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書迷正在閱讀:得償夙愿、攤牌了我是位面守護者、低調術士、死在韓娛、在股市里封神、首席龍婿、[快穿]天生男神、宦臣之女、富貴天成、西游:求求你,收了神通吧
她說這話的意思,有點吳儂軟語的感覺??赡苓B她自己都沒覺查到。 可是木香卻瞥見王喜的臉紅了,垂下的腦袋,也不知在想個啥。 木香忽然覺得今天這機會太好了,便開口道:“王喜哥,你說大梅以后找個啥樣的婆家,唉……她這個性子吧,要是萬一找個脾氣壞的,或者小心眼的,她可就得受苦嘍!” 大梅一愣神,完全沒料到木香會突然把話鋒轉到自己身上,小臉刷的就紅了,“你胡說個什么呢,把你自己的心cao好吧!” 木香是恨鐵不成鋼啊。好心好意的給你們搓合,還敢埋怨她。 可是話都問出來了,豈有收回去的道理,木香把視線轉向王喜。 王喜在她咄咄逼人的眼神示意下,有些別扭的開了口,“不……不會的,她肯定能找個好婆家……” “這可不一定,知人知面不知心,萬一遇上了,這一輩子可就毀了,唉……”木香又嘆了口氣,好似真的很擔心大梅一樣。 王喜欲言又止,嘴張了張,卻不知道要說啥。 倒是王阿婆聽不下去了,“那有啥可考慮的,大梅啊,你看我家王喜咋樣,要樣貌有樣貌,要體格有體格,你要是嫁進來,嬸子保證一定對你跟親閨女,絕不會虧待你,咋樣?” 這話還是木香偷偷慫恿她說的,實在這兩個人太會縮了,要是沒個人逼他們,只怕拖到明年都沒進展。 大梅跟王喜兩人都沒想到,王阿婆竟然把話講這么開,兩人不禁都臉紅了。 王喜都快坐不住了,手里的活計也亂了,都不知道該放哪好了,“娘,你瞎說個啥呢,別講了?!?/br> 大梅沒講話,頭垂的低,要是可以的話,只怕她都要縮進肚子里了。 木香笑著附和王阿婆的話,“王喜哥,我倒覺得嬸子說的很在點子上,你倆年紀都不小了,感覺好,就往一塊湊,要是實在不好,那便說開了,就算不成,那也沒啥,咱們都是從小玩到大的,做不成一家子,至少還能做鄰居?!?/br> 王阿婆見著有戲,也湊上來道:“木香說的對,你倆又不是頭一回見面,有啥不好意思的,這事啊,主要還是得問大梅的意思,大梅子,你老實跟嬸子說,你想不想嫁給王喜?” 王阿婆絕對是想媳婦想瘋了,否則哪能當著大梅的面,就問上了,好歹也得托個人吧! 也虧得大梅性格開朗,在猶豫、害羞、不知所措這些情緒慢慢過去之后,她還是那個大大咧咧的大梅子。 只見她抬起頭,臉上的那抹羞紅還能褪去,笑顏如花的點了點頭。 這真算大方的了,要是擱一般女娃,指定害羞的跑路了。 “哎喲,太好了,”王阿婆高興的差點就蹦起來了,完全忘了要征詢自家兒子的態度,她只關心大梅的意思。 王阿婆的激動勁還沒過,連手里的活都顧不上了,“大梅同意了,那,那我現在就去找你爹商量商量,他要是同意,那咱就著手去辦……呃,不過大梅啊,你知道你爹打算要多少彩禮嗎?” 說到提親,王阿婆自然想到彩禮一事。 自打木香蓋了房子之后,王喜跟林長栓又先后包了幾家蓋房子的活,錢是掙了一點,但要說掙多少多少,卻也是沒有的。 娶媳婦是大事,王阿婆也打算好了,真要不夠,她便去借。 想到借銀子,她下意識的抬頭望了眼木香。 這丫頭太會做生意了,家里蓋了房子,又添置了那么多的東西,手頭可能還有些銀子,真要到了那份上,也不曉得能不能從她手里借幾個。 王阿婆此刻想的事情就多了,腦子亂的像一團麻。 大梅徹底的不好意思了,要不是手里的活沒干完,她真想甩手走人,聽不下去了。 王喜的表情跟她差不多,他悄悄瞅了眼大梅。 說實話,大梅的長相,真的很普通,普通的沒有特點。 即使木香的小臉被長長的留海遮住了,也比大梅好看上許多。這兩人站在一起,就是一個天,一個地下。 更別提木香身上還有股子清靈之氣,使得她整個人看上去苒苒生輝,像鍍了一層銀白的光芒。 可是他更明白,木香離他太遠太遠,好像天上的月亮,看得見,卻夠不著。 大梅就不同了,雖然不耀眼,可是很實在,他能觸摸的到。 雖然現在他還不確定自己對大梅的感情,可是想想,如果以后每天都要跟大梅一起生活,那樣的日子似乎也不壞。 能和和美美的過下去,就是好的。 人跟人的感情,經過漫長時間的磨礪,愛情也最終會轉變成親情。 王阿婆也不糊涂,其實在她提議完了之后,就一直在等著兒子表成,就怕他站起來反對。 現在看著王喜低著頭,也不吭聲,那便是默認了。 大梅也是差不多的表情,看樣子這事有戲。 王阿婆高興壞了,本來是想提前從木香家走的,可是想想,似乎太急了一點,便忍啊忍。 中途的時候,把木香拉到一邊跟她商量著,看這事要怎么辦。 木香又哪里會懂得,她又沒成過親,也沒幫別人cao辦過婚事。 也是王阿婆急的暈頭了,否則哪會找她詢問。 這一次買的材料,直到在天快黑,才全部裝完,做成香腸。 中飯跟晚飯,都是在木香家里燒的。 如今家里的菜也多,隨隨便便,也能燒幾個像模像樣的菜出來。 蒸咸魚自然是不必說,咸魚里面拌上辣椒醬,舀些菜籽油,再夾一塊豬rou,香蔥跟青蒜,自然也是必不可少,拌好了之后,擱在米飯鍋里一蒸,那咸香味,絕對的下飯。 這兩日期她泡的豆芽菜也數量也增加了,除了拿給陳有發去賣的,剩下一些不怎么好看的豆芽菜,就自己家吃了。 木香很會種韭菜,應該說,她對種菜,還挺有一套的。 她遵循不同的菜,按著不同的種法去種,而不是每樣蔬菜都用同樣的方法去伺候著。 她種的韭菜,放眼在村里,都沒有人能比得了。 鄉下的韭菜都是很老的品種,很細很矮,長出來,不像菜,倒更像是草。 但是木香家的韭菜,卻長的又粗又高,嫩綠的韭菜葉子,稍稍一掐,就能掐出水來。 等到明年春上時,木香還準備把韭菜根重新排一下,擴大一個菜壟。 這些日子,她一直都抽空挑些雞屎糞去墊菜壟,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她近兩個月的墊高,她家現在的菜園子,再不會積水,也不太洼,里面的菜長的可好了。 今兒的菜里頭有就韭菜,跟綠豆芽在一起炒,又脆又嫩,特別香。 除了這兩個菜,木香還抓了幾個雞蛋,做了雞蛋羹。 菜園里的青蘿卜也能吃了,晚上的時候,木香便把剔下來的豬皮都燒了青蘿卜。 雖然這豬皮沒有豬rou好吃,但燒了蘿卜,味道倒也挺鮮美的。 第二天一早,木香跟彩云,便拎著香腸,掛在晾衣繩上,這么多的香腸,整整掛滿了半個晾衣繩。 彩云看著這些圓滾滾的香腸,感嘆道:“這些香腸真好看,也好神奇,被包在腸衣里頭,也不會漏出來?!?/br> 木香撈了新買的棉花出來,想著該去彈棉被了,聽見彩云的話,好笑道:“只要你不用針去戳它,它肯定不會漏,彩云,快來幫幫我,這棉花要曬上一天?!?/br> “哦,來了!” 上午的時候,木香吃過早飯,就去大梅家借了驢板車。 木香沒趕過驢板車,可凡事都有第一次,驢子性情溫和,她想著趕一次試試,萬一要是行的話,說不定明年她自己也買頭驢子,這樣進城也方便一點。 所以在林長栓要求陪她一起時,被木香拒絕了。 大梅是不放心她一個人趕車的,想來想去,她家舊被子都快硬成木板了,一直想抱去翻新的,就是沒逮到空。 今兒正好趕上了,便跟木香一起趕著板車,帶上棉花跟舊被子,去了左家莊。 木朗跟彩云還是留在家里看門,院里曬那么多的香腸,多留一個人在家,她才放心。 當然了,黑寶也很重要,它脾氣隨著所紀增長,也越發的不好,不相熟的人,只要踏進木家院墻的范圍之內,黑寶都會竄起來,狂叫一通。 有了它在,家里也更安全些。 這種時候,木香還是沒忘記赫連晟留下的兩個暗衛,兩日沒見瞧見他們出現,也不知走了沒有。 ** 左家莊比玉河村可是大多了,木香跟大梅趕著馬車,順著大路走,不到半個時辰,便進了左家莊。 還沒進莊,就感受到這個莊子不同。 首先,在村口的位置,能看見一個類似祠堂的地方,走近了一看,上面的匾額寫的卻是思學堂。 里頭還有朗朗的讀書聲傳出來,看來這里就是左家莊的學堂了。 大梅羨慕不已的伸頭往里面瞧,“真是個好地方,這讀書聲也好好聽,唉,要是能進去瞧一眼就好了?!?/br> 別說大梅沒念過書,就是林長栓也是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家里沒那條件,況且大人也沒那個總識把孩子送去念書。 他們覺得,有那個錢,還不如稱幾斤rou,給孩子改善改善伙食呢! 木香也伸頭看了一眼,“明年我讓木朗跟彩云都來上學堂,早上過來,傍晚的時候回去,就是路程有點遠,要是有校車接送那該多好?!?/br> “啥叫校車?”大梅完全聽不懂她說的啥。 “沒啥,我隨便說說的,”木香不想跟她解釋,想解釋,也解釋不清啊。 “大梅,等你以后有了娃,也一定要叫他來上學堂,不能為了省兩個錢,就不讓娃上學,別看在學堂里凈是學些文字,念個詩啥的,可真要用到的時候,才曉得念書有多重要?!?/br> 大梅道:“這個你放心,我以前就遺憾我哥沒上過學堂,他要是上了學堂,肯定能干大事,也不用像現在這樣,只能在田里跟莊莊稼打交道?!?/br> 想了想,她又道:“不過我句不好聽的,你可別生氣啊?!?/br> “我生啥氣,有啥話你盡管說就是了,”木香正穩穩的揮著鞭子,那小驢子也邁著悠閑的步子,走的不快不慢。 “你家木朗,不是很聰明,上了學堂,也不一定能學的好,要是沒考上功夫,這學不就白上了嗎?”大梅也不是小看木朗,她說的是實話,木朗確實比同齡人木納些,沒同齡小娃那么機靈。 木香不以為意的搖搖頭,“我讓他上學,是想讓多讀點書,多知曉些做人的道理,多學點知識總是好的,就算考不上功名,那也沒啥,當官可不簡單,我也不想他當官,只要他平平安安的娶妻生子,有能力養活一大家子就好了?!?/br> 歇了口氣,木香接著說道:“比起做官,我更希望他以后能經商,做官做的不好,腦袋就危險了,相比官場的險惡,做生意更容易些,他是沒那個能力,那就做些小生意,夠糊口就成?!?/br> 大梅沒想到她把少名利看的這樣淡,她還以為以木香的性子,是非得讓木朗去做官,然后把官越做越大,光耀門楣呢。 “你說的也對,咱做小老百姓的,只求國泰民安,咱們呢,把小日子過好了,不愁吃,不愁喝,那就是萬幸了?!?/br> 大梅雖然沒經歷過戰火燎原,可是聽老一輩的人說過。 打仗的時候,村里的男丁,都被官府征去當兵了,幾年之后,連個尸首都沒有,就說人死了。 運氣好點的,廢了一只胳膊,或是一條腿,至少還能活著回來。 只要一打仗,糧食也會跟著漲價,他們的日子也就更難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