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節
我這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這么說,定魂珠應該就是極陽之物了” 桑吉卻搖頭說道:“不是,情況有些特殊,我也沒太搞懂,定魂珠本身沒有屬性,只是此時它里面有一股氣息屬于極陽,但這股氣息又不像是生魂,若果是陰魂,那就不該是極陽的屬性啊?!?/br> 對于她說的這些,我基本什么都沒聽明白,只好再次發問:“你能給我說一下,這定魂珠的來歷和功用嗎” 桑吉想了想說道:“這東西有些特殊,道家把它叫做定魂珠,而佛門則稱之為小須彌。據佛教解釋,我們所住的世界中心是一座大山,叫須彌山。須彌的意思是“妙高”、“妙光”、“善積”等,因此須彌山有時又譯為“妙高山”等。按佛教教義所說,宇宙在時間上無始無終,既無開始,也無終結,是一個不斷運行著的循環過程。 在空間上則是浩翰無垠,無邊無際。佛教對于世界的劃分,是多種多樣的。最常見的就是佛教常說的“三千大千世界”,而這三千大千世界僅僅是一個佛所教化的國土,按佛教說,宇宙間有無數個佛,每一個佛都有這樣一片三千大千世界的國土,則宇宙實在是廣袤,無量無邊。而這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又是無始無終地,不斷地處于此成、往、壞、空四大劫的運動過程中” 我連忙擺手阻止她的長篇大論:“打住別說了,我知道須彌山,你不就是想說,這定魂珠里面是一個小世界嗎” 桑吉幽幽的看了我一眼說道:“咦沒看出來,你悟性蠻高的嘛?!?/br> 我實在是有些無語,這算什么悟性啊,你就只差沒明說了,我要再不懂,那和弱智有什么區別了。 她說了一堆不相干的佛門釋義,看樣子是很久沒聊起前世的事情了,一但開了話頭就有點止不住的意思。 我只好無奈的再次問道:“你除了說出它在佛門里叫小須彌,其他的好像什么都沒說,它的來歷和功用呢” 聽到我的問話,桑吉白了我一眼說道:“正要說呢,就被你打斷了,年輕人就是沒耐性。剛剛我說道哪里了哦,想起來了,這宇宙中有無數個佛,每個佛都有一片三千大千世界的國土,而這片國土就是小須彌?!?/br> “照這樣說,這定魂珠就是佛的世界了”我對她所說的事,產生了一些興趣。 桑吉平淡的說道:“這有什么好奇怪的,成佛就是永離生死煩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成佛的方法很多,不同的佛教宗派,有不同的成佛方法” 我徹底感到無語了,見她滔滔不絕、興致勃勃的樣子,卻又不好直接打斷,只得耐著性子聽下去。 桑吉又是一番長篇大論過后,這次緩緩的說道了正題:“一些坐化的得道高僧所留下的遺蛻,在火化后會燒出來一種結晶體,而這種類似于珠寶的結晶,有大有小形態各異,顏色更是五八門,它們被世人統稱為舍利子?!?/br> “舍利子”這個答案倒是有些出乎意料,我接著問道:“舍利子不是結石嗎怎么會變成須彌世界了” 桑吉目光一凝,隨后對我講起了這佛門秘寶的淵源。 舍利子印度話叫做馱都,也叫設利羅,譯成中文叫靈骨、身骨、遺身。是一個人往生,經過火葬后所留下的結晶體。不過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頭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狀千變萬化,有圓形、橢圓形,有成蓮形,有的成佛或菩薩狀。 它的顏色有白、黑、綠、紅的,也有各種顏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鉆石一般。 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屬于頭發的,紅色的舍利子是肌rou的,也有綠色或五色班斕的舍利子。 經上說,舍利子是一個人透過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來的,它十分稀有寶貴。 像佛陀涅盤后,所燒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當時有八個國王爭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們將佛的舍利帶回自己的國家,且興建寶塔,以讓百姓瞻仰、禮拜。 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國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虛、章嘉等大師們,他們都留下相當數量的舍利。 舍利子的各種現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結石,結石主要成分是鈣質或金屬鹽沉積,形態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這些東西在高溫下都會變成粉末狀的的氧化物。結石病人數以千萬,但只有修行者才會有舍利子。 大德的舌頭,心等沒有骨質的軟組織也可形成舍利子,連念佛鸚鵡的舌頭也能成舍利。何況人體內結石極其少,否則會危及生命,但是有時候出現舍利子的數量極其驚人,而且色彩和形態各異。有的舍利子硬度極高,用鐵錘敲打都錘砧俱陷,而絲毫無損。并不是常年吃齋和尚才會有,僅僅皈依一年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后遺骨上也出現了舍利子。 當然,也有一部分所謂的舍利,確實是沒有完全燒化的骨質和牙齒,但結石是不可能經受焚化后成為舍利的。有些人用科學的名義把舍利子解釋成結石,其實這本身就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又被她普及了一些佛門知識,只是我想知道的答案她還是沒說,只好再次問她:“這舍利子里也沒聽說有須彌世界啊,而且道家為什么又把他叫做定魂珠呢” 桑吉這才發覺自己跑題了,連忙轉回正題說道:“剛才說的都是普通的舍利子,但還是有些特殊的舍利卻不尋常,一些大德圓寂時,留下的舍利之中,則包含了大德所感悟到世界。而這個世界之所以稱之為小須彌,是因為它不能容納實物,只能接納靈魂,并且不論陰魂、生魂進入其間,都會被無損的封存起來,無論多久后再解封,里面的靈魂都不會消散,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我這時才明白,道教為什么把這種舍利叫做定魂珠了,我又問桑吉:“道教難道也能修煉出舍利嗎” 桑吉搖頭道:“因為修行方式不同,道士是基本修不出舍利的,雖然也有傳說道教紫陽真人張伯端死后就有舍利子,但這也只是傳說。不過道教所說的定魂珠并非佛門舍利,而是另外一種道家秘寶金丹?!?/br> 我再次感到意外:“金丹這東西不是道士煉制的長生藥嗎怎么又成定魂珠了這里面還有什么說法嗎” 桑吉說:“不是你說的這種金丹,而是修者體內修煉的金丹?!?/br> 我忽然覺得有些跟不上她的節奏,道士體內的金丹這東西也沒聽說過有人見過實物啊,好像只是對某一修煉階段的稱呼吧難道真的能修煉出金丹不成 我有些懷疑的看向呆立在一旁的老道,他手中的灰色珠子,怎么看都像是一塊普通的鵝卵石啊,這跟金丹一詞也相差太遠了吧。 第五百三十一章 丹陽真人 我轉頭又對桑吉說道:“定魂珠就是金丹的話,那他手里的又是什么舍利子嗎金丹不會是石塊一樣的東西吧” 桑吉歪著小腦袋看了我一眼,又看向老道手中的小石塊,這才慢慢地說道:“你見過金丹嗎你怎么知道金丹就不是這樣的” “呃,那個我還真沒見過,不過,既然是得道高人留下的精華,起碼也會讓人察覺到一絲不凡之處吧為什么我一點感覺都沒有”雖然我被她問住了,但還是對此保持懷疑的態度。 桑吉不屑的說道:“你才修煉多久,境界差的太遠,能察覺出異樣才怪。想要對金丹或者小須彌產生感應,起碼也要有幾十年的功力才行。就算是我,想要感應都十分勉強?!?/br> 我心說,你一個十幾歲的小丫頭,而且還沒修煉過,只是多了上一世的經驗而已,要不是因為身體是極陰屬性,能感應到什么。 而在這時,青松道長忽然發出一聲驚呼:“快閃開” 我立刻循聲望去,只見老道手中定魂珠忽然異變,表面灰色的堅殼已經開裂,幾道刺目的金光從裂痕中閃現。 老道一揮手就將定魂珠扔進了石棺內,轉身拉起桑吉就往后跑去,那定魂珠爆出金光的同時,一股浩大的氣息鋪天蓋地的席卷開來,讓人幾欲窒息,我見狀馬上快速飛奔而去。 剛跑出十幾米后,我就感到腦海中嗡的一聲,眼中頓時金光萬丈,面前所有景物全都披上了金色外衣。 我只感到時間似乎在這一刻忽然停止,耳邊傳來一陣雜亂的電流聲,就像是收音機串臺后的電波聲。 無數怪異的聲音紛紛響起,從四面八方傳了過來,一段段雜亂無章的畫面猛然充斥著大腦。 我覺得身體像是被什么東西穿了過去一般,腦中像是多了些什么,可仔細搜索一番,又什么都沒發現,剛才那些畫面竟然一個也想不起是什么內容。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這些異象僅僅持續了不到一秒的時間,然后就隨著金光一起消失的無影無蹤。 老道和桑吉也像我一樣,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像是在思索著什么,我知道,他們也是在搜索著剛才突然出現在腦海里的信息,很顯然大家都是徒勞無功。 那股氣息雖然已經消失,但我仍感覺身體里似乎多了什么,又像是少了些什么,這感覺十分怪異,雖然說不清道不明,卻又能真實的感受得到。 他們兩人轉過身來,與我相互對望了一下,都能感到彼此眼中的異樣。 我最先開口說道:“道長,剛才那定魂珠到底出什么狀況了它是要傳遞什么信息嗎” 青松道長依舊緊盯著石棺方向,嘴里說道:“這定魂珠有古怪,我也說不上來它到底發生了什么變故,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師祖丹陽真人的元魂正在這定魂珠內,至于原由我也不清楚。我能得到的也只是這個信息,還是通過我們茅山宗特有的法術鑒別出來的?!?/br> 我立即追問道:“道長,這定魂珠到底是什么東西是佛門舍利還是道家的金丹” 青松道長卻沒有馬上回答我,這讓我有些感到意外。 他仔細的考慮了一會,才回答道:“起初,我以為這會是師祖的金丹,可這定魂珠的外表卻又與道家金丹迥然不同,又與佛門舍利有些差距,實在是讓我無法判斷,若不是里面有丹陽師祖的氣息,我也無法斷定這就是定魂珠?!?/br> 桑吉這時皺眉問道:“道長的意思是說,這珠子是介于定魂珠與舍利之間的寶物嗎” 老道默默地點了下頭,桑吉又問起我之前的問題:“那剛才定魂珠出了什么變故我似乎得到了它傳遞出的某種信息,可仔細思索卻又什么都找不到,你們有這樣的感覺嗎”她說完后還看向了我。 我對她點了下頭說道:“沒錯,我也感到有一些信息注入我的識海,可卻想不起是什么內容,不知道道長有什么發現?!?/br> 老道這才開口說道:“剛才我試著用靈力去探查定魂珠內部,發現這珠子里面有一個廣闊的世界,那是一個寬廣無垠的虛無空間。雖然我的意識可以不受限的遨游在其間,但卻始終找不到任何有關師祖的信息,可我又能清晰的感受到,師祖的氣息就在不遠處 就這樣,我一直不停的找下去,直到發現一處光點,隨著我越離越近,感受到一股駁雜的靈力波動越來越明顯。這股靈力波動讓我感到非常熟悉,我試著發出茅山宗的請祖師法決,沒想到那邊立即有了回應,這里封印著的元魂,正是我師祖丹陽真人。 可當我想要靠近的事后,卻突然出現了一道金光,將丹陽師祖的元魂緊緊包圍了起來,并且立刻想我的元神撲來。我還在猶豫的時候,丹陽師祖的元魂傳來信息,發出了危險的信號,所以我馬上從定魂珠中退出,并將它扔回了石棺之中。 至于之后的事,你們也都看到了,而且我跟你們一樣,也感受到一連串莫名的信息進入大腦,但卻不知道具體是什么?!?/br> 看來老道也不比我們知道的更多,但桑吉似乎對那珠子很感興趣,她問老道:“道長,按照你所說,你也沒有辨認出這珠子的來歷,只是憑借只覺猜測它的屬性,是這樣嗎” 老道說:“沒錯,我在里面感受到師祖的元魂,這說明它很可能是定魂珠,但最后那道金光,卻又散發出強烈的佛門氣息,讓我不得不懷疑,這珠子可能與佛門舍利有關?!?/br> 既像是定魂珠,又像是舍利子,這到底是什么東西 我腦中忽然靈光一現,試探著問道:“道長,你說這珠子會不會是佛道雙修的產物” “什么你是說佛道雙修”老道一把抓向我的肩膀。 我立刻咧嘴喊道:“道長別急我只是胡亂猜測而已,你不用這么大力氣抓我吧” 老道似乎意識到自己的魯莽,連忙放開手,馬上又興奮的大聲說道:“哈哈多謝道友提醒,我終于知道原因了?!?/br> 我莫名其妙的問道:“難道是我才對了不成” 老道高興的說:“是啊,不然我謝你干什么?!?/br> 說到這里,老道又拍了我肩膀一下。我去,這人還真實在。 他繼續說道:“你這話讓我想起來師祖的一段往事,他年少時曾因家境貧寒,而從小就被家人送到了廟中修行,直到成年后,因為其他原因,師祖寄身的廟宇被人用大火燒毀,他為了躲避追殺,只好還俗藏身于民間。機緣巧合之下,師祖繼承了茅山宗的傳承,便開始修煉茅山宗道家內功。這段歷史平時很少有人提及,只是在我小時候,師傅說起師祖時,才偶爾幾句話帶過的。若不是你剛才的猜測,我還沒往這方面想過?!?/br> 我這才知道自己是猜對了,這丹陽真人還真是佛道雙修者,只是這珠子內的佛門氣息,為何會驅趕青松道長的元神,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何原因。 知道了這定魂珠就是丹陽真人的金丹或舍利子,我們馬上又減少了一些戒備,畢竟有青松道長在這里,應該不會出現什么大問題。 我們三人又重新走向了石棺,那定魂珠的金光已經消失,石棺內依舊一片幽暗。 當我看向石棺內,尋找著定魂珠之時,卻是被眼前所見嚇了一跳。 第五百三十二章 陰蝰 石棺內漆黑一片,用手電照去竟然什么都沒有,非但如此,就連光線都沒有折射回來。 這是 看著石棺底部的黑洞,我們都有些傻眼,定魂珠不知去向不說,石棺底部的石板居然不知何時消失不見了,下面似乎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 出現這一變故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我連忙離近一些仔細觀察,石棺下是一條筆直的豎井直通地下,在手電光的照射下發現,這地洞并非深不見底,只是太過黑暗不容易看清里面的具體情況。 雖然我用的是強光手電,但也只是能隱約看到下面大概的深度,差不多在二三十米左右。 老道也探頭看了一會,然后就在一旁皺眉不語。 桑吉這時過來看了一下,而后說道:“那定魂珠就在下面,我可以感受到,這下面也應該是三極陣的生門,我們可以下去拿到定魂珠,然后試著從這邊尋找出路,你們兩人認為這樣如何” 桑吉的話打斷了青松道長的思索,他轉頭看著我說道:“都是因為我的事,才讓你們陷入險境,雖然不知道這下面是不是出口,但我還是想探查一下,你們就不要下去了,人多也沒什么用,反而會礙事。等我查明后,大家再做決定吧?!?/br> 說完,他起我準備好的繩索,開始往旁邊的石碑上綁了起來。 我本想與他一同下去,但想到他說的話也確實在理,而且他這樣做也是想表達自己的歉意,我反而不好拒絕。 我和桑吉對視了一眼,然后對著老道說:“好吧,既然道長已經有了打算,那就辛苦你先行探路,我們在上面恭候佳音好了,一切多加小心,如果有意外馬上示警,別硬闖,大家一起應對把握會大些,你看如何” 老道抬頭對我們笑了一下,說道:“放心好了,我又不傻,分得清輕重緩急的?!?/br> 綁好繩子后,老道將玉靶寶劍背在背后,口中銜著手電,瀟灑的縱身一躍,就跳進了石棺的洞之中,只見他兩手交替,轉瞬就下到了洞底部。 隨后光亮一淡,緊接著就越來越暗,下面顯然另有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