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第七十一章 一家人熱火朝天的干了三日,田里的秧苗都插完了,第二日,宋老爹帶了幾個兒子趕上牛車去隔壁鎮子看果苗,宋母帶了張氏李氏去鋤菜地,因著如今手頭寬裕,可以多請幾個幫工,山上的活再輪不到她們幾個女人去干,然宋母也不是一有錢就開始享受的,往年如何如今還是如何,只是好容易幾個孫子如今不到處亂跑,養白了些,看著也有點像進了學的人了,宋母再舍不得讓他們跟了去曬太陽翻土,便叫蘇婉在家繼續看了他們念書,別放假十來日,到回去夫子先前教的學問全忘了。 蘇婉為了證明自個兒在縣里還是很賢良淑德,讓公婆他們放心,回來也是有準備的,當然她要是張口就來宋子恒他們的衣裳都是她做的也沒人相信,帶的針線筐回來便只打絡子,李氏先前見了還笑她慣會做表面功夫,等蘇婉真的打了幾個絡子出來,倒沒聲兒了,宋奶奶拿了仔細瞧著,點頭道:“子恒媳婦這針線功夫不行,配色卻是頂好的,絡子看著就比別人家的漂亮?!?/br> “之前小妹教我的,我在縣里也無事,又沒個人說話,便打了解悶,我娘家丫頭小綠是手巧的,又教了我幾種打法,沒成想一個月竟也堆了一小堆絡子,家里哪用得上那么多?我娘家不是開了間鋪子,就賣胭脂水粉繡件這些么,叫我娘把這些拿去鋪里擺了,原想就圖個樂子,誰知賣得倒快,也得了幾個錢,我想著能補貼家用,打絡子也不累,此后沒事便多做了些?!?/br> 宋奶奶點頭:“很是如此,你是個有頭腦的,配咱家仨兒不虧?!彼文棠虒O子簡直愛之入骨,夸蘇婉的時候都要順帶的提一提孫子。 蘇婉笑了,瞧了眼針線筐,道:“改明兒我專門給奶打個絡子,配了玉塊戴身上,奶就是個貴氣的老夫人了?!?/br> “什么老夫人,你這張嘴凈會埋汰人?!彼文棠绦Φ醚啦灰娧?,轉頭便跟幾個交好的老太太說了,我家仨兒媳婦哪里是個不會女紅的,人家打的絡子放到鋪里頭賣,每個月都能補貼家用呢,手是巧的,只是精的東西不一樣罷了,再說這么個能識文斷字還能教好孩子的媳婦,誰家不寶貝著,還要求個甚呢? 原是為了給蘇婉正名,眼見著宋家日子越過越火紅,買了地要開始做起地主了,原先比宋家條件好些的人家便開始眼紅了,知道這是托了那有錢的三媳婦的福,村里頭有些嘴碎的婦人便傳宋老爹宋母他們忒沒臉沒皮了點,為了哄著那媳婦娘家幫襯自個兒,竟是把她捧到天上去了,分明是不通女紅又下不出蛋的母雞罷了。 哪知道傳了幾日,整個村子都知道宋家三媳婦,城里來的媳婦可不得了,不但能識文斷字,打的絡子放鋪里頭去賣,盡夠每月在縣里的花用了!有那好事的忙里偷閑來宋家問一句,想看一看能賺錢的絡子長什么樣,蘇婉再一次體會到八卦的坑爹性,竟然貫穿古今了。 宋子恒他們這一趟也不知順不順利,等到天黑了也沒回來,越等下去宋母越魂不守舍,萬一出了個什么意外,她三個兒子和丈夫都在,且若果苗那邊談不成,耽誤了生意更是糟糕,家里的銀子都投進去,指望著銀兩生銀兩。 然都到戌時了,路上還不見個蹤影,總不能叫一家人都餓著肚子等他們回來,宋母無奈,只能叫叫幾個媳婦擺了飯,自己卻還是站在院外不肯進來,張氏好說歹說請了她進來先吃飯,宋母進了屋,端了碗卻不吃飯,終于忍不住問蘇婉:“子恒媳婦,你爹他們怎的還不回來,該不會遇到什么事了罷?” 宋母從來不是個強勢的人,向來聽丈夫的,丈夫不在時便聽兒子的,現在丈夫和兒子都不在跟前,婆婆老了全然不理事,她看著幾個媳婦里,也就三兒媳婦見識多,連兒子都夸了,可見是好的。 李氏搶先道:“可不是,總不會來,愁死個人了?!?/br> “我瞧著倒是有好消息了?!碧K婉笑了笑,道,“娘您想想,隔壁這些鎮子雖不近,也遠不到哪里去,爹他們天沒亮便出發了,若是談不攏,便不會逗留下去,這一家趕下一家,算下來這個時間也該到家了,只是談攏了一切事宜,那果園的主人添了進項,正高興著,又怎會讓爹他們匆忙趕路?少不得要好生招待一回,明日他們就回來了?!?/br> 聽得這番分析,宋母終于沉下心來,點頭露出了些許笑意,道:“可不是,說不準遇到個熱情好客的,他們今日回不來也正常?!?/br> 第二日中午,宋子恒一行人堪堪到家,去的時候父子四人很是低調,回來時卻一大幫子,浩浩蕩蕩,拖了兩車果苗回來,還有請的五個果農五個長工,幫工說好了到村子里請,村長早已安排下去,就等著他們開始干活了。 依然沒蘇婉她們什么事,宋母照例帶了張氏李氏去鋤地,便是種了葡萄樹,他們也不能不吃菜,幾個孩子倒是湊熱鬧也去了山上種樹,蘇婉沒了教學對象,每日只跟坐在宋小妹屋里一塊兒打絡子聊天。 往常大妞二妞都在,宋奶奶也在,不好說了些閨中密話,這日宋奶奶卻忽然想去山上瞧瞧,只她一個老人家,誰也不放心讓她一個人去,蘇婉原想陪著,宋奶奶不愿生事,宋小妹也大了,不方便往那全是男人的地兒去,便只讓兩個曾孫女扶了自己,索性她們還小。 屋里便剩了蘇婉與宋小妹,蘇婉照舊打著絡子,宋小妹臉上卻有些扭捏,眼神寫滿了欲說還休,蘇婉自回來便覺得宋小妹有心事,如今一見她神情,更像是少女情懷初開的樣子,不禁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事讓宋小妹一下子開竅了? 只不過蘇婉也裝作不知,等宋小妹自己開口,果然過不了半刻鐘,宋小妹終于吞吞吐吐的道:“三嫂,我娘前些日子……見了那媒人……”這話宋小妹不敢對任何人說,傳出去就是她恨嫁心切,說親的這個當口傳出這種名聲,她就別想說個好人家了,宋小妹也心中有數,更知道奶奶與娘都不能說,除了被她們罵回來,毫無意義。 沒人跟她說的話,只三嫂先前便教過她,說要找三哥這種有擔當的男人,她當時羞得沒敢回話,記在了心里,后面瞧著三哥三嫂感情越來越好,她高興之余,也隱隱有些羨慕,三哥平日那般自持的人,四妹喜歡再喜歡他都不敢在他跟前露一句,對著三嫂卻像變了模樣。她心底便琢磨著,難怪三嫂那時無論如何也要嫁給三哥,原就看出她三哥是這般體恤的丈夫,是不是也該讓三嫂替自己瞧一瞧? 蘇婉聽了便笑:“我們小妹出落得亭亭玉立,日后怕是媒人都要踏破門檻了,快說說是誰家如此有眼光,竟這么快搶先了?” 宋小妹紅了半邊臉,囁嚅道:“我,我怎的知道,只是……不小心聽了半耳朵,那人好像是說林……林財主家的孫子……” 一句話說的如此百轉千回,蘇婉只想嘆一聲,難怪說少女情懷總是詩。面上還是很疑惑:“林財主……是哪位?” 宋小妹的臉都快埋進自己胸前了:“就是去年從杭州回咱們鎮上定居,花了價錢請人起大房子,那時爹娘也去幫工了的?!?/br> “哦,我想起來了,如今改叫林員外,是捐了官的,前些日子我娘家來了些太太們做客,我聽著他們提起這家,像是在杭州賺了大錢的,他們家大兒子也捐了個官,林員外如今回來,據說是老了,便想回老家落葉歸根,產業還在杭州。他們林家的家底,便是在咱們整個縣也能排的上名號了?!?/br> 宋小妹臉更紅了,垂著頭,恰好錯過了蘇婉臉上那一閃而逝的怔忪,宋小妹低聲問:“那三嫂覺,覺得他們家……如何?” 蘇婉心頭充滿復雜,不知如何作答,按著宋家現在的境況,宋小妹進林家的門是高攀了,宋母先前便為著給女兒說個好婆家,特特推了上門的媒人,一心等宋子恒考中,到那時給女兒說的便不是農戶,有底子找讀書人了,然宋母雖然對宋子恒充滿期待和信心,想來也沒指望真的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便是兒子高中了,當了官,也是從七品外官做起,配個員外的孫子頂天了,且不說萬一有個什么這回沒考中,再考都正常,但女兒大了拖不起,如今有這么個對象在,以爹娘的心態怕是都不喜歡女兒遠嫁,鎮上剛剛好,平日往來也方便,女兒若在婆家受了欺負,一個消息遞回來,立馬能扛了家伙去找婆家算賬——如此一想,這門親事再沒不好的了。 ☆、第七十二章 蘇婉揣摩著宋母的心理,猜想她是再滿意不行的,如今或許還在猶豫,應該也是怕自家家底不夠,女兒進去受氣罷。而看著宋小妹的樣子,怕是也心動的,這個更好說,誰沒個向往啊,當日宋母他們去鎮上幫工回來,說起那林家仆婦成群,也都是羨慕的不行,宋小妹連聽到三百兩銀子都驚喜成那樣,想來是從來沒奢望能過那種生活,如今機會擺在面前,如何不心動? 蘇婉很能理解她們的心態,古人科舉考試跟現代高考可不一樣,比考公最熱門的時候競爭還要激烈許多倍,這才是真正的殘酷,大把人將活到老考到老的精神徹底落實,三十歲之前能考中進士授了官的,絕對能稱一句年輕有為,國之棟梁,參加科考一次就中的更是鳳毛麟角了,宋家人對宋子恒充滿了信心,卻也做好了他再考無數次的準備,不然也不會這么賣命干活,知道葡萄酒賣得好,仍然不肯放心享受,拼命的攢錢。 而蘇婉也不能拉著他們說放心吧,宋子恒科考一次就中,他還是要成為狀元的男人——任何人聽到這樣的話,都只會一笑而過,當她開玩笑,而不是認真。 所以現在知道宋母他們的考量,蘇婉也沒什么理由勸說他們,連宋小妹自己都心動了。 蘇婉牽了牽唇,說什么好呢,恭喜宋小妹喜得良緣?抱歉她還真說不出來這樣的話來,這林員外家目前對宋小妹來說是個好選擇,不一定就代表林員外的孫子是個好對象,事實上多虧了接那部劇的福,蘇婉對宋子恒這個在野史上出現被寫得跟瑪麗蘇傳奇一般的meimei的真正去向,其實是有些了解的。 宋辰這個人,本身就具有傳奇性,一部穿越成楚仁宗的強國劇,帶紅了兩個歷史名人,一個是楚仁宗蕭瑱,另一個就是宋辰,宋辰更是在網上被奉為國民男神,男生崇拜,女生向往,連帶著宋辰的家人也被網友扒了又扒,以雷劇著稱吸引了無數腦殘粉的某臺更是一連拍了兩部這個朝代的穿越愛情劇,其中一個是女主角穿越成宋辰的meimei,嫁給了楚仁宗當皇后,編劇還拿了本野史出來擲地有聲的道歷史上本就猜測宋辰的meimei嫁給了皇帝,宋辰才如此被皇帝器重,深受隆恩幾十年不改。久而久之,全國人民都真把宋辰當國舅,連蘇婉都信以為真,直到進了這個劇組,導演為了證明自己是正兒八經的歷史劇,沒有跟風,不但請了以考據聞名業內的歷史編劇,還特意從知名大學請了兩個資深歷史學教授做專家顧問。 資深教授還真不是請來做擺設的,沒事就在片場給劇組科普歷史常識,被問及這等全民八卦的問題,更是對野史嗤之以鼻,變戲法似得從包里掏出一本泛黃的舊書出來,翻開一頁,當場對著他們念出來,“……林宋氏,宋辰其妹,出生不詳,于啟元二十八年出嫁,天元九年卒?!?/br> 宋子恒是啟元二十九年被楚中宗欽點為狀元的,也就是說他meimei嫁時他根本還不認識什么蕭瑱,這個結果讓原本浮想聯翩的眾人大跌眼鏡,事實與大家期待的那般相差太過,也正是因為如此,蘇婉記憶深刻,到現在宋小妹一提那林員外,她立刻聯想起來了。 啟元二十八年,也就是今年,宋子恒還只是個小有功名的秀才,今年秋闈若是順利,也就是個舉人而已,明年才是宋家真正翻身的時候,在目前看來,未來舉人的親meimei,能說給員外之孫,已然是門好親事了,而且現在宋家人都在老家,遠沒到搬進京的時候,給宋小妹說親自然也是在這附近十里八村,頂了天就到江州城,蘇婉琢磨著,林員外家條件那般好,恰好史書上也記載宋小妹夫家姓林,多半宋小妹要嫁的就是這家了。 想到這里,蘇婉輕輕嘆了口氣,又看了看蘇婉,她先前竟然沒想起來,宋小妹如今才十幾歲的小姑娘,到天元九年估摸著也就三十出頭的年紀,那時候她哥哥才真正開始在朝堂上大放異彩,連世家貴族都不敢小覷,宋家人也是那個時候真正一步登天,從寒門一躍成了清貴之家,宋小妹還沒享著哥哥的福就病逝了,還那般年輕??扇缃袼浦涡∶蒙眢w健康,性子也開朗堅強,嫁入林家就只等著仆婦成群享受了,委實想不通她怎么會那么年輕就去世了,是病逝,還是…… “三嫂?”宋小妹等了許久沒等到蘇婉的說話,忍住了羞澀,看了她一眼,“發什么呆呢?!?/br> “我這不是在給你琢摸著嗎?!碧K婉收起眼底的深思,露出了個笑容,本打算說幾句應景的話,到嘴邊轉了一圈還是吐不出來,最終還是將心頭那股氣嘆了出來,宋小妹這才察覺到不好,立時抬頭看她,蘇婉卻垂了眸,看不出任何神情,只聲音依舊溫和,“我是覺得,門第不重要,他將來能對你好,有錢都給你管,而不是自個兒養上一群鶯鶯燕燕,便是真的好姻緣了,若遇到那好吃喝嫖賭的,縱是家財萬貫,富可敵國,嫁與這樣的人也沒甚個意思?!?/br> 別看蘇婉人緣好,除了李氏天生看她不慣,家里其他人都喜歡她,跟著蘇太太去社交,認識的太太們也都愛與她說話兒,其實蘇婉只是不愿多與李氏打交道,不然要哄她還不簡單?在娛樂圈混了那么多年,她最會看人說話了,別人喜歡,她把黑的說成白的也不會眨一下眼睛,如今卻在明知宋小妹驚喜的當口給她潑一盆冷水,她自己都沒料到,搞個不好,被人誤解成她嫉妒小姑子,成心破壞人家的好姻緣就糟了。 可是蘇婉這會兒真覺得跟宋小妹很有些同病相憐,宋小妹是被史書輕飄飄幾個字決定了下半生命運,而她是在歷史上或許根本就沒有宋子恒的妻子宋蘇氏這個人,可如今這是生活,她與宋小妹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人生,命運也不是史官手中的筆,憑什么她們的人生要被書寫? 宋小妹不清楚這些,只是抬頭看著蘇婉,眼神有些驚慌:“三嫂,你……你是不是聽到了些什么?” 觸及到宋小妹的眼神,蘇婉才驚醒過來,她在這里有再多的不甘,也架不住人家心甘情愿,她覺得宋小妹的未來不應該被歷史左右,可也不是自己能左右的。蘇婉想到這里忍不住苦笑,忙搖了搖頭,安慰道:“你想什么呢,我只是覺得這么親事難得,可也要好好考察一番不是,畢竟你是跟人過日子,而不是守著他們家的門第?!?/br> 宋小妹松了口氣,但還有些將信將疑,“三嫂你知道什么直說便是?!?/br> “我能知道什么,不過是瞧著你一副春心蠢動的樣子,先提醒一句,罷了,你是閨中之人,我不該與你說這樣,改日我找機會跟娘好好提提,讓她替你多問問,若真是好人家,你嫁過去咱們也放心不是嗎?!?/br> 宋小妹這才徹底放松了,有些扭捏道:“三嫂可別說是我講的……”到底沒否認蘇婉的提議。 拋開歷史上宋子恒meimei的命運如何不講,宋小妹要嫁人,蘇婉做嫂子的也該為她考慮,別的說不上,提醒宋母他們多打探未來女婿的人品和家風還是能說的,至少別讓宋小妹進了火坑,日子以后怎么過,就是她自個兒的事了。 然而蘇婉都沒找到好機會,主要是宋母沒有與任何人說過這林家來提親的事,那媒人跟她有拐著彎的親戚關系,便提了一句如今只是大太太有意,這事真正做主的還是老夫人,所以只是先來探聽一二,方便大太太去與老夫人說項。宋母便知這事兒還沒準,生怕露了口風,萬一到時候不成,女兒的名聲都沒有,是以除了丈夫和婆婆他們三人知道,幾個兒子都沒說,更別提跟媳婦透露了。 蘇婉也在張氏李氏面前旁敲側擊過,見她們也不知道,自己更不好上前就去問宋母了,不然她問起自己是怎么知道的,也沒話答,可是眼見著日子過得飛快,葡萄苗都快栽好了,再過幾日他們就要回縣里了,說不定下次回來,親都定了,那才真真是麻煩。 山上忙得熱火朝天,宋家的女人卻漸漸閑下來了,地里的事忙完,張氏李氏便把做飯的活計接了過去,宋小妹在屋里繡花。蘇婉覺得自己為宋小妹也是cao碎了心,一逮著機會就想幫她提醒宋母,不過經過她仔細觀察,宋母這日似乎略有些焦躁的模樣,閑下來后更是坐不是站也不是,火氣又大,頗有點前些日子宋老爹他們出去結果一夜未歸時的坐立不安,但是蘇婉琢磨著,這幾日家里也沒甚重要的事,山上工作開展的非常順利,更沒有叫宋母這么擔心的了,想來想去,女人的自覺告訴她,宋母這般焦躁說不準就是為了林員外向宋小妹提親的事。 ☆、第七十三章 還真讓蘇婉猜中了,那日媒人走前說回去稟過大太太,照著大太太的心思,順利的話不說準這兩日便有消息了。宋母昨兒開始翹首以盼,沒等到時已有些焦慮,最初那人上門時她是受驚更多些,這會兒回過未來,越想越覺得不能錯過林家這門親事,縱是現在門第差些,日后子恒高中了,她三個孫子也是有出息的,林家還不得好好對小妹? 宋母倒沒想著女兒嫁再好的,林家有家底,林員外捐了官,如今也是有地位的了,整個縣也就四五個員外,林家一捐就是倆,這手筆,在縣里都是叫人驚掉下巴的。宋母再想不出比這更好的,真有那無論出身還是家底名望這些都一流的,人家也瞧不上自個兒家,女兒進門了就真的只有受氣這一條,可那人也說了,大太太很是中意他們家的,做婆婆的喜歡自家女兒,還怕老夫人不樂意親自在中間周旋,日后有大太太在,林家也要高看小妹一眼,如此一來倒不怕小妹過去吃苦頭,想想倒還真是門不可多得的好親事,宋母如今恨不得那人立馬就過來定下親事,而今越等不來人她便越覺得焦心。 蘇婉觀察著宋母的神色,想了想,與跟自己一塊擇菜的張氏聊起天來:“大嫂,你還記得去年給鎮上那家財主蓋房子嗎?” “記得,他們家可有錢了,住的房子帶上院子,竟占了一畝半的地,三弟妹,你說這財主家到底是有多少人,蓋這么多間屋子住得下嗎?” “不止他們家人住,不還有那么多下人嗎?那家下人竟有上百人,光這吃用都不知道要花多少?!崩钍弦脖晃^來,嘖嘖有聲的加入了八卦陣營。 蘇婉注意到搬了條凳子坐在門口的宋母視線也往她們這邊看過來,心下稍定,便道:“可巧了,有一日我娘認識的太太們聊起咱們鎮上這林員外家,我也聽了幾耳朵,他們家可熱鬧了,就那林員外一個人便娶了十來房姨太,最年輕的姨太比他自個兒親孫女還小幾歲,可不得要這么多下人?” 李氏咂舌:“竟有這么多姨太,這員外都七老八十了吧,他忙得過來嗎?” 蘇婉嗤笑一聲:“怎么忙不過來,像他們這些人家,都喜歡比著誰家姨太多,誰家姨太年輕漂亮呢,我聽那太太跟講故事似得,說林員外幾個兒子都青出于藍,至少也都取了幾房姨太,再不然屋里的通房丫頭加起來,共也有十來個伺候的女人,不比林員外少?!?/br> 張氏聽得發怔,“這丫頭……也要伺候人?” 蘇婉點頭:“我也聽吳秀才太太說的,有些人家規矩多點的,說不讓亂納妾,要出身清白的,咱們也知道,良家女子愿意當姨娘的可不多,所以就有那不夠資格當姨娘的,就當通房丫頭了?!?/br> “我竟不知道有錢人家是這么個規矩?!睆埵洗蟾庞X得三觀都毀了,心里已經在琢摸著自家日后起來了,可要看緊點丈夫不讓他有別的心思,自個兒陪著他吃苦,不是叫他日后有了錢養一堆女人的,不過自家男人心眼實,想來也不會有這樣的念頭罷。李氏比張氏更緊張些,她自來拿捏不住丈夫,如今便被常被他吼要休了自己,她知道丈夫不會真的休自己,可眼看著自家日子越過越火紅了,日后丈夫手頭有了錢,難保不立個妾或是養個通房丫頭,徹底把自己丟在一邊。 李氏一想便覺不好了,自這日后便不敢在惹怒丈夫,平日小心伺候不提,連帶著對妯娌也換了副面孔,她知道丈夫聽大伯的話,小叔有見識更是讓人信服,日后若真有這么一天,大嫂弟妹能幫她吹吹枕頭風,讓大伯小叔去勸勸丈夫,說不準他就打消念頭了——蘇婉還真沒想到自己一番話,竟有讓家庭和諧的功效,李氏不掐尖要強了,宋家人這才真正和諧起來,矛盾摩擦都少許多。 不過那是后話了,暫且不提,這廂蘇婉與妯娌們八卦完,宋母卻始終坐在門邊不吱聲,像是沒聽到似的,但是蘇婉卻瞧見了她臉上的若有所思,沒一會兒,菜洗好了,蘇婉幾人進了灶房,宋母也自凳上起身,回了自個兒屋里。 那媒人到下午才來,她家去鎮上就幾里地,快得很,要走宋家村遠些,不過腳程快一個時辰也夠,媒人打扮的沒電視上那般艷俗,穿的還是正常,不過臉上掛滿了親切的笑容,見了宋母便迎過去,那臉上的笑容,不知道的還以為她見了自己親姐妹。 蘇婉見著自這個人進院,宋母先前的焦慮已經消失了,帶了幾分笑把人請進屋,便知她是什么人,更有李氏怕她不知道,湊到她耳邊小聲的說:“這是咱們鎮都有名的媒人,上次便來過,想是看中咱們家小姑子了?!?/br> 蘇婉外頭看了看李氏,不知道她今天為何對自己這般友好,卻也朝她點頭笑了笑,壓低聲音問:“二嫂知道她替的是誰家說親嗎?” 李氏見自個兒示好有了回應,心里的忐忑也放下了兩分,卻是搖頭:“沒定下來之前咱們如何能知道,傳出去豈不是壞了小妹名聲?” 蘇婉本就是試一試,聽得她說便笑道:“是我沒想起來?!?/br> “這倒無事,弟妹別讓娘知曉便是了?!?/br> 那頭,宋母迎了媒人進屋,那人長了一身rou,怕是走得也急,這天兒額上竟冒了一層汗,忙拿帕子拭了拭,宋母又親自給她倒了碗水,媒人喝了水,緩了口氣,又與宋母進了屋子,剛坐下便拉了宋母的手道:“妹子,可是大喜了,太太今兒把我喊過去,這幾日說項下來,老夫人雖不滿意,那老員外卻是最喜歡讀書人不過的,聽得我家三侄子的大名,又聽說底下三個侄孫子,最小的六歲也進學了,更是高興,很愿意結這門親,叫咱們快些將庚帖換下來,親事便定了,那大太太還說,日后我三侄子的進京趕考全由他們包了,他們家京里也有門路呢!”媒人一張嘴舌燦蓮花,六七成竟比她說成了九成,一口氣這么大段話下來竟也不帶喘的。 宋母卻聽得這話覺得不對,又想不出是哪里不對,只把手從媒人手里抽出來,問:“我聽得這員外老爺家……姨太太成群?” 媒人愣了愣,臉上便露出些神色來,不過很快又恢復笑容,拍著宋母的手笑道:“瞧你說的,咱們家什么關系,你女兒就是我侄女兒,我能坑自己親侄女兒不成?” 宋母聽得她沒有直接否認,早知三兒媳婦不是個信口開河的,只是心里還村了些念想罷,這會兒便嘆了口氣,還沒說話,那媒人瞧哄不住她,也不急,只換了副臉色,也嘆了口氣:“我也不是誠心瞞你,說實話也瞞不住,鎮上有送了兒女去員外老爺家干活的,一打聽都清楚了,委實是大太太叫我不說,是不讓你們擔心,她管不了員外老爺,自個的兒子卻是能做主的,她親口與我說,絕不叫小少爺學了他爹,日后我侄女兒進了門,一個妾都不會有,妹子你就只管放心罷!”媒人說到后面只怕沒拍著胸脯保證。 宋母臉色緩和許多,但仍有不放心,追問了一聲:“也不許有通房丫頭?” 媒人眼底的驚訝轉瞬即逝,笑道:“自然沒有?!毙睦飬s未免不忿,真當自個兒是貴人家呢,攀了這門親事,換了自己女兒是有這姻緣,自己早該拜佛求經了,只這家還不知足,不想要妾室,連通房也不許有?呸,還是嫁個泥腿子吧,就守著你女兒一個! 也不怪媒人這般嫉妒,她自己女兒待字閨中,自認比宋小妹好過幾條街,本想與大太太提一提,還沒說出來便被嫌棄了,宋家卻這般拿喬,若不是大太太出手大方,自己實在舍不得這份豐厚的賞錢,她還真不愿替他們說這門親事。也不知道宋家走了什么狗屎運,大太太竟那般看中,她來時還叮囑她,宋家開的任何條件,都不能一口回絕,若實在應不下來的,只回去于她稟告,所以她方才敢這般打包票。 宋母已經信了七八分,媒人說的沒錯,鎮上便有在林員外家做工的人家,那大太太的小兒子有沒有妾室通房這些可做不了假,一打聽便出來了,自個兒隔壁財福娘的二媳婦,她娘家就有弟弟去員外家當了小廝,宋母打定主意要去問一問財福娘二媳婦,雖沒有立時應下來,送媒人出去時,臉上已帶了十足的笑意,她覺得這親事應該沒甚個問題了。 媒人走時也滿意,宋家雖沒有一口應下,瞧這態度卻也不會出錯了,女方家嘛,總得矜持些。 一時間皆大歡喜。送走媒人,宋母竟一時也等不了,立刻提腳去了隔壁,李氏見她出去后道:“財福嬸她二媳婦娘家是鎮上的,這回給小妹說親的該不會是鎮上哪戶人家吧?” ☆、第七十四章 宋母消息打聽得如何,蘇婉沒去管了,山上的活干得七七八八了,宋子恒假期也到底了,一家人提前一日回了縣里。 第二日,蘇太太得了消息便過來拉蘇婉,說是已打聽好了大夫,這便帶她過去瞧。這家大夫不再是藥堂里坐診的,而是自個兒開了館治病看人,聽聞醫術很不錯,也不收高價,若有那窮人家的付不起醫藥費,他也治了,只說讓賒賬,到底日后還不還得起,別人就無從得知了,這大夫在普通老百姓周圍很有名氣,蘇太太早先便聽聞過,不過因為大夫病人多,坐館診脈都忙不過來,并不接受太太小姐們請上門的邀請,而他醫館的位置又在貧民區,稍微體面些的人家都不往那地兒去,醫館里又什么樣的病人都有,太太小姐們更不肯親自去求藥。 如此一來,蘇太太早先便是聽了這大夫的名聲,也頭一個將他排除在外了,如今卻是沒辦法,女兒都進門一年多了,還未有個消息,自家再不上緊,等親家也開始急就不好了,如今哪還管那地兒是不是方便,大不了把家里的丫鬟家丁都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