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257.隴西大捷
書迷正在閱讀:女帝本色、重生之下嫁、重明繼焰照流年、后會有妻、偷心影后、皇家小嬌妻、甩掉男神的99種姿勢、腹黑Boss寵妻無度、重生之幸福人生、我把曾經給了你
轉眼到了元宵節,皇帝率百官出城祭拜太一神。太一神為大漢朝廷崇拜的主神、天帝,起初由漢武帝開始祭祀,在甘泉宮建有太一祠。 元宵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傳說是漢文帝為紀念平息“諸呂之亂”而設,之后發展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國家節日,漢朝時元宵節只有一天,還沒有賞燈的習俗,不像后世那么隆重。 元宵過完,這年就過得差不多了,長安朝廷恢復運轉,有關征稅、度田和屯田的事項都開始安排,上上下下一片忙亂。 小皇帝卻好像是得了魔癥,下定決心要改善大漢的面食水平,把精細面粉研制出來,為此他特批成立了又一個少府所屬的部門“尚食院”,召集能工巧匠,著名庖廚,負責研制各式新型炊具,開發各種新鮮美食。 對于一個來自后世的吃貨來說,當然可以為尚食院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超前的創意。 劉鈺最先下手的是石磨,面粉的精細程度都取決于石磨,只要將石磨改造成后世的樣子,面粉的事便可迎刃而解。 皇帝劉鈺伏在案上,面前是一張白紙,這紙是赫蹏院造出來的第一百一十六號紙,經過現場檢驗,被認為是最出色的一款,完全可以用于日常書寫。 皇帝提起蘸滿墨汁的筆,輕輕落下,墨色溶入白色的紙張中,形成一個黑點,皇帝的手慢慢向下,拉出一條長長的黑線,線條平直,邊緣光滑,沒有洇開的毛刺。 皇帝提筆,歪著頭仔細端詳了半晌,說道:“小班登,你看,這樣才算是合格的紙,以后再也不用笨重的竹簡了?!?/br> 班登道:“這趕情好,又省竹子,又省布,還輕便。陛下,您怎么就知道那些破爛在一起能造出好紙來?說實話,雖然您一直說能造出來,臣可是一直都不怎么信的?!?/br> “你沒見過的東西多著呢!無知!”皇帝不再理他,專心畫圖,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然后又畫了一個。 班登歪著頭看了看,問道:“陛下,您畫的是蒸餅嗎?” 皇帝用看白癡的眼神斜了他一眼,班登又道:“那是燒餅?” “你怎么就知道吃!”皇帝叱道:“這是石磨,磨盤,懂嗎?是用來磨面粉的!現在的麥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面粉沒磨好,面粉的質量全靠石磨。朕見過那些磨盤,上面有些凹坑,朕雖說也不知道該怎么做才好,但是感覺磨齒不夠細密,所以面才磨不細,若是把磨齒做好了,就會磨出精細的面粉來?!?/br> 小班登道:“您還會做石磨!陛下,從前放牛的時候,您可不像現在懂得這么多。。。要說不是城陽景王托夢教給你的,那就怪了!” 皇帝無視他的嘮叨,只自顧自地端詳著面前一塌糊涂的磨盤圖紙,左比劃右比劃,畫得完全不成樣子。 這時牛頭的粗門大嗓突然在門外響起:“陛下!陛下!大捷啊,隴西大捷!” 皇帝立即放下筆,喝道:“進來說話!” 牛頭進來,手里捧著一卷絹書,滿面喜色,下拜道:“陛下,隴西使者送來捷報,說是馬太守平定了羌人之亂,這真是,真是托了陛下的洪福,奴婢高興得。。。吾皇萬歲!” 皇帝一把抓過帛書,打開一看,正是馬援的報捷書。 馬援在正旦之日出兵,率三千步卒,數百騎卒,出其不意地襲擊了羌人的聚居地,大敗以先零羌為首的諸羌聯軍,斬首千余,獲馬牛羊一萬多頭,一萬多羌眾投降,其余羌人盡皆逃散。 這場羌人的叛亂不過持續兩個月,就被馬援輕松平定了。 皇帝高興地道:“到底是伏波將軍??!” 伏波將軍是馬援在歷史上的稱號,如今皇帝打算原封不動地再送給他。 對這場勝利,皇帝并沒有感到意外,這就是馬援的戰術水準,深有謀略,善出奇兵,在一個誰都想不到的日子出兵,打羌人一個措手不及,一戰定乾坤。 先前還在為隴西兵少擔憂的羅由完全放下了心,事態的發展驗證了皇帝的預言,只要給馬援三千人,他便能橫掃數十萬羌眾。 這場大捷使剛剛從節日中恢復的長安又重新陷入了狂歡之中,這種勝利不同于內戰的勝利,因為是抵御外侮,保家衛國,這勝利更顯得難能可貴,對于鞏固小皇帝大漢之主的地位,對于提升漢人的民族自豪感都大有用處。 但是并不能說隴西就此安定,因為羌人就是如此,打了跑,跑了再回來,今年先零羌被趕跑,明年不知什么羌又出來搗亂。 羌人以部落為單位,沒有統一的君主,大大小小有數百個種類,因為大漢的擴張,羌人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各個部落爭奪有限的河谷、草場,互相戰和不定,有時就會聯合起來,相互解仇,共同對付大漢。 馬援不僅為平羌報捷,又在上書中請求出兵,自隴西南下,攻略武都,以武都為跳板,先謀取漢中,再定巴蜀。他自陳長年在隴西,熟悉羌氐。武都是羌氐聚居之地,馬援欲對其進行分化瓦解,聯合其中的親漢派,打擊依附公孫述者。 他請求朝廷重新任命隴西太守,并派護羌校尉,專門處理羌事,以使他可以專心南征。 皇帝沉吟不語。 這封上書關系到今后建世漢的發展方向,按馬援的思路走,便是先西后東,先攻略漢中、巴蜀,再出函谷關爭奪天下。 這涉及到偌大國家的兵力布置和資源調配,一旦定下來,便不能輕易掉頭更改,所以必須要慎重。 說實話皇帝最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在他的記憶中,劉秀的策略是先東后西,西面一直是鄧禹和馮異在苦苦支撐。他的主力大軍則一直忙于在關東平亂,花費幾年時間平定關東群雄后,劉秀才將主力轉到隴西,平定隗囂,最后滅公孫述,定巴蜀。 如果建世漢“先西后東”,則最后很可能形成以洛陽為分界的兩大陣營的情景,建世漢與建武漢一西一東,各據半壁江山,雙方角逐出最后的勝者。 勝率大概是五五開,因為洛陽在劉鈺之手,建世漢略占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