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廣告轟炸
“益哥,我回來了!” 韓三明推開辦公室的門,神色激動地對沈益招呼道。 沈益上下打量了他好幾眼,確定他沒受到什么傷害之后,才放心地松了口氣。 “讓你被王海平抓走是我的失誤,你沒事真是太好了!” 韓三明咧嘴笑了起來。 “益哥放心,王海平沒能拿我怎么樣,我估計他是投鼠忌器了,這說明在他心里,我們已經不是他能夠隨意揉捏的小人物了,這是好事?!?/br> 他現在比起之前,好像突然一下子成長了許多,也不知道這兩天具體經歷了什么。 沈益點頭。 “王海平之所以會突然截住你,我猜測和邵志明脫不了關系,你去租賃商業大樓的時候,是不是遇到他們的人了?” “還真是?!表n三明輕輕笑了起來,“我當時跑得及,幾乎是第一時間就與大樓負責人簽下了一年的合同,剛簽好沒多久,就看見了邵志明手下一個人過來了……嘖,這件事我記住了!” “你要是能把商場大樓做起來,舒縣渠道網這塊,還必須得和邵志明碰一碰,你們是天然的競爭對手,跑不掉的?!鄙蛞嬉残ζ饋?,“之后到底是他壓死你還是你吞掉他,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益哥你別嚇我,我現在還只是一個無名小卒,邵志明隨便動動手腳就夠我受得了?!表n三明咧了咧嘴,“不過既然躲不過,那就沒辦法了,硬著頭皮上吧!” 沈益看著他這副樣子,心里頓時老懷大慰。 韓三明已經開始有意識地讓自己直面嚴峻挑戰,這段經歷之后,不管事情成功與否,他都會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人。 “這件事還需要慢慢來,暫時就不多加討論了,接下來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塑料廠下一步的發展,以獲取更多的運營資金?!?/br> 沈益轉過頭,看向另一邊的宋志遠。 “生產這邊的事情,廠里的情況如何?” 宋志遠恭敬回答。 “已經按照沈先生您之前的安排,從寧市高薪請了兩位化工行業的高尖人才回來,簽訂協議之后將沈先生您提供的協議交給了他們,這兩位人才昨天便將技術全部研究透,并利用廠里原有的原料引導生產部門進行生產……” “目前來說,已經加班加點生產出來價值三萬元的兩種新產品,塑料衣架以及塑料大棚所用的薄膜。按照塑料廠現在的產能,如果原料能夠及時供應,每天最少也生產出價值兩萬的產品!” 宋志遠說到這里頓了頓,有些遲疑地道。 “但是沈先生,到現在為止,舒縣沒有任何一家店鋪愿意接收我們的產品,協助我們將這些新產品售賣出去?!?/br> 沈益滿不在意地擺了擺手。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正好我也沒準備通過他們來銷售產品,這些東西我們自己來賣?!?/br> 宋志遠眼神一亮。 “沈先生是想再搞一次十日打折的活動嗎?” 沈益笑著搖了搖頭。 “這種新奇手段是出奇制勝,總是使用的話就失去了奇特的效果了,這一次我們用堂堂正正的廣告轟炸直接占據全舒縣百姓的所有注意力,也讓別人重新認識一下我們塑料廠的實力!” …… 7月21日早,舒縣老百姓們起床之后,照常購買一份舒縣日報閱讀,赫然發現在那個熟悉的位置上,舒潤塑料廠的廣告又一次打了起來。 此時前幾日的十日打折活動剛剛過去,舒縣百姓們對于舒潤塑料廠這個名字,還有不小的興趣,均是興致勃勃地觀看起塑料廠的新廣告。 這次他們所看到的,卻不是什么新的促銷活動,而是塑料廠兩種全新產品的介紹。 四分之一報紙的篇幅,圖文并現,將兩款新產品的優點淋漓盡致地描述出來,不僅如此,等到有些人放下報紙,打開電視機準備觀看早間新聞,卻發現新聞開始之前,電視機上的畫面顯示的正是兩個舒潤塑料廠的員工,向人介紹著塑料廠兩種新產品的優點。 這同樣是一則廣告,而且是時長極長的訪問類廣告,這種廣告在后世讓人極為詬病,此時卻還不至于引起觀眾的反感。 等到早間新聞播放完畢之后,在電視劇播放之前,舒潤塑料廠的廣告又繼續跳了出來,循環播放不止。 而等舒縣老百姓們關掉電視機出門,卻在菜市場等各個人群聚集點,又看到有舒潤塑料廠的員工,現場拿著產品在宣傳叫賣…… 如此一天之內,每一位舒縣百姓,都能從各種途徑得到兩個消息。 一,舒潤塑料廠生產出了兩種新產品。 二,這兩種產品非常契合舒縣百姓的需要,是他們生活的必需品。 這兩個消息全天無休止地轟炸著舒縣百姓們的各種感官,有些本來對廣告無感的人,也被迫接受了這一信息。 而其中不少人,更是直接掏出腰包進行購買。 畢竟不是在后世,現如今百姓們對這種廣告的抵抗力度還是太弱了。 塑料廠原有的價值三萬的產品,幾乎一天時間不到就被那些最有購買欲望的舒縣百姓搶購一空。 這一情況著實讓塑料廠上下所有員工的信心都重塑起來,眾人對于塑料廠新上任的老板沈益,也發自內心的愈發崇敬。 但為了達到這一結果,沈益著實付出了不少代價。 其他的不說,在舒縣電視臺上所播放的廣告,是沈益親自去談的,一個月的播放權,電視臺開價十萬,沈益沒有還價,但卻要求改變付費方式,延遲一個月后再付,最后雙方相互扯皮一通后達成協議,十萬廣告費分成三十天,每天支付一次。 若非如此,沈益連剛開始的廣告費都拿不出來。 而即便是這樣,他投入在廣告上面的費用,也超過了塑料廠產品生產和員工工資,一舉成為塑料廠最大宗的支出。 塑料廠兩種產品賣得很火熱,周明幾天后帶著生產原料回來,挽救了塑料廠原料即將用盡的危機。 但在塑料廠產品紅紅火火地賣了幾天之后,銷量卻是突然變得疲軟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