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此事二人聊了幾句就達成了共識,倒是墨胖兒隨口提起的另一件事讓祝久辭險些跳起來。 原來祝久辭悶在府中膩膩歪歪的這些時日,京中風言風語已然傳開了,說是北虢國唯一大司樂被小公爺困于府中,百般調戲,上下其手,偏執變態,不允見人。 京城小公爺霸道作風被眾人推上風口浪尖,討伐無惡不作小公爺的呼號簡直是二十年的頂峰。 京城各大小報頭榜頭條: 小公爺欺世盜名,怎能不除! 奮起反抗,大司樂站起來! 突破牢籠,金絲雀展翅高飛! 拯救司樂,打倒惡霸,我輩之責! 同樣風風火火流傳不絕的還有藏匿于各大書坊內院小道的深閨秘冊。 霸王硬上攻,美人在劫難逃。 撥動你的心弦我的琴 將軍小兒夜戲俏琴師。 國公府那些秘辛事兒。 凄美金絲雀今夜折羽將軍府。 美人淚,琴弦難斷斬情絲。 祝久辭:冤枉啊。 朝墨胖子道過別,祝久辭憤憤下樓,亦撒氣踢踏可憐的衣擺。 幽怨地朝著座中驚惶美人瞥一眼,哼一聲轉過去,不理這個罪魁禍首。 美人本就惴惴不安驚慌不已,這下見到祝久辭不理他更急了,一路小跑上前拽住他衣袖。 小公爺 不理。 抱住。 扭一扭,不理。 美人慌亂,四下張望,不知道找誰說理去,最終只好又吧嗒一下黏到他身上,雙手緊緊抱著不放。 祝久辭的氣半路就消了,畢竟歸根結底百姓們的胡思亂想又不是昭歌忽悠出去的。與梁昭歌解釋以后,美人要擼著袖子跑到街上說理去,被祝久辭強行拉住。 若是梁昭歌真去替他說理,保不齊第二天京城就要流傳出小公爺強迫美人自攬罪責、美人忍辱負重、美人難堪折磨、小公爺黑心昭昭天地難容云云。 與百姓斗智斗勇的同時,祝久辭還在眼巴巴等著圣旨的到來。結果圣旨沒等來,倒是等來一道口諭,說是要讓梁昭歌進宮領旨。 賜封大司樂的圣旨本來由宮人傳到國公府即可,但由于京城這段時間風言風語太激烈,竟一下子捅到了圣上面前,圣上為堵眾口,不得已傳召讓祝久辭和梁昭歌一同進宮,按照眾意,遞圣旨的同時順便敲打敲打祝久辭。 祝久辭和梁昭歌自然是馬不停蹄地去了,圣上也沒有嚴厲苛責,簡單說了幾句就放祝久辭離開,單獨留下梁昭歌給他圣旨。 祝久辭百無聊賴在太和殿外面數漢白玉臺階,數著數著總感覺數不對,剛跑到最底下準備再來一遍,隱約瞧見石獅子腦袋上冒出一塊桂花糕。 祝久辭:? 嘶嘶。 有耗子叫。 祝久辭:?? 走過去一瞧,裴珩藏在石獅子后面,抱了甚大一盤桂花糕。 糕點上的御字著實晃眼。 一隊帶刀侍衛恰時巡邏走過,祝久辭骨子里的偷雞摸狗血脈霎時覺醒,登時拽起裴珩的袖子一路狂奔。 糕點保下了,人也保下了。 二人順著水廊走到湖心亭坐下,祝久辭喘勻了氣苦口婆心勸他御膳房的糕點不能亂拿。 裴珩倒是更疑惑了一些,以前不都這樣嗎? 祝久辭:救命,小公爺私帶質子數闖御膳房!當真喪盡天良了??! 百姓說得對,該打!該殺!該教訓! 語重心長的祝氏教育直到一盤糕點吃得差不多了也沒說完,裴珩苦笑著轉移話題,二人又天南海北地聊到江南魚米,西北大漠,東南闊海。 亦聊了裴珩這些年的生活。 一人能將深幽宮中的質子生活過得清閑自在、悠然自得、知足常著實不容易。 裴珩其人既是無欲無求的老者心態,卻又是給一點糖就開心蹦跳的小孩子。 一點點就滿足。 小心翼翼在自己周身畫一個圈,外界的聲音要是大了,他就盡可能把足下的圈子畫得更小一點,尖銳的刺扎進來不吭不響地受著,即便再難受,也不把自己的爪牙沖向外面。 一點點糖撒進自己的小圈子,高興的可以手舞足蹈跳上兩三天。 卑微得讓人心疼。 裴珩看著湖面,眼底平靜無波,兩國相安,此生足矣。 祝久辭亦看向湖面,安靜下來。金幕灑落水面,大地一片蒼茫。 身邊的人似乎都有所建樹有所追求,不論怎樣都在憑著自己小小的身軀做著盡可能的貢獻。 能者為國為民,小者宜家宜室。倒是只有祝久辭一人全然沒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只闖出了一系列驚天動地的禍事,弱冠已至,一事無成。 不過或許只有鎮國將軍之子無所事事才能真正體現兩國安然無事萬世太平吧。 如此想來,養廢一個人等于兩國和平,著實是一件萬分劃算的事情。 最后一塊。 祝久辭聞聲轉過頭,猝不及防被裴珩喂進嘴里。 來不及伸手接過嘴邊糕點,也來不及尷尬地說謝謝,電光石火之間他被人從后攔腰抱去,天旋地轉落入懷抱,后背撞在那人胸膛,腰際的手臂著實用力了些,桎梏得有些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