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姜嬤嬤就連太后慣用的茶具,都收拾起來了。 “要不說你來的巧,再晚來一個時辰,哀家便要動身了,留給你的,只一道懿旨?!?/br> 姜嬤嬤小心地把太后的茶具放入檀木盒子里,又把她吃慣了茶葉收好,才笑著回道。 “天氣炎熱,娘娘每每睡不安穩。今年有大選,又不好出去避暑,老奴想著不若讓娘娘去廣濟寺住幾天,待大選前再回來主持大局?!?/br> 廣濟寺就在京城西郊,那兒占地遼闊,雖比不上五臺山的寺廟,倒也清幽別致,比京中涼爽許多,是個避暑的好去處。 “如此,孫媳過去陪您呀,等大選再陪著您一起回來好了?!?/br> 寧容一雙黝黑的杏眼,眼巴巴地看著太后。 一副她若不答應,她便不讓她走的架勢。 又要伺候太子,又要哄太子。 身累心也累,寧容樂得給自己放假。 再說她來得莫名其妙,原主消亡,卻有一股殘存的意識影響著她。 這其中緣故,連寧容自己都無法解釋。 她想去廟里,給原身點一盞長明燈。 希望原身能順利轉世,下半輩子安康順遂,能和心愛的人廝守到老。 “當真要隨哀家去?”太后有些高興,想到太子又不確定了,“你和太子如今新婚,陪著哀家一塊兒,若是想太子了可怎么好?” “難道還指望,姜嬤嬤這把老骨頭,再連夜送你回來?” 太后長久無人陪伴,當然希望難得合眼緣的孫媳婦,能陪在左右。 可這丫頭到底新婚,馬上太zigong里又要進人了,難免為她憂心。 姜嬤嬤也道,“太子妃娘娘,您可饒了老奴,老奴都一把身子骨了?!?/br> 寧容被她們主仆合起伙兒來,鬧了個大紅臉。 “哪、哪兒就有這般......離不得......” 她說著生怕太后還要調侃,急急道,“皇瑪嬤,您等我片刻,我回去收拾了東西就來?!?/br> * 太子收到信兒時,正陪著康熙和大臣們商議政事。 德住附耳過來,言語幾句,胤礽眉頭擰緊,片刻后又一松。 胤褆看在眼里,挨在太子身邊,聲音不輕不重,“太子,你宮中可是有事?不若我替你向皇阿瑪請個假,讓你速速去處理?” 他這一句,不止康熙,殿內大臣、阿哥們俱都停下來,靜靜看著他們。 眼下處理的事不算頂頂要緊,可太子一走,在座的大臣們會怎么看他? 胤褆想想都覺得心中得意,他果然聰慧機敏,這么一剎那就想出了一個好計謀。 若太子漸漸失了人心,往后......他未必沒有一爭之力。 胤褆眼神關切地看著太子,心中給自己加油鼓勁,仿佛那位置唾手可得一般。 胤禛捏住茶盞的手,微微一緊,不動聲色地盯著太子。 難道,是她出了什么事? 他煩躁地放下茶盞,轉動扳指,掩飾自己的不安。 胤礽捏了下掛在腰側的九龍玉佩,很高興看見胤褆因為他這個動作,而面露嫉恨。 雖然老大是個沒腦子的莽夫,但這時不時出來蹦跶兩下,也怪煩的。 是該給老大找點事干了...... 他狹長的鳳眼微微瞇起,面上一片清風朗月。 太子起身,對康熙拱手一禮,風姿清然。 “稟皇阿瑪,是太后娘娘不耐暑熱,要去廣濟寺禮佛。太子妃不放心娘娘,兒臣剛剛已經允了她一起陪著去?!?/br> 胤禛手一松,重新端坐起身子。 “陛下,難為太子和太子妃一片孝心?!?/br> “正是,太后娘娘身邊有太子妃伴著,您在紫禁城也能放心不少?!?/br> “說來太子夫妻尚且新婚呢......” “真是孝心可嘉?!?/br> 在座的大臣們一片贊譽,對太子夫妻愈發贊許。 儲君如此,太子妃如此,乃大清一大幸事。 康熙聞言也笑了起來,“太子妃恭順賢良,太子機敏寬和,確實是對佳兒佳婦?!?/br> 他說著,清淡的眼神在胤褆身上滑過。 胤褆心中驟緊,雙手成拳,臉上猶帶不服之色。 在康熙的注視下,終究垂下頭,掩飾住神情。 這一茬過后,他們很快回歸正題。 胤礽面上神色認真,其實心里一直在想寧容,本來便想專心于政事,她這一走倒好,也可讓他收收心。 可思緒卻像有自己的意識,隨著她一起遠走了。 手邊的茶盞飄著裊裊青煙,定睛一看,似能看見寧容笑靨。 胤礽抿了下唇,端起茶盞,一口飲盡。 胤禛垂著眼,殿中發生的事,與他無關。 但他總忍不住下意識關注,再回神,大臣們已經談論到下一樁事。 他擰擰眉心,想著,或許該早點成婚了。 * 廣濟寺離皇城不遠,寧容坐在太后車架上,陪著一塊兒說說笑笑,半個時辰以后,便到了寺院門口。 她扶著太后下了馬車,站在院中,老遠變得聽見一片清幽誦讀之聲。 深吸一口氣,仿佛只站在這里,靈魂就已經得到了洗滌。 廣濟寺從院門口直入寺廟內,共有九百九十級臺階,舉目望去,寺廟隱沒在云霧里,翩然若仙府。 “怎么樣,哀家選的這個地方可好?” 太后和寧容的手挽在一起,另一邊由姜嬤嬤扶著,拾級而上,聞著草木清香,心中松快極了,也有興致和孫媳婦說笑。 “可不是,還是皇瑪嬤有眼光?!?/br> 此處草木深深,綠樹成蔭,比皇城中涼爽許多。 明明是盛夏,卻有種初秋之感。 本還有些汗津津的,來了這里,清風裹著涼意而來,身心都輕松不少。 當著太后的面,寧容帶來的丫頭、嬤嬤們,都緊墜在身后,并不敢多言。 可寺廟高深,臺階漫漫,櫻桃心中的擔憂,如何也止不住。 娘娘初初懷孕,還未坐穩了胎,萬一累了,或是哪兒磕碰了......她不過略想一下,額間冷汗都要落下。 好在太后年邁,并不曾一路走到頂上去,沒有轎簾坐,卻有小沙彌大開方便之門。 她們沿著小徑,一路往上,地勢平緩,如履平地,不消一盞茶的功夫,便上了山。 確認主子沒有累到,或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櫻桃這才長長舒出一口氣來。 太后顯然是來慣了的,她一到,寺內的方丈一早領著所有僧彌在大殿等候。 就連太后的住所,也是她一直住慣了的,平日并不對外開放。 一路顛簸,太后有些疲累,姜嬤嬤扶著太后,領著宮女們,回廂房布置去了。 寧容這回托太后的福,住的地方也格外清幽。 在一片竹林之后,廂房的左邊還有一條淺淺溪流經過,很是有幾分意趣。 小宮女們一來就新奇地四處探看。 見領路的小沙彌要走,寧容笑著挽留。 “小師父,你們廟中可有專門給故人立長明燈的地方?” 她生得好看,眉眼精致,笑起來時姝麗無雙,哪怕今日刻意往素凈里打扮,也難掩風姿。 只站在那里,淺淺一笑,從未見過女眷的小和尚,就結結巴巴紅了臉。 “有、有的......您、您請隨我來?!?/br> 小沙彌不過十一二歲,先時安排住宿還有些活潑,寧容一搭話反倒束手束腳起來。 他察覺以后,懊惱地摸了摸自己的小光頭。 丫頭們被他的舉動逗樂,哄笑起來,小和尚一張臉漲得通紅。 寧容抬眼掃了丫頭們一眼,她們這才閉上嘴巴,掩了笑意。 “師父,有位女施主來立長明燈?!?/br> 進了大雄寶殿,小沙彌臉色也恢復了,對著里面脆生生道。 “進來吧?!?/br> 宮女們在外頭留守,寧容一人進了殿,跟著小沙彌行至殿內一角,抬頭便見這里點滿了長明燈。 燭火交映,影影綽綽。 站在一旁負責點燈的師父,更顯幾分高深。 “可是施主要點燈?” 大和尚轉身,臉上無悲無喜,卻有種叫人信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