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連焦太夫人對這門婚事,都還存著三分隱憂呢,顧家上下,唯有顧經歡喜得很,仿佛在女兒身上實現了自己的政治夙愿。 讀得圣賢書,致君堯舜上,這就是顧經的愿望,而在他心目中,唯有元后所生的思王,在文人中風評甚好的思王,能夠實現他的這個愿望。 這一點,連碧霄一個小婢女都看出來了。 顧香生搖頭失笑。 ☆、第52章 十月中,顧畫生的婚事如期進行,相比顧琴生的婚事,呂家前來迎親的排場小了許多,這自然是因為呂家武夫出身,不如宰相門第來得清貴,但其中也有焦太夫人與呂家娘子達成的默契:將婚事盡量簡化低調,除了不能少的那些禮儀之外,其余的能省就省。 顧畫生先前鬧出來的事,雖然沒有傳得人人皆知,可也隱隱綽綽透出不少風聲,呂家因為呂誦正好在東林寺壞了顧畫生的名節,呂誦自己也答應娶人,這才讓顧畫生過了門。 但呂夫人心中對顧畫生著實談不上滿意,她覺得顧畫生唯一的可取之處,是門第還稱得上般配,要不是呂誦過了婚齡還尋覓不到京城名門閨秀為妻,她也萬萬不會答應讓顧畫生嫁過來。 所以雖然呂誦是呂家獨子,這樁婚事卻并未大肆鋪張,幾乎在眾人還未留神的時候,顧畫生的姓氏前面就冠上了夫姓,成為呂家的兒媳婦。 呂誦身在邊關,往來不便,成親之后不過三天,就又匆匆離京趕回邊關,留下顧畫生這個新婦留在夫家。 不過這倒不是他有意為難顧畫生,給顧家的人沒臉,實是因為就在杜康酒肆那一場辯論之后,陸陸續續又發生了不少大事。 其中最大的事情,莫過于齊國出兵征伐吳越。 這個消息在十一月底傳到魏國來,將所有人都震懵了。 此事還要從顧香生在杜康酒肆跟那撥文人辯論之后說起。 是否與吳越聯盟的事情,不僅民間文人要辯,朝廷之上也鬧得沸沸揚揚。 有如同楊賢那般堅決反對的大臣,也有人覺得反正吳越僅僅只是想要聯姻而已,大魏多的是宗室子弟,娶個吳越宗室女子就能維系更親密的關系,這筆買賣很劃算,再不濟,皇帝陛下正當壯年,后宮也還有許多位置,再多上一個不算多。 吵了將近半個月之后,皇帝最終還是下了決定,跟吳越締結盟約。 永康帝后宮自此多了一位宋賢妃,對方乃吳越天子庶妹,據說姿容清麗,也是難得一見的美人,雖說是公主,不過大魏后位虛懸多年,連劉貴妃都沒機會得到,如今以四夫人之位相酬,不算委屈了人家。 若是放在平日里,魏吳結盟這樣大的事情,肯定會引來齊國的注意,但那時候齊國正膠著于回鶻的戰事,哪里抽得出空來關心南方,魏吳同盟就這么被結成了,兩個國家若真能同心協力,那么就會與北面的回鶻一起,對齊國形成合圍之勢。 齊國縱然兵強馬壯,也玩不起這樣的南北作戰,遲早會被消耗殆盡。 南方戰事節節勝利,不光收復了原先亂民起事的兩個州,連對百越土族的戰事也十分順暢,據說王令不久之后就可以跟隨大軍凱旋,顧琴生得知消息之后還很高興。 一切形勢似乎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就在這個時候,毫無征兆地,齊國突然對吳越用了兵。 十數萬大軍傾瀉而下,直奔吳越。 吳越本來還想要借著齊國忙于北面戰事的時候撿便宜偷襲,結果卻被搶了先機。 魏國上下得知這個消息之后,第一個反應都是:齊國瘋了! 北邊還在和氣勢洶洶的回鶻汗國打仗,卻硬是分出十數萬兵力來突襲吳越,這不是瘋了是什么? 魏吳剛結盟沒多久就出了這種事情,吳越被打了個猝不及防,除了忙著調兵遣將應付這場戰事之外,還派人過來向永康帝求援,請他不要忘了兩國剛剛締結的盟約,出兵相助。 這種情況下,魏國到底要怎么做,是出兵幫吳越,還是坐等兩敗俱傷,好從中漁利? 如斯大事,換了魏太、祖,尚有可能在一夜之間下定決心,但如今在位的是永康帝,不是太、祖皇帝。 吳越固然火燒眉毛,但這把火還未燒到魏國來,皇帝還有一些時間。 因為是否出兵的事情,朝堂之上重演當日是否與吳越結盟的爭執,朝臣分為三派,各執一詞。 有倡議時不可失,應該抓緊出兵襄助吳越的,有堅決反對出兵的,還有提議讓魏國履行部分盟約的。 什么叫履行部分盟約? 就是出兵幫吳越,但不必派遣太多兵馬,先探探齊國的虛實,如果齊國只是虛張聲勢,那么大魏就可以趁機派出大軍,與吳越協作,趁它病要它命,就算一時半會滅不了齊國,將當年被齊國搶走的地盤再掙回來,一雪前恥總是沒問題的。 向來好戰的益陽王魏善一反常態謹慎起來,這個部分履行盟約的辦法,正是他提出來的。 相反地,原先因為被廢了太子之位而低調起來的思王,這次卻據理力爭,勸皇帝要全力以赴履行盟約,一則不能背信棄義,二則如果一件事不盡力去做,只出一半力,那倒不如干脆不要做的好。 圍繞著這兩位的相反意見,朝臣有意無意地站隊,當然,支持益陽王的人占了大多數。 這倒也并不因為思王的勢力都在上次廢太子中被清掃大半的緣故,而是魏國如今南方還在作戰,如果當真像思王所說那樣全力支持吳越對付齊國,那大魏也會變成兩線作戰,疲于奔命。 以大魏如今的國力,有能力支撐南北兩條戰線同時作戰嗎? 魏人能像齊人一樣發瘋嗎? 假如這時候再來個旱災水禍,大魏會不會就此國力衰落? 即使大家都沒有說,但每個人心里無疑都有答案。 皇帝同樣考慮到這些問題。 擺在眼前的,是機遇,同時也可能是災難。 他沒有先帝的殺伐果斷,卻比先帝更像一個皇帝,這種時候,就算后宮那位宋賢妃如何哭得梨花帶雨來求見,他也能硬起心腸讓人將其擋在外頭。 讓皇帝猶豫的是,他同樣將這個能夠消滅齊國的勢力擋在了門外。 如果齊國跟回鶻作戰只是個幌子,為的是蒙蔽魏、吳兩國的判斷…… 這場仗的結果如何,現在還很難說。 就算全力出兵襄助吳越,但萬一吳越是扶不起的阿斗,而齊人又過于兇悍,尤其是大魏如今還在南方作戰,一旦兩面受敵,就要倒大霉。 吃了敗仗還是輕的,若是連國家都沒了,以后到了九泉之下,他要以何者面目去見先皇,見列祖列宗? 吳越那么大一塊國土,總不至于那么不濟事,被人一打就散了罷? 窗外飄來桂花香氣,永康帝的心情卻很焦躁。 身后傳來細碎的腳步聲,他頭也沒回:“若還來稟報宋賢妃的事情,就不必開口了?!?/br> 想想宋賢妃的妍麗容貌和輕軟嬌俏的吳儂軟語,永康帝的確有些不忍,但這一絲不忍與江山社稷比起來,就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陛下,不是宋賢妃,是思王?!标懬噍p聲道。 思王? 皇帝擰起眉毛。 這些日子,朝堂上,私底下,思王沒少向他陳述大魏出兵襄助吳越的好處,就算是當初要廢太子,遣走東宮所有師傅的時候,他也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兒子如此慷慨陳詞過。 魏臨到底在想什么?吳越跟齊國打仗,關他什么事,何以值得他如此牽掛,一反平日的低調柔弱? 許多事情堆在心頭,如今連兒子都看不透,皇帝不由得愈發焦躁起來。 想及此,他斷然道:“不見!” …… 思王跟陛下吵起來了。 思王被陛下訓斥了。 思王堅持魏國要全力襄助吳越抵御齊國侵犯,卻遭到陛下的訓斥,這是不是說明陛下本身也是不愿意大興兵戈的? 短短幾日,各式各樣的謠言從宮中流傳出來,甚至還有思王即將再度被廢黜的傳言。 齊國瘋了,難道思王也瘋了不成?被廢了太子還不知收斂,這是鬧的哪一出? 就算大魏真的全力出兵幫吳越,也輪不到思王來帶兵,他這樣堅持己見,到底為了什么? 這種情況下,顧家還要與思王結親,難道是好事不成? 許多人看著顧香生的眼神開始變了。 若說原先思王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經此一事,只怕在皇帝心中的情分已經徹底消磨殆盡。 就連顧畫生這個呂家婦,也借著回娘家的機會,特意見了顧香生兩三回,為的就是看看對方擔驚受怕的模樣。 可惜讓她失望了。 顧香生好端端的,別說沒有半分憔悴,臉色比往昔甚至還紅潤了幾分,可見日子過得很愜意。 跟自己嫁入呂家之后,面對苛刻的婆婆和饒舌的小姑子,完全天差地別。 “現在外面都在說思王,也說咱們顧家,都說四娘不知幸或不幸,才攤上這么一門親事?!鳖櫘嬌挠胁桓?,繪聲繪色地在焦太夫人面前說起來。 “那依你看,要如何是好?”焦太夫人的眼睛斜過來,“天家訂下的親事,還有我們反悔的余地?” 顧畫生蹙眉,好似真為顧香生,為顧家擔心:“孫女也是顧家女,只擔心顧家將來受四娘連累,聽說顧家給四娘準備了不少嫁妝,若是太過招搖,日后難免會受人把柄……” 焦太夫人哂笑:“十箱嫁妝和八箱嫁妝有何區別?就算咱們家只出一箱嫁妝,難道將來別人就會覺得四娘不是咱們家的女兒了?” 她本以為二娘嫁過去之后會有所長進,現在看來還是寸步不前,早知道當初就該還讓她在尼姑庵里青燈古佛。 “二娘,你有如今的日子,已經是我網開一面的緣故,往后在呂家,你要想著如何侍奉公婆,與小姑相處,娘家的事情,就不必你多cao心了?!苯固蛉说?。 顧畫生還記得小時候,許氏剛生了顧香生,祖母將她與大jiejie喊過去,攬著她們,讓她們不要害怕,以后就算有了meimei,她們也還是顧家金貴的小娘子,是有祖母和爹娘疼愛的。 一轉眼這么多年過去,早已物是人非,本來應該最不受寵的顧香生得了一樁好姻緣,她卻嫁入該死的呂家。 顧畫生攥緊了手里的帕子,心頭轉過萬般不甘,最終還是咬著牙乖順答應。 若說在呂家學到了什么,那就是從前沖動易怒的顧畫生,如今也學會了一點忍耐,一點察言觀色。 人都是會成長的。 顧香生不知道顧畫生都嫁為人婦了,還不死心想在焦太夫人面前搬弄是非,但就算知道了也不會放在心上,如今的顧畫生已經是呂家婦,若是行差踏錯,第一個要收拾她的就是呂家,呂夫人和呂家小娘子不是好相與的人物,跟顧畫生作了婆媳和姑嫂,正應了惡人自有惡人磨這句話。 今日日頭正好,秋高氣爽,陽光從窗欞透進來,暖洋洋的,讓人禁不住就想瞇上眼。 她正有些神智迷糊,外頭就有人來報,說是思王那邊派了人過來,希望顧四娘子能過去見一見。 自打槐花煎餅之后,魏臨三不五時送些東西過來,已然成了慣例,這段時間忽然次數驟減,顧香生送了幾回信都沒見魏臨那邊有回音,便知道傳言未必不可信,魏臨在宮里的處境可能真的不太順利。 然而今日他卻忽然遣人來拜見,而且希望顧香生親自過去。 這還是頭一遭。 顧香生聞言就是一愣:“對方要見我,可有說是何事?” 負責傳話的是個后院負責灑掃的小婢女,聞言便搖搖頭:“他還戴了個笠帽,瞧不清長什么樣?!?/br> 這話聽上去殊為可疑,詩情便道:“先讓婢子過去瞧瞧?!?/br> 顧香生想了想:“算了,我親自過去一趟。左右是在顧家,不會有什么事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