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你...... 梁昭歌突然俯身湊近,偷跑出來的,來看看小公爺 不知為何,祝久辭突然心跳如擂,面上登時紅了。 梁昭歌隔著幕籬撥弄筆山上的毛筆,小公爺還是不寫嗎? 寫,我寫。祝久辭慌亂拿起筆,正要落筆就看見宣紙中央那一滴濃墨已經完全暈開了,將宣紙染了大半。祝久辭面上有些尷尬,將最上層的宣紙抽了去,可惜下面一層紙也被透了墨。 白日里他接稿的活計十分繁忙,隊伍要排到街巷角,為了方便,他直接在整摞的宣紙上寫,寫一張贈一張,扔掉一張墊紙。 如今自己偷懶留下的惡果算是自己嘗著了,祝久辭又抽去一張,竟還透著墨,他一連拿下去五六張宣紙,才堪堪見到白頁。但若是仔細看正中央還是有一點點墨色的印記。 祝久辭又要去拿,梁昭歌忽然伸手按在那摞宣紙上,小公爺在這張上寫就行。 祝久辭看著宣紙中央隱隱約約的墨色痕跡,放下手中的大白云,轉而去取了小狼毫,準備寫小楷。 換了毛筆,祝久辭還是遲遲沒有落筆。兩個名字要如何寫呢?他突然起念,想將名字寫在這團墨跡的兩側,讓這團墨跡將他們二人的名字隔開,遠遠隔開。 心里有了盤算祝久辭就要動筆,筆尖觸到宣紙的前一瞬,梁昭歌道,寫在一塊。 筆尖轉了方向,二人的名字共同落在墨跡之上。 輕輕淺淺的墨痕將二人純黑的名字微微染開,對于文字攤兒來說,這張確乎是廢了,不僅是寫廢了不得收錢的程度,而且是砸招牌的那種。 祝久辭下意識的就要扔掉重寫,面前的宣紙卻忽然被梁昭歌拿走了。 多謝小公爺,昭歌便收下了。 祝久辭回過神時,梁昭歌已經走遠,桌案上放著一塊玉髓。 * 自那日之后,梁昭歌再沒來找過他,等祝久辭驚覺之時,已是七日之后了。祝久辭整整七日沒去獻殷勤,這不就是走上了原書中小公爺欲拒還迎的老路嗎? 祝久辭心道不行,糖衣炮彈的糖還是得源源不斷地供上。但祝久辭從未談過戀愛,他也不知道如何能討得美人歡心。大概,多喝熱水這句話是不能說的。 祝久辭嘗試著往紅坊送了幾回桂元樓的糕點,又送了好些金銀翡翠珍寶過去,但梁昭歌那邊似乎石沉大海,沒有一點聲響。 晚間在府上和國公爺、國公夫人一塊吃飯的時候,祝久辭仍在糾結給梁昭歌送糖這件事,整個人愁眉苦臉一蹶不振,國公夫人瞧見了便隨口問了一句,是不是有心上人了? 祝久辭嚇得手一抖,桂花糕掉到了地上。 老國公一記眼神掃過來,祝久辭嚇得連忙彎身把桂花糕撿起來,可憐巴巴撣去灰塵。老國公瞪他一眼,放了筷子,從祝久辭手中搶過臟了的桂花糕放進自己嘴里,罵罵咧咧地夾一塊新的給他。 隔日,祝久辭又去問了他那幫狐朋狗友,可惜也沒得到什么實質性的意見。墨胖子完全是個書癡,沒甚么經驗,他給祝久辭背了二十多首風月詩,講了三五典故,可以說是什么忙也沒幫上。開光嘴這邊就更不靠譜了,追著趕著找祝久辭要梁昭歌的生辰八字。 靠友靠不上的祝久辭,自己跑到酒肆賭坊學了幾句風月話,紅著臉去找梁昭歌,硬是抱著他不撒手,把那些話一字一頓地說了一遍,梁昭歌只是低頭看著他,一句話也沒說。 糖漿熬制失敗,祝久辭心灰意冷地回到自己小攤前寫詩,最終還是開光嘴點出了真理,你做的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真正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的機遇不好等,現在盛世太平,京中治安又良好,除了小公爺這個惡霸,平常也沒有什么惡霸會在紅坊出沒了。 為此事分心的祝久辭在一日早晨出攤兒的時候被他爹抓住,國公爺把人揪回國公府,扔下十把大刀,揚言若是不掄完百遍,就把祝久辭扔到西郊去喂狼。 老國公言出必行,行之必果,祝久辭自然不敢不聽,乖乖在府中練了兩三天刀劍,整個人瘦了一圈。原書中的小公爺與祝久辭除了姓名一樣,其他各方面諸如興趣愛好,脾性人格那是完完全全的不同。但是在練刀劍和寫字兒這事上,卻是出奇的一致。都不喜刀劍,唯獨愛寫寫畫畫。 祝久辭的筆墨功夫他自己一直引以為豪,也被親妹嫉妒得不行。他不學自成,自小便寫的一手好書法,不論軟筆硬筆,提腕即可行云流水,仿佛有多年功底在身。也是因為有這一技傍身,他在小金庫被掏空之后,唯一想出的掙錢辦法也是寫詩擺攤。 雪中送炭的機遇在三月初一來臨了。據小道消息,紅坊出了件大事。 祝久辭當即帶著一眾家仆和百十侍從趕過去,架勢擺得十足,鬧得轟轟烈烈沸沸揚揚,僅行裝家伙式兒就占了半條街??墒钱斪>棉o汗流浹背趕到時,竟只是鬧了耗子。 耗子?祝久辭被擋在紅坊大門前,一臉不可置信地問。 是嘍,小公爺!柳娘和身后一眾姑娘面上覆著紗巾,手中拎了棍棒,儼然如臨大敵的陣勢,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那耗子是什么妖魔鬼怪。 且罷,你們捉吧。我上樓看看昭歌兒。祝久辭抬步往里走,被柳娘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