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節
何況農村娃就是不怕傷不怕痛,越挫越勇。但凡讓他聽到誰亂嚼舌頭,仍然是沖上去拳腳伺侯。 武梁聽說此事后,頗有些感慨。實際上她并不希望十一摻和這事兒。和程熙一樣,他們屬于小輩兒,男男女女間那點兒事,拿到他們面前說,武梁心里還是會有些別扭。 再者,想他小小人兒,能有多少能量?她并不需要他多使這股勁兒。 武梁使人接了十一來寺里,想問問他愿意在寺里住段時間還是回燕家村住段時間。結果一看,這小子眼窩青著,鼻尖紅腫,嘴角帶痂,拳頭上有新傷,竟是剛下火線的樣子,也不知道身上有沒有傷。 “等下我讓人送你去城里醫館看看,然后就送你回燕家村住幾天吧?!?/br> 借著養傷的名義避開這些事兒不要參與了??慈思已嗄显?,都回燕家村躲著去了。 十一梗著脖子不肯去,“燕南越又不是姑姑什么人,他躲著就算了,但我是姑姑的侄兒,怎么能夠也躲著?姑姑在這兒遭人污蔑,若我卻只顧自己縮頭躲著,連句安慰都給不了,那我成什么人了?我不回去?!?/br> “不回去也行,那就在這昭明寺和姑姑呆在一處吧,這樣便可以安慰姑姑了?!蔽淞旱?,“那你可得想些好詞好句來安慰我啊,來吧,先說幾句我聽聽?!?/br> 然后一臉期待的,眼巴巴的看著十一。 哪有這樣討安慰的,姜十一沒忍住一下笑了出來,卻不小心牽動傷口,痛得呲著牙吸了口涼氣。 然后他很快又紅了眼睛,“我一直幫不上姑姑什么忙,一直都是姑姑的累贅。如今姑姑被人說得那般難聽,我真是恨不得每個人抽上幾個嘴巴去??蓪嶋H上我卻只能眼睜睜聽著毫無辦法,我真是無能又無用?!?/br> 這小子一副愧疚樣子,好像是他做錯了什么事似的。 武梁問他:“你真覺得姑姑是個好人?” “當然是。姑姑拋頭露面,那是為了賺錢養家。還不只是養家,還扶弱濟貧,救助許多人,跟旁的商人根本不同。很多商人重利愛財,為富不仁,姑姑根本不是這樣的人。 單就女子而言,身世清苦的女子多了去了,她們要么甘心為奴為婢發賣了自身,要么不愛辛苦勞作只靠出賣身體過活,姑姑這樣自力更生,兼濟天下,才是最最好的好人?!?/br> “可是十一,世人并不認真看這些,他們更多的看表面,更多的重風評。十一,你可想過,如今流言傳成這樣,很可能帶累你以后的舉業進考。所以這時候你不要出頭露面,盡量淡化存在才是最好的辦法?!?/br> 姜十一吸了吸鼻子,“我不怕,清者自清,公道自在人心。姑姑,我都想好了,我是姜家唯一的男兒,姜家我說了算。程府要退親便退親,但姜家已經無旁的族人了,沒有人可以出來指手劃腳。若有外人敢給你扣道德敗壞的帽子,我必不允。還有,祖父去世時就說了,如果我尋到親生父母,盡可以改姓回去。他有愧于祖宗,讓姜家就此斷了也罷了。只讓我以后別忘給他上柱香即可?!?/br> 姜老秀才帶十一回家的時候,十一已經大了,很可能記得自己的家和親人。姜老秀才帶他回去,指望他做活計賺錢跑腿等,兩個人算是互幫互助的合作關系。 所以姜老秀才也并不排斥姜十一尋自家至親。 十一說,其實他真是孤兒,他父母家人早就沒了。不過,他說,“姑姑,我以后進舉或立業后,必要另立宗祠。我認你做娘好不好?以后你就是我親娘。將來宗祠排位自娘始,你就是咱姜家的老祖宗,正堂掛你畫像,子孫后代都要在你跟前磕頭。姑姑,鳳冠霞帔我未必能給你掙來,但宗祠我一定立得起來?!?/br> 現在的人們對鬼神,對祖宗的敬仰,十分虔誠。小十一因為應了姜老秀才,現在便時時在老秀才牌前上香,好像點柱香他真會聞到似的。 武梁心說她死后焚骨為灰就罷了,牌牌都必要制一個,哪有那么麻煩。 不過她心下感動,便道:“那些,以后再說吧?!闭f著順手拍了拍十一的肩。 結果十一沒忍住,又是一咧嘴。 原來和同窗相斗,被推倒在地,肩膀撞上了石棱,如今青紫一片。 怕她擔心,他一直瞞著不說。聽說去接他時,他就不愿意回來,說等過上三兩天再說,到時候臉上的傷能好些。 武梁想,這小子一直都不算很善言辭,但一直都知恩圖報的,是個好孩子。 只是他心里肯定依然裝著那小小惶恐,怕自己出力不夠惹她嫌棄,要不然怎么到現在也是,總愛一個勁兒的自責,總愛說自己無能無用呢。 她從沒明示暗示過,希望得他多大濟吧。 既然他希望,那么有難同當吧,他也大了,需要鍛煉了。 武梁想了想,道:“十一,你知道我為什么讓人接你過來嗎?我正是需要你幫大忙呢?!?/br> “真的?我真的能幫上忙么?”十一眼睛亮亮的,卻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能幫上什么忙啊。 “真的。并且這回,姑姑可就指著你了?!蔽淞阂荒樥J真,“紅茶綠茶,還有侍衛們,他們很多人身上都有跌打損傷的藥,也會揉捏活血的活子。你快去找人處理好身上的傷處,回來我再同你細講?!?/br> 姜十一猛點頭,然后轉身就往外跑,忙不迭地找人上藥去了。 ··· 十一上了藥回來,手上臉上都有些深淺不一的藥印子,看著大花貓似的。 武梁好笑的點點他的鼻尖兒,成功讓他又吸了一口涼氣。 “痛吧?你看你動武多不劃算,要想法讓對方痛才是對嘛?!?/br> 十一搖頭,“他們人多,我打不過?!?/br> “那還敢出手?” “我若不出手,就一點兒機會都沒有了。我沖上去打他一拳,哪怕緊接著被人打回來五拳呢,反正我那拳也已經落在他身上痛在他身上了。下次還想說閑話,就要顧忌著會不會再挨一拳去?!?/br> 武梁點頭,這也是一種威懾嘛。不過,這傷敵八百,自損四千的做法,還真是有夠樸實。 武梁耐心引導他,“我覺得,你是不是還可以想想別的辦法。那人既然愛說人長短,肯定是有些賤性的,這種人總會得罪不少人的。 咱可以等機會,等他落單的時候再下手,也可以拓展人脈,多團結鼓動一些身邊的同窗,大家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一起對付他,到群毆完了再提醒他嘴巴留德,讓他知道自己錯在何處。這樣縱使既然會被打回來,那也是對方吃的虧更大,更有震懾效果。至少比一拳頭,能讓他長記性?!?/br> 十一認真的思考,然后點頭,表示回去后就試試。 武梁點頭,又道:“并且回擊的方式很多,也并不一定是互拼蠻力。是人都有弱點,有時候找準對方的弱點下巧手,更能事半功倍?!?/br> 然后就說到正題,“比如說流言,堵是堵不住的,但流言說到底,就在于個‘言’字,最終也還是人那一張口。傳流言者的特點在于,他們常常躲在臺面下,陰暗中,暗挫挫參與。他們的弱點便是,一旦誰被提到明面上來,會平白比咱們多一份心虛。 知道了對方的弱點,就沒啥好怕的了。對方能言,咱也能言不是。用武的既然壓伐不住,那咱就改來文的。 你剛才不是說我救弱濟貧什么的一堆嘛,你把這些列舉一三五七項出來,用事實和流言對辯。光明正大駁倒他們,旁的不用多做,流言也就自行消散了?!?/br> 十一點點頭,“我一定會把姑姑行的好事說給眾人聽的?!比缓笏诱J真的思考,再開口又有些遲疑,“但是,只不知這樣能不能說服他們。他們那些人,往往思想偏頗頑固不化,也能引經據典說辭多多,總是滿嘴自以為是的道理?!?/br> 他很擔心沒說服對方,反被對方問個啞口無言。到時候,就會白白淪為笑柄,給人們嚼舌增了調料,流言只怕會越發的猖狂了。 那樣的話,還不如默默的別鬧那么大的好。 武梁笑,“沒關系,若文的還不行,咱還可以再動武。不是有句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嘛,咱們有兵,怕什么?!?/br> “兵?姑姑要請軍爺們出面嗎?”程侯爺手下有許多兵,姜十一不太清楚自家姑姑能不能動用得了。動兵這種事兒,貌似是件很大很了不得的事情呀。 “不是的,咱們動兵,不是找那種五大三粗的,得找會胡攪蠻纏的,好應對那些引經據典。咱燕家村不就很多這種人嘛?!?/br> 當初成兮開業,動用很多燕家村的人。如今留在京城的有大半,在她名下各店幫忙或各行小生意做著,還有包打聽什么的行當,小人物耍賴撒潑什么的,他們最會了。 所以武梁看著緊張的十一直笑,“放心,到時候,會有很多兵幫你的?!?/br> 十一還不太明白那些所謂的兵要如何個用法,但他仍鄭重點頭,“姑姑放心,不管輸贏,我都會拼力一試?!?/br> 臭小子,根本還是沒信心嘛。 不過武梁相信,跟他說過的,他肯定會認真做好的。 ··· 送姜十一回了書院,這邊武梁又捎信兒給程向騰,說姜十一受傷了,想請他幫著尋個大夫去瞧瞧。 她被程向騰要求住在寺里不能回城,說等京城里不再那么沸沸揚揚了再回去。 那她有事兒,當然只好麻煩他了。 武梁其實是想請程向騰出個面,給十一壯壯膽。那些同窗下手夠狠的,需得借借程侯爺的威風來抖那么一下。 當然程侯爺出馬,怎么會只是請個大夫去呢。 程向騰聽說小姜同學為了替武梁出頭挨了揍,便親自請了大夫送了傷藥過去,順便把書院兩個助教夫子罵得狗血淋頭。 那兩個助教夫子,大體相當于現在的生活老師,課堂之外的工作歸他們管。如今學生課下不但以傳閑話為樂,還打架斗毆聚眾行兇,簡直不成體統。 程向騰斥問他們教帶出一幫什么東西,弟子們當眾說人長短,作夫子的不知約束還是無能約束?這樣的道德和能力,又怎么配當夫子。 罵得人家兩個助教夫子無顏再在書院這種高雅地方誤人子弟,當場蓋起鋪蓋背著包裹走人了。 程向騰又斥問說閑話的小子們可有實證,若無,請他們家長來說話。 請家長這種東西,不論在什么時代都比較坑爹。但侯爺發了話,這事兒確實是自家小子理虧,那些當爹的不出頭也得出頭了。賠禮,道歉,一個個作盡俯首姿態,程向騰才算罷休。 然后書院里被自家老爹揍一頓,被勒令領回家好生教養的有那么好幾個。 有程向騰這態度作后盾,那些在十一面前趾高氣昂無所顧忌的高貴頭顱們,也不敢有事無事瞎仰那么高了。 流言于是從明面轉到了地下。 而姜十一也按武梁囑咐改走文路,并且大張旗鼓放話出來,說有事兒大家明著說啊,背后唧歪的那是小人行徑惡賤嘴臉,與反方約戰溢水河,擇日辯論。 他搞得動靜挺大,在南山書院放話,在成兮酒樓放話……高調得整個京城都沒有不知道的。 ··· 溢水河上溢水橋。 對辯日子說到就到。 參加辯論的分左右站橋上,湊趣瞧熱鬧的沿河列兩旁,人烏渙烏渙的,這陣勢,出人意料的大。 人民群眾對八卦的熱情,真是古今咸同。 姜十一站在橋上,有種千斤重擔一肩挑的壓迫感,又有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邁感,還有要力挑眾人的興奮感。今天他是領頭雁,他是排頭兵,他要沖鋒陷陣舌戰群雄哪,想想又有些激昂。 收斂心神深呼吸,冷靜一下后,姜十一瞄瞄自己身邊的人,再瞄瞄對方。不由又一陣兒陣兒的心慌。 還是人家人數多呀。 姜十一是早早就擺開陣勢站在這里的,和他一隊的,有他在書院里的兩個同窗,和成兮酒樓顧客群里幾位立場十分堅定,已經雄辯過不少場的舉人學子。 不是沒有更多的人追隨。只是這是武梁的意思,讓他們出面的人盡量少些。有那么幾個人,就足夠了。 這樣對方就不會為了人數上的優勢,而動員更多的人參戰。也免得以后有人提起來,會說當初她的反對派隊伍,是多么多么的壯觀。 并且人數少,這也是沾便宜的一種。 咱這里滿打滿算就那么不足十人,對方若人數過多,贏了也不見得是因為道理在他們那邊,而可能純是因為以多欺少,勝之不武。 所以他們也只能精簡人員。 現場重新調配,就會有各種問題。多種準備后想上的沒能上,怨,隨大流不想出力的仍硬被扯上了,也怨??傊麄兩俨涣藭懈鞣N問題,自亂陣腳。 這是心理戰。 但姜十一的心里也天人亂戰。 一會兒強自鎮定,想把自己準備好的一二三四條仔細再背上一遍,免得到時候打磕巴說不出來。 一會兒又忍不住埋怨燕南越,他來了信兒說今天會來京參辯,卻到現在還不見人影。 他怎么現在變成這樣了呢,真的忘恩負義不記從前了嗎?他說心里一直感激姑姑喜歡姑姑忘不掉姑姑,只是因為明知事不可為,所以求親不成就迅速撤退那些話,都是為了自己開脫的嗎?這還是他認識了許多年的哥哥嗎? 抬頭看看天,差不到到時辰了,可是兵呢,姑姑說的兵呢?姑姑一向辦事謀定而后動,少有辦不成的,難道這次是因為被困囿山中,所以遣兵不成嗎? 兵不達陣,還用什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