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
程向騰:……還是起來背會兒吧。 程向騰有晨練的習慣,便常常把劍帶回屋里掛在墻上。于是這小家伙就對那明晃晃的物什產生了極濃的興趣,爬桌子上椅子的,就去揪那垂下的劍穗玩。程向騰見了,就把那劍穗摘了給他,結果他玩兩下就扔了,再在桌子上擺個小凳子繼續爬著去夠。 那劍是真家伙啊,又重又利,不用刺的,砸一下都夠他受的了。程向騰嚇的又換了地方掛。 于是小家伙也換地方爬,爬上榻,爬上扶手,爬上靠背,繼續夠那劍穗子…… 再換地方掛,下面空空的沒地方墊腳,于是小家伙有了新招,拿根長長的竹竿子戳。戳一下戳兩下,戳上個十來下,那劍也得晃那么一回,于是繼續戳…… 程向騰沒法了,找武梁告狀,“我一次次換地方,他一次跟著換地方……你也不管管?!?/br> 武梁,“你掛著他跟著,你再掛他再跟著,你們倆怎么這么會玩啊……”竟是不管。 程向騰沒法,有天回來就帶了把削好的木劍。好了,這下更纏上了,這小兒堅決要求讓他爹亮真家伙,要比試,要對訣…… 武梁鼓掌:……真勇士! 程向騰:以后會不會無法無天呀?好憂慮…… 后來他也拿了把木劍,比試中落敗,乖乖讓自己兒子修理一頓算完。 多了個孩子,多了許多煩許多惱許多哭笑不得,可是,那種感覺戒不掉。什么抱孫不抱兒,男人慢慢的一天不被鬧騰就不自在,覺得少了點兒啥。 有時明明累成狗,或者冷著一張臉回家,被女人孩子左右臉口水一吧唧,小意一巴結,總能人回血天復晴。 噢,玩冷漠孤僻什么的,那是裝x小年輕,或孤獨老男人干的事兒。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男人,都沉溺的現實的溫暖中。 作者有話要說: ☆、第76章 .風云變 府里的生活雖然低調,但其實過得還不錯。老夫人病了一陣子慢慢也就好了,雖然神色稍顯憔悴了一些,但慢慢調養也就是了。 其他主子么,洛音苑這倆父子就不說了,見了面總跟吃了蘭花豆似的,咯咯咯個沒完。另一位主子二小姐么,從她本人到府里眾人,絕沒有人會說她過得不如從前的。 至于府里其他下人么,代理當家人武梁表示,她的管理相對寬泛,多賞少罰不拖欠工資,也絕沒造成什么冤假錯案,犯了事兒該換崗換崗,該炒魷魚炒魷魚。該打屁股的,交給二小姐??偟膩碚f,肯定不會比其他主子當家待遇差就是了。 而武梁自己,和某某男人,個中膩歪自不必一一細說。 總之府中也算生活靜好。 而外間,卻顯然并不平靜。并且忽然之間,京城里一場巨變。 皇帝病躺,太子未立,朝野各種紛亂,其中當然屬立太子呼聲甚囂。 立就立呀,皇帝并不是不肯立。問題就是,立誰呢? 細數下來,皇上幾十年間瓜耕不輟奮勇直播,如今除卻公主不說,光現存的皇子,就有十二個之多。 并且各皇子俱有支持者,包括一個才出生的月娃娃,十二皇子是也。 大湯皇子,到了十四歲方可隨朝議政,也就是說,十四歲才算是官方承認的成年了。所以十四歲以下的小屁孩兒們,讀個書淘個氣瞧個熱鬧就罷了,還沒參政議政呢,懂個什么?爭什么皇位?靠邊兒玩去。 這些上奏折表示支持立他們為太子的人,就純屬起哄加秧子,作不得數的。 這樣一篩選就剩下不多了,十四歲以上的成年皇子也就五位。 大皇子一派,也是呼聲最高的一方。中宮無子嘛,大家都是庶,于是他占了長。 只是大皇子庶得比較厲害些,生母只是個宮女,至死沒得封號沒提位份。 不過他自己已經理政多年了呀,屬于下手早撈得飽的品種,雖然沒有外家的支持,可他自己已籠絡了些朝臣的支持,這些年自己培植的勢力已不容小覷。五皇子就追隨著他。 二皇子小時摔過馬腿有殘廢,自動pass。 接著的實力一派便是三皇子那派。論生母位尊,就屬他了呀。四妃之首德妃之子,并且德妃娘家是世家大族,有相當的影響力。他也已經在朝堂上主管一方,自己的勢力加上母族的勢力,也相當寵大。 另外還有實力一派是四皇子黨。 四皇子剛及弱冠,是四妃之末惠妃之子。只是這位小時有弱癥,一直調養許多年,因此如今都這年紀了,才剛剛接觸政事,朝堂上屬于還沒有站穩腳根的。 這位雖然政治生涯起步較晚,本人開府時間也較短,算起來是成年皇子中個人勢力最弱的。但擱不住其母惠妃來頭大呀,那是太后娘娘的親侄女兒啊。娘家雖不是世家大族,但在朝中也是清流一派。 最主要是皇上孝順,對老太太的話向來會多考慮幾分。若太后娘娘真能對四皇子的能耐好處說出來四五六來,只怕皇上就真能一張口立了他了。 除了樓上這五位成年皇子,其他的,比如珍妃的六皇子,才十二歲,未成年所以才能品性都未定,爭什么皇位呀。其他的小兄弟們更小,更靠邊玩著。 本來三足鼎立,挺好的,朝堂上你方唱罷我登場,比拼著上奏折薦自家新主啊,順帶的踩另外兩家一人一腳啊,也公平得很。 結果,太后病了。 做為政敵,當然大皇子黨和三皇子黨就預祝這太后娘娘就早點兒掛吧,她掛了就沒人罩著老四了,少了一個勁敵呀。偏愿望挺不美好的,人家太后撐得住。 這位太后從倒春寒那時候病起,就一直說是病勢沉重的。宮中幾番傳出消息說快不行了,偏人家總能吊著一口氣兒,就是不死你說。讓那兩位好想下手掐她呀。 皇帝是孝子,自己也病得快不行了,還稍有力就去給他的老母親請安呢。結果到了五月間,某天忽然有消息傳出,說太后娘娘病得話都說不出了,還一直給皇帝比劃著四個手指頭呢?;实鄄蝗棠媪四赣H,含淚點了頭。 話說在太后生病這段時間,惠妃并不敢拿外間的壞消息去煩擾太后,怕再把老太太真氣急沒了,更完蛋。而大皇子三皇子兩派人,幾乎是很默契的一致對外,把四皇子欺負摘洗得十分苦逼。據說他失去了身邊最得力的四個臂膀,還有府里兩位謀士也被誣入了獄。 眼看著四皇子政治手段稚嫩無力,太后又老邁病弱,一些本跟隨的臣子也紛紛動搖甚至別投。有臣子甚至覺得,單等著太后娘娘一升天,四皇子的勢力只怕也就潰散瓦解了吧。 誰知道這時候,傳出“四根手指”這樣的事。 并且,這是什么時候?這是皇帝自己身子也撐不住的時候呢?;实墼谀赣H榻邊落了淚,然后回去的當夜,自己病勢更重了,第二天起不來身了。 但據說人一清醒過來,就喚了稟筆太監和內閣四大輔臣進宮面圣…… 然后那天夜里,忽然京城大街上就戒了嚴?!首佑龊?。 人人都眼睛盯著四皇子的時候,誰能想到卻是三皇子一個疏忽,被ko了?,F場抓到的刺客遭逼供不過,供出是受了四皇子指使。說是四皇子之前被打壓太過,因此氣恨反撲。 德妃跪在皇帝寢宮前,哭得聲嘶力竭狀若瘋婦。德妃娘家人跪宮門外,哭求圣裁,偌大一個世族,跪得那叫一個浩浩蕩蕩,哭得那叫一個悲聲震天…… 圣裁當然沒那么快,但當日內閣四大輔臣進宮所議何事,卻是再沒有動靜了。 當然四皇子做為此事的重大嫌疑人,被宗人府請去喝茶去了。 結果這位四皇子在宗人府的小黑屋里,據說是受不住陰寒,很快病倒了。報告上去,皇上正怒著,也不答理他。 然后沒幾天,這位年輕人跟與太后娘娘和皇上兩個病人搶官道似的,就搶先上了路了。 宗人府力證,一切按例沒有嚴刑沒有虐待,是他自己事情敗露,連驚帶嚇加先天體弱,扛不住事才走的…… 這么快兩位實力干將沒了,然后沒多久消息終于瞞不住,太后娘娘知道四皇子沒了之后,也很快就撒手去了,老太太也沒得玩了。 結果再沒多久,卻查出來三皇子之死,是大皇子所為…… 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人證物證,一干人眾。于是大皇子也被宗人府請去賞月去了……還饒上一個五皇子,哥倆一起做著伴兒。 朝堂上很怪異的安靜,也怪異的暗潮涌動。很多原來站了隊追隨了別人的人,現在象沒了娘的孩,忽然茫然了。 好嘛,實力派們,都去搶頭等機票去了…… 那現在,大家,咱們,以后跟著誰尼,腫么辦聶? 而關鍵時刻,還得看人家帝國老大的。這么喪鐘敲啊敲的連聲響,這么成年可堪用皇子揮啊揮的個個揮揮小手絹兒走人的時候,皇上大人的病情,卻日漸好轉了。 看來這當皇帝吧,果然得有那命啊。 于是立太子再不用那么迫不及待了呀。人家皇帝也不過四十來歲啊,要擱現代,時髦大叔們還在猛揪青春的尾巴呢。就算是在那個平均壽命不高,愛趕早的三十歲可能就做了爺爺的年代,但人家是圣上了,是天下之主呀,那必須得是開掛的人生啊。 所以大臣同志們不必太焦慮啊,華燈上了該洗腳洗腳,該按摩按摩,該大老婆大老婆,該小老婆小老婆…… 這事兒于程家,并沒有什么關系,外面戒嚴咱不出門,外面寬松咱聽熱鬧就好嘛。其他的,該怎么過日子怎么過去。 在這么連番的從后宮到朝堂都震翻了天的一整夏天過后,珍妃娘娘淡定送來了中秋月餅,名茶果酒,囑老母該吃點兒吃點兒,該喝點兒喝點兒?!獌涸趯m里挺好的。 而程向騰,在九月底的時候卻忽然升了官。原本一個五品的指揮史,直接升為了四品,做了副都指揮使。 原因么,卻是因為充州那邊的情形不大好。 ——這么大半年過去了,關于程侯爺的病情,報回來的信除了上次的“時有昏迷”,后面一直是“沒有起色”。 而令程向騰憋悶的是,他兄長這么大的事兒,他這次竟然請不來假去探看了。 先是朝廷覺得邊關有異動,要緊著練兵呢,正是用人之際啊亂跑什么跑。后來朝堂上大地震一個接一個,誰都趴窩老實呆著去,湊什么亂啊。 于是這一向,程向騰基本都在憋著氣兒的cao練那幫兵崽子…… 而宮里的皇上,在某個日光晴好的時候,忽然悄沒聲的擺駕西山大營。正遇上程向騰指揮著兩支隊伍對練陣法呢。 但見兩隊望旗而動,令出疾行,你來我往廝斗甚酣,呼喝遍野,煙塵遮天……據說當時就把悄悄山頭觀戰的圣上給鎮了。 程向騰就這么入了圣上的眼。上面一句話,連升兩級…… 圣上說是身體好轉了,卻于完全好了差得遠的遠的遠的很著呢。要不跑西山大營不騎馬去還擺著駕坐著轎呢,當山路好走咋的。 他肯拖著病體就去閱軍,當然是因為邊關真不好。 唐端謹去了邊關之后,一直收攏不好邊軍,每每奏章回京,都是指責邊軍里某某將領不服號令不聽指揮之類的,甚至將某些損失較重的敵軍擾邊,都怪罪到那些人身上去。 當然唐端謹提到的這些人,在邊關,還有一個統一的出身,叫程家軍。 從前,程家軍就叫程家軍,那自編的番號,是震聾發饋的,是叫嚷出來,能讓北辰兵裹足不前的。 只是后來程家軍從程老侯爺扶持今上登基后,到如今已經過多次整編,尤其現在的程侯爺程向驥領導之后,就再沒叫過程家軍。至少在兵部的來往文書里,在上報朝廷的所有奏折里,再沒出現過“程家軍”這三個字。 但邊軍知道,與邊軍相關的人也都知道,這三個字并沒有湮滅。唐端謹他啃不下來邊軍,就因為程家軍雖然整編來整編去,但底子仍然是那個鐵血的鐵板的程家軍。 朝廷也因此處置了幾個人,但絕不可能處理一批人。這些人,都是在邊關征戰駐守多年的人啊,個個都是身有軍功的人啊。 如今北辰已經從小股試探,到現在規模越來越大,從擾邊明顯變成入侵,并且北辰朝廷往邊線集結的軍隊也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如何能先動他們這些將領?不擔心軍隊嘩變也得擔心到時無人可用吧。朝廷因此十分手軟。 程家軍并沒有因此動到什么筋骨,但唐端謹做為程家的姻親大舅子,那對程家軍不動聲色卻不遺余力的指摘,甚至對程侯爺病臥中仍不放權的咄咄不滿,這種態度相當耐人尋味。 唐端謹做為欽差,依旨行事卻束手無策,挺讓人懷疑他的能力問題的。他為了自辯而將責任推給程向驥,原也說得過去。 可是實際上,程向驥雖然病得反復昏迷了,但朝廷并沒有撤他的職繳他的印,說明他還是邊軍統帥,人家不阻攔他行事就是遵旨了,并沒有義務把什么權利都交給他。 再者程家軍是個什么形勢,皇帝知道得相當清楚。所以皇帝若不是專門找茬的,便不會因此怪罪他。你唐端謹能交差即可,并沒有必要上折對人家插刀吧? 年底時候,宮中珍妃賞府里年節禮,還特意遣太監問了程向騰這件事兒,并且鄭重提醒他,和姻親要交好,要處得象個姻親…… 程向騰連著眉頭皺了好幾天。 這天他就語氣沉沉跟武梁講了。然后,武梁就跟著也默了。 唐端謹這般行事,自然是他沒把程家當姻親,是他不夠意思。珍妃卻要程向騰去交好? 唐家有什么,唐端謹有什么?世家,禁衛軍,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