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很快—— 少年的左肩中了一刀,右肩挨了兩劍。 鮮血染紅了潔白的衣衫,隨著他每一次出招,都仿佛能下出一場血雨來。 少年快要支撐不住了,蘇安盛拿過一張大弓,對準了五十米外,少年的心臟。 咻的一聲! 箭矢離弦而去! 眼看著箭矢即將射穿少年,這時,一道白光在蘇安盛眼前一閃,蘇安盛還沒反應過來怎么回事,就見那明明都已經貼近少年的箭,不知為何,竟插在了他自己的心口上。 “娘的……真是……見鬼了……” 蘇安盛握住箭矢,死不瞑目地倒下了。 而另一邊,一名高舉寶劍,幾乎要刺中少年的官兵,忽而身軀一震,捂住心口,倒下了。 同一時刻,另外四名砍向少年的官兵,也紛紛捂住心口,莫名其妙地倒下了。 不,是全部死了。 死于心臟驟停。 楚芊芊不可思議地看著一個接一個的官兵倒下,十個接十個的官兵倒下…… 直至最后,一百名,全都倒下! 而這一切,僅僅發生在電光石火間。 最重要的是,她都沒看清是誰干的,又是怎么干的。 這好像……根本不是人干的! ☆、【v44】攝政王的報復,奇案 少年也注意到了那些人的異狀,不安地四下張望了起來。若說抵擋這一百人會讓他覺著吃力,那么,剛剛那個暗中出手的人便是令他膽寒了。 楚芊芊沒看清對方如何出手的十分正常,可習武多年的他竟也沒能識別,這未免太可怕了! 少年警惕地站在外車座上,將女眷們護在身后。 女眷們著實嚇壞了,上官靈被婢女與王妃共同抱在懷里,楚芊芊則被丹橘護在懷里,丹橘抱住楚芊芊的胳膊,已經大力到幾乎要勒進楚芊芊的rou里去。 為了不引人注目,她們叫府里的侍衛護送另一輛空馬車往來時的道路去了,原以為他們加上南側門的譚嬤嬤,能夠迷惑蘇安盛的視線,并拖延足夠久的時間。哪知……蘇安盛這么快便追了上來,還布置得如此精密。 除了楚芊芊之外,其余人并不清楚一百名官兵倒下的內幕,她們全都認為是這個小啞巴的功勞。丹橘更是慶幸沈氏高瞻遠矚,給小姐送了這么個厲害的護身符。 而即便是看出了端倪的楚芊芊,也不得不承認,能夠逃過一劫,啞奴功不可沒。 且不說啞奴殊死抵擋了那么久,只單單論那個殺死一百余名官兵的神秘力量,貌似就是在暗暗保護著這個啞奴。 他……真的只是個無父無母的小流浪漢嗎? 攝政王與諸葛夜趕來了。 這時,剛經歷了一場廝殺的街道變得異常寂靜,地上,橫七豎八地躺著官兵們的尸體,空氣里,隨處彌漫著一種血腥的氣息。 王府馬車孤零零地立在血霧中央,馬車上,少年執劍,眼神倔強,遍體鱗傷。 父子倆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們已經在收到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趕來了,卻沒料到戰況已經結束了。明明幾個呼吸前,他們還聽到刀光劍影之聲,可轉了個彎過來,官兵們全都死了! 這實在是一件非常詭異的事! 是這個小啞巴干的嗎? 父子倆狐疑的眼神同時落在了那少年臉上,少年的眸子里還殘留著廝殺時的戾氣,讓身為王族的他們隱隱感到了一絲熟悉的氣息。但二人并未立刻將少年放在心上,因為比起這些,他們更在意女眷們是否安然無恙。 攝政王打了手勢:“將那十名刺客緝拿歸案!” “是!”侍衛們蜂擁而上,將那些早已被嚇得六神無主、連逃跑都忘了的“刺客”們綁到了繩子上。 攝政王則與諸葛夜來到馬車前,挑開了簾子。 終于等到可以依靠的人,女眷們一下子委屈得哭了起來。 索性,除了楚芊芊肩膀上有個不屬于自己的血手印外,大家都相安無事。 諸葛夜自責地握住楚芊芊的手,一想到剛剛她們被一百多人圍攻,他就后怕脊背一陣一陣冒冷汗。 楚芊芊摸了摸他鬢角,輕聲道:“沒事了,不要多想了,誰也沒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br> 誰會料到惠嬪給陛下講了那樣一則寓言,誰又會料到王妃才是那應驗了寓言的人?王妃的大兒子都十八了,這么多年來又一直沒再懷上二胎,就連楚芊芊都以為王妃有孕的機會不大了。 他們又不是神,能將所有事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這么快趕來,已經很及時了。 就算那個神秘人沒有出手,他們也足夠搭救她們了。 但諸葛夜還是很自責。昨晚,西街發生了一起莫名其妙的案件,一個巡邏的侍衛,執意聲稱自己看到陰間開來的馬車了,那馬車無人駕駛,還穿過了他的身體。本以為是他胡言亂語,但他哼出了一段當時聽到的曲子,而那首曲子,是已經失傳數百年的前朝禁曲,名為《菇敬,納合德》,翻譯成漢語,大致意思就是“蘇醒吧,我的皇后”。 傳說這首曲子是景仁帝為悼念亡妻而寫的,他的妻子過世后,他始終堅信妻子只是沉睡了,而不是去世了。于是作了這首曲子,日日在亡妻的陵墓前吹笛召喚。 十六年后,亡妻聽到他的感召,從地底下爬了出來。那時,她已經只剩一副白骨森森的骷髏了,但景仁帝依然認為她是世間最美麗的女子,然后拋開一切,包括帝位,與她再次結為了夫婦。 景仁帝的荒誕導致了整個皇朝的覆滅,喀什慶的大汗占領了大夏朝后,改其為大周,怕景仁帝與他的骷髏皇后陰魂不散,也怕大周帝王重蹈景仁帝的覆轍,始祖帝下令將那首曲子變成了禁曲。 但同時有傳聞,說那首曲子中包含了大夏朝復國的秘密,所以大周的歷代帝王都會組織一些專門的皇族子弟秘密研究那首曲子。 諸葛夜,恰恰是研究它的人之一。 諸葛夜確信,一個侍衛不可能憑空將它哼出來,除非,侍衛真的聽過! 于是,諸葛夜便與攝政王去查案了,想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哪知這一走,竟讓芊芊與母妃陷入了如此危險的境地! 楚芊芊雖不知諸葛夜為什么沒在宮門口等她出來,但也猜得到諸葛夜是去辦重要的事了,就微微一笑,道:“真的沒事了,我好困,可不可以睡一會兒?” 這輛馬車已被鮮血染得一團糟,諸葛夜叫來了新的馬車。 楚芊芊難得不想自己走路,就朝他伸出了胳膊。 諸葛夜抱著她下了馬車,見上官靈可憐兮兮地縮在角落,凝了凝眸,也將她抱上了那輛新的馬車,隨后,叫來侍衛,扶著傷勢不輕的少年上了另一輛馬車。 攝政王留下來善后,他還沒死呢,皇帝就敢對他老婆孩子大開殺戒,這可真是把他惹毛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楚芊芊安心呆在琉景閣壓驚,諸葛夜寸步不離地守著她,反正諸葛夜不用上朝,就是個衣食無憂的二世祖,楚芊芊倒也沒什么心理負擔。 而與府里的風平浪靜相比,京城,乃至整個大周的天都快翻了。 先是攝政王將捉拿歸案的“刺客”們交給了大理寺,經過大理寺的嚴刑逼供后,“刺客們”紛紛承認他們是受了陛下指使,要將王妃、上官靈與楚芊芊趕盡殺絕。而陛下為了逃脫嫌疑,還故意讓他們在東宮縱火、燒傷了大皇子。如此一來,誰也不會相信陛下是幕后主使了,畢竟,虎毒不食子,哪個父親會舍得傷害自己的親生骨rou呢? 但朝中那些官員的嘴巴何其厲害??? 張和首當其沖跳出來,將無中生有的本事發揮得淋漓盡致! “自古天家薄情,手足廝殺、父子相殘之事屢禁不止!唐太宗李世民,廢太子李承乾,并將其流放致其慘死!漢武帝劉徹,受jian人挑撥,因巫蠱而殺害陽石公主、諸邑公主!漢成帝劉驁,為討好趙合德,親自扼死親生骨rou!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許多!他們不是父親嗎?但他們在殺害孩子時有想過骨rou親情嗎?帝王家的父親本就與尋常父親是不同的!” 這個張和!這個張和! 陛下氣得鼻子冒煙:“朕沒傷害自己的皇兒!” 陛下,這臟水是你自個兒潑的呀! 宮門口的侍衛,可全都聽見蘇安盛說了,刺客們傷害了大皇子!而這些刺客們,又跑去刺殺王妃、楚芊芊與上官靈—— 陛下,您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為了干掉攝政王府,不惜把大皇子給搭進去,這條罪名,您背定了。 張和這人,一旦認定了,便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了,一如他曾經認定楚芊芊是個十惡不赦之徒,便死命地幫著姚汐打壓楚芊芊一樣?,F在,他也認定陛下是個心腸歹毒之人,便決計不放過任何一個彈劾陛下的機會了! “朕一向敬重皇叔!朕為什么要傷害她們?” “那是因為陛下您覺得攝政王危及到您的地位了!攝政王與王妃情比金堅,您若是殺了王妃,一定能夠打擊得攝政王一蹶不振!而楚芊芊乃漢族女子,她的背后,承載了滿朝漢官的期盼,殺了她,王府籠絡漢官的目的怕是要泡湯了!至于上官靈,哼!她是大君的后代,要是王妃死了,她也死了,攝政王與上官氏的聯姻就徹底完蛋了!攝政王輔佐兩代帝王,于江山社稷有功,陛下此舉,不覺得太寒朝臣與百姓的心了嗎?” “你……你……”一頂頂莫須有的帽子扣下,陛下的嘴巴都要氣歪了,他只是想除掉王妃腹中的孩子,怎么突然間多出這么多根本他沒干過的罪名來? 但他不可能講真話,因為講了,大家一定會質問他為何執意要除掉王妃肚子里的胎? 可他不說,不代表別人不說。 那日,一個老奶奶照例去河邊洗衣裳,洗著洗著,就看見河中心升起一塊碑來,上面用清晰的楷體寫著“旭日奚落耀上官”。 又過一日,宮里的一個小太監打掃歐陽傾生前住過的宮殿,也在里面發現了一塊同樣的碑文。 一時間,上官氏女才是真命天女的議論,像雪花一般傳遍了街頭巷尾。 奈何,禧嬪枉死,上官儀遲遲不孕,唯獨王妃的肚子一日日大了起來。 懷孕的消息終于藏不住了,但陛下和上官儀再也不能對王妃動手腳了。甚至,王妃哪怕有一丁點兒的閃失,百姓們都會自發地將責任歸咎到了他們頭上。 陛下的聲望受到了史無前例的影響,本就有名無實的他,連處死張和那種官員的權力都被攝政王剝奪了。 然后,攝政王開始一個、一個剪除陛下的黨羽,以前不剪,是不想被人詬病,但陛下干出這種天理不容的事來,輿論的方向早已偏向攝政王了。 攝政王是苦主,是一個全心全意輔佐著侄兒,卻被侄兒猜忌、倒打一耙的大苦主。 而攝政王二十年如一日,堅決與王妃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行徑也受到了廣大才子佳人的猛烈追捧,他們一談起這位險些喪妻的癡情漢,全都忍不住淚濕滿襟。 攝政王有沒有在外邊養過女人,誰知道呢? 攝政王到底想沒想過謀朝篡位,誰清楚呢? 可現在,陛下一步走錯,滿盤皆輸,全天下都在為攝政王鳴冤,其中不乏勸攝政王離開朝堂、離開大周的。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陛下惡心得連自己的親嬸嬸、親堂嫂都不放過,為這種昏君效命,不是太不值得了嗎? 也有勸陛下反客為主,拿下帝位的,反正朝堂的百官已經被你肅清得差不多了,喀什慶那邊,大君因為上官靈的事也對陛下反感得不行了,百姓們更不用說,已經把這個皇帝唾棄到骨子里了。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然,攝政王沒有動靜! 他只是拿出實打實的證據,將陛下的爪牙,一個一個踢進牢獄! 這些證據,都是真的,但真的東西并不代表全部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