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書迷正在閱讀:誤入豪門:腹黑老公輕點寵、公主有德,公子止步(雙重生)、鬼才神探女法醫、穿越之沖喜繼妃、國士無雙娘子別跑、廢柴逆天:邪王霸寵狂妃、我在異能部隊做后勤 (nph)、無終、快樂腦洞堆積處、大話仙門
“六娘一走,怕是有人要生事!”蔣鍥參與了三年前梁州七郡的建設,然后就成了李昭的鐵桿,此時皺著眉,一臉的擔心。李昭還在就有不少人要在義學上插一手。 “正好鍛煉你們??!”李笑著道,又正容,“你們也不用太擔心,明日我便會奏請相公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br> “太學初設時只收五品以上官員子弟,后來改為國子監,只收世族和勛貴子弟。再設太學,如何招生?” “我自然希望能夠不問出身高低只問才能,可朝中世族如何同意,怕是庶族也不是很情愿?!崩钫押褪宓年P系不錯,但是說不上親密無間,沒到讓人家不顧自己利益成全她的地步。 作為庶族第三代的蔣鍥面對眾人的目光,清咳了兩下,“我大父肯定會同意,但是另外的我就……” 諸人秒懂,成為特權階級之后還有多少人不想享受特權。 “若是能爭取就爭取,若不能也只能算了,只嘆根基太淺。我這也是無奈之舉,我得讓他們別把目光都放在義學上頭?!崩钫岩暰€一掃,注意到一些人的臉色,沉聲道,“一個人把好處占全了,其他人就要聯合起來對付你了?!?/br> 她這七年大半的心血都花在義學上,數量眾多的蒙學、還有培養專門人才的算學、律學、醫學、工學、農學等,并不只培養入仕參軍的人,甚至為避嫌把軍校的概念告知李徽,由他親理。與傳統的熟讀經史子集立志治國平天下不同,才到現在引起注意,真正是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真想要揍人。 入了國子監太學等于半只腳踏進了朝廷,一比,她的義學也就不是特別出挑了,總能引開點注意力。 李昭又叮囑了一些事宜,并點了隨行的人,一直到了晚霞紅透,才讓眾人離開。 一直乖乖巧巧坐在一邊旁聽的李燁終于在李昭的示意下開口問,“姑姑既然這么不放心這里,為什么還要堅持親自去,不放心世族,難道連庶族也不放心?”世族常道李昭牝雞司晨,禮樂崩壞,關系有點兒僵硬??刹皇钦f姑姑和寒門庶族關系很好。 “同樣的一份菜譜,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味道會一樣嗎?”李昭問。 “些微之處總有區別?!?/br> 李昭道,“所以我不得不親自去,一旦成了定局,我再想改過來就沒那么容易?!崩钫严肓讼?,拿起硯臺往白紙上一倒,面前的白紙上出現了一堆墨跡, 李昭對李燁道,“在這張紙作畫難,還是在白紙上作畫難?” 李燁若有所思的看著白紙上的一團烏黑,“所以姑姑花那么大的精力興學辦校,就是為了從小開始培養他們,讓他們更好的為朝廷為百姓做事?!崩顭铍m年幼但是自小就被李徽帶在身邊悉心教養,今年初開始李徽又讓他隔兩天來李昭處一天,知道的可能比很多人都全面。 李昭失笑,她最開始的動機可沒這么深遠,那時候她想的是自家不能被當成傀儡架空甚至全家性命不保,所以要收縮世家權勢。直到李曦一番話才讓她‘高尚’起來。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既然占了天時地利人和,總要做點什么才不虛度。 對上已經不算小的侄子認真的目光,李昭不要臉的點點頭,趁機道,“除此之外,還有一點是我自己的私心。讀書的本義是知榮辱明事理辨是非,世人皆愛讀書重經史子集,為何,因為只有學好這些才有機會入朝為官光宗耀祖,因為朝廷對仕人處處優待,以官為本、以官為貴、以官為尊。人性趨利,是以最聰明的那群人為了做官都去研究經史子集而荒廢了其他。大郎覺得這樣好嗎?” 李燁直覺不好,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姑姑與先生說的太不一樣了,以至于他當場死機,呆呆的看著李昭。 李昭揉了揉他的頭,“你覺得你二叔聰明嗎?他要是一心想著治國平天下會怎么樣?”李灝在工部掛了個虛職,沒日沒夜的帶著一群技術宅折騰。 李灝帶人做出的霹靂彈、迷煙彈為攻城略地立下汗馬功勞,他還設計了更為省力的水車灌溉系統造福農業。二叔自然的是聰明的,但是讓二叔治理政事或者行軍布陣,李燁下意識搖了搖頭。 李昭看李燁的表情就知道他明白過來,也不勉強他評價長輩,遂道,“可外人提起你二叔來,多是評價不務正業好奇yin巧計。然在我看來,他對百姓和朝廷的功勞,不比朝中大臣少甚至更多,這公平嗎?” 李燁又搖了搖頭,但自古以來的等級便是士農工商,李燁覺得腦子有點兒不夠用了。 “你二叔有李氏子的光環都如此,換做其他人只有更不堪,哪怕再勞苦功高,依然不被重視不被尊敬,那還有誰愿意研究這些技術。這世上有多少天資聰穎的人將自己的才能浪費,而在不適合自己的路上狂奔最終淪為平庸,祿祿一生。若是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本領,又會給天下帶來多大的福祉。雖前路荊棘坎坷,我總是想試一試,不做永遠沒結果?!?/br> 李昭的腦洞已經突破天際,她想在封建皇朝促進自然科學的發展,李徽和李湛她影響不了,小正太正合適。 小正太已經有點頭暈眼花的征兆,李昭點到為止,笑道,“天色不早,我們回府吧?!?/br> 李燁昏頭昏腦的應了。 下馬后,李昭帶著李燁去正堂向徐婧請安,雙胞胎下了學也在那兒,兩人是去年秋天進京的。而徐婧六年前生下的七郎,周歲后過繼給亡故的二房李德為嗣子,一直養在隴西崔氏膝下。 雙胞胎見到李昭忙上前見禮,李燁又向兩位比他還小大半年的小姑姑行禮。 徐婧對李昭的態度很是客氣,客氣中帶著疏離,也許還有那么點敬鬼神而遠之。今天下午不少貴婦人上門,話里話外就是打聽李昭二十之前不得婚配的批言和她的婚事,她一概裝糊涂糊弄過去。 當年她因為兗州世族的事情和李徽起了爭執,結果不到一個月,兗州舊族意圖刺殺李徽,她弟媳牽扯其中,差點沒把全家兜進去,然而父親和弟弟到底受連累丟了官。徐婧很是后悔,可晚了!李徽對她最后那點耐心在那場爭執中消耗殆盡,要不是為了三個孩子的面子和李氏的名聲,她都不敢深想自己的下場。 雙胞胎聲音清脆的說著學堂里的趣事,不至于令氣氛太尷尬,坐了會兒,李昭姑侄倆告辭。 李燁要去見母親,李昭拐了小路瞧崔七去了,她在坐月子。崔七不止是她二嫂,還是她的幫手,崔七精明能干,很是幫了她不少。 “你的婚事,你自己是個什么主張?”崔七一見她便直截了當的問。 “二十前不婚配啊,先過了這兩年再說?!崩钫褲M不在乎道,俯身去捏搖床里小侄女的小手,“好??!不過氣色好多了?!?/br> 崔七瞧著她眉眼間的溫柔突然說不出話來。懷孕時,她沒少覺得因為孩子耽誤了事。李昭參政不容易,她作為李氏的兒媳婦更不容易,連她家里人除了她娘以外都反對,只能慶幸公公和丈夫開明。但是再開明,她也必須生一個兒子交差。 可等女兒生下來,看著她粉粉嫩嫩的一團,崔七一顆心軟的一塌糊涂,恨自己不經心,害得她早產體弱。有時候愛得恨不能撇開一切就圍著她轉。 可李昭不能退,起碼不能這兩年退,她一退,他們這攤子事就前功盡棄了。 建功立業治國安邦之心,男子有,女子也有,崔七便是。憑著李昭這股東風,崔七如魚得水,要是讓她從此以后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只想想就覺得了無生趣。 然而母性是一個女人的天性,李昭也不能除外。 李昭直起身子見崔七一臉復雜,眼里還有水光,失笑,“做了母親,七娘都多愁善感起來了?!?/br> 崔七用力的眨了眨眼,“好容易關心你一回,你倒笑話我了,我也不跟你繞圈子,我是知道你的,你心里頭肯定有成算,我就是想和你說,別太委屈了自己不把自己的事當回事?!?/br> 李昭拉了把椅子在崔七床前坐下,支著腦袋道,“我怎么會委屈自己,我都想好了,家里人口多的不成,七大姑八大媽的,太麻煩,要是再來個長輩用孝道來壓我,我得多蠢才給自己找一座大佛來供著。本人要么像我二哥這么開明的,要么聽話的,我讓往東不敢往西。最重要的一點——顏要正!你給我留心著??!” 崔七張了張嘴,“你就不要求個文能治國,武能安邦!” 李昭揚眉,“我不嫌棄錦上添花,前提是符合前三條?!?/br> 崔七還真琢磨開了,“你等我尋尋?!敝灰钫巡皇谴蛩阋惠呑硬患蘧统?,二十成婚怎么了,與李昭而言,年齡根本不是障礙,她看中了去搶回來都成。 “去了冀州之后的名單,你有數了嗎?” “我六年前辦第一所義學時,特意選的是十歲左右的孩童,現如今有的繼續深造,有的離校返鄉,還剩下少部分已經可用,高位不成,基層應該無礙。到時候我也要在那留一年半載,也不怕他們出大紕漏?!?/br> “返鄉那批要用心安排,莫讓他們心生怨念?!?/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