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 《江上月》 作者:海芋粥 文案: 大燕新帝穆淮有一個人盡皆知的秘密。 他心悅之人,是晉國那位女扮男裝替兄長為質子、在燕國皇宮內隱忍了十五年的錦嫣公主。而如今大燕的皇后,不過是個擺設。 皇后姜寧靈自然也心知肚明。 只是她放不下年少時心中的執念,明知他心悅旁人,仍執意入宮,嫁予他為后。 入宮后,姜寧靈只當不知白月光,陪在他身側,差點兒連自己都要騙過去了。 直至她得知新帝不惜放棄晉國每年的賦稅與貢奉,只為博錦嫣一展愁眉、直至她得知錦嫣將入宮為妃、直至她得知自己竟然從未入得他眼。 姜寧靈頓悟了。 守著狗男人有什么好的,不如死遁吧。 新帝娶姜寧靈,不過是因得她與白月光肖似的那張臉。 一個替身罷了,新帝自認內心古井無波。 直至錦嫣站至他面前,新帝看著那張與姜寧靈半分也不相像的面容,這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年輕帝王,頭一次,真心實意地慌了。 手動高亮: 1. 不換男主 2. 白月光就是女主,男主大傻子認錯人 3. 架空,架空,架空。 一句話簡介:要你認錯白月光 立意: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內容標簽: 宮廷侯爵 情有獨鐘 天作之合 甜文 搜索關鍵字:主角:姜寧靈,穆淮 ┃ 配角: ┃ 其它: ================ 第1章 姜氏 微風和煦,日光溫暖。 安國寺后山的桃花開得紛紛揚揚,醇和的香氣夾在風中,沁人心脾。 石子鋪就的路上,游人三三兩兩,有許多豆蔻年華的少女,三五成群地往桃林深處而去。 姜寧靈戴著帷帽隨人流一道往前,并不十分顯眼。 偶有談話聲傳來,又很快散在風里。 “聽聞寺后那株古樹許愿很靈的,尤其是在姻緣一事上!” “當真?” “當真!若是不靈,怎會有這么多達官顯貴家的小姐也來這里?” 說話的少女聲音清脆,言語間透著向往。 許是離得近的原故,這些話一字不差地落在了姜寧靈耳中。她環顧一周,見同她一般帶了帷帽的女子不在少數,想來都是些谷欠來求姻緣卻又面皮薄不想叫人認出來的貴女,忍不住彎唇一笑。 姜寧靈緩步往前走著,不多時,身后又響起方才那少女的聲音,聽上去比方才刻意壓低了幾分。 “聽說,翰林學士家的那位,便是在此處求的姻緣?!?/br> “那一位?那,這古樹果真靈驗?!?/br> “那可不,說起來,那位也真是面皮厚?!?/br> 二人話語中不加掩飾的議論與嘲諷,聽得若竹一陣皺眉,忍不住轉頭看向自家小姐,卻只能見她面容掩藏在帷帽的輕紗下,神情看不真切。 那兩名少女顯然還未意識到這番議論被聽了去,仍在那自顧自地說著。 聽得那些話語之中的刻薄之意愈發明顯,若竹有些聽不下去,正想轉身辯駁兩句,就被姜寧靈抬手制止。 “不必理會?!?/br> 女子的嗓音比三月的春風還要輕柔婉轉,但語調間卻帶著些漫不經心地冷意:“歸根結底,不過是吃不著葡萄便說葡萄酸罷了?!?/br> 若竹動作一頓,覺得自家小姐說得有理,可到底有些不忍心,低聲道:“小姐,這會兒人多了起來,咱們還是快些過去吧,省得不清凈?!?/br> 姜寧靈知曉若竹是擔心她聽了那兩人的話難受,心中雖不甚在意,卻還是依著若竹的意略略加快了腳步。 桃林正中央,是一株古樹。 沒人能說得清它經歷了多少年歲,眾人只知曉在這安國寺落成之初,這棵樹便在這兒了。 安國寺如今百年香火不斷,漸漸地連帶著這課樹也被傳得神乎其神。 這株桃樹主干粗壯,由兩名成人合抱都勉強,枝干底部的土壤微微隆起,依稀可見其下盤根錯節的根須。向上而去的枝葉繁盛茂密,春日里長出的新芽正迎風舒展。 與桃林中其余樹木不同的是,這株古樹上纏掛著許多系了木牌的紅綢繩,或新或舊,交纏在枝椏間,給它添了一分別樣地美感。 姜寧靈仰頭望著一樹隨風輕舞的朱紅綢緞,起先還想要找出數月前自己掛上去的那根,待目光流連一番后,又覺想要找到它幾乎是不可能。 不知怎的,她腦中忽地想起方才來時路上聽到的談話來。 起先她也是聽聞安國寺后山的桃樹許愿甚靈,才來了此處。至于靈不靈…… 靈的。 否則她也不會特意回來還愿了。 只不過,多年心愿一朝成真,倒叫她突然有些手足無措起來。 若竹見她只仰著頭不知在看何處,便提議道:“小姐,來都來了,不若再許一個愿?” 姜寧靈有一瞬間的茫然:“再許一個愿?” 若竹猶豫一番,大著膽子道:“小姐既已成為正——正室,不如再向神靈許愿,成為那位捧在心尖尖兒上的人?!?/br> 若竹方才差點脫口而出“正宮娘娘”這一稱呼,話到嘴邊又想起這是在外邊兒,生生改了過來。 姜寧靈聞言一笑,心中反倒比來時松快幾分:“不可貪多?!?/br> 這話,像是說與若竹聽,又像是勸慰她自己。 “好了,這兩日府中忙上忙下,我好容易偷得半日閑,也該回去了?!?/br> 說著,不帶一絲留戀地轉身離去,裙擺輕旋間,帶起落花紛紛。 姜府內外張燈結彩,一派喜氣。 偶有行人從門前路過,皆忍不住朝內張望,眼中一派羨艷驚嘆之色。 姜寧靈的馬車從街中穿過,路人認出這是姜府馬車,面上打量之色更甚,頓時放慢了腳步,更有大膽的,直接停了下來,探頭探腦地朝這邊張望。 自新帝封后的詔書下來后,姜寧靈便身不由己地活在京中達官顯貴茶余飯后的資談里,對于這些意義不明的探究打量,早已見怪不怪了。 姜寧靈在若竹的攙扶下下了馬車,朝府中而去。 路人見馬車中下來一道纖細身影,猜到十有八九便是姜家即將入主中宮的那位,一個個更好奇了。待見女子面容掩蓋在帷帽的輕紗之下,又都忍不住一陣失望。 “早便聽聞姜家大小姐瑰姿艷逸,華容婀娜,今日雖只得見背影,卻也難掩氣質清然,這等人物,怎的就想不開非要去……” 有路人嘆息,話還未說完就被同伴打斷:“慎言,皇家之事,也是你我之輩可議論的?” 這些議論聲姜寧靈全未聽見,只緩步朝府中而去,將那些聲音隔絕在身后。 再過幾日,便是新帝的封后大典。 不論姜氏懷著怎樣的心情,這事兒都馬虎不得。 姜寧靈跟著忙前忙后了兩日,眨眼便到了大婚當日。 天子大婚,自是莊重威儀。 宮中早派了嬤嬤前來教導姜寧靈禮儀,姜家簪纓世家,這些事情對姜寧靈而言并不難,幾乎只需嬤嬤稍提點兩句,她便全都會了。 只是這到底是她大婚,姜寧靈心中難免緊張。待大婚當日,心中的緊張之感難免又愈發地濃重了起來。 以至于當封后大典結束,她坐在永安宮鋪滿紅綢的床榻之上時,心中的緊張感仍未散去。 若竹仍陪在她身側,見四周閑人都已散去,便低聲關切道:“小姐,可要用些吃食?” 姜寧靈搖了搖頭,只覺得五臟六腑都絞在一起,沒有半點胃口。 若竹知曉她的性子,便也不再多言,只垂著手站在一旁,靜靜地陪她等。 不知等了多久,窗外已從暮色西沉到月上梢頭,若竹覺得自個兒腿都有些麻了,外邊兒卻仍然靜悄悄的,并無半點兒動靜兒。 姜寧靈身板坐得筆直,層層華裳包裹住她纖細的身子,卻壓不住那一份秾麗。 若竹忍不住小聲勸道:“小姐,夜已深了,不若先歇下吧?!?/br> 姜寧靈依舊搖頭,未發一言。 又等了一陣,見若竹面上擔憂之情掩不住,姜寧靈這才開口道:“你應當是覺得陛下不會來此了吧?!?/br> 若竹心事被戳穿,索性不掩飾,咬著唇點了點頭。 姜寧靈淺淺一笑,篤定道:“他會來的?!?/br> 哪怕新帝在一眾貴女中選她為后,是經歷了重重無關感情的思量;哪怕她父親為了她在其中推波助瀾許多,導致新帝“不得不”選了她,但再怎樣,新帝也不會在新婚之夜便拂她的面子,亦或是說,拂姜家的面子。 畢竟新帝立她為后,多半是看中了她身后姜氏一族在文人士族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