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還行,我哥資助了一點?!痹葺p描淡寫地說。 李開光瞬間失去了言語。 他忘了,曾妮還有個MIT畢業的天才哥哥。 在曾妮狀態轉好之后,她的哥哥終于放心去找了個工作, 據曾妮說, 某大廠給開的工資,也就是區區幾百萬一年罷了。 李開光聽到這個區區百萬的年薪,頓時酸得無法言語。 閑話少說, 待幾人坐定之后,曾妮將打印好的劇本梗概交給他們觀看。 “這是第一個版本, 學校劇情版?!?/br> 曾妮過去寫的劇本大多是以自我表達為主, 很少涉獵這種社會現象相關的內容, 因此害怕寫不好,就多寫了幾個版本。 “好家伙,你不用睡覺嗎?” 李開光驚訝地望著手上一沓紙,加起來大概有幾十頁。 曾妮摸了一把自己愈發稀疏的頭發,淡定地說:“還好, 閑著也是閑著?!?/br> 第一個版本學校劇情版是以學生為主角。 擔心審核通過的原因,曾妮將人物設定為大學生。 大致劇情是一個女孩在學校里節儉度日,但某一天,學校的網絡上曝光她從一輛豪車上下來,于是,校園中隱形的道德審判就開始了。 “這一稿和莫莉姐的經歷不大相似,但是我覺得挺有意思的?!?/br> 岑訣翻了一下劇本,發現了曾妮所說的有趣的點。 她將故事設置在一個大學宿舍中。 宿舍里,女主角是因為被曝光“潛/規/則”而受到歧視的女孩小A,有被消費主義洗腦,靠網貸維持光鮮靚麗外表的室友小B。 真正家境殷實,卻常年被男朋友情感勒索,被動成為男朋友提款機的富家女小C。 以及中產階級出生,一心為了更好的offer鉆營進入學校會的小D。 宿舍里,四個人互相看不上對方,但是因為小A的遭遇被曝光,整個宿舍受到牽連,最終四個人都陷入無法解決的困境。 “不錯,這一看就是廢墨的故事?!贬E評價道。 曾妮的故事中,總有一種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切,就算寫校園暴力,最終寫的也是各式各樣身陷囹圄的人。 “還有一個家長版本?!?/br> 曾妮被岑訣夸獎,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容,原本因為熬夜而萎靡的精神也振奮了起來。 顯然,在她心中,岑訣的認可讓她心情頗佳。 家長版本,就是曾妮按照莫莉的故事改編而成的。 一句話概括,是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去世,自己孤身查探真相的故事 幾乎是將莫莉的經歷原封不動地搬上了劇本。 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么奇妙,編劇有時候苦思冥想出來的內容、苦心孤詣制造出來的矛盾和轉折,反倒是不如現實中一些真事來得曲折。 母親、去世的孩子、兇手,光是這三個字,情節就自帶張力。 除了這兩個劇本之外,曾妮還準備了其他幾個版本,但總體來說,都不如這兩個來得精彩。 “來投票吧?!?/br> 第二個劇本,5票通過。 定了邏輯和框架之后,第二個劇本就進入了具體的討論階段。 雖然曾妮負責大的邏輯情節,但是具體的血rou還需要所有團隊成員一起填充。 電影相關的文創工作在旁人看來光鮮亮麗,所造出來的夢璀璨光明,但具體的工作環節卻是相當冗長無聊。 關于劇本中女主角身份的設定,幾人就吵得不可開交。 現實中,莫莉是影后,是站在一個行業金字塔尖上的人,可是面對孩子的去世,仍然顯得無助。 “這樣才是引人深思的地方,現在社會為什么卷成這樣?還不是因為大家都認為有更多的錢、更高的社會地位,就能減少社會大環境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平穩度日嗎?” 但是這個電影告訴無數的中產階級們,被掙扎了沒救的,哪怕是影后這樣的名人,也會遭受社會的毒打。 李開光不同意曾妮的觀點:“可是,你這樣寫很難接地氣?!?/br> 在李開光的想象中,故事的女主角應當是社會底層,被丈夫拋棄,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 可是后來,兒子死了。 兒子的去世,不光是一個小生命的消失,還有女人所有希望的毀滅。 “在兒子去世的同時,她也死了?!?/br> 校園暴力所傷害的,是兩條生命。 兩方吵來吵去,最終李開光說服了曾妮,用了第二個人設。 人設做完,其他的細節也得磨。 故事發生在高中校園還是初中校園? 女主角做什么工作? 報仇的過程是什么樣? 連續一周,幾個人都在小房間里加班寫劇本,寫到最后,都恨不得撞墻。 后來,曾妮實在不行了,岑訣接過來寫。 他一寫曾妮就驚了:“岑導,功力不錯啊?!?/br> 岑訣水平竟然相當在線。 連續熬夜三天,岑訣仍然顏值在線,喝了一杯咖啡,繼續淡定地寫稿。 他上輩子可是黑澤明的擁護者,按照偶像的說法,時間擠一擠總會有的,就算每天寫一兩頁,一年加起來也有幾百頁。 說自己沒時間的,那是地道的懶漢。 哪個導演不是從寫劇本開始的呢? 劇本搞好的那一天,團隊的其他幾個人都不行了,來不及歡呼,先是去睡了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