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發怒時都不忘夸獎自個,真是夠自戀的。 俞馥儀正想開口擠兌他呢,他又沖自個挑了挑眉,問道:“你怎地不替她求情?” 她抿了抿,哼笑道:“她先前到臣妾跟前表衷心,說要替臣妾服侍您,臣妾當時就拒了她,若她就此罷手或者去踩別人的頭上位的話,看在她曾給臣妾做過一條裙子的份兒上,臣妾興許還會替她說幾句好話,偏她覺得臣妾性子軟綿好欺負,一而再再而三的跑來挑釁,既然這么上趕著作死,那就由她去好了?!?/br> 橫豎她不曾害人,不過是見死不救罷了,也沒什么可愧疚的。 “代替你服侍朕?憑她也配!”司馬?!芭蕖币宦?,隨即湊到她耳邊,苦笑道:“這些日子可憋壞朕了,待小閨女出來后,你可得好生補償朕?!?/br> 俞馥儀瞪了他一眼,哼道:“自找的,誰讓您想要小閨女來著?!?/br> 司馬睿深吸了一口氣,豪邁道:“罷了,為了朕的寶貝小閨女,朕忍!” ☆、第 65 章 因王皇后免了俞馥儀的請安,故而顏寶林被打入冷宮這事兒,眾妃嬪是個什么反應,俞馥儀不知道,不過倒是趙才人來說了一件事兒,讓她枯燥的養胎日子立時增色不少。 趙才人笑瞇瞇的問道:“娘娘可還記得鄭貴妃的meimei瑞敏郡主?就是小名叫蟲娘的內個,大年初一那日跟著她母親福寧大長公主進宮來過的?!?/br> 俞馥儀點頭道:“記得,初一那日在慈寧宮見過,生的不如鄭貴妃出色,不過因是福寧大長公主老來女的緣故,極得福寧大長公主的疼愛?!?/br> “就是因為太疼愛了,寵的無法無天了,要天上的月亮也得給摘下來,這不,就鬧出了亂子來?!壁w才人撇了撇嘴,見俞馥儀眼睛睜大了幾分,一副頗有興趣的模樣,也不賣關子了,直接道:“打去年去開始,福寧大長公主就時常辦賞花宴,將京里達官貴人家的公子哥請去相看,好替瑞敏郡主挑選夫婿,這其中就有保寧候趙振。保寧候趙振想來娘娘是知道的,盛德之亂時為了抵抗匈奴的入侵,趙家滿門男子死的只剩一個襁褓中的趙振,他六個月稚齡便得封保寧候,古今上下五百年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來。這趙振去赴賞花宴,沒瞧上瑞敏郡主,反倒瞧上瑞敏郡主的庶姐。因這庶姐生母原是福寧大長公主身邊的宮女,福寧大長公主有了春秋在房事上力不從心了,這才打發她去服侍駙馬,故而福寧大長公主對這庶姐倒還好,見趙振來求娶,便也應了,去歲六月交換了庚帖,定了今年二月初八下聘,三月二十八迎娶。本應是樁佳話,偏巧趙振二月初八去福寧大長公主府下聘時,被瑞敏郡主給瞧見了,她呀,當時就三魂去了兩魂,哭著喊著要嫁給他,福寧大長公主被她鬧的不行,又想著拿自個嫡出的郡主換一個生母因大周駙馬不許納妾至今還是個通房的庶女,保寧候府算是占了大便宜,故而招呼也沒打一聲,就直接李代桃僵了?!?/br> 俞馥儀笑問道:“趙振不想占這大便宜?” “娘娘還真是聰慧,一猜就中?!壁w才人恭維了俞馥儀一句,繼續道:“拜完了天地高堂,送入洞房,趙振拿秤桿跳開蓋頭一看,嗬,不是自個瞧上的人兒,當即就不干了,直接叫人將瑞敏郡主塞到花轎里送回了福寧大長公主府,隨后帶著一堆家將打上門來,要福寧大長公主府將新娘子交出來,否則便要遞狀子到順天府,告福寧大長公主騙婚。福寧大長公主自然不同意呀,自個閨女天地也拜了,高堂也拜了,論理就是趙家人了,這么被退回來,以后還能嫁到好人家?于是,趙振就將福寧大長公主告到了順天府?!?/br> 倘若趙振是沖著福寧大長公主的地位去的,那么李代桃僵倒無所謂,誠如福寧大長公主所想的,公主所出的郡主換通房所出的庶女,保寧候府算是占了大便宜,可趙振原不是沖著福寧大長公主的地位去的,而是自個瞧上了那個庶女,福寧大長公主如此行徑,必定令他火冒三丈。這事兒福寧大長公主本就不占理,且是下聘后才起的這個心思,當初交換庚帖時給的卻是庶女的生辰八字,若嫡女是個普通姑娘倒也罷了,隨便改改還能糊弄過去,但瑞敏公主可是有封號并且上了皇室玉牒的,根本經不起推敲。 趙才人又道:“案子本也簡單,只要趙振將庚帖呈上去,順天府從宗人府借來玉牒一對,孰是孰非便明了了。但打官司的雙方身份復雜,一個是皇帝的姑母鄭貴妃的母親福寧大長公主,一個是功臣之后,盛德帝臨終時曾留下遺言,只要趙振不造反,就算將天捅個窟窿,后頭的皇帝也不許對他興師問罪,順天府尹如何敢斷?只怕還是要呈到御前,讓皇上來拿主意?!?/br> 俞馥儀皺眉道:“一邊是宗親,一邊是功臣,只怕皇上也為難?!?/br> “誰說不是呢?!壁w才人嘆了口氣,隨即幸災樂禍的掩唇一笑:“出了這樣的事兒,鄭貴妃哪還有臉見人?已經臊的好日子沒來請安了?!?/br> 同樣母親跟meimei是豬隊友,鄭貴妃比自個還要倒霉些,俞夫人跟俞韞儀雖然坑爹,但兩人都是小白花,最多哭一哭,沒膽子也沒本事捅出大簍子來,福寧大長公主跟瑞敏郡主就不一樣了,既有膽子又有本事,可不就捅出了大簍子來? * 趙才人猜的倒是準,順天府尹拖延了幾日后,果將其呈到了御前。 司馬睿給氣了個仰倒,才下早朝就跑到俞馥儀這兒來,摔了兩個茶盅砸了三只碟子,氣呼呼的罵道:“該死的順天府尹,隨他怎么斷,朕定不會過問,偏他是個陰險jian詐的,不肯擔這個責任,將球踢到朕這兒來!朕若是偏了福寧大長公主,那就是慢待功臣之后,令朝臣齒冷;若是偏了趙振,那就是打皇室的臉,讓皇室顏面無存。怎么做都要落下不是,真真是氣煞朕也,朕自打登基以來還沒遇到過如此為難的事兒呢?!?/br> 兩個粉彩麻姑獻壽茶盅,三只青玉蓮花碟,都是俞馥儀平素喜愛的,疼的她心肝兒直抽抽,卻不好在他氣頭上說什么,只提點道:“不如問問內閣的意思?” 司馬睿往炕床上一躺,擺手道:“問都不用問,他們自然是站在趙振那頭的?!?/br> 俞馥儀不想出主意,免得以后自己被埋怨,聞言又道:“福寧大長公主是宗親,不如問問宗人府的意思?” “問了?!彼抉R?!班汀绷艘宦?,哼道:“他們叫朕下旨跟瑞敏、趙振賜婚?!?/br> 真是一個比一個jian猾,俞馥儀簡直無語。 ”皇上,太后有請?!蓖坏貜堄懈5穆曇粼谕忸^響起。 “這會子叫朕過去,必定也是說這事兒的?!彼抉R睿無奈的嘆了口氣,從炕床上坐起來,橫著爬到俞馥儀身邊,將頭湊過來,耳朵貼到她的肚子,雖然半點聲音也沒聽到,但還是貼在上頭好一會,這才從炕床上下來,說道:“乖閨聽話,父皇去去就回?!?/br> 俞馥儀好笑道:“這才什么時候呢,哪能聽懂您的話?” 司馬睿沒好氣的瞪了她一眼,然后十分驕傲的說道:“朕的閨女天上地下第一聰明,自然聽得懂?!?/br> ☆、第 66 章 這事兒原本福寧大長公主府不占理兒,且又有個跟福寧大長公主不對付的太后在后頭施壓,司馬睿最終還是站在了功臣之后趙振這頭。 不過為著皇室臉面著想,也不好拿福寧大長公主怎樣,只責令她盡快將那庶女送往保寧侯府,對外則宣稱新娘子突然病倒,卻又不好誤了良辰吉日,便求了meimei代自個拜堂,因事出匆忙來不及通知新郎官,這才鬧出了烏龍,如今兩家說清楚了,自然恩怨全消了。 這話雖有些四不像,但也并非說不通,代人拜堂的事兒倒也并非罕見,有些新娘子嫁的是兄長,跟自個拜堂的卻是弟弟或者是大公雞,只不過這種事兒都是發生在男子身上,瑞敏郡主這也算是古今上下五百年頭一例了。 不過宗室貴女向來彪悍,前朝那些公主郡主縣主的,養面首的都有,瑞敏郡主不過是幫自個庶姐拜堂罷了,也是因著姐妹情深的緣故,不知內情的外人聽了這個說法,不但沒有貶低她,反倒贊不絕口,有不少高門世族愛慕她的人品,輾轉透露出求娶之意來。 本來這事兒到這里也算圓滿解決了,瑞敏郡主也沒再鬧騰了,誰知福寧大長公主覺得自個被打了臉,心氣兒難平,竟連司馬睿的旨意也不顧了,口口聲聲說那庶女一病沒了。 趙振險些沒氣瘋,本想再次遞狀子到順天府,告福寧大長公主謀害庶女,但他是真心喜歡那個庶女,怕自個這一鬧騰,原本沒病死的她,也會被病死,只得先遞了折子給司馬睿,求司馬睿派錦衣衛暗中調查那庶女的生死,待查清真相之后再作其他打算。 司馬睿對這個坑死人不償命的姑母簡直不知該什么說好,給錦衣衛下了密令后,跑到慈寧宮去,挖苦太后道:“就這么個沒腦子的孬貨,也值得您跟她斗上幾十年?” 太后近日因福寧大長公主母女辦了蠢事兒心情甚好,聞言也不氣惱,笑道:“她是小姑子,又受你皇祖父疼愛,有沒有腦子并不打緊,我這個當嫂子的,哪怕是太子妃呢,也只有讓著她的份兒。后頭你皇祖父駕崩,你父皇登基,哀家成了皇后,她又嫁了出去,無人替她撐腰了,她就夾起尾巴來做人了,倒是讓哀家得意了幾年?!?/br> 說到這里瞪了司馬睿一眼,沒好氣的罵道:“再后頭,你也不知哪根筋不對了,就愛往她的府上跑,成日里跟她閨女混在一處,被她帶的走雞斗狗打架斗毆,哀家說你也不聽,堂堂皇子生生成了個地痞混混,她不知在后頭怎么笑哀家呢。偏你不知醒悟,當了太子后就納她閨女當側妃,登基為帝后又封為貴妃,寵的跟什么似得,真真是要氣死哀家……” 司馬睿心虛的撓了撓頭,強辯道:“她對朕挺好的,什么事兒都可著朕的意來,不像母后,一見朕就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恨不得將朕塞回肚子里去?!?/br> 那會子太后的滿腔心血都在先太子身上呢,又要催著他上進,又要防著別人對他下毒手,難免就忽略了小兒子,見勢頭不對時也下狠心管教過幾次,但都成效不大,于是也就懶得理會,由著他去了。太后比他還心虛呢,嘴上卻罵道:“棍棒底下出孝子,若沒有先太傅的嚴加管教,皇帝能有現在這個樣兒?” 提起先太傅,司馬睿不免就想到了俞馥儀,昨個兒是初一,他歇在了王皇后宮里,今個兒早朝后又直接來了慈寧宮,也不知她現在好不好,肚子里的小閨女有沒有鬧騰?這么一琢磨,司馬睿便待不下去了,笑嘻嘻道:“是是是,兒臣自然知道母后是為兒臣好,這才嚴厲一些個?!?/br> 笑完忙不迭的告辭道:“朕去瞧瞧德妃,就不陪母后用早膳了?!?/br> * 司馬睿大踏步的走出慈寧宮的大門后,秦貴人從西梢間走出來,望著他的背影,感嘆道:“皇上對德妃越來越上心了,便是懷著身孕,一個月里也有二十多天歇在她宮里,連盛寵不衰的鄭貴妃,都退了一射之地?!?/br> 太后白了她一眼,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橫豎你又不能生了,理會這些做什么,只好生管教大皇子便是了,他出息了,自有你的錦繡前程?!?/br> 秦貴人嘆了口氣,略帶嫌棄的說道:“姑母說的我并非不懂,只是大皇子實在是塊朽木,短短四句詩,人家三皇子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滾瓜爛熟了,可他呢?前頭背了后頭忘,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語的,上書房里先生教,下學后我也教,足足教了半個月,他都沒能背下來!” 嫌棄完又幽幽道:“若能將他換成三皇子的話就好了……” “怎么,你想打三皇子的主意?”太后吃了一驚,猛的抬頭看向秦貴人,半晌后突然不屑的“嗤”了一聲,冷冷的警告道:“別說現今皇上護著她,又是從錦衣衛調人,又是跟太醫院要醫女,防備的滴水不漏,就是從前皇上不待見她時,她不照樣懷胎生子,沒誰能對她下得了手?不是哀家瞧不起你,就你這點子心眼,竟還是別班門弄斧了,仔細黃鼠狼沒打到,倒惹一身sao,不但自個栽進去,還連累秦家跟著你沒臉?!?/br> 被當面貶低,哪怕對方是自個的姑母呢,秦貴人也覺得有些臉熱,不甘的咬了咬唇,上前挽住太后的胳膊,撒嬌道:“不還有姑母么,有您這么個運籌帷幄的軍師在,我定能無往不利?!?/br> 這么些年,司馬睿是個什么性子,太后也算摸透了,從鄭貴妃身上就能看出來,除非他自個膩了,否則她縱使再裝病再捧更多的棋子出來打擂臺,都無用,俞馥儀自然也是一樣的,太后傻了才會再去觸他的眉頭。故而太后抬手揮掉秦貴人的胳膊,堅定的拒絕道:“你自個作死,別拉上哀家?!?/br> 難得尋到機會將話說開,秦貴人不肯就這么放棄,猶不死心的勸說道:“我知道姑母是怕壞了與皇上的母子關系,這才不肯攙和,只是姑母您要明白,三皇子本就聰慧機靈,又有個椒房獨寵的母妃,那個位置于他來說不過是探囊取物,可比大皇子容易多了。他上位之后,俞家才是他嫡親的母舅家,他要興也是興俞家,還有咱們秦家什么事兒?要不了三五年,只怕就日暮西山,變成京城里那些三流世家中的一員了?!?/br> “若子孫沒本事,變成三流世家才好呢,省得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碧罄湫α艘宦?,隨即話鋒一轉,淺笑道:“俞敏遠本是個淡泊名利的,平生只愛閑云弄月,若非先皇三顧茅廬,威逼利誘,他也不會接過教導皇上這個難題,德妃是他親自教養出來的閨女,性情肖他,向來不屑與人爭是非長短,想來對那個位子也是沒什么興趣的?!?/br> 秦貴人不贊同的扁了扁嘴:“她沒興趣又如何,若皇上硬要給呢,她還能抗旨不成?” “若哀家連這點成算都沒有,又何必替你將大皇子搶過來?索性讓皇后搶了去罷了,任她們斗個你死我活,哀家還能看場好戲呢?!碧鬀]好氣的瞪了她一眼,暗罵自個這個終日打雁的竟被雁啄了眼,當初真是看走了眼,本以為她一介庶女能脫穎而出被秦家送進來,定是個心機深沉的,只面上裝的天真無邪,不想竟真的天真無邪,未免她壞事兒,只好耐著性子解釋道:“你只管好生教導大皇子便是了,后頭的事兒不必憂心,他是皇長子,又養在哀家膝下,立他為太子,任誰也說不出不是來。便是不成器些又如何,那些臣子巴不得皇帝不成器呢,如此才有他們的用武之地不是?且看現今便明白了,皇帝成日里優哉游哉的,正經做過什么事兒?大小事務不都是內閣在料理?他能成,大皇子自然也能成?!?/br> 見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太后干脆將計劃全說了出來:“你好生教導他一年,明年這個時候,哀家會叫人上折子請立他為太子?!?/br> “真的?”秦貴人驚呼一聲,隨即重又抱住太后的胳膊,笑嘻嘻道:“姑母放心,我定會盡心盡力,不辜負姑母的一片心意?!?/br> “你知道就好?!碧竺虼叫α艘幌?,然后捻著手上的佛珠,趕人道:“哀家要去誦經了,你且回去罷?!?/br> ”是?!鼻刭F人行了個禮,腳步輕快的走人了。 候她的肩輿離了慈寧宮后,崔嬤嬤這才走上來,邊替太后捶肩邊擔憂的說道:“您別怪奴婢多嘴,奴婢想說句不該說的話?!?/br> 太后不以為意的笑道:“你說便是了,哀家還能治你的罪不成?” “那奴婢就說了?!贝迡邒叱烈髁似?,這才斟酌著說道:“皇上雖不如先皇勤勉,但大面上是沒錯的,不然哪有現今的太平盛世?俗話說三歲看到老,皇上打小就調皮,但那股子聰明勁兒,大皇子是萬萬不能及的,又有秦貴人這么個腦袋不清楚的母妃,太后您在時還好,若您不在了呢?有這么對母子在,說句危言聳聽的話,這大周的江山社稷都未必能保得??!真要如此的話,您到了內邊,怎么跟先皇交代?怎么跟司馬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說完之后,一下從太后肩上撤回手,跪到地上請罪道:“奴婢一想到這事兒,就不由得揪心,這才大膽說了出來,若有冒犯的地方,還請太后恕罪?!?/br> 太后靜默了半晌,這才抬手道:“你起來,哀家說了不會治你的罪,難不成還會反悔?” 待崔嬤嬤站起來后,她又嘆氣道:“哀家也只是想著在不影響大周江山社稷的前提下替秦家謀些好處罷了,毀掉大周江山社稷的這樣的惡名,是如何都不敢擔的。且看著吧,若大皇子能立得起來,那便還是扶他上位,若實在不成器……也只能便宜三皇子了?!?/br> 崔嬤嬤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來,忙又抿了下唇角,遮蓋了起來,嘴里提醒道:“不還有二皇子么?安淑妃也是太后的人兒,倒比油鹽不進的德妃強些?!?/br> 話音剛落,太后就“呸”了一聲:“拉倒吧,就二皇子那身子骨……” 到底是自個的孫兒,她也不好說出什么惡毒的話來,面上卻是一副一言難盡的模樣,崔嬤嬤又豈會不懂?見狀她用頗為無奈的口氣說道:“那也只能便宜三皇子了……好在德妃性子雖刻板些,但也不是不通情理的那種人兒,又極好面子,輕易不肯做落人口舌的事兒,將來三皇子登基了,秦家雖不能再進一步,但想必也不會差到哪里去?!?/br> 太后抬起眼皮子來,睨了崔嬤嬤一眼,似笑非笑的說道:“瞧這句句夸贊德妃的勁兒,若非你在我身邊伺候了這么些年,我還以為你被她收買了呢?!?/br> 崔嬤嬤眼皮子一跳,面不改色的嗔道:“您是后宮最尊貴的主子,奴婢跟著您多少好處沒有,又豈是旁人能收買得了的?” “這個,哀家自然是知道的?!碧笮α诵?,說道:“扶哀家去靜室罷,最近亂七八糟的事兒太多,只怕得好生誦上幾卷經,方能靜的下心來?!?/br> ☆、第 67 章 錦衣衛動作倒是快,不過三五天的功夫,情況便查了個一清二楚。 福寧大長公主為了挽回自個的臉面,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讓庶女嫁去保寧侯府的,且對外宣稱她一病沒了,那她就不可能再出現在人前了,留著始終是個禍害,便欲讓她“病死”,可她的生母自打入宮就在福寧長公主身邊伺候的,哪會不知道福寧大長公主的性情?故而干脆利落的把自個吊死了,留了封血書下來,說哪怕是送去尼姑庵出家為尼呢,也請福寧大長公主留她一命。 那庶女到底是鄭家的骨血,福寧大長公主即便想讓其“病死”,也得暗中行事,如今被捅破,也不好再動手腳,便如了她生母的愿,將她送往通州慈心庵出家為尼了。 趙振得了錦衣衛的信兒后,當即快馬加鞭趕去慈心庵將人接到了自個府上,未免夜長夢多,第二日便拜堂成親了。 等福寧大長公主知道的時候,早已生米煮成熟飯了,她給氣了個仰倒,帶著侍衛殺到保寧侯府要人,結果全被保寧侯府的家將給撂倒了,趙振春風得意的走出來,掂著手里的白玉折扇,嘴不留情的說道:“您的庶女明明一病沒了,全京城上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倒跑來我的府上要人,莫不是得了失心瘋?來人,拿本候的帖子去太醫院,請個太醫來給大長公主瞧瞧,不然在咱們門口有個好歹,駙馬爺來找我要人,那可就說不清了?!?/br> 福寧大長公主長這么大還沒被人如此冷嘲熱諷過呢,當即臉色鐵青,咬牙道:“你不承認也無用,將她叫出來給眾人一瞧,是與不是當即便明白了?!?/br> 趙振“嗤”了一聲,鄙夷的撇了撇嘴:“原來福寧大長公主府的姑娘是隨便就可以拉到大街上給人瞧的,幸好我沒娶成您府上的姑娘,否則頭上不得綠的長草了?” “你少胡說八道!”打又打不過,說又說不過,福寧大長公主只得去搬救兵了,嘴里放狠話道:“你等著,本宮這就進宮,請皇后娘娘給主持公道?!?/br> 趙振“嘩”的一下展開折扇,有恃無恐的說道:“大長公主的庶女病故是人盡皆知的,我娶的新夫人卻是農家出身,有媒有聘有正經的婚書,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兒,別說請皇后娘娘主持公道,就是請皇上支持公道,我也是不怕的?!?/br> * 俞馥儀孕期滿了三個月,也不好再躲懶,便恢復了每日請安的規矩,誰知才剛頭一日,就趕上了福寧大長公主進宮哭訴的大戲。 王皇后暗罵晦氣,太后跟她不對付,皇上偏著保寧侯,這會子她找上自個,豈不是讓她變成夾心rou餅?皇上跟太后,無論哪個,她都不敢對著來的,故而只能和稀泥了,為著避嫌以免稀泥沒和好將自己牽扯進去,她打發走了其他妃嬪,獨留下鄭貴妃、安淑妃、俞馥儀以及林昭儀四個,這才叫人將福寧大長公主給請了進來。 聽完她倒打一耙的陳詞,王皇后皺眉道:“不是說二表妹一病沒了么,怎地又變成保寧侯夫人了?” 這問題直中要害,福寧大長公主尷尬的笑道:“得了時疫,病的厲害,且還過人,便將她挪到了通州慈心庵,本以為必死無疑了,不想竟挺了過來?!?/br> 解釋完后又恨恨道:“也不知趙振怎么知道了這事兒,跑去慈心庵將人搶了出來,連夜拜堂成了親,今個兒我去要人,他還不承認,說什么自個夫人是農家出身……還請皇后娘娘下旨將保寧侯夫人召進宮來,是不是我那庶女,一瞧便能明白?!?/br> 不等王皇后開口,鄭貴妃沒好氣的說道:“是有如何?二妹可是跟保寧侯有正經婚約的,保寧侯接她去拜堂成親,何錯之有?不是的話,二妹病故,保寧侯另娶他人,也在情理之中,誰還能說他的不是?” 福寧大長公主從鼻翼里哼了一聲,不屑道:“便是有正經婚約,她也是福寧長公主府的姑娘,不是什么沒名沒姓的小戶女,要成親也得按規矩來,就這么不明不白的搶進府里,成什么體統?” 俞馥儀聽的險些笑出來,拿絲帕掩了嘴這才沒破功,相比之下,作為趙振兩姨表妹的林昭儀就直白多了,她“切”了一聲,哼道:“三書六禮的,我表哥哪樣沒按規矩來了?倒是長公主府好規矩,庶女病了不能全禮,合該通知保寧侯府一聲,保寧侯府又并非不通情理,自然會推遲婚期,竟一味瞞著,到了成親當日,又搞出嫡妹代庶姐拜堂的事故來……這也罷了,保寧侯府行伍出身,并不會在這些小事兒上計較,只要過后將人送過來便行了,誰知道又鬧幺蛾子出來,明明庶女痊愈了,偏對外宣稱一病沒了……這哪是結親,分明是結仇吧?我表哥心胸寬廣不追究,另結了親事兒,長公主又打上門來,說我那新表嫂是您的庶女……天底下竟有這等沒道理的事兒,竟有這等不講道理的人兒,我算是開了眼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