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不過這件事除了宋氏之外,江家的爺兒們是不知道的,江月夜瞞著這件事的初衷是不想讓他們空歡喜一場,后來頭巾被成功復原,江月夜打算和盤托出的時候又發生了早晨那場鬧劇,這話頭便擱了下來。 江月夜自己雖然也知道那些被潤色后的頭巾能掙不少錢,如果一條賣五文,按那些數量大致也有五百文了,但是昨晚上她都還一直在思考,怎么樣才能最大化這批頭巾帶來的利益? 本來只是想到要采用對比銷售的策略的,這條策略只需要她們去別家借幾條沒被潤色過的頭巾,再和自家這些改良后的產品一起售賣,兩廂對比之下客戶自然愿意花一樣的錢而買更好的東西,可在發生了早上的不快后,江月夜心里就滋生了一個更好的點子,這送上門來的逗比,不吭她一臉血她不知道鍋兒是鐵造的! 于是乎,江月夜又故意多賣了會兒關子,沒有急著與江月白解釋,而是領了他徑直往灶房走去,歪頭賊笑道:“大哥二哥跟我來,等你們看了一些東西以后就會明白了!” 三個人一前一后進了灶房。 古時候的男人輕易是進不得灶房的,以免沾染了油煙俗氣,而宋氏又是個封建的女人,自然將灶房劃拉到了自己的地界,壓根不讓江家的男人踏及一步。 江月夜則不管這些,直接指著灶房上方懸掛著的一條條頭巾,努嘴道:“喏,看見沒?這樣的話你們還認為我拿這些頭巾回來沒有用么?” 江月華與江月白下意識的隨著江月夜所指的方向看去,這一看便都傻了眼,兩個人反應過來的第一瞬間便都是伸手去撫摸那些脫胎換路的頭巾,江月華還好些,除了眼底暗藏著深深的驚異,便沒有過多的表情,可江月白就不一樣了,從灶房頭竄到灶房尾,手指在頭頂上的方巾上摸來摸去,驚詫一聲問道:“這怎么回事?三妹,你是怎么做到的?” “還記得前些天我們在火場里發現的那個包裹吧?里面果然還剩下不少這樣的頭巾,但是都敗了色布料也發硬得厲害,是我和娘找了法子將它們復原成這樣的?!苯乱构室獍阉镆蔡Я顺鰜?,以免他倆懷疑什么。 伸手扯了一條頭巾握在手里,指腹摩挲著上面的海棠花,轉而嘆息道:“雖然這批頭巾被處理過以后變得上乘了許多,但是如果就這么拿出去賣,我想就算全都賣出去了,也不過五百文錢左右,不可能再多了……” 江月夜隨口便吐出這么大一筆錢,還是以一種遺憾和不滿足的口吻說出來的,這下不僅江月白驚訝,就連江月華也忍不住睜大了眼,驚疑一聲:“五百文?竟然能有這么多?” 江月白這下不解了:“三妹,那你為何還嘆氣?” 在他看來,這筆錢已經超出他的預算很多了,這些頭巾遠遠不值這個數,因為是劣質貨,以前也才一條兩文錢,現在色澤亮度什么的提升了一些,但也就最多一條五文錢而已,那些上乘些的頭巾就比如他們才從莊家扛過來的那些就是這個價。 江月白聽他大哥這么問,就曉得他還沒轉過彎來,于是又解釋道:“大哥,我嘆氣不是嫌棄錢少。而是因為這批頭巾如果賣完了,五百文錢乍一看很多,但是卻不夠咱們一家人吃飯度日幾天,到時候手上的貨賣光了,攤子上又沒有別的東西可以賣,到那時候咱們要怎么辦?” 江月夜微頓了一下,又說:“大哥你抬眼看看咱家的院子,到處都被火燒得黑乎乎的,你和二哥住在一起,我跟小妹同居一屋也就算了,四弟沒有地方住還跟爹娘擠在一處,難道我們要這樣一直下去么?不管怎么說,我都想多賺點兒錢,等來年要么修葺一下房子要么就買一處新的小院兒……” “唉,三妹比大哥會打算……”江月華輕嘆一聲,暗暗覺得她三妹想法實在,說得也在理,于是便猶豫一問:“可你去張氏那里弄來這批貨,到時候也是要還銀子的,根本……” 江月華本想說根本沒錢可掙,但是腦海里忽然靈光一閃,話頭便轉了一個彎,他一雙細長的眸子盯著江月夜,眼底全是洶涌的喜意,豁然開朗道:“三妹!難不成你想將這批貨也改進一番然后賣了,好從中賺差價?” 江月夜聽著江月華的分析,一時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憂,抬眼望去見倆哥弟都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他,仿佛是在等待她的定斷。 江月夜抬手將手中的頭巾繼續掛回繩索上,望著那些被風吹得飄來蕩去的頭巾緩緩出聲:“大哥說的也沒錯,但是就算是改進后的頭巾,價位也不會太高,這批貨張氏要求我們每條賣五文錢,真算起來我們也沒什么錢可掙,到時候累死累活還是別人的,不劃算!” “那要怎么辦?”江月白剛才聽了他大哥的話,還以為這生意八成是賺的,但是這下又被他三妹三兩句話給否定了,一時不知道要如何反應,只得再次罵咧起來:“這該死的張氏,可不是坑人么,一條五文錢,咱們全家白幫他干活呀,想得倒美!三妹你也是的,就這樣你還能答應,腦子秀逗了么?” 江月夜翻了個白眼,心想江月白你才秀逗呢,你全家都秀逗! 回頭一想,噯,不對,這不是將自己也罵了進去? “二弟,別亂嚷嚷,聽三妹跟我們解釋,我現在可不相信三妹會平白無故吃虧!” 不得不說,還是江月華看人更準一點。 江月夜看江月白終于老實了,也不再賣關子,將自己的打算和盤托了出來,既然已經注定是一家人了,就應該坦誠相待:“灶房里的這些貨,一條五文錢是絕對能賣得了的,而且我還能保證,不出三天我就能將這些貨全銷出去,到時候手上便有了五百文左右的銀錢,足夠我們一家人年前年后的花銷了,這樣一來,大哥二哥還有爹爹也就不用在去找活做了,在家幫忙著賣東西就好?!?/br> “至于我從張氏那兒弄來的這五百條,肯定也是要進行改進的,但是不是現在,等我們家的一百多條頭巾賣完以后再著手做不遲。其次,前兩件事兒都不是目前最重要的,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去找秦先生做個見證,請他給咱們草擬一份協議,將我們和張氏商榷好的內容,以及從莊家所轉手過來的頭巾數目,每條什么價格都寫清楚了,雙方再進行畫押簽字,免得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到時候獅子大開口,讓我們一條出個十來文啥的,實在有理說不清。要是遇到那不要臉的,更是空口套白狼,說咱家拿了她上千條頭巾啥的,可不就好心沒好報,成了個冤大頭!” 江月夜的話不無道理,而深諳張氏為人的江家兩兄弟更是心有體會,當下便點頻頻點頭:“對,三妹這方法好,看誰能賴賬!” 說是這么說,但是兩兄弟其實還是有點不明白,要借貨賣找誰都行,干嘛非要找那個黑心腸的張氏? 明顯是給自己招麻煩,他們三妹不像這樣糊涂的人吶? 正文 老情少意 江月夜與兩位大哥商量好了第一階段的對策,便馬不停蹄的去了秦老頭的住處。 從早先的風波里能看出來,這秦先生雖然迂腐了點但還算是個熱心的人,應該會幫這個忙。一點小買賣而已,又不是寫什么人命官司的狀詞,不至于那般吝嗇。 雖然這份協議不管是江月夜還是江月華甚至江老爹都能寫出來,但是卻不如秦老頭寫的有重量。秦老頭的威望越高,這份協議的執行度就越可靠。 若換成江家自己人來寫,說不定張氏就不認賬。 萬一在合作的當中出了什么差池,就算張氏不服,且混蠻不講理的找來街坊領居鬧事,也還能找秦老頭作個證,怎么著鄉鄰們也得看看他老人家的面子。 再說了,這秦老頭親手寫下的白紙黑字,到時候就算鬧到對簿公堂也只是張氏吃虧的命! 上了衙門,哭鬧什么的可是一點用都沒有,講究證據更講究人脈和財力,張氏和江月夜一樣是尋常老百姓,身份上差不多,但是張氏的家底比江家厚實,為了保證萬無一失,這個協議就顯得極其必要了。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最好別發展到那個地步,否者于江月夜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 秦老頭開門見是江家三兄妹頓時便面露驚訝。 他搬來這條街的時間不長,才兩年多一點,平常也不怎么和街坊往來,只不過大家都知道有一個京都來的教書先生在這里養老罷了。 大概也是因為這個‘京都來的’,所以街坊們就格外敬重他一些,可也應著這份敬重,他和哪家都熟絡不起來,反倒覺得清冷。 他一個老頭子住久了,尋常根本沒什么人來串門,更別說年輕一輩的了,此時見到江家三兄妹一起登門,欣然之下立即就讓開了身子,笑道:“喲,稀客呀,今兒什么風把你家三兄妹吹過來了?” “老先生有禮?!苯氯A彎身鞠了一躬。 作為家中的長子,他已經習慣了把自己擺在兄長的位置,凡事由他先出面。 于是便恭敬著回道:“家中有一事想麻煩麻煩秦老先生,不知秦老先生可應允?” 秦老頭對這個禮節周到的晚生印象不錯,至少比對江月夜的印象要好很多,見他請求,便慷慨應了:“進來吧,杵在門外干什么,老頭子我可不敢讓你家三妹當門神?!?/br> 最后那句,顯然是揶揄江月夜來的。 江月夜心下也覺得好笑,暗想這老頭子不僅愛記仇,還怪幽默的。 “先生這是哪里話,丫頭我可沒招你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