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阿璇聽了她的話,甚是驚訝,反問道:“我以為三jiejie要留在家里呢?” 此時顧蕙臉色一僵,她還被禁足呢。 老太太此時也是淡淡瞥了顧蕙一眼,楊氏正想找理由給她開解時,就聽阿璇不緊不慢地說:“三jiejie,也能去那真是太好了,我還生怕咱們都去看龍舟了,就留三jiejie一個人在家呢?!?/br> “你三jiejie還在禁足呢,”楊氏尷尬地笑了一下,便是試探地看了老太太一眼。 此時衛氏笑道:“今個乃是女兒節,難得這般熱鬧,娘就當心疼孫女,讓三姑娘今個也同咱們一塊去吧?!?/br> 老太太登時便笑了:“這好話都讓你說了,我若是再不讓蕙姐兒去,只怕就是我這祖母不慈了?!?/br> “孫兒不敢,”顧蕙立即起身告罪。 老太太又和顏悅色地說:“你們本就是一家姐妹,之間可不能為了一點小事就生分了?!?/br> “孫兒謹遵祖母訓導,”顧蕙立即又是恭敬行禮。 “既然你叔母幫你求情了,今個便一塊去看龍舟吧,”老太太法外開恩道。 楊氏這回真是咬碎銀牙。原本她想親自跟老太太求情的,誰知卻被衛氏搶先了,白白承了她的情。 至于用早膳的時候,楊氏起身給老太太盛粥時,就見旁邊的顧蓉不知為何,手里的碗卻是一下沒拿住,一碗粥正好潑在了前襟。 “你這孩子怎得這般不小心,”楊氏一轉頭,便心疼地說道,還拿出自己的帕子親自給她擦。 顧蓉顯然是被嚇著了,她抬頭看了大太太一眼,方才她只覺得自己的手肘被突然頂了一下,于是碗就被打翻了。 她此時看著大太太的表情滿帶著委屈,可楊氏只笑了一下,便對身后的人說:“還不趕緊扶著二姑娘回院子換身衣裳,可別被燙壞了?!?/br> 待二姑娘被扶著離開后,就見老太太有些不滿道:“都多大的姑娘了,還這般毛躁?!?/br> “都是媳婦教導無方,”大太太立即起身回道。 “你到底是嫡母,該教導的時候就要好生教導,”老太太教訓。 等眾人用完早膳后,便各自回了院子。女眷出行可不是簡單坐了馬車就走,即便只是出門看個龍舟,都有不少講究呢。 碧鳶準備了一套衣裳帶著,就是為了防止姑娘的衣衫污了,還可以更換。至于香爐這等東西,阿璇嫌麻煩便沒讓她們帶著。 等到了門口的時候,正好遇到大太太帶著自己的兩個姑娘過來。眾人遠遠就看見對面猶如一團流云飄來,只見阿璇穿著淺碧色寬袖衫,里面是白色粉荷花紋裙子,顏色倒是格外清爽怡人。 只是隨著她行走之間,不管是衣衫還是裙擺在陽光之中都流露出流光溢彩的美,隱隱能見到波光流連,而那衣衫的質地更是輕薄如紗,偏偏又沒有絲毫的輕浮,反而如天上的流云般,透著舒意流轉。 阿璇走近時候,便看見這幾人各不相同的表情,顧蕙那嫉妒都在臉上掩飾不住了,而顧菀則是微微長著嘴,顯然是從未見過衣裙可以這般輕薄如流云,再配上阿璇這樣的美貌,只覺得這真是只應天上有。 顧菀這會再看阿璇的胎記,都替她五jiejie惋惜,這樣的美貌有了瑕疵,還真是讓人扼腕啊。 “五jiejie這裙子可真好看,這料子我倒是頭一回見,”顧菀笑道。 阿璇很是滿意眾人的反應,這煙云紗乃是她舅舅特地從揚州讓人送來的,聽說揚州今年剛時新的裙子,在揚州不知多少貴族小姐都爭搶著買呢。 不過之前的顧令璇因胎記之事,生生將自己的愛美之心掩藏住,把自己活得像是長伴青燈古佛的尼姑。結果阿璇這會要去看龍舟,便將這衣衫找了出來。 果然,效果還不錯,最起碼能鎮得住人。 待眾人準備上馬車時,就見有丫鬟匆匆從里面出來,見了大太太便道:“太太,二姑娘說身子不舒服,不想去看龍舟了?!?/br> “這丫頭,都這會了,居然說不來就不來,”大太太似乎因顧蓉的不懂事而有些尷尬。 老太太瞧了那丫鬟一眼,只淡淡吩咐:“好了,都上馬車吧?!?/br> 阿璇上了馬車之后,就見衛氏正在哄雙胞胎,今天雙胞胎穿了一模一樣地衣裳,除了脖子上佩戴的長命鎖有些不同,旁人乍看一眼還分不清呢。 衛氏摟著顧應啟,輕聲道:“不許再和你哥哥鬧了,要不然娘現在就送你回去?!?/br> “不要,”顧應啟一聽送自己回去,登時就老實了,摟著衛氏的腰身就撒嬌。 旁邊的顧應承則是安靜地坐在阿璇身邊,阿璇問他:“承哥兒喜歡看龍舟嗎?” “還行吧,”顧應承馬馬虎虎地回道。 “我喜歡看,”旁邊的顧應啟立馬回應阿璇了。 阿璇登時便笑著說:“是,是,是,我們啟哥兒最喜歡湊熱鬧了?!?/br> “我真是太高興了,”誰知顧應啟突然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 阿璇逗他:“你高興什么?” “jiejie陪我們一起來看龍舟,以前jiejie從來都不來的,”顧應啟認真地說。 阿璇心中一感動,誰知下一刻顧應啟就又說:“jiejie,給我買吹糖人吧?!?/br> 這孩子還真是不吃虧,阿璇登時有些無奈。 馬車上一路行駛,大概是端午節的原因,這一路上熱鬧非凡,外頭小販叫賣的聲音,簡直把兩個小孩子都要勾出去了。要不是衛氏攔著,顧應啟恨不能從車窗跳下去。 等到了觀龍舟的東湖時,周圍早已是熱鬧非凡。阿璇下車的時候,就聽見格小販的吆喝聲,糖葫蘆、吹糖人、耍把戲的,此起彼伏地叫賣聲,別提多熱鬧了。 此時顧家的馬車隊到了,周圍等著看龍舟的百姓都不由往這邊看熱鬧。待馬車停下之后,女眷便是陸續下車,而阿璇則是等著衛氏和雙胞胎下車之后才下去。 等她下車時候,帶著的白色帷帽已將自己的面容遮住。 當她將手輕輕伸出時,旁邊看熱鬧的人登時有些沸騰,那纖纖玉手,如白玉般,此時微風拂過,將她的寬袖吹起,而當清風掠過她的帷帽軟紗時,只見那軟紗微動,就在眾人屏住呼吸,等著軟紗拂起一角的時候,就見綴在下面的銀質鏤空鈴鐺在空中晃了晃。 就在此時,一行錦袍少年從旁邊路過,只見一個手中拿柳條的人,指著那邊的馬車便問:“那邊是顧家的馬車吧?” 經這人一提醒,眾人紛紛朝那邊看去,正看見穿著淺碧衣衫的少女正在下馬車,當清風吹佛而過時,白色帷帽下的輕紗隨風輕動,卻絲毫讓人瞧不見她的容顏。 可越是這樣見不著,卻越讓人好奇這帷帽之下是何等容貌。 “立堂,你應該都見過顧家姑娘吧,”那拿著柳條的少年一臉調笑地問。 此時顧家的女眷正好朝這邊,姹紫嫣紅別是多彩,姑娘們都帶著帷帽,而身邊的丫鬟卻都是各個貌美。 崔謹立即謹慎道:“望舒,休得胡說?!?/br> 顧家是往河提上的觀臺而去,這一行少年郎忙往后退了兩步。雖眾人都是身份貴重官家子弟,到底是少年心性,在顧家女眷經過時,還是忍不住抬起了頭打量了一番。 崔謹本不想看的,可是他一轉頭,那一抹淺碧衣衫就陷入眼簾之中,又是一陣和風拂過,只留下一片清脆的鈴音。 “也不知那位淺碧衣衫的姑娘是顧家的哪位姑娘?!?/br> 也不知是誰說了一句,竟是將崔謹的心聲問了出來。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陽光正濃,清風拂過河堤兩旁的垂柳,細軟地柳條隨著風的方向,隨意第擺動著自己的身體。一碧如洗的天空之中,云團漂浮,不時有飛鳥從天際翱翔而過。 此時河堤兩岸早已是彩旗招展,綁著各色彩帶的龍舟已等在河岸,都是蓄勢待發地架勢。而龍舟之上的人身穿著統一的汗衫,露出兩只精裝的手臂,不停地朝著岸邊的人群揮手。 河的左岸都扎著帳篷,連綿幾里而下,遠遠看著極是風光熱鬧。至于河右岸邊則是什么都沒有,這是留給城中百姓的。此時已有不少人擠在這里,不過在河邊還是放著木質欄桿圍著,就是為了防止百姓被擠掉進河中。 這是阿璇頭一次感受到古代百姓的熱情,此時河對岸不斷發出歡呼聲。而走在她前面的顧蕙則是忍不住羞惱道:“真是的,怎么能讓這些人在對岸,還讓不讓我們好生看比賽了?” 顧菀則是微微轉頭,在瞧見對面烏鴉鴉地人群之后,也是忍不住抱怨:“這樣多的人看著我們呢?!?/br> 倒是顧應承、顧應啟兩個小家伙一點不在意,指著河里的龍舟便開始議論紛紛。 顧應承喜歡地是扎著紅色花簇地龍舟,上面的龍舟隊員們也是穿著紅色汗衫,各個看起來精壯極了,他說道:“紅色的肯定會贏的?!?/br> “我覺得藍色才厲害呢,”藍色龍舟上立著一桿幡旗,此時河上的風似乎大了些,刮地彩旗呼呼作響。 “我們要不要和崔夫人打個招呼,”大太太看了看前面的帳篷,問老太太道。 “大嫂,這里這么多人,咱們還是早些進帳篷吧,免得這對岸地人一直盯著幾個姑娘看,”衛氏立即出聲道。 此時這邊也來來往往不少人,確實不少人朝這邊張望著。 等進了自家的帳篷,老太太才有些不滿地說道:“如今這世道可真是越發不行了,商賈居然也能和我們平起平坐了?!?/br> 士農工商,顧家自然是士族,偏偏她們剛剛就遇到商賈家眷,是以老太太才會這般說。 楊氏沒開口,倒是衛氏淡淡一笑,開口勸道:“知府大人這會開恩,說是只要商賈捐了銀子,便可在這河岸也有一處帳篷,這幾日倒是修了不少橋和路了?!?/br> 阿璇登時明白了,原來這個崔知府是借著這幫商賈給自己沖政績。雖說這個法子不錯,不過在顧家這種傳統士族看來,未免還是有些落得下乘了。 不過阿璇作為一個現代人,對于這種想法自然是不行理解。相反她還覺得這個崔知府確實不錯,畢竟不管這銀子是怎么來的,人家是真正地做了好事為百姓謀得福利了。 此時崔家的帳篷之中,崔夫人又送走一批女眷。一直站在旁邊的崔沅,便忍不住抱怨:“就是看個龍舟,都不讓人安生?!?/br> “好了,你少抱怨兩句,若是待會讓你爹聽到,又該教訓你了,”蔣氏教訓她。 崔沅趕緊上前,便是攬著她的手臂,說道:“娘,這顧家可真無理,要不是您,他們家豈能有這樣好的位置,竟是一聲謝都來說?!?/br> “這也是你一個姑娘家該說的?上回的教訓你還沒記著呢?”蔣氏是京城的名門貴女,規矩自然嚴謹,立即出口訓斥道。 崔沅立即覺得委屈極了,辯解道:“誰知道她那般嬌弱,竟是旁人一眼就能病了。我看連公主都沒她這般難伺候吧?!?/br> 這么說著,她心里對阿璇自然就更加不喜了。上回因阿璇的事情被她爹爹知道了,她可是被罰地抄了百遍的女則呢。 蔣氏其實心中也覺得阿璇未免太嬌弱些,對丈夫這樣草草的舉動更加不喜??缮匣匾泊_實是自家理虧,便不愿再提。 崔沅又說道:“周家姑娘今個要辦詩會,娘,你就讓我去吧?!?/br> 她這話題轉得有些快,蔣氏一時也沒說話。 此時顧家帳篷之中,何蕓給三位長輩行禮之后,就見老太太很是客氣地笑道:“你祖母還在莊子上住著嗎?” “回老太太,祖母如今在莊子住的不知多開心,我上回去看望,誰知她老人家竟跟著莊子上的人學起了種菜,”何蕓是個性子活潑開朗,如今臉上掛著甜美的笑容,任誰看了都覺得是個可愛又甜美的小姑娘。 老太太立即也笑了,說道:“還是你祖母會享受,這莊子上可不就有趣。如今還種上菜了?!?/br> “可不就是,我娘都帶著我去請她老人家三回了,可祖母說了,她可舍不得離了她那些菜,”何蕓此時笑顏如花,她臉上帶著梨渦,一笑兩邊就顯出兩個可愛的梨渦。 阿璇坐在一旁看著,論相貌何蕓是真不如她,可是她性格開朗大方,便是同長輩說話也很得體。況且她說話很有些滴水不漏,說她娘帶著她請了三回祖母,那就是向顧家人表明,她們家可沒什么婆媳不和,她祖母之所以住莊子也只是自己愿意而已。 就這么個十二歲的小姑娘,便這般可怕,也不知天生就心思深沉,還是后天所學。 “阿璇,待會賽龍舟結束后,周家姑娘辦了詩會,你同我一塊去吧,”何蕓一坐下后,便脆生生地問道。 阿璇沒想到她來竟是為了這事,她想了想還是搖頭道:“我詩文上并不出色,去了也不過是徒增笑料罷了?!?/br> “不過都是姑娘們之間舉辦的小聚會而已,哪有這般嚴重,我比你還不愛讀書呢,”何蕓立即便說。 此時,她又笑著朝對面笑道:“蕙jiejie和菀meimei也去嗎?” “方才周家姑娘已親自派人同我說了,我正要和娘說這事呢,”顧蕙淡淡說道,不過她說話之時,眼睛不經意地朝阿璇的臉上看著。 阿璇自然注意到她的打量,不過如今她自個大大方方的,又怎會在意旁人的眼光。況且她就是臉上有胎記,可還是比顧蕙她們好看。于是阿璇挺了挺脊背,微微頷首朝那邊看過去,看得顧蕙心里騰地冒起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