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爭論
第二,則是沈益本身也并沒有對國內電視機品牌趕盡殺絕的念頭。 雖然國內此時還沒有推出反壟斷法,但市場壟斷在沈益本身看來也絕對是有害無利的局面,無論對哪一方來說。 不說對消費者和其他廠商的影響,就是繁花電子本身,一旦占據了國內所有市場,將國內其他電視機生產廠商都擠壓得無法生存,繁花電子就一定會因為沒有外敵這一因素而自身生出更多問題。 首先第一步,繁花電子之所以能蓬勃發展至今,除了沈益本身對繁花電子的引導之外,繁花電子上下一心求發展的企業氛圍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若是沒有外敵威脅,這一氛圍能保持多長時間就需要打一個問號了。 而人心轉變之下,也會引發另一個問題,產品更新換代的緩慢。 在有競爭的情況下,為了保持自己的市場地位,各個廠商都會投入大筆資金到研發中去,以確保自己的產品不會被市場所淘汰,但如果占據了壟斷地位,市場上沒有能夠競爭的對手,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研發資金必定會受到削減,產品發展也會因此而停滯不前。 沈益看過太多因為這種情況最終導致失敗的案例了,他不會讓繁花電子陷入這種局面之中。 但這是他的想法,在場其他人可不會和沈益想法相同,如果此時他們與沈益處境交換,恐怕大多數人都會做出另一個選擇,這也是為什么他們會急著想要跟沈益和解的原因。 而沈益知道了這一點,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為繁花電子爭取到一些其他方面的利益的話,那就太傻了。 會議室內,褚俊賢的聲音繼續響起。 “那么我們就可以繼續下面的話題了,沈先生,經過我們電視機協會成員的共同商議決定,作為和繁花電子和解的誠意,電視機協會將會拿出自身所擁有的三色顯像管完整的生產技術,全部分享給繁花電子!” 此話一出,沈益眼神當即亮了起來。 他是想要為繁花電子爭取一些利益,但沒想到電視機協會居然這么有魄力,直接就將目前所擁有的最有價值的東西拿了出來。 雖然因為平面彩電的問世,三色顯像管生產技術的價值大打折扣,但如果繁花電子能夠得到,不說省去了向科物浦集團進購三色顯像管這一筆支出,自身的技術儲備同樣能夠上升不少,為其他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方便。 不過沈益臉色也并沒有太多變化,他知道電視機協會將這樣東西拿出來,所求的應該遠不止和解一事。 “你們想要我們繁花電子為此付出什么?” 沈益坐直身體認真看向褚俊賢,他這個態度,便表明他對褚俊賢所說的這件事情很感興趣。 褚俊賢緩緩道。 “電視機協會有兩點要求。第一,繁花s3型平面彩電至少保持一年內不降價,如果非降價不可,需要得到我們電視機協會成員的投票認同?!?/br> “第二……” 說到這里,褚俊賢眼神微微躲閃了一下,似乎感覺有些不太好意思。 “我們希望繁花電子或者說科勒研究所能向我們電視機協會成員開放平面顯像管的生產技術,為此我們愿意付出足夠的資金或者其他……” “這不可能!” 褚俊賢話未說完,就被沈益直接打斷。 “褚先生,你知道這是繁花電子絕對不可能答應的事情,如果你們真有誠意的話,就請提出真正可以商量的條件吧!” 褚俊賢閉上嘴巴,連他自己也很清楚這絕對是一個非常過分的要求,但協會中大多數成員都有這種想法,他也只能提出來試試看。 而在沈益拒絕之后,與會成員中一位看起來有六十多歲的老人家卻是毫不客氣地道。 “沈益,你要知道繁花電子是一家國內企業,我們電視機協會身為國內電視機領域的引領者,對你提出這個要求是非常正確的!國內企業需要同心協力,才能抵御住外來企業的侵蝕,在國家大義面前,你可不要只計較你一家的利益得失??!” 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話語說得擲地有聲,沈益一時間都分辨不清他是別有用心還是真的腦子有問題,目光向他看了過去。 “這位……老先生,我之前不認識你,不知道你是哪家企業的成員?” 那老者有些傲然地道。 “我哪家企業的成員都不是,鄙人乃是京都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系副教授洪……” “行行行!” 沈益直接抬手打斷了他。 “我對你是誰沒有興趣,我問你,你既然是京都大學的成員,發表過多少專業性的論文?如果這些論文被人隨意拿去使用,你也一點都不介意嗎?” 那老人家被沈益打斷介紹,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但聽到沈益的問話,卻是冷哼一聲。 “當然,我可不像你那般敝帚自珍,凡是我發現的理論成果,都會無條件任人使用!” “那大概是因為你本身所發表的論文就沒有多大價值吧?” 沈益嘲諷了一句。 “那我再問你,京都大學這么多年來在各個領域都研究出了一定程度的成果,有些甚至還處于世界前沿,老人家你會見到他們就讓他們開放自己的研究成果嗎?為了你口中的國家大義?” 老者頓時語氣一滯,但緊接著卻是強硬地道。 “那不是電視機生產領域的事情,與我無關,我只關心電視機生產相關領域!” 沈益冷笑起來。 “那好,我最后再問你,在座聚集了國內電視機生產領域的絕大部分大型廠商,我相信每一家的產品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不會與他人的產品完全相同……那么各位企業老總們,你們愿意像這位老人家所說的那樣,將自家產品的特點和賣點與他人分享嗎?如果愿意的話,請證明給我看!” 會議室內頓時沉默下來,如果他們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說不定真有人會在這時候為了激沈益一下而大聲喊出“我愿意”這三個字,但他們每個人身后都背負著一家企業,實在不敢因為賭沈益的一個可能性的選擇而將自家企業的命脈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