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再加上眾賓客看見圣上對小公爺的榮寵以及二十年來被小公爺支配的恐懼, 百官無一不想著趕上前附和,哪怕曲子再難聽也要硬著頭皮叫聲好。 總而言之, 不管眾賓客對祝久辭的琴藝究竟是何真實看法, 最終的結果是滿座叫好, 聲勢震天, 更有甚者道出京城又得天才琴仙、十指琴魔甘拜下風云云。 祝久辭朝著臺下一眨眼,藏在客席的托兒即刻捧場, 有意無意點出國公府的神仙云云, 更令祝久辭驚喜的是, 小公爺的一眾粉絲得此點撥, 即刻跳出來對神仙又夸又贊, 各個極盡言辭, 想方設法顯擺自己所知甚多。 祝久辭美滋滋站在大殿中央, 封賞之事,水到渠成。 百階之上,龍顏大悅, 明黃一晃,京城又多一位一步登天羨煞旁人的幸運兒。 獻曲一事功德圓滿,祝久辭滿載而歸,開開心心落座繼續當米蟲。 自祝久辭開了表演才藝的頭,后續又有諸多才子才女上臺表演,一時之間大殿著實熱鬧。 祝久辭的小角落也并不安寧,剛揪起一顆葡萄,御史大夫攜女敬茶。剛吞下一塊甜糕,大理寺卿攜兒前來拜謁。 觥籌交錯,紛繁應酬,祝久辭終于受不住這人世間的喧鬧,偷偷溜了出去。 一路踏著月色,繞過七轉八彎的小徑,穿過層層密密樹林,曲徑通幽處,忽而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太液池。 祝久辭整個人趴在漢白玉欄桿上,懷中抱了一堆石子,每隔一會兒就往潭中扔下一顆。 石子落水,驚起一片水花,肥碩的宮廷錦鯉見過大世面,對此不為所動,只是不滿地搖動尾巴,慢悠悠往別處清凈游去。 錦鯉確實膘肥體壯,真不知宮人每天給它們吃什么,養得實在太好了,魚尾靈光流轉,將天虹映在身上,體態雖然笨重,但全然看淡魚生,儼然優哉悠哉出世心態。 錦鯉的處變不驚究竟是老成持重還是太過肥胖確實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祝久辭一時來了興趣,探著身向下望去。 若是再掉下去可沒人救了。溫柔的聲音在身后響起,讓人想到雪天暖房中的溫玉,暖意從中向外滲透,不熾熱,不冰涼。 祝久辭轉過身,玉樹之下,天子身著明黃笑著看他。 祝久辭:! 數道宮規霎時環繞耳畔,嗡嗡吁吁,棒槌敲頭。祝久辭看著圣上就要拜下去,后者擺擺手,免禮。 天子走到漢白玉欄旁向下望去,潭水中干干凈凈,不見一只魚影,歷盡千帆的天子難得面露驚訝。 圣上轉過身,溫潤聲音道:怎么跑出來了? 祝久辭乖乖揖禮實話實說,回稟圣上,席間悶得慌,臣出來透透氣。 身著明黃那人似乎思考一下,亦點點頭。 嗯,朕也一樣。 祝久辭訝然抬頭,偶然瞥見九天之上真龍天子圣顏,當真溫潤如玉,君子如蘭。 白日冠禮之時,二人雖離得很近,但祝久辭礙于禮數不能抬眼面圣。如今趁著夜色驚鴻一瞥,不得不說世間君王難得有此柔和容顏,不見一點凜冽氣勢,眉眼包容,正是上善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難以想象這般溫和的人如何居廟堂之高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勵精圖治執掌偌大國家十余載。 圣上名諱梅遜雪,少年登基,執政十七年,如今而立過五,人亦如其名,謙遜有禮,彬彬君子。歷代君王對名諱諱莫如深,百姓亦要避諱帝王姓名,但梅遜雪對此毫不在意,放開了讓百姓們去說,因此方才席間也有不少人提到梅花三弄之曲。 祝久辭忽然明白,如今北虢國盛世太平并非天賜國運,又不知一國之下賢明君主默默支撐了多少。 短短十幾年時間扭轉乾坤,讓一個大戰將歇百廢待興的國家登頂盛世,其君王明月入懷賢明寬宥之心,天下難尋。 太液池中撲通一聲響,錦鯉跳出水面。 祝久辭這才后知后覺想起來小公爺當年的光輝事跡。 小公爺八歲那年進宮賞花,小小白團子只顧著欣賞懷中名貴的蝴蝶蘭,腳下一扭,撲通一聲落入太液池。眾賓慌亂,一二三四五六七品官員一個個接連跳下去找,愣是沒尋著人。情急之下,圣上火速召集上千人將太液池放干,總算把人救上來。 祝久辭看著波瀾壯闊一望無際的水面,難以想象當年是多么浩大的工程,也難怪圣上如今還記得。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圣上果真好脾氣,面對罪魁禍首重游故地這等猖獗舉動還能如此心平氣和,胸襟著實寬廣,比這太液池還要寬廣。 祝久辭向后退一步,恭恭敬敬揖禮,臣兒時頑劣,不知天高地厚,今向圣上再謝救命之恩。 圣上咦一聲,負手探身打量某只彎腰揖禮的小公爺。 冠禮的效用竟如此大么?圣上疑惑。 祝久辭豎起耳朵悄悄抬眸,正對上梅遜雪那一雙清澈的眸子,他又連忙低下頭,乖乖揖禮,畢竟除了當年太液池一事,小公爺大大小小在京城闖了不少禍,而歷數諸多禍根,還數祝久辭在京中捧出一個神仙這事最為猖狂。 畢竟天子盤踞京城,豈能容神威高過自己的神仙立足京城。功高震主已然是君王大忌,更遑論有神威凌駕于皇帝之上的神仙飄渺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