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原那劉廷當真與他是同窗,二人這些年關系也不賴,劉廷也算出身書香門第,只是到他這一輩上愈發敗落了,他族里無人在京為官,自己苦讀十幾年好容易中了科考,做了縣丞,這幾年與鄭佑誠常有書信往來,年節里偶爾也來拜訪,在鄭佑誠調任雍州時還專寄信一封道賀來著。 九月底說得了一方歙硯和兩幅名畫,叫鄭佑誠幫他瞧瞧,鄭佑誠當日并未多想,哪知隔了一天便出了此事。 “東西你都看了?可是好的?”老太爺摸著下巴問。 “兒子看過,東西都是對的,當日我還尚自納罕,劉廷家道敗落已久,哪里得來的這歙硯與名畫?后來一想,是兒子太過大意了?!?/br> 鄭老太爺“唔”了一聲,倒沒再這事情上多說,轉而又叫鄭澤昭說起京里的情形。 鄭澤昭便將他得到消息后的情形皆盡說了,便連鄧環娘和明玥進京當日被常家攔路之事也都提及,鄭老太爺聽完之后出了會兒神,隨后吩咐鄭澤昭和鄭澤瑞:“你二人且先回去吧?!?/br> 鄭澤昭看了看老太爺,帶著鄭澤瑞退出去了。 屋里靜了一會兒,老太爺方出聲道:“看來如今的御史臺也不盡是正言直諫之人了?!?/br> “先帝在位時,御史大夫須得皇帝欽點,其下御史可有御史大夫自行選拔。而如今,御史須得經吏部任命,御史大夫怕是已被架空了?!?/br> “吏部?”老太爺哼了一聲:“常家真是條咬人的狗,我先前還琢磨常家與陳吉并不對付,卻能留到今日,除了他的從龍之功外,皇帝也是令二人互相制衡。不過眼下一看,這二人暗中怕早已勾結一處!” 鄭佑誠的臉色也是凝重幾分,不由道:“爹,那咱們……” 老太爺瞇著眼靠在椅背上默了片刻,驀地道:“你離京時可見過毅郡王?” “見倒是見過”,鄭佑誠道:“不過是在大理寺審案那日,毅郡王旁聽,他身為雍州主管這倒是應當,但當日他并未多言半句,之后我更是不得見。原離京時想去拜謝一番,但一是為避嫌,二是按瑞哥兒所言,毅郡王雖是暗中相助,但他也未曾在京中見上一面,想來是恐皇上忌諱?!?/br> “皇上忌諱是一回事,有人挑唆的皇上忌諱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崩咸珷攪@了聲。 “爹是說此次將毅郡王也牽涉進來了?” “此事還遠不算完”,老太爺直起身子,“毅郡王是個磊落的性子,最是不喜那起子讒言小人,陳吉怕早視他為眼中釘,只是這些年毅郡王少在京中,尚算相安。如今此事他力雖處在暗處,但在皇上面前定也不能不為你說話,況且……崔家偏在他進京后才出來諫言,而崔、鄭兩家都是世族,你猜猜陳吉會在皇上面前說甚么?” “毅郡王手握兵權,并且暗中與各世家交好,這意圖……”鄭佑誠頓住了。 老太爺便又露出一點兒郁郁的神色:“倘使徐璟真有這意圖也不冤,可咱們試探過,他絲毫無此心,這才是最壞的?!?/br> 可稍頓了一頓,老太爺郁郁的神色里便又顯出一絲困惑:“雖說他曾稱我一聲先生,對鄭家敬重,與瑞哥兒也算有幾分交情,可就憑此他這般相幫……我鄭家倒真卻欠了他一份人情?!?/br> 鄭佑誠沉吟了半晌,有些不大自然的道:“有一事,兒子不知當說不當說?!?/br> 老太爺瞧著他一副肚子疼的模樣,皺眉道:“何事這般別扭,說便是?!?/br> “父親可還記得上元時在大昭寺?三丫頭明薇回來是受了傷的,聽聞,便是因著毅郡王?!?/br> 老太爺一愣,半晌后騰地站了起來:“如何不早說!” 鄭佑誠有點兒難言:“當時兒子并不在場,只是后來聽環娘所說,況且毅郡王似當時說的坦然,二嫂她們回來也沒提及此事,兒子不知內里詳情,自不能亂說?!?/br> 老太爺伸手指指他:“毅郡王這是為著三丫頭?是了是了,如此方能說通?!?/br> 鄭佑誠起身給自己的父親施了一禮:“父親可是決定了?此事還是要將二哥、二嫂問清楚才好?!?/br> 老太爺沒有立即說話,然先前郁卒的神情中卻透出了那么一絲亮光。 ☆、第100章 稍一收拾便是年三十了,鄭家年前因不知鄭佑誠之事到底如何,府里上下都頗有些緊張,如今見他平安回府,皆盡放心,立時又有些大松一口氣之后的熱鬧。 用過年夜飯孩子們挨個磕頭拜年的時候,老太爺瞧著嬌嬌柔柔的鄭明薇心里便是沉吟,不由問二老爺和林氏:“三丫頭的親事你們可相看著?如何沒聽得你們提及?” 林氏一聽老太爺問,立即有些委屈,老太太對鄭明薇表面上也是很疼愛的,但各人心里清楚,遠不能與鄭明珠相比,當初明珠的婚事何曾需得旁人多言,王氏一早便計較好了。 但到了明薇這里,王氏嘴上說“三丫頭與明珠一樣,你們父母該多相看相看,給她選個稱心如意的”,實則是個冷眼旁觀的模樣。 林氏娘家敗落后再沒甚么親戚起復,如今大多都是巴著她呢,她自然瞧不上。 頭年春倒看了兩家,只后來府里又出了鄭佑誠這事,人家一時也都不冷不熱的,現鄭佑誠雖無事,可她自對那兩家也寒了心,做不出回頭那等事,這兩日正在心里暗自怨懟,聽了老太爺的話便忙道: “年前大家都記掛著大哥的事,哪里顧得上這個???現下年一過,明薇便又長了一歲,媳婦這正想求老太爺和老太太多多給她做主呢?!?/br> 鄭明薇接了老太爺的壓歲紅包還跪在地上,聞言便咬唇低下了頭,王氏笑了笑攏著手道:“你們相看好哪家,回頭就稟與你父親與我,我們自當給三丫頭做主?!?/br> 這話實說與沒說差不離,林氏攥著帕子笑得有些僵硬,老太爺捋著胡子瞧一眼鄭明薇,說:“三丫頭起來吧,你身子比旁個弱些,莫受了涼?!?/br> “謝過祖父”,鄭明薇又磕了個頭才由丫鬟扶著盈盈起身,她今兒穿了身胭脂紅團花大褶高腰裙,裙裾曳地,配上她輕飄飄的步子當如波光微漾,清揚婉兮。 老太爺不由暗里點頭,自古英雄愛美人,徐璟若瞧上鄭明薇也不足為怪。 他如此想,心里頭的希望便又燃了起來,——鄭家這一房,不應在他這里漸次弱下去,而應強過二房,成為族中翹楚! 而為今之計,只有一條路可走。 鄭老太爺似乎尋到了鑿開巍巍青山的那一把利斧,他沉著聲音道:“一開春,朝廷便要再度攻打高句麗,三丫頭的親事,若有相當的,自還是早些定下來的好。你們心里頭若有數,當與我和你母親說,我雖是老了,但看人心里還是有些數的?!?/br> 林氏一聽老太爺的話,便知他不會撒手不管,心里當即高興起來,歡歡喜喜應了個聲,只等著過了正月便與二老爺商量。 王氏冷眼瞧著,心里便冷笑一記,倒要看看老太爺回頭能與鄭明薇定下甚么好人家,還能高過崔家不成? 這一年的正月二十二,朝廷再次發兵征討高句麗。 因上一次兵力損失巨大,此次出兵除征調了十二路府兵中的六路外,還征召了達官子弟與不少平民,另外還調令了三千名黑騎衛為先鋒,在皇帝的御駕到達之前先進攻遼東城。 二月中,人馬出發完畢,這一回,百姓們不像去年那般信心滿滿,他們之中,不少人的父兄皆在征召之列,鑒于上一次的大敗,此次,他們充滿了擔憂。 燕州城里凡數得上的人家大部分也都有男兒隨軍而去,一時間酒樓里的生意都比從前少了些許,放眼一瞧,鄭家里的男兒真算是最齊的了。 三月初,大軍發完半個多月,北方的天氣開始嶄露出一絲暖意,鄭老太爺將二老爺單獨叫去了書房,因著年三十兒晚上老太爺對鄭明薇的親事提了一嘴,林氏一直記掛著,這會子便攛掇丈夫定要在老太爺跟前再提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