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莫大嫂的娘家人這才急了,直說要二人和離。 莫大哥和莫大嫂成婚十幾年,幾乎沒有紅過臉,莫大嫂的娘家人因此覺得莫大哥對莫大嫂是有感情的,孰料他們這話一出,莫大哥就直接道:“和離不可能,但是一紙休書,我倒愿意寫!” 如此一番話說出來,又是在不少村民圍觀的情形下說出來,莫大嫂看看莫磊,最終也同意了休離一事——她才二十六歲,還有大把的日子要過,她不愿意青年守活寡,還是為一個心里眼里根本沒有她的人守活寡! 莫大嫂同意后,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如果她肚子里這個生出來的女娃,就讓她帶走。 她娘家人厚道,自己又有嫁妝銀子,還肯干活,一定養活的了這個閨女,可是,如果把閨女放在莫家……莫大嫂想到一向和善的莫家人重男輕女的模樣,再想到自己的小閨女沒爹沒娘的待在莫家,就心口生疼。 莫大嫂的娘家人也沒說什么,算是默認莫大嫂的話。 可是誰料到一向好說話的莫家人,根本不同意。 莫虎直接道:“要么現下趁我還沒走,打掉這個孩子,要么生下孩子讓我老娘養著,柏氏,你自己選!” 莫大爺和莫大娘也頻頻點頭。 柏氏終究還是流著淚選了前者。 莫家太重男輕女了,她根本無法想象,如果她的小閨女出生了,在莫家要如何生存。 結果誰都沒想到,孩子打下來后,一看之下,竟是個男娃。 這下柏氏不哭了,反而是原本根本不在乎的莫家人開始大哭。 柏氏拉著似是被嚇住的莫磊說了些話,囑咐了些什么,便任由被親爹親哥請來的白遠診了脈,開了些藥。 雖說打胎的月份大了,但柏氏一向身子健壯,又是吃的不是很傷身子的藥,她自己倒是沒甚么。 “好好養著?!卑走h木著臉道,“開的藥好好吃,不可多思多慮,不可流淚,月子里不可干活,不可受凍,多吃些好東西,不要太受累,過上兩年,還能正常生子?!?/br> 柏氏的爹娘齊齊謝過白遠。 柏氏的兄長一眼看到林安,躊躇一會,就上前跟林安借馬車。 村子里也只有林安的馬車是有車廂的,其余人的驢車牛車,都是敞開了口子的。他妹子剛剛落完胎,可受不得凍。 林安看向莫大娘和莫虎,那二人也齊齊看他。 然后他再看向柏氏的兄長,點頭道:“柏大哥跟我來?!?/br> 如果只是借車,林安當然不用親自去一趟,可是,林安拍了拍林二丫的腦袋,小聲說了些什么,林二丫就提著裙子和丫鬟桂花“刺溜”一聲跑遠了。 待柏氏的兄長借到車后,才發現馬車里放了好幾重柔軟的被褥,還有兩斤紅糖,兩斤白糖,三十斤小米,一百個雞蛋,還有五斤咸魚干和兔rou干。 后面的rou干明顯是給柏氏示好柏家其他人的。 柏氏的兄長喚作柏武,見狀忙道:“這、這可使不得!林秀才肯借咱們馬車,咱們就感激不盡了,怎的還能要這些東西?” 林安擺手道:“柏大哥誤會了,這些是我妹子送給石頭娘的,東西都是她挑的,柏大哥要拒絕,就去跟我妹子說,跟我說,我可做不得主?!?/br> 柏武:“……”他去哪里找已經進了后院的林二丫? 柏家還是沒能拒絕林安,柏氏和柏氏娘坐在馬車里,揣著休書,柏氏父親趕著馬車。 柏武和柏氏二哥又借了一輛驢車,把他們妹子的嫁妝統統裝在驢車上,走了。 這是他們家的閨女。他們舍不得她為一個不值得的男人守活寡,舍不得她吃苦,當然要把她接回家。 像柏家這樣疼閨女的人家真的太少,眾人都看稀奇似的看著柏家離開的背影。 莫大爺和莫大娘一下子像是老了十歲。 莫虎也理直氣壯不起來了。 是他們錯了么?可是,他們一家在村子里可是難得的好人和勤快人,可是,重男輕女不是應該的么?相公去當兵,妻子守活寡,不也是應分的么?為什么他們會覺得心虛呢? 未時末,縣衙終于來人了。從林家村帶走了整整十五個壯丁。 那些壯丁的家人哭著跟著他們走,一路送到縣城。 整個林家村都沉寂了下來。 ☆、第40章 要過節的小秀才 送走去服兵役的人,林家村很是安靜了一段時日。 林安原本說要建學堂的事情,也暫時擱置了。 ——他還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去挑戰林家村眾人微弱的神經。 只是即便這樣,日子還是要照過不誤。 天氣越來越暖和,積雪全部化去,村民開始把地里被凍死的種子麥苗給挖出來,種上新的種子。 縣城里則像是沒經歷過那個不正常的冬季似的,一下子就熱鬧起來。 眨眼就到了陽春三月。 縣城里人來人往,林安的食肆和書坊生意都好的不得了。 食肆里因為有泡椒食物,正好合了一些人的口味,每每吃完一餐,食肆還會貼心的送上一小份小孩子喜歡吃的點心,讓客人帶回家給女人和孩子。家里人吃得好了,客人自然要多多的買了帶回去,食肆的生意自然就比別家更好。 而書坊里,柳師傅依舊沒把活字印刷做出來。不過據他說,快了。 林安不缺銀子,倒也不急。反正……就算活字印刷術真的研究出來了,那位太子殿下大概也不會告訴他,而是直接讓柳掌柜和柳師傅二人進京,向他親自說明,然后再由太子殿下或是指定某些人來做這門生意,或是將之公布天下,林安自己最多能得些“賞錢”,因此這樣想想,他就更不著急了。 書坊里一來是有林安找人做的小孩子的木制學字玩具,二來則是因林安的書坊里,出了兩個秀才、一個舉人老爺,且那二人明確在自己的書院里替書坊揚名,桂元書坊的名字取得又好,書價相比其他家也不算昂貴,如此一來,自然有不少人聞風而來,生意也就更好。 林安想,如果不是在村子里看到地里的干旱,單單是看縣城里的熱鬧安詳,他一定不會覺得有異的。 自從大雪在正月停了之后,兩個多月了,一場雨都沒下過。 雖說春雨貴如油,本來就少,但是一場雨都沒有,這也太不正常了。 再過一月,到了四月中旬,谷雨、立夏都過了,仍舊一場雨沒有下過。 村子里的人怨聲載道,齊齊罵賊老天。 林家村的里正也終于來到林安家,開始詢問林安是否還要建學堂的事情。 林安道:“自然是要建的。只是前段時日,村子里大家都在心憂去服兵役的人,我才不敢多言?,F下堂爺爺既開口了,自然要建?!?/br> 里正一張長滿皺紋的臉終于舒展開來。 他拿著空的旱煙桿,連連道:“那就好,那就好。地方我挑了幾個,你看哪里合適?還有田地的話,我也找人換過了,是四畝連在一起的良田。房子的話,村子里人們肯定愿意幫忙蓋,只是田地和蓋房的地……” 林安道:“當初說好了是我出錢買,現下還是如此。夫子我也找好了,是我師父也就是劉夫子的一位好友顧夫子,今年四十六歲,學問很好,只是和我師父一樣,運道不好,一直沒能中舉。我親自去見過顧夫子,顧夫子人很和善,也愿意舉家搬到咱們這里?!?/br> 里正立刻打起了精神:“舉家?那咱們準備的田地可夠?要不要村子里再開上幾畝地出來?” 林安忙搖首道:“這倒不必。顧夫子他一家人,如今只剩下顧太太和一個兩歲的小孫孫,還有兩男兩女四個家仆。顧夫子說他在隔壁王家村還有十畝田地,說是要把那十畝田地換到咱們村子里來,再加上那四畝良田,倒也足夠?!?/br> 里正這才作罷,和林安商定了去親自拜訪邀請顧夫子一事,就開始說蓋房子的事情。 “顧夫子家中有女眷,顧太太也說,到了村子里,自然要入鄉隨俗,種些蔬菜,所以林安便想著,地方要大一些,前后兩個寬敞院落,讓顧太太能一個種花,一個種菜,房子的話,則蓋前中后三重,前面的房子是顧夫子教書的課堂,中間的房子則給顧夫子待客和仆人居住,后面的房子則是顧太太帶著小孫孫住。這樣一來,學生們讀書的聲音,也不會太吵到顧太太和她的小孫孫?!?/br> 雖然這樣一來花費多了些,但村子里的地能有多貴?林安這次是鐵了心要林家村的村民欠他一個人情,因此也不在乎多花幾兩銀子了。 里正立馬答應了下來。 蓋房子的事情很快開始了。 村子里幾乎每家每戶都出了一個勞力——男人多的,出一個男人,男人少的,就出一個女人做飯燒水。 食材也是林安出的。反正他家還有些去年沒吃完的腌rou凍rou,林安自己家就養了不少雞和兔子,便將那些腌rou凍rou趁這一次做了菜,送到桌上。 待一個半月后,到了六月,學堂終于蓋好了,顧夫子一家住了進去,學堂也正式開始上課。 可是林家村的村民卻不能全然的高興起來。 因為整個春天到現在,老天爺一共只下了一場雨,還是滴滴答答,細細的春雨。 下了一個時辰,地還沒澆濕,雨就停了。 林家村的村民不得不從村子里的河里或井里一擔一擔的挑水澆地,這才險險保住了地里的莊稼。 可是,夏天怎么辦呢? 河里和井里的水越來越少,他們接下來,又該怎么辦呢? 如果老天爺還是不肯下雨呢? 人們擔心著擔心著,到了七月初六,七夕前一天,老天爺依舊沒有下雨。 夏陽高照,地里的麥子、玉米險些旱死。 村里里雖然有一條河流穿過,但是林家村只在河的中下游,上游和中游還經過幾個村莊。 平時還好,水流不斷,雖然是上下游,但幾個村子間也沒發生過太大的矛盾。 可是現在,七月份了,老天爺依舊不下雨。地里的糧食旱的根本長不起來,幾個村子全靠著幾口井里的水和河里的水過活,矛盾可不就越積越大? 這一日更好,眼看七夕將至,林家村的人起早去河里打水澆地,結果就發現,河里的水流小的要命。 六爺爺也在,只看一眼,就痛罵道:“小河村的龜孫子!又把河給堵了!” 林家村的青壯年也到了不少,聽六爺爺這么說,炎炎夏日積攢下的火氣更勝,三三兩兩的一招呼,扛上鋤頭,就往中游的小河村奔去。 “他奶奶的,不把他們小河村打老實了!老子就不是林家村的人!” “走!揍他們去!” …… 六爺爺年紀雖大,氣性也大。經歷的事情還多,就連小河村使壞堵水的事情,也經歷過了好幾次,一開始他們也去過官府,結果官府哪里捉得到人?小村子里人心對外時一向齊,官府來問,又沒捉個正著,哪里問得出來?如此一番后,林家村也不告官了,直接領了人打上去。 打得很了,小河村知道怕了,自然也就學乖了。 于是今日又有這么一場大鬧。 林安聽說時,嘴角直抽??墒浅橥曜旖?,卻又嘆氣。 因為除了這個法子,他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村子里過得艱難,林安卻是掙了很大一筆銀子。 靠的就是他建的冰窖里的存冰。 富貴人家冬日大多都有存冰,倒不會專門來買他的冰。但林安賺的銀子,卻是靠著存冰做的吃食冷飲。 吃食這東西,向來來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