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何守正卻只是搖頭,一雙手使了十成功力,一寸一寸地將刑關按回原位,耳語厲色道,“你我只要待在該在的位置,一切事宜,娘娘自有安排。若是你魯莽行動亂了娘娘計劃,為父可以立即將你敲暈帶走?!?/br> 刑關聽到此處驀地睜大了雙眼,不可思議地張著嘴,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僵硬地轉過頭,去看那端坐在上方的皇后娘娘。不知是不是由于距離太遠,他根本就看不清武后的表情。他只能看到,那位母親完美高貴,高高在上,如同俯瞰眾生的神祗,從來不動聲色。 榮氏卻早已開始哭訴,語聲尖利,陳詞悲憤??偨Y下來,無非是痛斥蘇幕遮收買官吏,不折手段,謀害忠良等等等等。說了半天,眾人也算是看出來了。這蘇幕遮,與其說是罪惡滿盈,倒不如說是屈打成招。 因為,很顯然,榮氏控訴的所有都沒有物證人證。她幾乎是一股腦兒地將所有臟水往蘇幕遮身上潑,而最終的陳詞卻更簡單,那就是——不信你問他,他自己都招了! 可是,蘇幕遮早已昏迷,別說招供,眾人都懷疑他是不是早就斷氣身亡了。唉,好歹也是天下聞名的蘇公子。曾經束發之年,便以一己之力智退姜國三千玄甲騎兵,就連當時還是七皇子的太子軒轅徹,也曾三顧茅廬,只為求得他的相助。世事難料啊,沒想到幾個年頭一過,曾經的翩翩佳公子成了死刑犯,如今生死不知。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太后說話了。 “皇后,底下此人,你可認得?” 轟! 話音一落,滿室寂靜,緊接著便炸開了鍋! 什,什么意思?蘇公子雖是一介白身,卻早已名揚天下,場中認識他的人并不算很少。但是,李太后突然問武后是否認得,這是何意??? 武后當然知道這些人在想什么,但她卻只是皺了皺眉,一臉莫名其妙地回道,“本宮閉關修養多年,不問世事久矣,此人究竟是何人,愿聞其詳?!?/br> 此話一出,李太后臉色就是一變,就連原本氣定神閑的武帝也是瞳孔一縮。武后將這些反應看在眼里,嘴上卻自顧自說道,“怎么,母后難道認得此人?” 說著,她那雙好看的眼睛眨了一眨,然后漠然地掃了一眼生死不明的蘇幕遮。 刑關看到此處心中一跳,暗道:皇后娘娘此時撇清干系,是為了自救呢,還是為了避免蘇幕遮受到牽連?他滿頭霧水地看向自己的父親,卻見自己的父親何守正沒有絲毫意外的神色。他正隱在人群當中,警惕地觀察著場中眾人的反應。 今夜的除夕宴,真是相當古怪! 刑關心中有不好的預感,急得如百爪撓心,正想偷聲向父親問個究竟,場中卻再次發生了變故。 只見,李太后不知何時已經離了席,正沖著武后厲聲道,“毒婦,你睜大眼睛看仔細了,這孽畜可是你的親生兒子!” 話音一落,滿室嘩然! 什,什么?!武后的兒子? 武后只有一個兒子,那便是第一任太子八皇子??墒?,八皇子不是早就夭折了嗎? 但眾人抬頭看看這活生生的武后,又看了看那奄奄一息的蘇幕遮,心想凡事無絕對,此中頗有內情啊...... 李太后看到眾人的反應后得意非常,挺胸抬頭地提聲喝道,“怎么,你有膽子暗中謀害朝中重臣,有膽子亂我軒轅朝綱,卻不敢認自己的親生兒子嗎?還是,擔心你一旦承認,便露出了狐貍尾巴,毀了一世英名?” 人群中又是一陣嘩然! 你想,人們還未從武后死而復生的驚訝當中緩過神來,李府的案子便被推到了殿前。熱鬧還沒看夠呢,這疑犯竟然是武后的兒子,本應死去多年的當國皇子,也是曾經的太子爺!這還不算什么,一國之后謀害朝臣,這可是重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便是作為看客,眾人也不由得緊張。你可知,什么叫“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你說,沾染了這些皇家秘辛,還能好好地走出那扇大門嗎? 想到此處,無論是朝臣還是妃嬪,都暗暗大罵李太后老糊涂。你自認為替李家出了惡氣,卻也將皇家的顏面丟了個干凈,同時害得我們一個個都跟著倒霉,真不是個好東西??! 武帝也是這樣認為的。 母后果然是老了,也不好好謀算一番,逮著機會就是一頓亂咬。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實在太蠢!但是他又能如何呢?如今這種情況,一個不小心,便會丟了皇位又丟性命。若非被逼到了絕境,他也不必...... 想到此處,他勉強將視線從那些大臣身上收回,然后滿眼通紅地轉眸看向武后,一副失望透頂,驚訝非凡的樣子。 武后見此人這傷心欲絕的模樣,心中暗暗冷笑:你會演,我難道不會嗎? 于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武后陡然間憤怒地站起身,然后二話不說,含著眼淚便向那不遠處的柱子撞去! “娘娘,使不得!” 不知道是誰一聲大吼,緊接著便是一片混亂。有人呆立當場,有人遠遠躲開,也有人一馬當先沖上去阻攔。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武后的頭就要撞到那柱子的一瞬間,幾個宮女險險地拉住了她。武后被拉住后也不掙扎,頹然地坐在地上,一雙眼中滿是淚水,卻倔強地不肯落下,只是咬著牙齒與遠處的太后對視。 李太后顯然也沒料到對方會來這么一出。 武后此時雖然只字不語,卻絲毫不落下風,甚至將她之前的那些話壓得死死的,處處給人一種自己冤枉了她的感覺。李太后咬咬牙,正要不顧一切地羅列罪證,有人卻搶在她的前面開了口。 “太后娘娘,一而再,再而三,您是不將皇后娘娘逼死,便不肯善罷甘休嗎?!” 千鈞一發之際,哪個瞎了眼的往槍口上撞,不要命了嗎! 眾人循聲去看,這不看便罷,一看之下心中便是齊齊一凜。 只見,有一人身穿尋常太監服,正規規矩矩地跪在李太后身后。誰也不知道此人是何時跪下的,甚至誰也不知道此人是何時進來的,而更讓人噤聲的是——此人竟然是福公公! 那個曾經的大內總管,紅極一時的福公公。他,不是之前惹怒了陛下,然后被投入天牢了嗎?怎么不但沒死,反而突然出現在此處? 福公公并不知道眾人的疑惑,他滿臉疤痕交錯,跪在地上,聲淚俱下道,“二十年前,您與李貴妃害死了皇后娘娘所生的公主,十五年前,您又與李貴妃合謀害死了八皇子,甚至差點害死了皇后娘娘!” 話音未落,人群中便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一眾人面色駭然地看著李太后和李貴妃,皆是目瞪口呆,受驚不小的模樣。而作為一國之君的武帝也猝然站起,一副痛心疾首,不堪回首的表情。 李太后見此則是白了一張臉,顫抖著聲音怒喝道,“哪來的狗奴才,血口噴人!來人啊,拉下去,砍了!” 對于她的驚聲尖叫,并沒有人行動。一來,禁衛早已在武后的控制之下;二來,大多數人眼中都是將信將疑。這些話,從其他人口中說出來也就罷了,這可是福公公,混跡宮中多少年的大內總管??! 福公公見此大受鼓舞,雖是跪著,卻挺直了腰板,閃著淚光將十五年前的真相說了出來。 “十五年前,您將一位姓羅的嬤嬤送給了李貴妃。此人雖然并非什么大人物,但想必宮中不少人定然見過她。羅嬤嬤并非只是個普通的嬤嬤,她出身苗疆蠱毒世家,乃是能御蟲下蠱的高手。而就在十五年前的一個晚上,她在皇后娘娘身上下了無解的金蠶蠱。于是,皇后娘娘突然癲狂,不僅殺了身邊的一個侍衛,還打傷了陛下。我福六雖是奴才,卻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謊。那一夜,我還是皇后娘娘的暗衛。親眼看見太后與李貴妃帶著侍衛等候在外,聽到動靜后便一哄而入,直接將皇后娘娘打成了重傷!若非陛下及時阻撓,并偷偷將娘娘藏起來修養,我們恐怕就再也見不到皇后娘娘了!” 這些話,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真假假混在一起,由不得人不信。武后的確是遭了李太后和李貴妃的毒計,也的確是中了羅嬤嬤的金蠶蠱,卻并非是被武帝救下。事實是,十五年前的那夜,武帝龍顏大怒,一杯毒酒賜死了武后。待到武后“死”后,武帝才發現其中似有貓膩。一查之下,竟查到了太后頭上!于是,武帝痛苦不堪,從此再不踏入太后的宮中半步。 這是福公公一直所認為的真相,只是不久前的地道中,蘇幕遮告訴了他另一個真相: 原來,十五年前,太后與李貴妃的陰謀早就引起了武帝的注意。巧的是,武帝龍體恢復后親政,卻發現處處都是武后的影子。武后雖早已退居西宮,文臣武將和太監宮女卻開口閉口都是“皇后娘娘”,大到國事,小到禮節,致使他處處受制,時時受氣。一日接一日,一年接一年,他覺得自己再也忍不住了!終于,他發現了李太后與李貴妃的異動,然后心生一計...... 十五年后的今天,武帝俯瞰雙方對峙,終于承認大勢已去,于是容色一收,便唉聲嘆氣、悵然不已地靠了椅子,眼中擠出了淚水,似已再次痛心疾首,陷入了母親與妻子的兩難。 而眾人則早已憤憤不平,胸口都如燒起了一團火,恨不能就此站起來大罵一通才好。 “我曾是皇后娘娘的暗衛,也是那羅嬤嬤曾經的情人,我福六敢對天發誓,若有半句虛假便遭五雷轟頂!”福公公卻覺得還遠遠不夠,哭得撕心裂肺道,“皇后娘娘曾經與陛下并肩打天下,更在危難時刻只身穩定朝局,她為國為民,嘔心瀝血,甚至因積勞成疾,許多年后才得以產下皇子公主。但是為何您仍是容不下她?奴才雖只是奴才,但今日便是冒著一死,也要替天下百姓問一問,替娘娘問一問——為什么!太后娘娘,您這樣趕盡殺絕究竟是為什么?!” 福公公臉上的刀疤深深淺淺,混著流不盡的眼淚和鼻涕,每一個表情都猙獰非常。李太后養尊處優已久,何時見過這種陣仗?別說斥責,便是連高聲說句話的人都沒出現過。于是,剎那間她的氣勢便是一短,然后連連倒退了兩步。她不退倒也罷了,這微微一退,便幾乎是等于告訴眾人——我心虛,我害怕,我心中有鬼! 事實上,這些事再如何復雜惡劣,終究只是皇帝的家事。既然是家事,便由不得外人多嘴,更何況是一個奴才呢?但是,此人并非一般人,而是受盡愛戴與敬仰的武后!那個曾經叱咤沙場的巾幗英雄,那個曾經鐵血監國的一國之后,那個舉國上下津津樂道的美妙愛情的女主人公! 所以,不過片刻,也不知誰起的頭,場中便跪倒了一大片。他們一個個怒發沖冠,緊接著,悲憤哀痛的聲音此起彼伏! “請陛下為娘娘做主!” “請陛下為娘娘做主!” ...... 李太后見狀暗叫一聲不好,連忙一邊去拉李貴妃,一邊提聲道,“簡直一派胡言亂語,哀家身為太后,何須自降身份,做此等齷蹉之事!李貴妃,你來說說,告訴他們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貴妃平時能說會道,今日卻傻傻的,被李太后輕輕一拉,便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個沒站穩,腳下一歪,便猛地朝李太后身上撲去! 李太后年紀一大把,近日連受打擊后原本就氣短體虛,哪里經得起她這樣一撲?于是,“撲通”一聲,兩人便如滾地葫蘆一般地滾成了一團。 眾人正同仇敵愾,信誓旦旦地要武帝還武后一個公道,誰知一個眨眼,太后和李貴妃兩個罪魁禍首便滾到地上去了。傻眼間,只有李貴妃身后那小丫鬟反應最快。只見她嬌呼一聲,一個箭步沖了上去,想要將二人扶起來。 熟料,今日除夕宴,李太后與李貴妃皆穿了華麗繁復的正服,這滾動間,衣飾便好似勾到了一處。所以,那小丫鬟連拉幾下沒拉起人,反而使兩人徹底扭到了一處。 其他宮女太監此時也反應過來,正要準備上前幫忙,卻聽那小丫鬟一聲尖叫,然后猝然癱軟在地,驚懼道,“血,血!” 眾人懵了,連忙順著她的視線去看。 但見,李貴妃正緩緩坐起身,愣愣地瞧著自己的雙手。而那雙手中,正握著一把匕首。匕首雪亮,匕身反著光,尖端卻正滴著鮮血。 “滴答.....滴答......” 血水滴落在地毯上,明明應該很輕很輕,可無端地,所有人都聽見了。他們鉗口撟舌,一個個嚇得魂不附體,驚魂不定地看向躺在地上的李太后。 李太后臉色煞白,烏黑的嘴唇大大張著卻說不出一個字,只用一雙手死死地按住胸口,瞪圓了眼睛看著從小寵到大的李貴妃。 “母后!”武帝見狀一個箭步沖了下來,驚慌失措地扶起李太后抱在懷中,大叫道,“御醫!御醫!匕首上有毒,快,快叫御醫!” 大門再次被推開,早有宮女太監狂奔而出,而武后則在人后滿意地站起身,抹了抹眼角,輕聲喃喃道,“時間差不多,的確該叫御醫了?!?/br> 言罷,只見人群中的武帝突然一個抽搐,然后毫無預兆地,倒在了地上...... 除夕之夜,宮中長燈不滅,宮外爆竹聲聲。老百姓從來左右不了改朝換代,也從來顧不上政權交替。從古至今,他們只有一個愿望,那便是不管誰來當皇帝,只要吃得飽,穿得暖,就很好很好了。 而今夜,除夕除夕,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 明日,是否真的會有另一番新景象呢...... ☆、第163章 現世報 子時已過,丑時將近。 這是嶄新的一天,也將是嶄新的一年。 然而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夜的皇宮氣氛詭異,即使那些福祿壽喜的門對四處懸掛,卻也無法讓人感受到絲毫的喜氣。 整個皇宮異常安靜,如同一只臥藏于黑夜之中的野獸,雖然雙眸緊閉一聲不吭,但仍壓得所有人都喘不過氣來。 巡邏護衛的禁軍更是個個踮起了腳尖,深怕動靜太大惹了貴人不快,從而倒了大霉。卻在此時,一聲尖銳刺耳的狂笑刺破云霄,嚇得一群人虎軀一震,差點就尿了褲子。 帶隊的禁衛長見手下這幫熊樣差點就要破口大罵,然后轉念想起不久前的除夕宴,又硬生生吞了回去。過了半天,才壓低了嗓子,怒道,“瞧你們這縮頭縮尾的,都給我站直咯,快走!” 話音一落,全體挺胸收腹撅屁股,恨不能腳下踩個風火輪,一溜煙跑出了老遠。 我的個娘嘞,這鬼地方平日就陰氣森森,今日估計又要再添新魂咯! 這廂心驚膽戰,腹誹不止,而一墻之隔的冷宮里,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只見,慘白的月光下,蓬頭垢面的女子桀桀怪笑,隨后冷不丁一個猛撲,竟一口咬在了對面那太監的小腿上!與此同時,白骨森森的十指死死摳住對方的腳踝,滿眼暢快不已,布滿了仇恨與快意的血絲! 那太監毫無準備,猛然被咬個正著,剎那間鉆心的痛直逼腦門,疼得他嗷嗷直叫,滿臉的橫rou都抖了起來! “他娘的,找死!”當下,他再不遲疑,“砰砰砰”就是惡狠狠的幾腳踹了出去! 不料,那女人也是夠狠!汩汩的鮮血橫流,染得血衣濕透卻仍似不知道痛一般,死死咬住那太監的小腿,連哼都不哼一聲。 一旁的小太監見此驚得目瞪口呆,眼看著兩人就要扭成一團,連忙沖上去幫忙。于是,在那老太監撕心裂肺的嘶叫中,兩人總算是分開了! 混亂中,那女人連滾帶爬地躲到了柱子背后。見老太監扯著嗓子哇哇大叫,便忍不住咯咯咯地笑了起來。一面瞇起眼睛看,一面努著沾滿鮮血的嘴巴喃喃不停,混著咯吱咯吱的咀嚼聲,聽得人背后發涼。 而那老太監則勉強靠在小太監身上,待他低頭看到腿上血rou模糊,竟被生生咬去一塊rou后,更是咒罵不已!不過,也就僅僅只是咒罵而已。直到口干舌燥,喉嚨發疼眼發暈,才兇神惡煞地落下一句,“你,你個瘋婆娘別以為自己還是什么李貴妃!敢咬我!你等著!從今往后,落在老子的地盤上,定然叫你日日活個明白!” 說完,意味深長地嘿嘿一聲冷笑,扶著小太監便一瘸一拐地往冷宮外走去。 冷宮寂靜蕭條,即使已經走出了老遠,也還能聽到二人的說話聲音。 “趙公公,這李貴妃......這李氏刺殺皇太后,必死無疑。您剛才又何必出手打她,與她一般見識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