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胡說什么?”徐光朝他橫過一眼:“小心隔墻有耳?!?/br> 殷桐也知道這里不是個說話的好地方,就把嘴給閉上了,但他心里覺得自己說的沒錯。 徐光其實就是覺得蕭善這個人挺有意思,所以不自覺的想琢磨一下。 那廂蕭善和謝追到了謝府,謝沉早接到通報正在等他們。 三人坐在一起說了會話,蘇御醫就趕了過來。 蘇御醫休息了一會兒,平靜下趕路的心,然后才到內室去給謝沉看眼睛。 蕭善和謝追在外面等著,半個時辰后,蘇御醫從里面走出來。 謝追迎上去道:“蘇御醫,我哥的眼睛怎么樣了?” 蘇御醫搖了搖頭嘆息道:“他中的不像是毒倒像是蠱,這蠱下官也沒辦法解除只能暫時用銀針壓制。但隨著時日的增加,這蠱終究有不受控制的那天,到時蠱由眼入腦怕再無回天之力了?!?/br> 謝追雙拳緊握,目光冷峻,沉沉的站在那里。 蕭善也皺起了眉頭,他聽聞蠱這東西多出自南苗,很難帶離南苗。而南苗同北境隔著高山河流,距離最遠不過,那蠱怎么就進了謝沉眼中? 當年謝老將軍戰敗,謝隨失蹤,謝沉失明……誰在里面攪動風云?這人是想得到北境軍權還是有別的目的?又或者是誰最想這么做? 第19章 019 真要說出誰會對謝家出手,皇帝蕭盛最有可能。謝家幾代人扎根北境,對北境軍的掌控力和北境老百姓的影響絕非一般人能比。 是皇帝對這情形心里都會有點不是滋味,蕭盛也是如此,他對謝家是既倚仗又防備。 可蕭善還是覺得蕭盛做不出殘殺忠良的事。 并不是因為皇帝是他爹他才這么說,主要是因為當年謝老將軍戰死沙場和謝隨失蹤的消息傳到京城,皇帝第一反應是震驚和擔憂。 震驚謝老將軍的死和謝隨失蹤,擔憂北境城池會因此被沒什么懼怕的北燕占領。 那段時間算得上皇帝最難熬的一段日子。他恨不得立刻派人前去支援北境,以免城池丟失。他心急火燎,但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卻為了各自的利益爭吵不休。 有支持大皇子蕭榮的朝臣上書皇帝應派蕭榮親臨北境,給予北境軍鼓勵。 太后、皇后自然不滿這個提議。 蕭榮如果在軍中有了威望,那對蕭錦根本不是什么好事。 顧家在朝堂上自然持反對意見。 朝臣都想趁機在北境安插屬于自己的人,都想借機掌控兵權。至于北境是什么情況,他們看不到也不在乎。 那段時間加上太后病重,皇帝對那些朝臣又氣又怒急的嘴上都長泡了,甚至病了一場。 然而不等那群人爭出個一二三來,謝老將軍的孫子年僅十四歲的‘謝沉’帶領北境軍把北燕大軍死死阻止在北境城墻外。 皇帝聽到這個消息病立馬好了一大半。 皇帝甚至同那些想要兵權的朝臣賭了一口氣,他發詔北境,把‘謝沉’直接提拔為北境軍少羽衛將軍,命他死守北境。 那些文武百官也不針鋒相對了,他們一致對上了皇帝。他們說‘謝沉’不過是個剛斷奶的黃口小兒,怎么能擔當得起這種大任?;实鄄荒芤驗樗粫r有了點功勞,就把北境軍和北境百姓的身家性命都壓在他身上。 當時那些官員認為,北境軍損傷不少,總要有人負責,最直接的負責人應該就是謝老將軍和謝隨。雖然他們或死或失蹤,可罪名還是要追究的。 皇帝下旨有賭氣的成分在,但他也不敢把所有賭注都壓在太過年輕的‘謝沉’頭上,不過他也不打算再給這些朝臣機會,而是準備掉北境相鄰的駐地軍支援北境。 不過皇帝的圣旨還沒有下達,‘謝沉’率領北境軍送往京中的是另一個大勝的消息。 后來,在東城軍的相助下,北境軍驅趕北燕數十里。 事后,皇帝論功行賞,他沒有追究謝老將軍的失職,甚至給他一個鎮北大將軍的封號,至于失蹤的謝隨,皇帝讓‘謝沉’繼續尋找。 同時皇帝命東城軍回駐地不得干擾北境防務。 沒有了戰事,北境軍得到了一段時間的休養時間?;实塾峙闪吮抗賳T輪流前往北境駐守,只是這些官員并未封什么將軍的頭銜,完全就是去幫北境軍進行修整。 就這樣,北境的軍權慢慢又回歸謝家,又落到了‘謝沉’手中。 直到‘謝沉’身份有異,皇帝才把假謝沉真謝追召進京。 如果當時皇帝對謝家防備之心真到了猜忌的地步,那順勢安排人散播一些不利于謝家的流言才是。把謝老將軍的功勞抹去,把謝隨的失蹤說成叛國投敵…… 隨便一巷,‘謝沉’的功勞再大,名聲在響,他在北境軍中也坐不穩。更不用說,‘謝沉’身份被發現有假后,皇帝心中各種惱火恨不得他這個人沒有出現過,但最終還是沒有給他隨意安插個罪名把他給砍了。 皇帝心里到底記著當年他心急火燎時,北境傳來的那道如及時雨一樣的消息。 這些念頭在蕭善心里轉悠了一圈。 謝追和謝沉都是聰明人,他不知道兩人有沒有在這方面懷疑過皇帝,最終又得出過什么樣的結論。 而以他和謝追現在的關系,他不可能去問,因為沒辦法驗證謝追說的是真心話還是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