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東尼電子的介入
果然如此! 聽到羅偉才這句話,褚俊賢等人心中同時冒出這個想法。 褚俊賢繼續追問道。 “那以羅先生看來,科物浦今年最多能向我們長城電子提供多少臺三色顯像管呢?” 羅偉才看了沈益一眼,想了片刻,道。 “我認為,三十萬臺是個合適的數量,但如果褚先生堅持的話,科物浦最高可以向你們提供五十萬臺三色顯像管,云臺電子和kal也是一樣?!?/br> 褚俊賢等三大電子品牌的老總都是臉色一變,三大品牌之外的電子企業老總更是直接嘩然。 連三大品牌的供應量都被削減到這種地步,更不用說他們這些小企業了。 而繁花電子所得到的供應量卻是一躍與三大品牌并肩,隱隱要成為國內電視機第四大品牌的趨勢。 這一點在場眾人幾乎都接受不了。 但他們再怎么無法接受,科物浦作為上游供應商,所作的決定也不是他們能夠左右的,褚俊賢等人愈發覺得繁花電子神秘無比,也多出來對自家企業命運的擔心。 羅偉才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中,卻無法對此作出能讓眾人安心的解釋。 事實上他也不知道若是將實情和盤托出,眾人是會理解科物浦的做法而感覺到安心,還是看到一個即將急速崛起的繁花電子而更加的不安心。 雖然此時的繁花電子在眾人看來已經足夠崛起了,但他們一定想不到只需要一年時間不到,繁花電子就有可能成為國內電視機生產領域的絕對霸主! 嘆了口氣,羅偉才選擇了沉默。 但就在這時,一道口音古怪的聲音卻是從場外傳了進來。 “諸位國內朋友們,不用擔心!科物浦無法提供給你們更多的三色顯像管,我們東尼電子卻很愿意與各位展開更深度的合作!” 人群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見到數位西裝革履穿戴整齊嚴謹的人物從一輛阿庫拉車上走下,當先一人三十歲左右,梳著三七分的分頭,笑容燦爛無比。 沈益眼睛微微瞇了起來。 他知道這人,東尼電子駐國內代表中和康介,從地位上而言,不比羅偉才差上多少。 東尼電子是國內高檔彩電領域除科物浦之外的另一家海外巨頭,與科物浦只向國內市場銷售彩電中最重要的部件三色顯像管不同,東尼電子卻是將他們的成品也直接投入國內市場銷售,并且占據了目前國內高檔彩電所有品牌中最大的市場份額,足足達到了40%以上! 也正是因此,包括三大品牌之內,國內電視機生產廠家都不怎么愿意與東尼電子合作,從他們那里進購三色顯像管。 誰也不想自己的直接競爭對手在取得最大的市場蛋糕之后,還能從他們身上再攫取一部分財富,尤其這個競爭對手還是國外企業。 但此時此刻,在科物浦“拋棄”了他們的時候,褚俊賢等人已經沒有其他更多選擇了。 當下便有不少人猶豫起來,甚至直接向中和康介走去。 其中便包括了kal的人。 中和康介臉上笑容簡直笑成了一朵花,又看向還在猶豫的其他企業老總。 “諸位,你們還在猶豫什么?我東尼電子可用來出售的三色顯像管存活可并不是很多,先到先得哦!” 這話一出,剩下的人瞬間放棄猶豫,也紛紛向中和康介走去。 羅偉才對此無動于衷。 東尼電子是科物浦在亞太地區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要是東尼電子因為這件事,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擴充三色顯像管產能上,他甚至樂見其成。 沈益卻是在眾人背后喊了一聲。 “褚先生,諸位!簽訂合同的時候,各位最好分成數次提貨,給自己留一點余地!” 褚俊賢和云臺電子董事長聞言,轉頭看向沈益,眉頭皺了起來。 沈益不再說話,他對這些人只限于點到為止,他們要是因此避開了什么災難,那是他們的能力。 要是避不開,那也和他無關。 另外一邊,中和康介聽到沈益的話,卻是若有所思。 沈益微微一笑。 前世記憶中,平面彩電技術正是東尼電子率先推出完成品的,正是因此,之后在電視機生產領域,東尼電子始終壓了科物浦一頭。 現在的東尼電子應該已經開始了平面顯像管技術的研究,但這中間他們走了很多彎路,要到九四年才正式推出成品。 沈益要是心狠一點,再過兩年與科物浦展開相關方面的合作,能讓東尼電子陷入更大的泥潭之中,但他卻等不了那個時間。 給他這兩年的發展時間,沈益有信心將繁花電子的總體實力提升到與東尼電子不相上下甚至更進一步的程度,畢竟接下來幾十年的電子產品市場發展趨勢,他了然于心。 而比起打擊對手,他更喜歡將自身實力提升到足以令對手寢食難安的地步。 現在盡管開心吧,等再過半年時間,看你還能不能繼續笑得出來! 看著中和康介臉上的燦爛笑容,沈益和羅偉才心中冒出了同樣的念頭。 …… 繁花電子廠中發生的這件事,隨著眾人的離去不再被人繼續提起,但所產生的影響,卻是一直延續了很長時間。 不過這些都不在沈益的考慮之內,他當下最重要的兩樣工作,一是挑選能加入新公司的研究人才,二是準備接收科物浦集團出售給他的十萬臺三色顯像管,搭建屬于繁花電子的彩電生產線。 研究人才那邊,沈益有早就準備好的人選。 本來這件事盧高軒去做最好,但繁花電子目前還缺不了他坐鎮,所以這項艱巨任務就落在了盧高軒之前的公司伙伴,同為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大牛蘇向文頭上。 盧高軒在加入繁花電子之后不久,就將志同道合的蘇向文也拉到了繁花電子的戰車上。 蘇向文表面上的任務是協助科物浦方面共同研究出平面顯像管,真正的目標卻是借此機會掌握三色顯像管全部生產技術,為接下來繁花電子能夠獨立生產三色顯像管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