的那個假設持平。 理由太多,單單提一點,大娃的能力是力大無窮,這一點與陸道靈使出王八拳后,氣勢如虹,無人能有一合之力吻合。 接下來,文章就開始分析起了陸道靈這葫蘆大娃,拯救老爺爺的過程中各種不智之舉的嘲諷,再然后著重提起陸道靈喊爺爺時那不能直視的畫面。 八卦文章洋洋灑灑對《葫蘆娃》這漫畫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一直到陸道靈這葫蘆大娃被妖精抓住為止,內容極盡浮夸和諷刺。 對陸道靈進行詳盡的分析和嘲諷之后,八卦文章作者又開始展開了豐富的聯想,當然這樣的聯想雖然浮夸,但還算是有根據的浮夸,既然漫畫不是一次出現七個葫蘆娃,那么顯然就是按照次序依次出現,如此一來,第二個將要出現的葫蘆娃就昭然若揭,那就是李照軒! 接下來八卦文章的作者開始對李照軒的能力展開了聯想,按照李照軒個人性格和被走哪都打體質來進行分析,他的能力很有可能是抗打,抗揍,讓人來虐的類型,比如刀槍不入,比如銅皮鐵骨…… 八卦文章并沒有逐一分析紫陽七旋瘋,似乎作者窮盡想象卻想不下了似的,分析完陸道靈,猜測一番李照軒的能力之后便再沒了后續。 不過八卦文章的末尾,很特別的寫了一份倡議書,大意是呼吁宗門男女弟子放下之前爭斗所產生的成見,相互聯合起來,催促紫陽七旋瘋交出漫畫后續。 因為,已經近半個月沒有漫畫后續了,很懷疑紫陽七旋瘋是不是已經不打算再發布漫畫后續! 漫畫早在弟子間盛行,書社也在加大造紙能力,后續更是加印了不少畫冊,可盡管如此,宗門內《葫蘆娃》的畫冊依然十分搶手,不知多少弟子只為重溫幾遍漫畫內容而連日于書社外徘徊,不知多少弟子蹲點守候,卻因為得不到到一本畫冊而于夜晚輾轉難眠。 所以《紫陽見聞錄》八卦文章末尾的倡議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擁護。 當然還有極少數人因為一直等不到畫冊,大罵《紫陽見聞錄》這時候發出來是在浪費紙張! 不過這極少數人也是在看完《紫陽見聞錄》最新的八卦文章后,才開始怒聲痛罵的。 然而再怎么進行倡議,弟子們依然不敢集結起來去旋峰與紫陽七旋瘋當面說出訴求。 旋峰,早就成了宗門弟子的禁地。 君不見,集英社六杰第一次集結進犯旋峰,被紫陽七旋瘋打得落荒而逃? 君不見,集英社六杰第二次集結進犯旋峰,卻反被紫陽七旋瘋納入麾下,成了紫陽七旋瘋進犯傾城山的走狗? 君不見,那些前去旋峰料理紫陽七旋瘋生活事務的女弟子,每日回傾城山都失魂落魄,仿佛做夢一般喃喃什么“廣播體cao……吃燒烤好幸?!敝惖膰艺Z? 弟子們雖然頻繁倡議,可是依然局限在他們的圈子里,無法存進,陷入了僵局。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天,終于,在第三天,一名長老加入到了倡議紫陽七旋瘋交出漫畫后續的圈子中,有了第一個長老,很自然的第二個長老就出現了,然后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這一切全拜劉立行所賜,一開始印刷裝訂成冊的三十多份畫冊,分攤最多的不是給內門弟子的份額,也不是給外門弟子的份額,而是給宗門長老們的…… 在長老加入到弟子催更的圈子里后,弟子們膽氣終于變得大了起來,雖然旋峰依然是他們每一個人心中的禁地,可是這些弟子終于敢到達旋峰的外圍活動,無數弟子拉起寫滿了大字的橫幅,插在了旋峰外圍迎風招展。 那橫幅排列鱗次櫛比,一時蔚為壯觀。 “交出葫蘆娃!” “我們要看畫!” “嚴正抗議紫陽七旋瘋對畫作的閉鎖!” “驅除閉鎖,還我葫蘆娃!” “故事!故事!故事!畫作閉鎖,為何連故事也一同閉鎖!” “三天無故事后續!” “我們要看誅仙!” …… 旋峰外圍一眼望去,仿佛被一片白色的花團簇擁。 當逃了三天的李照軒重回旋峰時,他便被旋峰外圍的景象驚呆了,隨后他看到橫幅上的字跡時,想到之前楊揚交給他的故事后續依然沒有謄寫,暗叫一聲糟糕,連忙沖回房間,找出紙筆開始飛速謄寫起來。 同樣被旋峰外圍白色橫幅驚呆的還有楊揚和駱珈藍。 原本駱珈藍是打算纏著楊揚,要就故事的劇情向他追問個明白,就因為少了三師兄拿走的那一段劇情,后續兩天的劇情他始終不能將缺失的劇情連貫起來。 這兩天的故事后續駱珈藍看得云山霧繞,突然就十年之后了?主人公還突然換了一個人?還是改了名字?張小凡呢?鬼厲是誰?到底怎么一回事? 諸多問題如鯁在喉,讓駱珈藍難受無比。 然而對此楊揚始終保持緘默,只說故事后續給三師兄拿去謄寫了,其他的等三師兄拿去書社印刷了再說。 就因為這樣,駱珈藍手上壓了兩天的故事后續,根本不能拿出去書社印刷,而他也到處找不到三師兄的蹤影,駱珈藍快愁死了。 可是現在看到那一條條白色橫幅蔓延橫亙在旋峰外圍,楊揚一時之間忘了搪塞四師兄,駱珈藍也一時之間忘了再去追問故事的劇情,兩人齊齊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