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為此陸曉曉花費了不少的時間才說服了mama允許了她拍戲的請求,如今這事兒也就算是過了明路了,讓曉曉也輕松了不少。 只是沒過幾天,陸曉曉就面臨了一個新的問題,在此之前播出的戲份,她作為主角的女兒,其實更像是打醬油的,很多場次就是待在一邊就好,特別像是在網游里刷日常的感覺,所以她雖然上了電視可是并沒有什么人認識自己。 可是隨著上次女兒撞破爸爸小三那一集的播出,陸曉曉被認出的概率百分之二百的速度增長,每每在街上就會有阿姨走過來,一臉慈愛憐惜的眼神望著她,有些就是暗自低嘆一聲這個可憐的孩子啊,有些則是上來就安慰曉曉別因為爸爸的事兒而難過。 像這樣感受到觀眾的熱情和以前粉絲似乎不同,觀眾們都是著迷在一個故事里,而你是其中一個牽絆她情緒的角色。大家對于她的一切觀眾都是來自于對電視劇的愛,同時也是因為她足夠的精彩所以才會被觀眾記住。 ☆、第6章 “是她誒!” “你看你看,那就是一班的陸曉曉?!?/br> …… 從上周開始,陸曉曉就能聽到周遭類似這樣的聲音,下課的時候班級外面也總是會有人途經無數次。 也幸好陸曉曉并不是真正的十歲少女,所以她沒有因此害羞無措,也沒有洋洋得意,而是仍舊和平常一樣認真上課,所以她的反應沒有引起同齡孩子們的反感,何況當初劇組是來學校選的角色,同學們也不是不知道,而且小學生們頂多是有些好奇心,所以在最初的新鮮勁兒一過也就平靜了下來。 陸曉曉很是享受學校生活,所以一切如常之后她也深深吐了口氣,幸好! 這也是她從最初就沒有請假拍戲的緣故,她選擇拍戲時想要要早一步的改善家里的生活條件,可是,卻并不想因此讓自己的學生生涯變得特殊化,和別的同學不一樣,所以在陸曉曉的自我經營下,她現在除了會偶爾出現在電視八點檔的on檔劇中之外,和之前或是其他同學根本沒有什么兩樣,這也是讓學校里關于“小明星”事件很快平靜的原因吧。 而這樣簡簡單單的校園生活也正是陸曉曉所珍惜的,這一次她重新來過,同樣的小學,同樣的同學,卻讓她有著不同的感觸。陸曉曉知道她自己的改變了,周圍人對她也有所改變。 而在這些小同學的眼里陸曉曉是學校里高調與低調的綜合體,在小學里成績好就會成為風云人物,何況陸曉曉一直包攬著年紀第一的名次,真心霸氣!而陸曉曉卻是一直保持低調,不張揚不驕傲,對于同學的求助她總會幫忙。 陸曉曉并沒有想要借由自己成熟的心智而經營同學之間的關系,她想還是順其自然的好,所以要好的同學并不太多,而她的人緣卻是極好的??傊@一次她活的坦坦蕩蕩,同學之間的交往也是貴在真誠的。 而要好幾位的同學間自然會聊到彼此家人,也就知道了她家里的情況,對此陸曉曉已經擺脫了上輩子那該死的魔咒,她的家還有她的mama并沒有什么丟人的。 話說現在的這種踏實的感覺讓她非常的舒服,她永遠記得曾經自己的小學生活過得遮遮掩掩,她實在不知道自己當時那么小個人兒怎么就有那么強的虛榮心。 而且一路發展下去是令人心驚的惡性循環,特別是陸曉曉進入了演藝圈之后,有時候她都沒有留神的情況下自己吹噓的話就出去了,雖然看到別人艷羨的眼神當時是異常滿足的,可是心里也愈發空落落的,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自己都變得不認識自己了。 還記得在回家的路上,電臺里在放一首《浮夸》,在那低沉或高亢的歌聲中,恰恰一聲聲擊中陸曉曉的心房,然后陸曉曉就突然的開始失聲痛哭。 是病態么? 對!她病了!無藥可救的病了。 陸曉曉在那一次真正的開始厭惡那樣的自己,而重生之后想要改變以往的習慣并不容易的,只是幸運的是她變回的是六歲時的自己。 就像是解毒的人,需要隔離,需要讓自己樹立起另一個堅定信念。這或許也是陸曉曉選擇四年后才開始拍戲的原因,而學校就陪伴著她慢慢轉變心境的地方,這里的簡單、平靜、充實,還有快樂都讓陸曉曉重新找回了自己,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她現在對此深信不疑。 上學、拍戲,時常還要幫mama顧攤子,所以陸曉曉的生活十分的忙碌,時間也就一下子滑入了七月份。 也就等于迎來了期末考試,陸曉曉倒是沒有太擔心的,因為平時的學習習慣已經養成,課業里沒有任何遺留的問題,所以對于考試她有足夠的信心,自然拍戲也沒有因為考試請過一天假,這也讓導演先生暗自咋舌,因為他的兒子也是在讀小五,和陸曉曉同年級,現在孩子的課業可是不簡單的,看看他兒子就知道了,所以說如果陸曉曉要跟他請假他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會答應下來。 當然最后令導演先生更加咋舌的是陸曉曉這次考試還是第一名,每天拍戲加上路程,她都要花費三個多小時的時間在這上面,可是成績還是這么好,這實在讓人羨慕這樣的好女兒,這么想著他就更加有要揍自家兒子的沖動了,同樣都是十歲的孩子,差距怎么這么大呢。 而因為陸曉曉他們下個學期就要升入畢業班,所以這次年末的家長會格外的鄭重,班上的前五名都要求參加,要分享他們的學習經驗。 就是因為這次的家長會,陸曉曉才算是真正的了解了自己,才知道原來她的粉絲族群是阿姨們??! 對于家長里的mama們本來就是八點檔的主力軍,看劇、追劇也算是她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小部分,而且一看戲就容易入戲。 而陸曉曉他們這部戲,有正妻,有小三,自然槽點頗多,可以跟著哭也可以看著罵,另外一個就是看到女主的女兒,也就是陸曉曉所飾演的角色出鏡,就都紛紛高呼這女兒多好??!看那委屈的小眼事兒萌化死個人。 于是在家長會上,原本負責招待的陸曉曉卻是收到了無數的禮物,好多的娃娃還有毛絨玩具,這樣的糖衣炮彈襲來陸曉曉真的是有些受寵若驚,而后再被阿姨們求合照時就顯得鎮定多了。 而之后陸曉曉還被媒體封為了“國民女兒”,誰不想有這樣一個聰明、懂事的小棉襖呢? ☆、第7章 在陸曉曉成為了近段時間熒幕上頗受喜愛的女兒形象后,對于mama的面攤生意也是不無幫助的,原本周圍的一些??途投际且娺^她的,所以自然知道她是這家面攤的女兒,自然就尋思著跟周邊的親戚朋友提上一句半句的,權作為談資了。 在那之后真的有周遭幾名主婦一起,或是帶上了同事組團來吃面的,然后還會跟沒來過的人著重介紹說這就是現在八點檔那部劇里演女兒家的攤子哦。 傳播這樣的獨家消息,有算是和演藝圈沾上了點兒關系,作為主婦們真的是樂此不疲。對于這種消息的傳播雖然是小范圍的,可是帶來的影響對于一個小面攤來說也是巨大的。 雖然說一開始的時候有些搶了其他攤子生意的嫌疑,不過一家攤子不過幾張桌子,客人們眼見坐不下了自然就去別家,所以這樣一來反倒是大家的生意都更好了幾分,這些攤主們的關系就更加融洽了。 而且就算是生意冷落的幾天,他們幾家攤子也都沒有什么不滿,幾年都在一處擺攤子,他們自然知道陸家母女不容易,陸mama的為人大家也都了解,陸曉曉更是可人疼,從小就看著她過來幫忙,等上學讀書了又是出類拔萃,只是可憐家里情況太拮據了些,所以大家還都是盼著她們好的。 所以說這些周遭攤主雖然也都不是大富大貴之人,有的時候說起話來嘴上也不會說什么好聽的,可是心地都是純樸的,也沒那么多歪心思。 而之前會有在陸母攤子找茬的那些人最近也偃旗息鼓了不少,畢竟他們都是“聰明人”,這家攤子也算是出了公眾人物,他們可不想被曝光不是。 總之最近這面攤的生意順風順水,生意又好,又沒有來搗亂的,這讓陸mama很是漲了些心勁兒。 陸曉曉自然是第一時間就知道自家面攤生意竟然還因著自己的關系大火了一把,再看到mama臉上的喜悅光彩她就也覺得開心??墒菐滋煜聛?,mama收攤的時間卻是越來越晚了,這下子陸曉曉卻是上心犯難了,她著實害怕mama會因為這樣辛苦拖累了身子。 也是第一次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是錯的,如果她打定主意六歲就開始演戲就不需要mama這么辛苦了,可是眼下憑她怎么勸mama也是不肯聽的,能多賺錢給女兒更好的生活一直是她的愿望啊。 不過,也幸好期末考試已經結束,作為準畢業班補了半個月的課,陸曉曉就正式開始了暑假生活,所以她也就有了到面攤去幫忙的時間。 而人的心境不同了,面對同一件事兒也會感受不同,若是上輩子讓陸曉曉在面攤被熟人碰到那簡直比殺了她還讓她難受,而且在她成為明星之后更是完全隱藏起關于陸mama和面攤的一切,為此當初還有一名知情的記者以此勒索了她大約半年的時間,要的錢更是一次比一次多。 現在時空回轉,陸曉曉只覺得這個面攤是mama愛她的表現之一,如果不是因為她mama也就不需要這么辛苦。所以陸曉曉很樂意過來幫mama的忙,特別是在她現在小有知名度之后,她每每來到面攤都是一次小轟動,總之客人們總是樂意和她說上幾句的,說些好好學習,加油之類的。 這個時候隔壁店的張伯母總是會與有榮焉的說一遍陸曉曉從小到大的優異成績,這個時候陸mama總是會抿嘴微笑,眼睛里透著nongnong的喜悅驕傲,哪個母親不為了自家孩子的優秀如此呢。 這種時候陸曉曉總是覺得有些尷尬的,像她這般的特殊情況,重讀小學有個成績也實在自傲不起來,可是,看得出母親對此很是歡喜的樣子她也就只能受著了,只是她那不好意思的樣子看起來更顯得謙遜懂事,于是更是讓人們嘖嘖稱贊。 漸漸的陸家母女在這條小吃攤上就有了些小名氣,誰都會說一句這家人不錯,孩子也特別懂事。 陸曉曉現在每天的時間也被規劃的滿滿的,她每天早上起來就先看兩個小時六年級的課本,說起來她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到現在成績的,雖然相對于別的同學她學習起來的速度、理解力都要高出不少,可以說是事半功倍,不過老實說上輩子學過的東西有一半都換回老師那里去了,所以也是得認真重學才行的。 之后就跟著mama一起出攤子,這當然也是陸曉曉使出渾身解數才說服mama的,而且母女倆有說有笑的干活也真的覺得輕松不少。 而在她們擺攤子的那條街上,一般像陸mama這樣做面賣主食的大約十點多種就會擺攤,周遭的居民或是附近的上班族有些就會來這邊解決午餐。 等忙過了這陣兒也就到了陸曉曉去劇組的時間,這也是在她放暑假之后,導演先生給她改的拍攝時間,說白了還是在照顧她,現在即便拍的不順,她也不會被留到晚上了。 一般拍攝結束,陸曉曉差不多五點鐘就又能回到面攤了,那個時候也是街上開始熱鬧的時間了,攤子也漸漸擺滿,諸如章魚燒、臭豆腐這類的小吃攤都是這個時段過來趕夜市的。 所以有了曉曉的幫忙,雖然現在面攤的生意好了不少,可是mama倒也沒有太過勞累,只是每天都會念上曉曉幾遍,不是旁的是希望她也能好好放松,享受假期。 一般的家長一說孩子都是“還不去寫作業!”“寫完作業也給我去復習!”,而因為陸曉曉從小到大懂事成績又好,陸mama一直在說的都是勸她出去找同學玩兒。 對于mama希望自己能夠更多快樂的想法,陸曉曉哪有不明白的,所以每次被念得多幾次就會跟同學出去玩兒,對于這個度她掌握的早就爐火純青。 不過,因為現在面攤生意太好,陸曉曉真的不愿意輕易不去的,所以這個暑假都是和幾個要好同學約在面攤附近見面,或是在書店或是旱冰場之類的,有的時候還會先讓她們過來自家攤子吃碗面再一起走。 對此陸mama的心情一開始是有些微妙忐忑的,她不希望因為自己給優秀的女兒丟了面子,所以第一次聽說她同學要來面攤的時候還真真緊張了一下,可是隨著次數的增多她才輕松了下來,對于女兒的同學她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而那幾個女同學也都是很好的孩子。 陸mama以前一直覺得她家曉曉雖然成績優秀,可是很少和同學一起去玩,很多時候都在幫她,又得學習,又要做家事,還幫忙面攤的事兒,所以陸mama一直擔心女兒在學校會朋友不多。 可是現在看到曉曉有不少交好的同學,而且不難看出女兒還是里面領袖般的人物,這讓陸mama再沒有什么不放心的了,自家曉曉做什么都做的好,這種驕傲的感覺讓她特別的滿足,整個夏天臉上都帶著這種幸福的光芒。 ☆、第8章 開學之后,陸曉曉就升入了畢業班,面臨著一年之后的小升初,這對于學生來講算是求學生涯中的第一次轉折點。 在mama的要求下,曉曉原本已經答應這一年內不再接戲,現在家里的情況可以說已經改善了不少,面攤的收益足足漲了五六成,再有劇組按期結給的片酬也不算少,所以在不久前面攤還請了一位幫工,每天過來幫忙趕夜市。 這次請人也算是個折中的法子,因為這次任憑陸曉曉再會說服人,mama也堅決不要她來面攤幫忙了,畢業班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可是如果真的沒有人幫忙的話她自己一個人又確實頂不住,而估算了下成本之后還是決定請人了。 只是原本兩母女計劃的好好的,而這部八點檔也差不多應該在開學后不久就會殺青,可是往往計劃就是趕不上計劃,就是因為這檔戲的收視率不錯,所以制片方和電視臺一致決定繼續拍第二季,立馬就增加了原本集數。 而寫劇本就是這么的神奇,原本已經走向大結局一切善惡終有報的時節,一聽要連第二季,馬上調轉了節奏,壞人再次絕地大反擊。 等拿到劇本之后,劇組眾人也都嘆服,原來這樣也行的,怪不得制片方總是能想一出是一出呢,因為只要他們能想到,這邊就一定能做到。 對于這樣的一番境況,陸曉曉決定要有始有終的,只要劇組這邊用自己,編劇組沒有把自己寫沒她還是會繼續,主要也是她自己有把握不會影響學習。 對此mama也同意了,做事情自然是要有始有終的,何況劇組以往對她家曉曉都是照顧有加,她們自然也不能不地道。 說起來導演一開始還真的很怕陸曉曉說這學期就不拍的,他心底明白畢業班的時間緊張,可是這部戲確實需要她,不是說沒有陸曉曉這部戲就不行了,都不用占用編劇去寫,只要按照慣例留學就好,只要這樣就可以輕輕松松消失掉一個角色。 可是,這部劇原本就是苦情倫理劇,按照劇組無聊人士不完全統計,每天都有哭戲,每三天定出扇耳光的橋段,而作為女兒這個角色算是貫穿全劇最輕松的部分,這也是一種視覺緩解,大悲大苦之中加入一點兒小清新,導演私以為自己運用的十分精彩。 最后讓導演放下心來還是在開學后的一個月后,陸曉曉月考成績依舊第一,而且還跟導演主動說明了會繼續出演。 導演當時就說了句,夠義氣! 只是對于編劇們開始給陸曉曉加戲份的趨勢,導演還是果斷掐熄了,你們能指望著小升初的學生還得請假過來拍戲吧。編劇組對此很是可惜,他們想到了不少的賣萌情節,絕對可以吸引一批關注的喜愛。 在輾轉之余,陸曉曉最終在mo姐那邊聽說了這些背后的故事,她也只想感慨,編劇組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據說編劇遠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組,想到on檔的拍攝周期也確實需要如此,因為即便有幾個編劇在,他們每天拿到劇本距離開拍的時間都非常少,其中的錯誤也不是沒有。 就像今天這樣,簡直是要笑傻陸曉曉了。 這場戲是爸爸住院了,然后mama帶著陸曉曉一起去醫院,然后在門口遇到了同樣趕來的姑姑和姑父,于是四個人就一起去病房,然后笑點就來了。 “你怎么了?” “你怎么樣了?” “對啊,你怎么了?” “爸,你怎么了?” 以上就是原版的臺詞,其實光看著還好,但是演出來就真的好笑了,而且是爆笑的很。 笑場之后,大家都很無語,飾演姑父的男演員不禁嘀咕道:“編劇這是在湊時間?” 其余的人都是一副你真相了的樣子,實在是現在一集電視劇的時常足足有兩個小時,寫起來得有四十來頁紙,這樣的量也確實嚇人。 陸曉曉站在專業角度上來看也得感嘆原來電視劇和電影這么不同,八點檔的臺詞完全就是不要錢的給,各種饒話,明明一句話就說清的,然而臺詞不弄到兩分鐘長就決不罷休。 這是編劇的問題嗎? 陸曉曉不是真的十歲孩子,她當然會以成年人的角度去思索問題。 電視劇不是電影,它是更加生活化,更加接地氣的一種表演,幾乎每個人每天都會看電視,這是更加大眾、日常的娛樂。 而電視劇的劇情和臺詞上的所謂啰嗦,其實也是一種回憶式手法,讓大家即便沒有認真在看也會知道劇情,而且即便隔了兩天沒看也還可以接的上。 因為對于作品本身的要求不同,所以編劇給出的劇本自然也就大大不同,陸曉曉對此覺得特別有意思,怎么說呢,這樣的拍攝不是一直拿藝術說事兒,而是帶著一種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