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黎婕妤聽著秦王的話,哈哈大笑,凄厲道:“你說呢,你說我為什么要殺了那個賤人?難道你還不知道嗎?” 秦王挑了挑眉,什么意思?他哪里知道女人的心思。 “因為你。因為你愛她!所以我必須讓她死,我恨不能讓人把她拖出去狠狠折磨死。讓她那樣從馬上摔下,真是便宜了她?!?/br> 秦王覺得這個女人可真是瘋了,什么話都敢說?!耙慌珊?。林婉儀是皇兄的女人,本王怎么可能會喜歡!” “是嗎?”黎婕妤湊近秦王,盯著他:“你說謊。幾次聚會,你看她的眼神就不一樣。團圓爺那次,我就發現了你的怪異,而我,以為你是看向我,后來,才發現根本不是,而是那個賤女人?;噬蠟槟阗n婚那次,你看她的眼神,就算再隱藏,也能看出你對她一片癡心?!?/br> 她大笑起來,“你也是可憐人,她根本就不愛你。她每天都在皇上的懷抱里嬌笑,眼中根本沒有你。你這個可憐蟲,和我一樣都是可憐蟲?!?/br> 她一開始只是想接近他,利用他,可是,后來,她失去之后,才珍惜他,愛上他。那份愛在歲月的流逝和得不到的痛苦中越發畸形。 秦王掐住她的脖子,“你最好別亂說,不然,本王饒不了你?!比羰亲屗钪?,還不定惹出多大亂子。 黎婕妤有些瘋狂,她自從知道小滿沒有死掉之后,就有些瘋癲狀態?!昂冒?,你殺了我,你若殺了我,看你怎么和皇上交代。我就算死,也要咬住你和那個賤人,讓你們陪我一起下地獄?!?/br> 秦王沒想到,這個女人這么瘋狂。竟然只是為了他的眼神就殺人,真是狠心到什么都敢做。 如果,這些話讓皇上知道,他倒并不害怕,畢竟沒有真憑實據,皇兄也不太可能為了一個瘋女人的話就怎么樣他。 可是,林婉儀經不起折騰,她的寵愛本就并不穩固,如果皇上有了疑心,那可是什么都沒有了。 等等,秦王想到,如果林婉儀失寵,那是不是他的機會來了?他是不是應該放任黎婕妤這樣。不用細想,他都很鄙視自己,為了得到她,竟然想使出這樣下作的手段。 如果,她知道了,會恨他一輩子吧。他喜歡她,但并不是為了得到她的身體,而是,想讓她好好看著他,眼睛里只有他,真心愛上他。 秦王手上一使勁,黎婕妤最后只瞪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敢置信。這個男人,多年以前,曾經在梨花樹下陪她說話,如今卻親手了解了她。她這一生,還真是可笑。如果,她當初多一份真心,少一些貪慕虛榮,結果是不是就不會這樣。 秦王其實從來沒有殺過女人。他雖然邪性,雖然不會輕易心疼一個女人,卻從來不對女人殘忍??墒?,他不想留下她,讓她有機會傷害了他愛的女人。 一切都了解了,秦王給正康帝復命,“皇兄,因為黎婕妤有些瘋狂,當時拿著簪子想刺過來,所以,清陽就失手殺了她?!?/br> 正康帝想,一個戰場上打過那么多杖,殺過那么多人的人,會隨便就失手殺人?他才不信。 但是,他也懶得多問,“算了,反正朕也沒打算讓她活著。敢傷害朕的女人,她本來就該一死。你下去吧,好好思量怎么對付北疆的事情?!?/br> 秦王心道,果然,他們這些男人都是一樣的,喜歡的女人就是自己人,不喜歡的,就不會放在心上。同樣都是皇帝的女人,命運卻如此不同。 其實,秦王有些冤枉了正康帝。正康帝雖然一開始不知道黎家和秦王的事情,但后來,還是有人隱晦地向他漏了口風。 他雖然沒太相信,畢竟,女人之間爭風吃醋,說出什么來也很正常。但還是派人查了一下,果真,這黎家還真不和他兩兄弟客氣,竟然勾搭了一個又一個,當皇家是什么地方! 所以,他后來才徹底冷了黎婕妤。他知道,秦王并不真的喜歡這個女人,畢竟,以他對弟弟的了解,秦王要真喜歡,肯定會搶也搶走??墒?,從此以后,他看見這個女人總是膈應,還是算了,反正他不缺這一個。 秦王將她殺死也就殺死吧。男人嘛,被女人耍了,總是心里不舒坦。 黎婕妤死后,按暴病身亡昭告后宮,按選侍規格入葬。 眾人心里都奇怪,若是暴病,那何必將為選侍,這不是□□裸的打臉嘛。難道,黎婕妤犯了什么不好說出口的罪行?不然,以黎家的勢力,不會這點面子都不給。 這黎婕妤,看似那樣冷傲,又出身那樣高貴,能做出什么骯臟事情,讓正康帝這樣生氣。 小滿比眾人早得知黎婕妤死亡的消息,也知道內因,倒也不再驚訝這件事。 正康帝沒有宣布黎婕妤的罪名,讓小滿很滿意,畢竟,她可不想站在風口浪尖上。已經夠風光了,還是收斂一些好。 芍藥也囑咐榮華殿的所有人,都不許打聽這件事,她們娘娘可不能陷入到這件事情里去。 宮里死一個女人,也就是新人覺得驚奇,甚至有些忐忑不安,而進宮多年的老人們,可是不當一回事。 別說是早就失寵的黎婕妤,就是再受寵的妃子,也是今天把你捧在手心里,明天就可能將你仍在泥淖里,有什么稀奇。 ☆、第64章 :8/2*64 黎婕妤之死只在內宮掀起了一些風浪,對朝政卻沒有一點影響。宮里恨不能年年死女人,官員們誰有閑心關心這個,只要謹慎對待那個妃子的家族就是了。 太子請示了正康帝之后,很是利落的處置了凌王和慶王,二人被斬首,其他家人全部被貶為平民發配邊疆。 這樣的處罰,對皇族來說,非常嚴重。如果是皇帝的親兒子,就算是謀逆大罪,也多是圈禁,像這種直接處死的,可是少見。不過,誰讓他們二人倒霉,當政的是異母兄弟而不是親生父親呢。 怪只怪凌王和慶王的母妃當年造了孽,狠狠得罪了太后,還多次給正康帝兄弟找麻煩。留下的兩個兒子又不是聰明人,不懂得做縮頭烏龜,直到正康帝登基幾年,江山穩固,這才消停下來。 正康帝覺得凌王、慶王算是不幸中的萬幸,若是太后還活著,他們的家人能免于一死才怪。他登基之后,太后曾經多次出手整治當年寵妃生的幾個兒子,弄得那些人天天戰戰兢兢過日子。太后一去,那些王爺們日子才好過許多。 本以為兩個草包靠著老本,老老實實享樂就行了。正康帝雖然十分不喜歡二人,但也是顧忌臉面的人,不會做得太過。沒想到,這兩個王爺,能力不大,膽子到行,這么多年過去了,還有本事能和匈奴王聯系上了。 據二人所說,是匈奴王先找上的他們。但是,不論誰先出手都一樣,反正也是進了匈奴王的圈套了。他們二人要是有點腦子,也該知道,匈奴王要真是把正康帝弄垮,也輪不到那二人當皇上。腦子進水了,誰也沒辦法。 不過,百官關心的不止這些,還有太子的所作所為。 平時,太子最是溫文儒雅,一股子讀書人氣質。沒想到,不愧是正康帝的兒子,下起手來竟然毫不手軟。 從開始查證到查明真相,沒用幾天功夫,這可不是一個平庸無能的人能辦到的。而且,處置起皇叔來,那也是手起刀落,下手利落。 這個太子,平時溫和不多作為,該表現的時候又讓人心服口服??墒莻€真明白人、厲害人,以后更要小心對待。 正康帝也對這個兒子感到滿意。不僅處置事情手段厲害,不愧是他的兒子。更重要的是,太子懂得適時放權,沒有趁此機會,拉攏百官,更沒有和禁衛軍的人多套近乎。對自己身份認識清楚的人,最讓人不得不喜歡。 黎婕妤一死,黎家一滅,那沒過門的太子妃黎怡欣也跟著倒了霉。反正連聘禮都沒開始走,直接換人就是。 正康帝征求過太子意見,畢竟,當初太子親選的太子妃和側妃人選。而且,黎家也是太子武力上依靠。 太子聽了父皇所說,當時就表示一切聽從正康帝安排。甭說只是沒過門,就算成了親,皇上表示不喜歡,他還能強留不成?何況,他壓根心里就沒有她?;始一槭?,哪里能由著個人做主。 正康帝看太子一絲都沒有猶豫,就知道,在兒子心里,壓根就沒有仔細考慮過黎家女兒本人如何,當初看中的也只是門第。 他笑道:“你這太子妃,位置可是關鍵。要不,父皇做主,讓沈家女兒入主東宮?”沈家可比黎家強太多了,太子有了這個依靠,日后就可以安心了。 正康帝一直沒有將沈家女兒賜婚,也是不知道該讓她嫁給誰。要么嫁給太子,要么就找個中立的普通權貴之家嫁了吧。兵權在握,不一定就是多么好的事情,強強聯姻只會讓帝王心中有所顧忌。 太子趕緊道:“父皇,就因為太子妃關鍵,兒臣倒覺得沈家不適合。畢竟,沈貴妃已是貴妃之位,沈家已經極盡榮寵,再出個太子妃,那可是勢力太大?!备富蔬€如此年富力強,沈家女兒,他要不起。 太子看正康帝沒有表示,就繼續道:“父皇,兒子倒覺得丘家女兒十分溫婉大方,當得起太子妃?!鼻鹪棋?,大儒之女,教養極好,而且在朝政上影響不是那么大,尤其是和兵權一點不沾。 正康帝見太子真誠樣子,心道,兒子大了,知道怎么討他開心了。他也是從皇子過來的,怎能不知,兒子不強,老子看不上,但是,兒子太強,老子就睡不安穩了。 皇家向來如此,父子之情哪里敵得過皇位之爭。正康帝高興太子這樣有心機,有魄力,但也有些失落,畢竟,是從小養在他身邊的。 太子見父皇臉色平靜,心里倒是沒有什么不安。他知道,不管現在父皇多么疼愛他,但是,日子還長著呢,他要過得坎還太多。 其實,太子知道,最可怕的不是現在正值盛年的父皇,而是老年,那時候才是猜忌心最重。他必須從一開始就韜光養晦,不讓人抓住把柄。 但是,他也知道,該表現還得表現,不然,臣子們哪里會服氣,父皇又哪里會放心。說起來,他也是兩難之人。沒有親生母親替他吹吹耳旁風,只能憑著自己平日里的表現了。 不管每人心思如何,朝堂之上依舊討論得火熱。 在大慶王朝嚴重,匈奴就是一個野蠻部落,根本就不是個正經國家。但這個匈奴,實在是讓人頭疼的事情。每隔十年,都要大舉進犯一次,每年還時不時小打小鬧,實在讓人心煩。 打吧,他們跑得太快,北疆那么大,草原那么廣,不熟悉地形的人,進去就難出來,找他們都困難。 不打吧,他們這樣時不時跳出來,搶劫財物這些倒是無所謂了,但是邊疆百姓受不了,邊疆守城的官兵也受不了。這為了以防萬一,就得全力以赴準備著,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 秦王道:“皇兄,這次,左谷寧那個賊人也鬧得太過,沒在邊疆挑起戰事,倒是直接來了京城鬧騰。要是輕輕放過,那咱們大慶王朝顏面何存,咱們的江山怎能穩固?” 秦王可是和左谷寧交過手的人。那個野蠻人,再厲害,他也有信心能對付。 沈將軍道:“要打是肯定要打,這財力物力可是要跟得上。以匈奴人的狡猾性子,他們左躲右藏的,肯定是要打持久戰?!鄙蚣业娜藦膩聿慌麓蛘?,沒有仗可打,他們還有什么用。 秦王和沈將軍這兩人都是大慶王朝實力派,而且都是戰場上殺出來的,自然不怕打仗。只不過,打仗是個全面的安排,可不只是上陣殺敵那樣簡單。 正康帝笑了笑,問道:“黎總督呆在西北多年,對匈奴也有一些了解,可有什么想法?” 黎寧面上一僵,女兒一死,消息就傳到了他那里。他是真的不知道女兒能那樣做,而且實在想不明白她和一個出身低賤的女子較個什么勁。 可是,女兒借的可是他的人,這怎么也脫不了干系。 黎寧可不是心慈的人,女兒死了,他并不多么心疼,他有十幾房小妾,有那么多兒子女兒,黎婕妤只是他唯一的嫡女罷了。雖然受寵,但是,和大局一比,那可什么都不是了。 但是,做了多年高官,政.治敏銳度很強。他總感覺這十幾日,有人在調查黎家,他有些心里沒底。 這次他很不想進京,但是,就算真有事,也逃不了。他的家眷可是全部在京。夫人小妾可以不理,可兒子孫子們一個不落都在京城呆著呢。武將也有武將的不容易。 “皇上,微臣倒是贊同秦王和沈將軍想法。只是,這天氣還熱,微臣怕軍隊受不了,尤其是咱們大慶的戰馬,不像匈奴馬那樣彪悍,未必能受得住?!?/br> 秦王冷笑,“黎總督是怕軍隊受不了,還是怕你受不了,還是怕匈奴受不了?” 黎寧眉毛一皺,“秦王此話怎講?微臣倒是聽不明白?!?/br> 秦王盯著黎寧道:“黎總督倒是心真大,家里的奴才少了幾個,您沒察覺嗎?”這個老頭子,不到黃河不死心啊。 黎寧面色一變,趕緊穩住心神道:“秦王,您這是什么意思?”他剛進京,對家里的事還沒有特別關注。何況,家里奴才眾多,他哪里管得了這些。 秦王聳聳肩,“沒有什么意思,只是知道了你和左谷寧的事情罷了?!?/br> 秦王一說完,在場眾人面色一變。在這里議事的可都是大慶王朝的關鍵人物,誰還能不明白這其中的意思。 黎寧匍匐在地,略帶哭腔道:“皇上,您可要為老臣做主啊。老臣世代效忠咱們大慶王朝,對您也是忠心耿耿,怎么可能和左谷寧有所勾結。秦王如此說,可是要了老臣一家的命啊?!比缃?,他打死也不能承認,何況,他也沒有真的做出什么叛國的事情來。 正康帝看著黎寧在賣力的表演,心中冷笑,就算是朕冤枉了你又怎樣,你們黎家可是把皇家耍了不止一次了。當年不計較也就罷了,現在黎怡蓉又來這一套,他可真是不打算放黎家生路。 正康帝冷冷道:“黎寧,秦王有沒有冤枉你,你還不知道嗎?朕有沒有冤枉你,朕也知道。你上京之前,和謀士們說的那番話,當朕不知道嗎?” 黎寧癱軟在地,這么細微的事情,皇帝竟然都知道了,那他可真是完了。他當時雖沒有說什么大逆不道的話,但是卻也表達出不愿進京的意愿,只憑就這一條可就是死罪了。而且,如果心中無鬼,怎會不愿意進京面圣。誰不知道,時不時在皇帝跟前露個臉,才有升遷的機會。 正康帝看著黎寧無話可說,便掃視了大殿一周,看著沉默低頭的眾人,很好,知道不敢求情。 大臣們哪里敢說話,正康帝對臣子的控制可不是一般嚴格。誰家沒有點烏七八糟的事情,被牽連出來可就慘了。 正康帝冷冷道:“黎寧斬首,黎家人貶為平民發配邊疆。黎寧,你也知道你做過的一樁樁一件件上不得臺面的事情,朕待你們黎家也算是手下留情了?!?/br> 沒有貶為賤民,已經是開恩了,黎寧還得謝主榮恩。 眾人倒不是心硬,而是和黎家本來就沒有多少交集。這里的武將,雖然和黎家有交往,但是黎家和左谷寧有過交易,那誰還敢說話,難道也想讓皇上以為他們要造反不成? 何況,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可不是他們能左右的。 黎寧被人拉出去,這不過是小事。在這里的人,基本都經歷過正康帝登基之時的政變,這等事還真不放在眼里。 朝政還是繼續。最后,經過論證,出兵成了定局。 這大慶王朝和前朝不同,前朝都是文官當政,武官低人一等,那樣的朝廷,不受外人欺負才怪。 尤其到了正康帝這里,他是戰場上出來的皇帝,重用的自然也多是帶點血性的官員。 想想也是,這些人,都是跟著正康帝在邊疆戰斗過的人,哪里是膽小怕事的文官可比。 而且,有戰爭,雖有死人,但也是很多人揚名立萬、爭取更大好處的機會。 當然,正康帝并不是單純好武,而是現在國庫豐盈,有錢有糧,匈奴也沒有完全緩過勁來,正是開戰的好時機。 他可是忍讓匈奴多時了,當年要不是先皇糊涂,受人蠱惑,急發了十幾道軍令將他召回京城,那匈奴可是要再等幾十年才能復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