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告別了陳伯,古驁又由陳村的轎夫一路送到了郡城,下了轎,古驁直向披香樓走去。行至近處,聽聞靡靡之音飄飄灌耳,古驁不禁一怔,這些日子他殫精竭慮地籌謀進取,倒是忘了這世上還有這么一處溫柔鄉,抬目,只見商女不知民疾苦,高閣猶唱念嬌奴。古驁嘆了口氣,第一次邁進這胭脂香粉堆砌之地,剛進了門,就立即有人引導道:“這位客官,里面請?!?/br> “我是來尋蕭先生的?!?/br> “可是書院的蕭先生?” “正是。他有一位田的弟子亦在此處,你可知道?” “您說田三爺啊,他就在樓上,您這邊走?!?/br> 古驁被帶到了二樓包廂門前,那侍者剛推開廂門,就能聽聞田榕透過屏風傳來的聲音:“齊公子!你慢點兒喝……還怕春香姑娘走了不成?” “田兄,你如此款待,真令我感懷……” “哈哈哈……若真感懷,何不將金都尉介紹給我?在下想結交他許久了……” “……這有何難……明日……” “田三爺,外面有人找?!蹦鞘陶呖拷?,在田榕耳畔小聲道:“不過衣衫破舊,看起來不像富貴之人?!碧镩烹S手打賞了碎銀,“知道了,去?!?/br> 過了一會兒,門扉開闔,古驁只見從內扶出了一個貴族穿戴的青年,滿面酒色,開襟敞懷中,還摟著一個嬌娘。古驁微微用了一些時間,才分辨出此人竟正乃田榕,只見他如今與前日在書院舍中相見時,氣質相差甚遠——面上原本乖巧圓潤全然不見,倒是帶了一副風月場的通曉諳練之色。 目光和古驁一對上,田榕全身一抖,他伸手使勁抹了一把臉,晃了晃腦袋,推開了佳人懷抱,這才收斂起了適才放浪氣息,走到古驁身前,喘了口氣道:“原來是驁兄,何事?” “你原來在忙,我長話短說。我要出云山了,山云子老師給了我七郡郡守的薦信,不日就動身,若我在哪里落腳,會給你來信?!?/br> 田榕尚未回神,張了嘴,似乎想說什么,卻因為酒酣而失了敏捷:“驁兄……” 古驁就微微笑了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叨擾了,先行一步?!?/br> 說罷,古驁便轉身下了樓,一路徑直而出,來到了大路上。想著田榕適才的情形,古驁不禁心道:“看來榕弟所擅長的,我果然是做不來啊……簡直是彼之蜜糖,我之砒霜?!?/br> 想罷,古驁趕著時辰,又在郡城中尋了轎子坐回了云山,再次來到那位校場老師父處,學習強身健體之術。也許是這日來得早,卻見原來典不識也在。典不識一看見古驁便高聲喚道:“古先生??!你也來了!” 古驁點了點頭,笑道:“許久不見?!闭f著便候在了一邊,那老者教完了典不識,令典不識自己練習片刻,這才走到古驁身邊,啞聲問:“之前那個吐納法門,練了以后感覺如何?” 古驁道:“感到氣息順暢了許多,且最便宜的是,此法門處處時時都能練,行步的時候能練,坐臥時亦能,我今日爬山,呼吸不劇烈,倒是有一股柔強之力在其中?!?/br> 那老者點頭笑道:“說明你用了心,正是這樣??!” 古驁道:“若如此每日不輟,十年后會如何?” “不說十年后,只要你認真調息三載,脛骨漸強,冬不畏寒,夏不怕熱,行路登山,都有堅韌持久之力!” “如是甚好!”古驁道,“不過我不日便要離開書院了,不知防身術能學幾成?” 話音未落,典不識在旁邊便如炸了鍋般叫了起來:“什么?古先生,你要走了?” 古驁點了點頭,道:“學以致用,我要出山了?!?/br> 那老者在一邊問道:“你何時走?” 古驁道:“收拾好行裝便上路?!?/br> 那老者道:“若一月之內,便只能學粗略;若留兩月,便能教大略;若留半年,便能得要旨了?!?/br> 古驁道:“恐怕等不了那么久,一個月內就會動身?!?/br> 典不識急道:“你連防身之術都不會,下了山遇見匪徒盜賊如何是好?你就這么走了?你走了我怎么辦?” 古驁笑道:“我是身無半文,心憂天下。既然沒錢,匪徒又如何會找上我?” 典不識如獅子搖頭般拒道:“這可不行!你這么走,可不行!我放心不下你!” 那老者對典不識挑眉:“你為何不與他一道去?” 古驁一愣,問那老者道:“他該學的都學完了?” “資質佳自然學著快?!?/br> “呿,那是我練得勤哩!” “不是說有個刀法甚好,他也學了?”古驁不禁好奇問道。 那老者哈哈一笑:“你看看他,他能用刀嗎?用刀是束了他的天資,刀法我不曾教他?!?/br> 古驁微微頷首:“原來如此?!?/br> “如何,你既然放心不下,為何不兩人一道下山?”那老者追問典不識道。 “他若走,家中有弟弟meimei無人照料,他自然還是留在村中的?!惫膨堃姷洳蛔R撓頭摳耳,不禁為典不識解釋道。 “唉……如果是這樣,那就不好辦了?!蹦抢险邍@了一聲。 ———— 這天古驁學防身術,一直學到了夜半更深,典不識早回去照顧他弟妹了,倒是那老者說:“你如今在書院,剩一天是一天,也不拘泥時辰了,我多教教你……來!” “……多謝老師!” 待學武畢,深夜已被霜蒙,只有一輪明月高懸夜空。古驁一邊在書院中走著,一邊回想著今日所學之武,這么一走,倒走得幽深了。顧目一看,只見此處,可不就是那條曾陪伴了自己整個少年時期下的山挑水之道? 古驁記得石階盡處,有一汪碧泉,幽潭如深。自己也曾晚歸,那時夜中水面一平如鏡,燦照蒼穹之星辰。 古驁知道自己在書院時日無多,這時忽然憶起,便不由得來了興致,想再看一眼那里的夜色,懷念那曾經山棲谷飲的逍遙時光。 書院早已宵禁,如今幽徑中一人也無,只余月光如寒霜鋪地。 古驁享受著這彌漫而上寒意,緩緩地沿著石階而下…… 可越往下,越能聽見那路盡頭深處,似乎隱隱傳來琴聲…… ……及到近了,古驁側耳傾聽,只聞那樂聲時而激蕩飛揚,時而腸回氣蕩……一時間又急轉直下,頓挫抑揚……一時間又如擊鼓相撞,在撞擊聲最高處時音律如破般漫灑,轉而裊裊弦絲,無憂無絕……漸漸洪流薈萃,又成正聲雅音…… 古驁下到最后一級石階,眼前深潭映月,波光粼粼,月色撩人,卻見一位白衣青年,正在水之另一方抬手撫琴,他的容色隱在暗夜中,只余一襲寬袖隨著樂律而動……在這風清月白之夜,奏出如天籟般的律響…… 古驁靜靜地站在一邊,一時間不禁聽得入了神…… 就在古驁沉浸在繞梁之音中時, 原本連貫優美的曲調中, 卻忽聞一絲不協調之暗啞…… 琴聲剎那間,戛然而止。 ——弦,斷了。 那白衣的青年輕撫了斷弦,嘴角微勾。 抬起臉,他望見了隱在夜色中的古驁。 第54章 古驁走出暗夜,清輝鋪地,月光照出他清淺的影廓。眼前之人并非沒有印象,那襲藏在山云子舍中簾后的訪客背影,古驁猶記。 此時,那白衣青年亦推琴起身,定定地望向古驁的方向。 古驁上前一步,朗道:“憂思于中,歡笑于外。有鴻鵠之志,惜劍之難伸。憂憤郁苦,不行于色,只余一盞明燈藏于心中,照耀前路,然否?” “深夜不敢欺心,不期偶遇知己,來者又是何人?”白衣青年的聲音澄澈清遠,在夜空中響若渾然而成的天真。 “不過一過路賞月人罷了,你是今日簾中人?” 那白衣青年微微頷首:“你是今日簾后人?” 古驁點頭:“然?!?/br> 那白衣青年微微一笑:“呂先生今日見你,曾言于我,說你不茍言笑,為何竟如此話多?” “我亦聞公子聲名動天下,都說你孝外無心事,為何今日又奏此宏聲?” “喔?你知我是誰?” “天下以白為喪,以白為隱。公子非隱士,若非致誠,為何至今帶孝?” “原來如此?!?/br> 兩人相視而笑,古驁道:“夜露微寒,要不要我送公子回去?” “月涼如水,偶展胸襟,不敢久留,還是就此別過吧?!?/br> 說罷,白衣青年抱著琴,在水邊向古驁行了一個禮,便向山后隱去了。 古驁微微一怔,繼而想到那山后不似這邊挑水之路,有一級級石階,那人抱著琴尚且如此步履如燕,看來,竟是會功夫的人呢…… 也是,不會功夫的人,真敢在嚴寒之日鑿冰下水捉魚嗎? 不會功夫的人,能五日五夜不食而如常身強體健嗎? 只是,古驁原以為,虞家公子定是那種極聰明卻屈心抑志,神機鬼械,心深莫測之人; 可如今一聽琴聲,卻是渾然天成坦蕩無羈,這又是為何呢? ———— 虞君樊抱著斷了弦的琴回到了住處,見臨舍呂謀忠的房間還亮著光,不禁走近而抵門,問道:“呂先生……還未安寢?” 面前竹扉被猛然打開,卻見呂謀忠已經脫去了平時穿的蛟紋華服,手持金樽,似正在獨酌。他一看見虞君樊,便滿口酒氣地道:“誒!這么晚了,你怎么又一個人出去?連暗曲也不帶,不要仗著自己功夫好!” 虞君樊朝舍內一望,見其中杯盞相疊,似乎又要酣飲徹夜,不禁勸道:“呂先生……少喝點罷……” 呂謀忠笑起來:“小孩子,你不懂,去睡覺,休要管我!” 虞君樊嘆了口氣,這才退出了門外。站在臺階上,他看著窗中隨著酒意歪斜的浮光掠影,心下不禁默然。 虞君樊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呂謀忠時的情景。那時候,自己的父親母親還未過世,那時候,世外雖紛紛擾擾,然虞家之中,卻是庭院落雪,梅花飄香,一切安然靜好。 當日呂謀忠從外裹著寒氣入屋,帶著笑意,從父親手中接過自己,抱在臂上:“小君樊,來,叫一聲師爺!” “師爺好?!?/br> 呂謀忠哈哈大笑,對父親道:“我給你啟蒙時,你方十二歲,如今都有自己的兒子了!” 那時父親躊躇滿志,亦笑道:“能得此麟兒,也是夫子媒做得好?!?/br> 呂謀忠嘆道:“盧生乃我故人,他死后將女兒托付于我,令我給她尋一位如意郎君,卻不想竟被你小子相中,你真的想好了?” 父親點點頭:“我想好了,這次西征巴蜀,若得了勝,就以巴蜀之地獻給朝廷為功,令皇上開恩能準許世庶通婚。這樣一來,天下世寒就此一平,再無高下之分。亂世之亂在于人有別,亂世之終,在于人平等。世家經年累世,但凡世庶通婚,世家之強,終會分崩離析,從此四海安泰,指日可待也……我亦想好,日后用人,別郡我管不著,然在我黔中郡,我卻是不看身世,只看所能所才;如此,天下豪杰何不為我趨之若鶩?” 呂謀忠聽罷連連點頭:“但凡巴蜀取勝,皇上金口一開,這件事便能做成!” “那皇上會答應嗎?”虞君樊坐在呂謀忠手臂上,奶聲奶氣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