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蕭錦為此和蕭榮吵了一架,那時蕭錦還不是太子,不過對著蕭榮非常兇,恨不得跟他打一架的那種。蕭錦甚至牢牢記住了皇帝和太醫的話,經常來找蕭善玩,想幫助他恢復正常。 蕭善當時一點也不想和蕭錦玩那些很弱智的游戲,好比藏一個東西看誰先找到,又或者是猜一猜哪個手里藏著棋子。 在蕭善看來這些游戲太簡單了非常沒意思,就好像有人不停的在問他一加一等于幾一樣。 蕭錦卻很害怕,害怕他真的會變傻,還曾為此偷偷在角落里哭過好幾次。 后來蕭善也覺得不能在這樣下去了,因為他再不正常起來,一天要喝三次苦藥,要面對蘭妃和蕭錦一明一暗的哭臉,還有各種拿他不當正常人看的眼神,所以很快他就變得‘正?!饋砹?。 畢竟藥太苦太難喝,哭聲太刺激人。 不過他心眼不大,所以得罪他的人他會給皇帝告狀。 畢竟生活已經這么無趣了,他不可能讓自己過的那么無聊。 還好,隨著年齡的增長,那層覆蓋在他腦海里的薄紗漸漸變得更加透明起來。 然后有一天,他完全清楚了,落水那年,他比著蕭錦這些人多了層記憶。 他不知道是因為蕭善落水溺亡后他來到這里,還是他少喝了幾口孟婆湯,落水后就恢復了上輩子的記憶。因為無論是上輩子還是現代,他能感覺到的就是真實。 完全兩種真實的記憶。 記憶清晰了,蕭善也沒太過糾結。 前世已了,好在也沒什么牽掛,多想無益,過好當下的日子才是他最應該做的。 托生成王爺,日子自然要過的美滿才是。 至于成婚的事,蕭善根本沒考慮過。蘭妃看重的對象年齡都太小,對著這些人下手,他覺得自己在犯罪。 直到有天,北境將軍謝沉是小哥謝追冒名頂替的事出來了。 蕭善一方面在心里覺得這樣的人值得敬佩,另一方面突然想起他落水那年,昏昏沉沉不知生死的那幾天,偶然聽到了皇帝和蘭妃提起救他之人是個將軍,姓謝。 而朝中姓謝的將軍不多,那年正好有一個,名謝隨。后來謝將軍帶著家人去了邊境,從此沒有回過京城。 這些記憶原本模模糊糊根本沒被記起,后來因為他年幼時是傻子的流言,皇帝禁止人在他跟前提起那段歲月,加上記憶隨著年齡漸漸變成了兩層,很多記憶交叉而行,他根本沒想起過昏沉之間的那些談話。 但這件事傳得議論紛紛,朝堂上在爭論謝追是有功還是有罪時,消息傳到蕭善耳中,在那么一瞬間,他突然就想了起來早已被遺忘的往事。 想起了這些,他還私下里查證了一番,順便了解了下謝追的性子。知道謝追是什么性格的人,他才能確定要用什么方法拉這人一把。 調查的結果告訴他,謝追是一個堅韌的人。傷天害理的事不做,性格比較冷硬但并不任性。而且看事情比較清楚明白,是個聰明人。 蕭善看過結果便沒有說什么。 皇帝當時正對如何處置謝追掉頭發,不能獎賞不能殺也不能晾著不管。 朝堂上吵成一片,皇帝心里糾結的不行。 當時流言紛紛,是要逼死人的節奏。然后有人提出謝追身上有功,不如為他修建個寺廟,讓他在里面為國祈福。當然,這個建議的前提是謝追能主動提出。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解決朝臣的爭論,二來可以保下謝追的性命,對天下來說也是一個交代。 蕭善對這個提議嗤之以鼻,在他看來,沒有謀反之心的英雄本就不該走向陌路,尤其是流過血保衛過國家的英雄。只是由于時代的禁錮,謝追小哥的身份注定他在軍營立功殺敵這件事比較出格。 皇帝并沒有同意這個提議,不過他也沒有第一時間反對。 蕭善懶得猜皇帝心里在琢磨什么。 他只是在見皇帝時,就那么提了一嘴,說這件事的確不好辦,但謝追有功這是事實。不能因為他是個小哥的身份就抹殺掉人家的功勞…… 蕭善的意思是不獎賞人家,但至少也不能把人家的生路給全部堵死。 許是蕭善當時的話有點多,等他不說了,皇帝突然開口問道:“平時也沒見你這么多話,今天怎么這么能說?” 蕭善神色不變回道:“就是覺得以前好像在哪里同姓謝的人打過交道,但又實在是想不起來了,所以多說了兩句?!?/br> 皇帝若有所思的哦了聲,揮手讓他退下。 然后沒過兩天,皇帝直接下旨給謝追和他賜了婚。 蕭善只是想拉謝追一把,但還真沒想過把人娶回家。在他的設想中,他本以為自己這輩子要光棍到底。 結果皇帝竟然來了這么一手。 蕭善有常人所有的欲望,但他沒喜歡過任何人,男的、女的都沒喜歡過。 而且,當他聽到皇帝賜婚的消息時,他第一反應是這樣也不錯,他并不討厭謝追。 成婚那天,蕭善握著謝追的手,只覺得這人的手很瘦。 但就是這樣一雙骨瘦的手,護住了自己的兄長和邊境千千萬萬的人。 當時蕭善想,到了他府上,可以好好養養。 他府上的廚子手藝特別好。 蕭善告訴自己,這樣的人不該生活在流言蜚語中,他應該是耀眼的,是被人羨慕嫉妒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