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不管男女,我都喜歡!”蕭欥毫不猶豫地道,一點也不用思考。 “油嘴滑舌?!痹峭頉]忍住笑起來。不得不說這答案也在她意料之中,因為看蕭欥對前太子和太華長公主的態度區別就能知道。 所以這事兒唯一的問題,就在于她必須努力地往肚子里塞吃的? 但話再說回來,為了自己的孩子,忍那些補品又算什么呢? ☆、145第 145 章 皇后有喜的消息在上午時只是小范圍傳播,到了下午,立時變成了人盡皆知。速度之快,甚至蓋過了秦王江王等人落馬的新聞—— “這么快?算算時間,難道是成親一個月就懷上了?” 這效率,真是杠杠滴! 也有人關心不久以后的事情?!叭羰莻€男孩,那咱們大盛就要有新的太子了!” 這效率,還是杠杠滴! 剩下的少部分人才在關注吐蕃以及秦王等人?!澳欠N腌臜手段也能拿出來,怕是確實活得不耐煩了!” ……好吧,這時候用杠杠滴大概已經不足以形容蕭欥的效率。用個相對通俗的形容,差不多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那種心境了! 手中握有實際兵權的太子都倒臺了,而且倒得干凈利落;所以在衡量太子與秦王的實力差距之后,沒人認為秦王一派還能有什么機會。尤其太上皇已經放了權,直接讓皇帝處理…… 嘖嘖,那處理程度肯定要比太子嚴格??! 另外,秦王一派還和吐蕃人沾上了關系。以吐蕃大盛交界處的混亂程度,和吐蕃搭上只有一種解釋,就是太上皇親口說的“里通外國”。 人家太子好歹是窩里反呢,你竟然更敢做,連帶著外邦人一起造反?這果真是不想活了呀! 所以,接下來幾天的朝堂上,關于吐蕃和秦王等人處置的討論完全是一邊倒,毫無爭議—— 阿詩那社爾沒什么可說的。他試圖對皇帝不利,算犯上之逆,判斬首示眾。 作為幕后黑手,蕭旭、蕭晨、陰秋乃至陰秀都有責任。兩個親王被褫奪爵位官職,貶為庶人,再判個財產充公及流放三千里;兩個官員也同樣,還連帶著陰氏一族都受了災。 至于陰太妃,她設計了泰王妃以及皇后,后宮自然是呆不下去了??紤]到她在宮里呆了多年,故而直接發配掖庭宮做洗衣宮女。 這對陰太妃來說,可不是什么恩典。她一向驕橫跋扈,這會兒讓她在掖庭宮打雜,日子會過得比發配西北還悲劇—— 樹倒猢猻散,墻倒眾人推;她之前仗勢欺人,現在就反過來被其他人報復回來了唄! 元非晚知道這些后,沒什么太大反應。蕭欥對敵人心狠手辣,她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而且話說回來,她非常欣賞這種作風—— “對敵人的殘忍就是對自己的仁慈,”她懶懶地下了個結論,“那本宮還是希望對自己好點?!?/br> 不管是水碧還是谷藍,都覺得這話實在太對了。誰沒事兒上趕著去做圣母???仔細回頭還要被反咬一口!自然是能處理得多干凈就處理得多干凈了! “娘娘,左右這事兒不用您cao心,您就多休息一會兒罷?!彼踢M言道。因為沒有第一時間給元非晚找太醫來,她和谷藍都被蕭欥一通說,現在只能愈發嚴格地監督元非晚。 元非晚也知道這個,實在哭笑不得?!皠e管陛下,他緊張過頭了?!彼参苛俗约益咀舆^于緊繃的神經,“要有下次,本宮替你們出頭,嗯?” “那可別,娘娘!”谷藍趕忙道,“那確實是婢子們的疏忽,陛下說得沒錯!”她現在早就不是之前的那個鄉野村姑了;主子說的話一定是對的,這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她怎么會不知道呢?“娘娘您有所疏漏,婢子們本該提醒的!” “就是,谷藍說得太對了!”水碧也表示萬分贊同。 瞧這一股腦兒往自己身上攬的陣勢,元非晚實在沒什么話可說。和兩個死心眼兒的婢女爭執這個話題沒多大意義,她果斷轉移了話題:“既然前朝已經處理完了,那后宮里,有什么確定的消息嗎?” 雖說元非晚問的是后宮,但從最近發生的事情來看,毫無疑問只能指一件事,就是泰王府。 “聽說,泰王殿下清醒以后,和燕太妃大吵了一場,好像徹底鬧崩了?!惫人{小聲道。她覺得這事兒無論原因還是結果都實在尷尬,簡直忍不住要替燕太妃和太后沒臉一把。 元非晚點點頭?!跋胍仓?,泰王不敢去和太后較勁兒?!?/br> 蕭旸是個窩里橫的典型,結果燕太妃就只能把鍋全背了;就算事實上這主意是太后先提出來的,也沒用。 而且太上皇也對此事下了定義,就倆詞,“荒唐”以及“糊涂”??紤]到太后和燕太妃都已經在太上皇那里吃了一通排頭,再加上蕭旸的反應,搞不好燕太妃才是這件事里最大的受害者。 “泰王妃那里怎么說?”想了想,元非晚又問。 “娘娘,您這可問到點子上了!”谷藍立時有些興奮,八卦的那種,“聽說泰王妃醒了以后沒說什么,但回泰王府沒幾天,就收拾東西搬回了魏王府!” “啊……”元非晚有一點詫異,又有種“早該如此”的感覺。沒錯,和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糾纏,根本是和自己過不去嘛!要過好日子,換一個丈夫不就得了? “這些可有好戲瞧了?!彼萄a充說明,“燕太妃那里頭疼得要命,都不知道該怎么處置了?!?/br> 元非晚樂得作壁上觀?!翱雌饋?,還是必須勞動母后?!?/br> 不是她幸災樂禍,而是以她現在的情況,就算她想管,蕭欥也絕不會讓她沾這爛攤子!更何況蕭旸那點小心思,蕭欥再清楚不過? 兩個婢子一起猛點頭。她們主子懷孕了呢,最該做的是好好養胎;那些烏七八糟的事情,就交給閑得發慌的太后處置吧!太后不是愛管事么?這一下正好兩全其美! 這些事情加在一起,很是兵荒馬亂了一陣子。雖然陰氏沒有李氏勢大,但也是朝中不可小覷的勢力;如今跟在李氏后頭被扳倒,留下的官員缺口就更大了。 等情勢差不多安定下來,蕭欥把他該處理的都處理了,目光就轉到這個問題上——若是再不找點新人來遞補,國家機器都要運轉不動了??! 這也正是魏群玉要上的折子內容?!啊腥瞬湃狈?,理應早日填補,陛下?!?/br> 蕭欥完全同意?!半奚钜詾槿?。諸位愛卿,對此有什么意見?” 太極殿上立刻熱鬧起來。因為慣性思維,大多數官員想出的主意還是推舉,依靠裙帶關系的那種。另一個原因則是,若是采用這種方式,把自己的人、或者和自己關系好的人推上去,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 換句話來說,舊的關系網分崩離析,留下的權力真空就像一塊大蛋糕,誰都想分一塊兒。 然而,別說蕭欥不中意,就連魏群玉也不中意。在蕭欥再次詢問他的意見時,他毫不猶豫地表示了反對:“臣以為,有李氏和陰氏這樣的前車之鑒在前,就應當改變方法,不可守舊?!?/br> 眾臣即刻噤聲。就算他們心里不贊同,也不得不噤聲。因為,若是他們跳出來反駁,豈不是正說明了他們的心思就和廣結朋黨的李氏及陰氏有類似之處嗎? “那魏太傅的意思是……”有大臣斗膽問了一句。 “趕著時間,補一次秋試?!蔽喝河竦?,根本無視其他人此即彼伏的吸氣聲,“在全大盛范圍里征集青年才俊,為國效力!” 這下子,根本沒人能反駁他,心里剛冒出來的小九九只得迅速退散——確實,任人唯賢,這才是公正! “魏太傅所言甚是,臣附議?!钡谝粋€表示贊同的是鄭珣毓。他贊成是肯定的,因為他早就煩死那些有事沒事往他家跟前湊的關系戶了;若是用一場公開的考試排好序,那他任命官員來不是簡單得多? “臣同樣附議?!?/br> “臣也附議?!?/br> 不一會兒,幾乎所有清流都表了態。而元光耀和顧東隅這兩個本身就靠科考脫穎而出的大臣,更是再贊同不過:“十年寒窗苦,在國家棟梁的選拔里卻一定會輸給有家室的紈绔,這確實不利于大盛的未來!” 蕭欥全都聽了。等這一撥人話都說完,他又再等了一會兒。確定沒有大臣想要繼續后,他才開口道:“眾位愛卿所言,甚是為大盛著想,如此再好不過。這加一場秋試之法,確是最好的。周愛卿,你以為呢?” 負責科考的禮部尚書周雅靖急忙出列?;实鄱颊f好了,他可能說不好嗎?更何況,他也確實挑不出毛???“陛下為天下著想、殫精竭慮,臣一定盡力而為,好為陛下分憂?!?/br> 這么識相,蕭欥很是滿意?!澳蔷瓦@么定了。此次秋試在正科之外,又恰逢皇后有喜,便命名為恩科罷!” 推恩天下,是為恩科! 眾臣心里都有些震驚。但最讓他們驚訝的不是恩科,而是皇帝一定要用皇后有喜的由頭來加這個恩科……這么說起來,難道皇后之前已經和皇帝說過了恩科這個方法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暫時沒人能確定。但他們至少能確定一點,就是蕭欥的態度擺明了是要讓天下士子都感謝皇后—— 這是何等驚人的榮寵??! ☆、146第 146 章 秦王、江王以及他們背后的陰氏倒臺,在朝野之中自然造成了極大的震動??蓪τ谄胀癖妬碚f,他們才不管上頭有幾個親王,更重要的是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所以很顯然,相比于對秦王殘黨的清查,他們更關心恩科—— “老夫活了這么大歲數,頭一回聽說恩科!”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丈感慨地道。 “瞧您這話說的……難道您家孫子不正在書院讀著嗎?”旁人故意取笑他。 老頭立時吹胡子瞪眼起來?!袄戏蛑皇钦f這事兒頭一回聽說,又沒說不好!” 一聽這話題,邊上有個商販模樣的也加入了進來?!翱刹??那是大大的好??!本來正科三年一次,每次只有幾十個人能上榜,那也太難了!” “誰說不是呢?這次情況特殊,又加恩科……能趕上的可一定得參加,沒有比這次更好的機會了!” 茶館里頓時一片附和之聲。 大盛朝的公務員待遇非常好,一般小老百姓都趨之若鶩;更別提這次恩科的錄取率顯然要比往常的正科高不少,確實是能參加就不要錯過。以及,若是皇帝以后打算在官員委任上逐漸用科舉來代替推舉的話,那就更好了! “還不是圣人隆恩?”忽而有人說了這么一句,立時贏得了眾人的贊同?!半m說我大字不識一個,但就算隔壁家孩子中了,這鄉里鄉親的,說出去我也臉上有光??!” “就是!這種好事,以前想都不要想!”又有人道,“不過我還聽說,恩科好像是皇后娘娘的主意?” “不管是誰,咱們都落了好處??!”老丈說出了眾人的心聲?!安还芾戏虻膶O子能不能高中,老夫都要去廟里給陛下和娘娘祈福,讓上蒼保佑他們壽與天齊!”能讓他們過得更好的皇帝,當然是活得越久越好了! 毫無疑問,如果大盛有民意調查這種東西的話,現在蕭欥的民意支持率一定創下了歷史新高,妥妥地坐穩了皇帝之位。 處江湖之遠的平民沒什么異議,再來說居廟堂之高官員的反應。 蕭欥剛登基就頒布的三個命令,包括大赦天下、修建宮殿以及立后,此時徹底完成的也就立后這一件。 大赦天下要刑部徹查案卷、再一一安排,自然是一個分批次、逐漸完成的過程;而修建宮殿則需要工部、太府寺、尚書省等部門協同運作,想想就不可能一朝一夕完工。太子和秦王等人鬧出的事,又讓他們人手短缺、分身乏術,無形中降低了辦事效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蕭欥這才頒布了推行恩科的新命令。好在主管此事的禮部和吏部沒有受到多少波及,可以全力以赴、爭取用最短的時間把事情做到最好。只不過,恩科還需要地方郡縣配合,又是一通忙碌。 如果說這三件事里還有沒受到太大影響的實權部門,大概就是兵部和戶部。 然而兵部尚書侯玄表已經領了蕭欥的暗令,開始部署對吐蕃的軍隊陣容,也沒什么閑工夫。至于戶部……張元鎮尚書笑瞇瞇地表示,他這個尚書的位置坐得還挺舒服,所以打算再坐個幾年,把養老本掙足了。 總而言之就是,不管是沒閑還是沒心情,眾官員都暫時想不到要去給皇帝找事。 什么?問他們可能會給皇帝找什么事? 見得多了的皇后娘娘表示,她本來以為,她懷孕了,后宮又沒有其他女人,那肯定會有大臣去向蕭欥進言,讓他納妃什么的。雖說識時務的人比較多,但有人頭腦轉不過彎來也是正常的??! 結果,她都等在那里、準備來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下面愣是一點動靜也沒有,實在是浪費感情。浪費在什么時候都不是件好事,但顯然,此事除外! 好在她只在心里想這件事,沒說出口。不然,若是給蕭欥知道了,一定會非常激動地告訴她,安心養胎、不要想太多—— 一,他寵愛夫人是沒長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的事情,誰敢撞槍口? 二,他用皇后有喜的名義推行恩科,民意肯定都向著他們,怎么可能有人在這節骨眼上硬諫他納妃? 三,若真有這么不識相的人,他有的是辦法讓他們再也想不到這回事! 元非晚在心里合計了下—— 宮殿什么的就不用說了,前后耗費十年八年都是正常的; 徹查卷宗、大赦天下這種事,也夠忙個一年半載; 而其他缺人的部門得等秋試完畢招人,新人進來還要培訓磨合,小半年就過去了。等踏上正軌,最快也要到年底。再過個年,等明年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