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何老三如是教育出嫁的兩個閨女,香梅那邊根本不用擔心,葉家的糧倉里堆滿了新收的麥子,陳糧估計都快堆爛了。香秀這邊就比較讓人著急了,賈家的根基淺,就算是賈志春近來比較爭氣,也變不出那么多的糧食來。 于是,何老三重點跟賈志春香秀講了講,怎么節約糧食,這樣才能在來年再遇到災年的時候,還能留下點糧食,也不至于餓死。 胡來善: 胡來善覺得這個根本不至于,路到橋頭自然直,再說了,賈家種的玉米,看起來減產也不會很多,雖然不能豐收,總不至于會餓死? “你們打算什么時候推倒了蓋新房?” “緩一緩吧!”賈志春想哭,其實手里的錢倒是差不多了,只是請人蓋房子,吃食上肯定要保證干活兒的人能吃飽。糧價呼呼的上去了,賈志春覺得蓋房子的事情還是暫緩吧。中午飯實在是供不起??! 過了八月,九月份初的時候,雨水也該要停了。到那個時候正好要秋收了,看看糧價是不是該下來了,若是糧價恢復到去年的水平,差不多就該能蓋房了。 胡來善瞟了賈志春一眼:不至于這么窮吧,我給你媳婦兒的碎銀子呢?蓋房子沒問題吧? 胡來善真是誤會賈志春了,賈志春根本就沒想起來瓦罐里還有一塊碎銀子的事兒。主要是香秀受了驚嚇,賈志春覺得這個錢不祥,再者,村里也沒人用碎銀子——就是鎮上也很少有人用。只有有錢人家才會用到碎銀子,鄉間一般人家的首飾都是包銀的,還不是實心的。 啥?狗蛋的銀鐲子銀項圈兒? 那都是長輩給的,大多要留著傳家的,怎么也不能就這么融掉了或者賣掉了??! 八月底,頭頂的陰云才漸漸散去,總算是能夠看到太陽了。雨天一過去,天氣漸漸又熱起來,村里的人也松了口氣。九月就要開始秋收,若是這雨還要接著下,那地里的收成肯定又要打個折扣了。 戰戰兢兢到九月,玉米先枯了須須,差不多能收了。地里的水稻也沉甸甸的垂了稻穗,漸漸枯黃成熟了。 賈志春的豆腐又俏起來,要秋收了,買點rou買點豆腐,留著秋收時候做飯,也上幾道“硬菜”,好賴不是一直白水煮青菜了。 開始收玉米的時候,狗蛋的小胳膊小腿兒已經蠻有力了,賈家院子邊沒有水,所以香秀放心讓狗蛋自己撒歡兒跑著玩兒。家里的土狗有時候還圍著狗蛋轉圈圈,要是狗蛋跑遠了,那忠犬就要開始緊張的狂吠了。 收玉米就不用像收小麥這么緊張了。收小麥跟收水稻都是趕時間,一定要趁著好天收回來,曬干,然后快速脫粒,再次曬干,收回家,搶的就是時間。 玉米棒子不一樣,主要是玉米棒子掰回來,天好的時候就攤開來放到曬壩上曬,若是下雨天,直接堆成堆就往家搬,然后剝玉米就是浩大的工程,一家老小全部上,人手一只玉米。所以,許多人家并不著急剝玉米,曬干了玉米棒子,掛在房檐下,慢慢剝吧。 所以,賈志春每天賣豆腐還是照舊,下午的時候回家掰玉米棒子,連著苞谷皮一起掰回來,香秀一邊看著狗蛋,一邊剝苞谷皮。六畝地的玉米棒子比六畝地收的小麥多多了,院子里堆滿了玉米棒子,屋里還有,二奶奶正在幫忙剝玉米呢。 等到秋收過去,種小麥就不用這么著急了。地里的秸稈根要清理干凈,然后翻地收拾,才是撒小麥的時候。 值此秋收秋種繁忙之際,陳三柱帶著陳達來何家村刷了一把存在感,居然幫著何老三收了水稻,然后順道把何老三拐回家任勞任怨收水稻去了。 “六畝水稻換五十畝水稻,這個換工,實在是劃算!”香梅知道后,回家幫著種了小麥,這么對香秀說。 香草捂嘴笑,二奶奶也樂了。 “總算是比以前好多了!”香秀對于自家老爹“不長記性”十分著惱,但是也不得不說,陳三柱現在比以前會辦事兒多了。 香梅噎住,轉頭看向葉氏,“娘,你也不管管?” 葉氏現在說話對于何老三來說,是蠻頂用的。葉氏無奈搖頭,“讓你爹去吧,這么多年了,改也是改不過來了,只要你爹對你們姐妹幾個好就成,我也不圖什么了?!?/br> 積重難返,不如就這樣吧! 秋收過后,收成比去年減產了三成。 好在官府下了公文,要減免部分稅收,鎮上的人口口相傳,所以,糧價馬上就下來了。 糧價下來了,賈志春也樂了。 該蓋房子了! 賈志春的行動力強,拐帶了老丈人何老三,爺兒倆沒日沒夜的在山上打石頭。原本給胡來善蓋房子的事兒,爺兒倆就非常盡心了,這回給自家蓋房子,那就更盡心了。 對于打地基,賈志春跟何老三達成了共識——先蓋三間瓦房,但是兩邊的地基也打上,以后蓋房子也省的還要再挖地打地基了,這回一次到位。 為了趕在臘月前住進新房子,賈志春找了唐敬禮、唐敬仁兄弟幫忙。打石頭在何家村再沒有比唐家兄弟做的好的了,而且唐家兄弟兩個干活兒得勁兒,不會偷懶耍jian。 由于是要在原址上重建,兩間草房子直接被推倒了。二奶奶帶著狗蛋住進了胡來善的院子里,香秀夫妻倆個住了雜物間。何老三先前砍的那些樹,如今也有了用場——可以給大姑娘打家具了。 賈志春蓋房子是大事兒,村里不少人都知道了。 大多是驚奇的! “聽說了沒,賈志春兩口子要蓋新房啦?” “真的假的?兩個窮鬼,哪有什么錢蓋房子??!”這是不相信的。 “怎么假了,人家兩口子多辛苦?賈志春賣豆腐現在賣出名堂來了。我媳婦兒前幾天回鄰鎮的娘家,賈志春賣豆腐都賣到那里去了!”這是贊許的,還裹著羨慕嫉妒恨的某君。 何老二何老七這樣的長輩,自然是為香秀高興。也不用通知,自己帶著鐵锨就要來幫忙挖地基了。 作者有話要說:乃家作者這個二貨碼字碼到一半睡著了。。。。。。 ☆、第77章 遇到蓋房子這種事情,就顯出來大姓的好處了。 何家村里只要是姓何的,基本都跟何香秀沾親帶故的。 一個村里住著,這個叫二伯,那個叫五叔,總是一家人。 賈志春要蓋房子,賈家人丁單薄,沒事兒,老何家人多啊。 這不,打石頭還是小波人進行,等到打地基,院子里都快擠滿人了。 不到冬天,三間瓦房就蓋好了。 中間一間堂屋,東屋是二奶奶的屋子,西屋是賈志春兩口子的屋子。若是狗蛋長大了,或者狗蛋后面還有弟弟meimei,那就要再接著蓋房了,反正東西兩邊的地基已經打好了,直接蓋就成了。 蓋了新房,何老三請了張木匠父子二人打家具,上好的木頭都切開做了家具,也花了不少的工錢。但是,大中現在掙錢了,并不要家里供養,小中去了省城,也不怎么花錢,還時時托人帶東西回來,何老三的日子好過多了,這么些工錢并不為難。 床、馬桶、桌子、椅子、柜子等物,一步到位,而且是按著房子的尺寸做的,十分合用。二奶奶屋里的床還做了踏板,這樣二奶奶起夜的時候,就算沒能踩到鞋,直接踩在踏板上,也不會受涼。 賈志春編的竹榻現在也放在堂屋的一角,狗蛋睡睡午覺,或者冬天里圍著被子一處聊天做活兒都是好的。 搬家酒自然也要辦的熱熱鬧鬧的,老何家的人自然要請,而且必須全家老小都過來,蓋房子的時候沒有收工錢,賈志春跟香秀也十分過意不去。 蓋房子已經把家底都掏空了,買菜是不現實了,直接把后院的豬殺了一頭,請了張屠戶殺豬,只賣掉了半片豬,剩下的都用來辦了搬家酒。 rou都剁成大塊大塊兒的,主食饃饃也換上了餃子,提前一天就發了面,準備包餃子。好幾桌人的餃子,香秀娘兒幾個是包不出來的,請了林氏、小田氏等人包餃子。韭菜rou餡兒、白菜rou餡兒的都混作一處。 竹林的雞鴨也殺了好幾只,每桌上一只雞一只鴨。 菜式簡單,但是菜量足夠,雞鴨rou都足量的上。 “我說啥來著,這小兩口的日子可算是過出來了!”林氏笑道,又抬手推了推小田氏,“木生知道疼人,你好日子在以后呢!志春跟香秀蓋了新房子,你們肯定也能蓋起來?!?/br> 小田氏點頭,“我也覺得有奔頭哩!” 何木生有手藝,下地干活兒也舍得力氣,沒道理過不上好日子。小田氏琢磨著,香秀養雞養鴨好像也是個路子,是不是能跟香秀學一學? “木生兩口子省吃儉用的,估摸著也憋著勁兒要蓋新房吧?”葉氏對小田氏也是很關心的,小田氏是田氏的娘家侄女兒,嫁到何家村,跟葉氏也比較親。 “蓋新房還早著呢,現在的房子也盡夠住了。咱們家的地少,還是得攢錢買地,我看香秀他們在山腳下買的地就不錯,種種玉米小麥,每年也能有點收成?!焙文旧F在的活兒不忙,但是有葉大姑父牽頭,已經說定了開春要去磚瓦廠燒窯的事情。燒窯雖然辛苦,掙的倒是不少,這也是看在葉大姑父的面兒上才得的活兒,不然哪里輪得到何木生啊。 有了固定的工作,那就有了穩定的收入,小田氏心也定了。 吃過搬家酒,香秀去城里趕了兩次集,就進了臘月,快要過年了。 小中就是這個時候回來了。 到了臘月,學堂開始放假了,省城的書院也早早的放假,讓學子們能早早的回家過年。 黃家小少爺在省城的書院里也是名列前茅的,所以,小中的伴讀還能繼續做下去,得了黃老爺的賞,回家好好的過個肥年。黃家小少爺原本是不放心小中,想要送他家去的,但是小中堅持。于是,汪管家在請示過老爺跟小少爺的指示過后,就把小中并他的賞賜,一股腦兒就送到了黃記雜貨鋪。 “大姐!你怎么想起來到城里賣雞蛋了?”小中意外,能看到大哥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沒想到自家jiejie居然到縣城賣雞蛋了。 香秀看到小中也高興,“看到有人賣,就挑過來賣了試試看,咱家的雞蛋大,好賣著呢!還有咸鴨蛋,也下飯,城里人吃的多?!?/br> 要是光賣雞蛋,鎮上也是一個大錢一個,費不著力氣跑這么遠。只要是咸鴨蛋,掙錢著呢。但是香秀現在可沒心情跟小中念叨這些,只關心他在省城過得可好,讀書認字是不是吃力,可曾被人欺負了去。 “黃家小少爺對我很好,平常都是以兄弟相稱,跟我哥大中一樣,是愛護我的?!毙≈幸埠芤馔?,書院里很多人家的書童、陪讀都是過得很慘的,動不動就要被主人家打罵,還要戴罪幫忙受過。小中不得不感謝自己的好運氣,居然能遇到黃小秀才這個樣子的好主人家。 “可莫要怕家人擔心就說謊?!毕阈銚е艿艿?。 小中掙扎開來,透了口氣,正色道,“大姐放心吧,黃小少爺不是這樣的人?!?/br> 當天小中就跟著香秀回家,大中也跟汪掌柜請了幾天的假,回家陪一陪弟弟。汪掌柜在夏天的時候,因為香秀的桃子發了一筆,對于大中請假的事情,直接準了。 “眼看著就要到年底了,不要在家玩散了心,三五日就回來吧!”汪掌柜在年底這么忙的時候準了何大中三五日的假,何大中心底高興,但是一想也不能讓汪掌柜一個人累壞了,鄭重道,“最遲兩日,我后日傍晚一定回來?!?/br> 姐弟三人回家去,小中在外面長了見識,自然要好好跟哥哥jiejie好好說道說道。大中跟香秀也要跟小中說說家里的變化,比如何如琴現在又生了個大胖小子,陳三柱變了樣兒了,今年收水稻居然還給家里來幫忙了。比如,最重要的一件事兒,賈志春跟香秀蓋新房了。 “今年大旱,村里打了不少水井灌田,幸虧立秋那日開始下雨,要不然今年就要顆粒無收了?!毕阈阋魂嚭笈?,若是家里的糧食端了,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了。 香秀想想,回家還是得讓賈志春挖個地窖,這樣能存一存糧食,冬天的白菜等物,風干的臘rou臘雞也能放到地窖里, “今年省城也大旱了,書院的院長上書讓減免賦稅了?!?/br> 香秀跟大中自然不知道上書是個什么東西,但是絲毫沒有錯失“減免賦稅”這個重要信息,“是啊,今年的稅收少了不少。本來就減產了三成,若是按原來的稅收,咱們今年都要餓肚子了。好在減稅了!” 大中卻是拍了拍小中的肩膀,“還是文化人有用,能給咱減稅呢!咱們是跟官府說不上話的,咱們家以后就靠小中了?!贝笾形]個正形,其實心里自有丘壑。 大中在城里待的久了,自然知道文化人跟普通人的區別。 要是中了秀才或者中了舉,家里的田地就可以免稅了,就算是不能當大官兒,一年少下來的賦稅就夠一家人的嚼用了。本來這樣的事兒,大中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小中現在做了黃小秀才的伴讀,小秀才這么聰明,小中跟著他,以后肯定也不會太差。 也就難怪,黃家的那些地租金比較便宜了。黃老爺作為舉人,黃家是免費的,根本不用納稅??!萬一,小中中了秀才或者舉人,有了功名,那家里的地都不用交稅了。若是多買些地,也能夠租出去,每年收租過活了。 姐弟三個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何家村了。 香秀先把兩個弟弟送回家,黃家送的各色禮物也要送過去。 葉氏開門一看到已經長高了一點,臉色紅潤的小中,忍不住就落淚了。 “我的兒啊——” 小中長這么大,第一次離家,去的還是沒有人去過的省城。那地方多是財大氣粗的人,小中還是人生地不熟的,葉氏恨不得追過去陪著小兒子。 “娘——你可別哭了,招了我弟的眼淚——”香秀忍不住上前扯了扯葉氏,小中年紀還小,從縣城跟著jiejie哥哥一步一步走回來的,可沒有力氣跟葉氏抱頭痛哭了,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歇一歇。 小中果然累壞了,看到淚奔的親娘,臉都抽掉了——回家不是高興么,怎么哭了呢? 所以,自己現在是該高興,還是該傷心到哭呢? 小中被香草拉過去,好好的□□一番,然后就被扔到屋里去自生自滅了——睡覺或者看書,都隨他了。說是過年,書院的先生居然還布置了不少“作業”,這些都是過完年就要交上去的。 黃舉人作為黃秀才的爹,也考了考幾個伴讀的學問,然后指點了一下,布置了幾張大字,幾篇“作文”。 小中坐在書桌前打瞌睡,猛然驚醒,咦,怎么沒見到爹??? 作者有話要說:還有一更還差一點,大家明天看吧,表等了。我怕我寫著寫著睡著了,昨天就睡著了。。。。。。我先寫著,要是睡著了,就明天中午午休的時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