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淑妃軟下身子,事情敗露,能保住蕭藝一命她已經無所求。 淑妃被人拖走時,蕭藝去拉她,可一雙手又怎么能爭過那么多人。 最終淑妃被人帶下去,蕭藝跪在殿門口直哭。 看到這一幕,蘭妃知道皇帝一方面是在處置淑妃,一方面是給自己看。 眼淚從她雙眸中流落,她朝皇帝磕了個頭道:“皇上什么都不用查了,臣妾什么都招?!?/br> 皇后軟了身體,心口疼的說不出來話。 聽到這話,皇帝閉了閉眼。 他自認為一生英明,沒想到卻是個傻子。 皇帝突然感到很累,在爭奪中,沒有人是贏家。 皇帝看向蕭錦,這是他最重視的兒子,為了保證他太子之位安穩,他從未給任何人希望。 而現在,這個兒子不是嫡子。 可就算是這樣,他心中百般情緒,對蕭錦還是很看重,還是覺得他能勝任太子之位。 但有些事他不能不處理,蕭錦上奏時,想必已經做好了一切打算。 感到最難為的應該是皇后,她動了要殺蕭善的心,她把這個兒子傷的體無完膚,同時她和蕭錦有了隔閡。 知道蕭錦是蘭妃的兒子,她怎么可能看著蕭錦繼續是太子。 就如同剛才所說,這場爭奪中,沒有一個人是贏家。 但事情已出,自然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皇帝深吸一口氣道:“蕭錦既然自請廢除太子之位,朕……” “父皇,兒臣有話要說?!笔捝平K于忍受不了了,看皇帝那樣子是要同意廢除蕭錦太子之位,他可不想當太子。 于是他道:“父皇,既然母妃承認了換子,那兒臣這些年受了不少委屈,索要些補償是應該的吧?!?/br> 皇帝皺著眉頭道:“你這話什么意思?” 蕭善理直氣壯道:“給兒臣補償啊?!?/br> 皇帝眉頭沒有松下,他了解蕭善,一聽他這話他就知道這人心里的想法,但他還是有點不相信。如今都是天時地利人和了,蕭善對皇位還是無動于衷嗎? 在別人爭得頭破血流沒有一點親情人倫時,他還要放棄? 在眾人各式各樣目光的注視下,蕭善神色不變的說道:“父皇,兒臣想要一塊封地,最好大一點,繁華一點,但也要有謝追能有伸展身手的地方。兒臣覺得云南那一塊就不錯,氣候好,環境好,謝追和孩子肯定都喜歡。若是有不長眼的想要來犯我南境,謝追還可以領兵阻擊?!?/br> 大周自太祖就沒有給皇子封封地一說,所有沒有登基的王爺都呆在京城養老,斷絕了可能謀反的可能。 如今蕭善提出要封地,是斷了自己做太子做皇帝的可能。 如果他什么都不提,皇帝心里都不是滋味。 可他提了,還明晃晃表明自己不想做太子做皇帝,皇帝心里還不是滋味。 而且皇帝現在終于明白蕭善一開始就把淑妃和蕭藝抖出來的原因,蕭羨年幼賢妃又有高心,皇帝自然不會立蕭羨為太子。 蕭藝犯下大罪,不被廢已是天恩。 皇子中余下的蕭善、蕭榮、蕭錦。 蕭榮就不說了,他沒這個天分當皇帝。 所以只要蕭善不愿意當這個太子,太子之位終究是要落到蕭錦頭上。 蕭錦也想明白了這些,他抓著蕭善的胳膊道:“你別胡鬧,我也愿意當個閑散的王爺?!?/br> 他孤注一擲時根本沒想過蕭善也知道這些,更沒想過蕭善會為自己想各種退路。 事情到了這一地步,皇后、蘭妃那里總要有個交代。 蕭善把他的手扒拉開道:“父皇,換子之事若公開牽扯太多,兒臣不想走在路上被人當猴一樣圍觀?!?/br> 如同顧家,支持的本就是蕭錦。 顧印還曾為了蕭錦把他拉下水,如今換了他是太子,破事太多,他根本不耐煩應對這些。 自己有個封地,當個閑王的王爺多好。 更何況他不想當太子,話要是說開,蕭錦還要做太子的話,就要給蘭妃正名。 所以蕭善又道:“兒臣還有個請求,即便日后二哥繼承皇位,蘭妃娘娘生前死后不得有太后之名,還望父皇和二哥成全?!?/br> 至于其他,什么換子風云,就讓它淹沒在歷史中。 世人日后如何編寫,那是他們的事。 而現在,他和蕭錦不需要被人議論。 至于知道此事的人,蕭善望了望堆坐在門邊的蕭藝,只要他不承認,誰會信有這種事? 至于和皇后相認,他也沒這個想法。 他能理解皇后站在蕭錦的立場上所做的一切,但事關他的命,他并不想說原諒之言。 至于蘭妃,以后便是陌路。 他在這個世上所求不過是同謝追美美滿滿,和蕭錦兄弟之情不變。 如今夫夫之情比金堅,兄弟之情彼此都沒有辜負。 既然這樣,他已無所求。 不對,還是有所求的。 想到這個,蕭善又看向皇帝道:“父皇,謝追他們入宮了沒?兒臣今日是想讓父皇替謝家斷一場案?!?/br> “斷案?”皇帝瞪了他一眼:“你把朕當成什么了?” 蕭善道:“父皇,謝追還有孩子呢,快讓人看看他入宮了沒?!?/br> 皇帝看著他道:“宮里的規矩都忘了?你當常樂是死人?人真要到了,那常樂不會通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