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書香門第整理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 書名:第二嫡出 作者:果木子 從童話故事到宅斗小說,很多很多的女主都有一個惡毒的繼母。 她們居心險惡、蛇口蜂針,慣會捧殺繼子、欺壓幼女。 蘇淺以前在看這些文時也每每恨得咬牙切齒而又心有悸悸,因此,當有一天悲催的發現自己也加入了穿越大軍后尚在惶恐的她第一件事便是先確認這身體的親娘還在不在.....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蘇淺長長吁出一口氣,安心的躺回了被窩,有娘的孩子像塊寶嘛,她就悠閑的當塊“寶”不就行了? 不過很快她悠閑不起來了,因為她發現,她的親娘卻正是別人眼里討人嫌的“壞壞繼母”.......而日子也不像她想象那般“作威作?!?。 ——呃,蘇淺捂臉,穿越太糾結,咱還是吃死算了...... 內容標簽:穿越時空 前世今生 主角:鄭明玥(蘇淺) ┃ 配角:很多 ┃ 其它:男配我很愛 【編輯評價】 穿成五大姓氏之一的鄭氏嫡女,明玥原本只想安心的做個吃貨。但她這嫡出卻是個“第二嫡”,前面尚有三個嫡妻所出的jiejie和哥哥,原來她是繼室之女。動蕩的朝代,身在即將沒落卻又自恃尊貴的世家,女主以繼室之女的身份用不同視角展現一場內宅爭斗。本文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鮮明,異母兄妹之間的感情以及他們的成長是本文一大看點。 ================== ☆、第1章 無意 大周成業四年。 農歷二月,雖已是仲春,然地處北方的燕州城一早一晚還頗籠著幾分春寒,不過鄭府里有些愛悄的丫頭已經悄悄脫下略顯臃腫的棉衣,換上輕薄的春裳。好在此刻已接近午時,金盤正照,風兒也柔和不少,那些咬牙硬挺的丫頭們終于暗暗舒展身段,綻出一個自認為最得體好看的笑來。 日光里,龔嬤嬤穿著醬色暗紋的褙子端著手走在去往廚房的青石路上,過往的婆子、丫頭們見了無不或恭敬或諂媚的笑著打招呼:“龔mama,這是往廚房去呀?還勞您親自來了.......” 龔嬤嬤微昂著頭,期間偶爾扯下嘴角算是回應,直至進了廚房的院子方頓住腳步,園中兩個正挪著菜缸的婆子見了她忙停手見禮,龔嬤嬤受了禮也不言語只立在院子中央輕咳了聲:“劉蒙家的,老太太的午飯可準備得當了?” 廚房里忙跑出來一個系著藍花圍裙的婆子,一面腆著臉笑一面快步走至龔嬤嬤跟前:“喲,怎么是嬤嬤親自來了,都好了,正要讓人送過去呢?!?/br> 龔嬤嬤搭了她一眼,抽出帕子扇了扇面前并不存在的煙塵,眼瞅著里面又出來了一個二十六七歲,模樣頗齊整的媳婦子,這才對著那媳婦開口:“好了便差人送來,今兒早上老太太起得早,這會子有些乏了,吃罷午飯要歇午覺的?!?/br> 劉蒙媳婦答應一聲,也不管龔嬤嬤板著的一張臉,過來就挽了龔嬤嬤的手:“正巧是嬤嬤親自來了,我這心里正拿不準呢,前兒個得嬤嬤提點說老太太想吃“白魚汁唇”,今兒特意讓廚房做了這道菜。只是嬤嬤也知道,這白魚汁唇是地道的閩地菜,咱們這些廚娘都是北方的,也只是聽說過具體的卻沒真吃過,又讓人專去打聽了做法,也不知做的對不對。嬤嬤您見多識廣必是嘗過的,還請先幫著把把關,咱們這菜才敢上桌呢!” 龔嬤嬤瞅著劉蒙家的笑了笑,不好說她實際上也沒吃過,便跟著她進了廚房,嘴上道:“就你想得周全!”心里卻想這鄧昆家的倒真是小心,這丁點兒的事也要將她拉上,若不是真謹慎就是真難纏了,龔嬤嬤想到她每月“孝敬”給自己的銀錢,心里突然有一瞬間的不舒服。 不過這也就是一閃念的事兒她們已進了廚房,龔嬤嬤在專有的一張方桌上一一看過去:葷菜是明蝦玉菜、脆皮五香雞和藕rou蓮蓬,時鮮的素菜有馬頭蘭炒春筍、嗆拌豆苗、蠶豆滑菇,芙蓉蓮子,還另有四樣精致小醬菜,主食有米飯、胡麻餅、金棗糕、rou松小鍋貼,還有一窩蟹粉羹,一旁單另放著的,正是她點的“白魚汁唇”,一邊的廚娘已經用小碗單盛了給龔嬤嬤鑒嘗。 這菜的主料是魚唇,又加了精選的大排,后期用砂鍋小火細細煨了一個多時辰,上面撒的少許臘rou丁兒色澤鮮艷、紅白分明,瘦rou咸鮮有嚼勁,肥rou香而不膩,而魚唇更是香滑軟糯,湯汁奶白綿綢。 一入口,龔嬤嬤便覺其味甘美醇,回味無窮,不禁在心里贊了贊,又見賣相極好,想來老太太見了就是瞧著這模樣也會嘗上一口,因便淡淡點頭:“還過得去,老太太若喜歡會記得你們這份心的?!?/br> 幾人忙道不敢,龔嬤嬤也不多停,讓劉蒙家的叫了兩個丫頭來將飯食裝盒,好跟了她往老太太那里去。 劉蒙媳婦吩咐丫頭們仔細裝好,自己則拉著龔嬤嬤站到一旁,輕聲道:“今兒一早得了只鴨子,不是什么稀罕物就是娘們兒幾個的一份心,我早早吩咐人燉上了,一會子連帶這菜一并給您送屋去?!?/br> 龔嬤嬤目視著前方,聽了這話眼都沒眨一下,直到看著倆個丫頭擺裝妥當她才若有似無的嗯了一聲:“你們有心了?!?/br> 說罷,率先出了屋,剛走到院門正碰見了二夫人那邊來取午飯的于嬤嬤,二人眼神一搭,于嬤嬤只來得及問了聲好便忙讓了路,之后便陸續有各房的人來取午飯,過了好半晌廚房的院子才安靜下來。 先頭那婆子便拽了劉蒙媳婦說話:“你方才也太小心了些,這擱在龔嬤嬤心里八成要覺得咱們不知好歹,芝麻大點兒的事都要拉上她,多信不過似的,回頭心里再存個疙瘩在老太太跟前兒隨便使個絆兒,咱這好容易掙來的差事不就.....你知道廚房這一塊有多少人巴巴地盯著呢!” 劉蒙媳婦眨了眨眼,聲音微微拔高:“嬸子這話不對,老太太的事哪有小事!我們自得萬分謹慎才是?!?/br> 那婆子忙忙在她胳膊上虛擰一下,罵道:“作死呀,你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br> 劉蒙媳婦就撇了撇嘴,四下掃了一眼冷笑道:“嬸子真當那道菜是老太太點名的呀?我暗下里問過三夫人了,三夫人壓根兒就沒聽說。我估摸著八成是龔嬤嬤自己想在太太跟前討巧呢,這才想出這道菜來,今兒老太太若喜歡,自然是她的心思她的功勞,老太太若不喜歡一并都推到我們身上就是了!我今兒就是想告訴她趁早別動那心思,她跟咱們吶都是都是連在一處的,要想扒得清先想想咱們每月孝敬她的“好處”再說!” 那婆子被她說的連連點頭,不禁打趣起來:“怪道三夫人無論如何定要將你弄進來,果然不是個善茬兒!”頓了頓卻還是軟音兒勸說:“不過她如今正是老太太跟前兒的紅人,打前幾年起又管著老太太院子里的事,該敬著的時候還是要敬著的。咱們這回將二房那邊的人頂了出去,那邊正氣兒不順呢。三夫人眼下懷著身子,可不能讓她太cao心?!?/br> “我有分寸的,嬸子放心吧”,鄧昆媳婦斂了神色笑說,停了一會兒又親自上前將小灶上煨著的一個沙窩端下來:“好了,估摸著三夫人這會子也用完飯了,正好喝些這米露山楂湯消消食。這兩天一直念著這口,嬸子快送去吧,不可假手他人了?!?/br> “都說酸兒辣女,三夫人這胎定是個哥兒!”那婆子一面將手用力擦了兩把一面高興地說。 劉蒙媳婦“嘖”了一聲,那婆子忙輕拍自己的臉:“少說話、少說話,我這就去”,說罷滿臉笑容的往三房院子去了。 卻說龔嬤嬤這邊領著丫頭進了老太太王氏的松菊堂,遠遠就聽到屋子里傳出的陣陣笑語聲,她瞅了眼打簾的小丫鬟,看她無聲的伸了三個指頭便知曉是三夫人在里面,龔嬤嬤便讓丫頭們往西梢間去擺飯,自己則整衣進了東間。 東梢間朝南的大炕上,正做著身穿黛色如意紋錦緞大衫的王氏,雖然已四十有六,但自其白皙的皮膚和濃密的頭發可看出其保養的極好。 炕邊緊挨著她立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女,著窄袖淺粉短襦、鵝黃半臂,束粉藍色海棠花高腰襦裙,俏麗雅致,正是養在王氏身邊的嫡長孫女鄭明珠。 一旁的圈椅上坐著位二十多歲的少婦,體格豐腴,微微隆起的小腹顯示著她正身懷麟兒,此刻正拿了帕子掩著嘴笑。 龔嬤嬤輕手輕腳的進了屋便也見禮:“三夫人來了?!?/br> 王氏見她進來便招手笑道:“你快看看這饞嘴兒的猴兒,不早不晚,我這的飯菜一要上桌,她聞著味就來了。今兒不要擺她的飯,要她在一旁饞著才好?!?/br> 三夫人便作勢站起來蹭到王氏跟前耍賴:“那媳婦可不管,反正要是沒的吃,我便賴在母親這里不走了,誰讓我總是吃著母親這里的飯香呢!” 幾人說笑的功夫龔嬤嬤已伺候王氏下炕穿鞋,王氏便一手拉著三夫人一手由鄭明珠扶著往西稍間用午飯。 那道白魚汁唇果然得了王氏喜歡,竟比平日多吃了大半碗飯,龔嬤嬤看著放下心來。飯罷,三夫人撫著肚子笑:“我就說母親這里的飯菜香,您看我都吃撐了,今兒真是沾了母親的福,解了回閩南菜的饞?!?/br> “你們快聽聽這沒良心的,巴巴地跑來蹭飯吃完還要怪飯太香撐了她,這不是過河拆橋是什么?!蓖跏宵c著她的頭佯罵道。 三夫人只管抿著嘴笑,一副親昵模樣。 王氏又轉頭看著龔嬤嬤,語氣有點感慨:“是你想出了這菜吧,好似是我多久前提過一嘴,自己都忘了,難為你還記在心上?!?/br> 龔嬤嬤還沒答話,就聽見三夫人的聲音:“這么體貼周到的心思,除了龔嬤嬤可沒旁人了。兒媳慚愧的很,雖見入了春母親食欲有些不振,可心里干著急,最多也只知道吩咐廚房仔細再仔細,卻不知變著法的想些母親愛吃的菜.....”,說著不安的絞了絞帕子。 老太太拍拍她的手:“你如今是雙身子的人,顧好你自己個兒就是了,你還一日兩三趟的陪我來說話,你的孝心我都知道的?!?/br> 龔嬤嬤暗暗瞄了三夫人一眼在一旁低聲順話:“今兒這菜奴婢也只是那么一想,也是廚娘得力,聽說昨兒就試驗了,想來記著三夫人的囑咐,味道錯一丁點兒也不能馬虎,因此到今兒才敢上桌?!?/br> 廚房的人是新換上來的,這王氏也知道,前陣子三夫人剛懷身子,挑嘴挑的厲害,總是吃不下什么東西,有天廚房的人不仔細三夫人還吃壞了肚子,偏廚房的人還扯皮,三老爺心疼的跟什么似的,跑到老太太跟前念了半日的經,老太太心疼兒子,也心疼三夫人肚子里的小孫兒,一氣之下命將廚房的人都換了一茬這才罷了。 此刻聽到龔嬤嬤如此說便道:“她們也有心,回頭都賞?!?/br> 龔嬤嬤答應著就感到三夫人笑盈盈看了她一眼,讓她意外的是這眼神中沒有她以為的諷刺或警告,滿滿的竟都是和善和笑意。 龔嬤嬤心下一動,突地感覺三夫人此舉隱隱有著拉攏之意。 親自伺候著老太太歇了午覺之后龔嬤嬤才回到自己的住處用午飯,桌上果然有著一小鍋老鴨湯還有方才剩下的魚唇,龔嬤嬤挑了挑眉,由小丫頭伺候著用了午飯,之后將小丫頭打發出去,一個人靜靜地歪在自老太太房里淘換下來的半舊藤椅上養神。 過了半盞茶的功夫,門簾一打,小丫頭進來輕聲道:“嬤嬤,二夫人院里的于嬤嬤來了,說是想跟您討幾幅鞋樣子?!?/br> 龔嬤嬤的針線功夫一頂一的好是全府皆知的事,她撩開眼皮往外掃了一眼:“讓她進來吧?!?/br> 須臾,先前在廚房院門口同她打過一個照面的于嬤嬤便挎著個小籃進屋了,小籃用青布蓋著,微微露出一角,可見里面彩色的針線。 “打擾您午歇了”,于嬤嬤輕聲道。 龔嬤嬤坐起身,于嬤嬤忙將小籃往桌上一放,往外環顧了一眼便上前扶她微微沖著籃子仰首:“您點點?!?/br> 一層針線之下,用麻布圍起的小籃里靜放著一方小木盒,龔嬤嬤上前打開,二十兩銀子,一文不少,她便輕輕將盒子蓋上。只聽于嬤嬤又道:“過陣子二老爺要往山東去一趟,有意要帶上長興去見識見識呢?!?/br> 龔嬤嬤眉目一展,長興是她的大兒子,如今在外院當差,管著車馬調配,二老爺若是有意提拔那自然是好事,當下勾出個笑來:“替我謝謝二夫人的情兒,我記下了?!?/br> 于嬤嬤一笑:“瞧您說的,這也是長興自己長進,再說,咱們來日方長的,不說這個?!?/br> 龔嬤嬤也便不再說,眼見她神色中略微有些閃爍,便問:“可是還有事?” 于嬤嬤搓了搓手,有點不自然的答道:“方才過來的時候,走得急,和打院前過的慶婆子撞了個結實.....?!?/br> 龔嬤嬤眉心一皺,指了指挎籃:“她瞅見里面的東西了?” 于嬤嬤擺擺手,但聲音有點沒底氣:“應該沒有,她撞到我時我拼命護著來著?!?/br> 龔嬤嬤聞言立即眼神凌厲的瞪了她一眼。 ——平常的幾樣破針線有什么可護的???除非里面有啥見不得人的東西.....那慶婆子就算什么都沒看見也不免會起疑!這于嬤嬤估計也是事后回過神來覺醒自己當時的不妥,這會子來找自己拿主意了。 龔嬤嬤沉吟了一下,實際上,在她的心里根本沒把這慶婆子當顆蔥。 這慶婆子是長房七姑娘的奶娘,為人綿軟懦弱,最是怕事。 龔嬤嬤料定她九成九是不敢把她自己都沒弄清楚的事往外說,就即便是偷偷跟她的小主子說了,那七姑娘一個五歲的小孩子懂個什么!更遑論七姑娘自前些天病情好轉之后就傻呆呆的,比以前更加不受老太太待見了。 不過這想法在她腦袋里轉了一圈,她旋即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于是她板著臉對于嬤嬤道:“那慶婆子又不傻,心里定是要起疑的,你先讓人暗里看著,有什么動靜再報于我?!?/br> 頓了一頓,她低低嘆口氣,自言自語似的說:“再有個把月就到清明了?!?/br> ☆、第2章 正主 于嬤嬤心里一靈性,聽懂了這話的意思。 清明時節長房的兩位少爺定是要回來的,想來有的鬧呢,那會兒想在慶婆子身上尋個錯處,怕是根本不用她們動手。 “那咱們......”于嬤嬤遲疑著,想聽個準話兒。 龔嬤嬤垂著眼皮沒看她,語氣有點兒冷淡:“做人情的事我向來不愛往前湊,但躲不過的能搭把手還是得搭,畢竟事情都是有來才有往嘛?!?/br> 正是這個理兒! 于嬤嬤心中一定,又說了幾句話,見龔嬤嬤只是有一搭沒一搭應兩聲,她自己也不便多留便即告辭去了。 龔嬤嬤瞇著眼睛咳了一聲,心中自有一番盤算。 照理說,大姑娘鄭明珠與兩位少爺還有七姑娘鄭明玥同是長房的嫡出子女,應是相親相愛才對,實際上也確實相親相愛,只不過是前面三人,卻與七姑娘沒甚關系。 只因這三人才是一母同胞,而七姑娘是后娶進門的鄧氏所生。 其實僅是如此也沒什么,原配早逝娶繼室進門原是常情,孩子們與繼母之間一時不能相親也是慣有的,不過這個問題在長房這里尤其嚴重就是了。 縱然有這樣那樣的緣由,但龔嬤嬤今兒個敢提點于嬤嬤那一句,歸根結底在于她深深明白一件事:老太太不喜鄧氏。 原因他們這些府里的老人自然都知底。 鄭府里除了老太爺、老太太外共有三房,以前長房的大老爺鄭佑誠是最得老太太心的,他娶的原配夫人小王氏是老太太自娘家千挑萬選出來的,這小王氏也爭氣,進門第二年就給大老爺生了一對龍鳳胎,就是如今的大姑娘鄭明珠和二少爺鄭澤昭和,之后又生了四少爺鄭澤瑞,真真把老太太喜得眉眼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