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二百五十一
織田信長建立安土城的意義何在? 隨著織田家領土的增長, 岐阜城就暴露出了控制力不夠的短板。在三郎的領土只有尾張美濃的時候,岐阜作為三郎的居城綽綽有余。但拿下了越前和近江、并且明智光秀也在攻打丹波后,美濃作為通往京都的必行之路的軍事意義就已經削弱了,反而是岐阜距離京都較遠的短板露了出來。它的地理位置對于目前的織田家來說也偏東,不利于掌控現在的織田領地。而越后的上杉謙信與三郎目標南轅北轍, 即使先前因為武田而暫時的結為同盟,這種脆弱的關系能維持多久還不得而知。 一旦上杉謙信與織田同盟破裂, 以織田家將岐阜作為中心居城的模式, 難以抑制位處北陸的上杉。因此,將居城從岐阜遷往其他地方本就是勢在必行,只是早或晚的問題。 三郎提出的“安土”這個地點, 也選的十分恰到好處。 安土比起岐阜, 地理位置更偏向北方,有助于織田家加強對近江越前加賀一帶的掌控, 而且離京都也更近一些。即使是讓丹羽長秀對著地圖再找, 也找不出另一個如安土一般適合眼下的織田的地點了。相比起原名稻葉山城、出了名堅固難攻的岐阜城,安土唯一稍顯不足的也只有那里沒有合適的城池, 要從零開始建筑——但這種財力與人力的消耗, 也不足以讓織田家憂慮。一旦安土的城池建好, 之后會帶來的軍事、政治意義也遠遠能超出在它身上的花費,堪稱穩賺不虧。 那么三郎提出建造安土城的意義是什么?!就如上面所說的一樣嗎? 不。三郎會提出建造新的城池,純粹是因為決心把家督的位置交給自己名義上的嫡長子后, 終于意識到了自己是個當父親、而兒子也能獨當一面的人了, 因此想要分家啊。 ……不管這道理放在戰國武將身上有多么讓人無力吐槽, 但一旦套在三郎身上,就十分正常了對不對??! 即使成為“織田信長”已經過了二十多個年頭,所作所為也都是歷史上那個任性暴君的模樣,但三郎仍然沒有忘記在許多年前,明智光秀是如何將“織田信長”這個身份與壓切長谷部一起交到自己手里的。 他既然在當時成為了“織田信長”,再度與明智光秀相遇的時候也得到了對方的囑托、繼續成就“織田信長”的偉業,現在也不可能再說什么“不想當信長”一類的話。只是他雖然一直在朝著天下奮斗,但是有的時候還是保持著相當沒有自覺、仿佛與這個時代脫離的狀態。在有關織田家的諸多事情——比如繼承人方面,也會不自覺的去多在意一點明智光秀的意見,說是在這方面給予了對方相當大的插手空間也不為過。 選擇信忠而不是信孝,就有這部分的原因。將岐阜留給信忠,而自己想要在安土建立新的城池,也有這個的影響。 丹羽長秀——應該說目前還在岐阜的大部分家臣,對于三郎選擇在這個時間段里從家督的位置退下,都表示十分的不理解。但是有關在安土筑城的想法,他們卻沒有能反駁的言辭。以三郎完全讓人看不透的行為模式,他們甚至連三郎到底是看穿了安土具有的價值才會選擇在那里筑城、還是只是一時心血來潮選擇了這塊地方都猜測不透。 織田家的老臣不少,但是能對三郎進言、并有可能被接受的卻不多。柴田勝家還在越前,明智光秀也在丹波,羽柴秀吉呆在近江,織田家四大軍團的大將只有丹羽長秀一人恰巧在岐阜,而以他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勸動將“安土筑城”與“家督更替”捆綁起來的三郎。 再加上三郎高到犯規的行動力…… 三郎突發奇想想要卸任家督的消息還沒傳到明智光秀等人的手上,信忠就已經成功的繼承了織田家督的位置了。 ……如果明智光秀知道了這件事,想必表情一定會很好看。 沒有刀劍男士的幫忙,單靠人力的傳送信息,三郎簡直是在為明智光秀上了一場生動形象的“信息傳遞速度到底有多重要”的課。 更慘的是,不管明智光秀到底無不無辜,丹羽長秀是真的將他作為幕后黑手來看待了??! 雖然三郎一向行動都是天馬行空,讓人難以跟上他的思維,但他的所作所為并不是全無預兆的。讓士兵們先休息、自己也會抓緊時間積蓄體力,多半是準備突襲;衣著輕便、帶著歸蝶去馬廄就是打算前去“約會”;沒有政事、步入庭院就是想要去爬樹……就算是丹羽長秀從在十五歲的時候就出仕織田信長,生性謹慎的他也難以理解三郎的奇異行為,至多是靠著時間的流逝,總算是習慣了三郎的怪異舉動。 同樣的,就算丹羽長秀不能理解三郎,他也是在三郎身邊為他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人,即使沒能摸清三郎的行動規律,也不可能一點都不了解——但這一次,三郎卻是實實在在的、沒有任何預兆的,就提出了想要將織田家交給信忠的想法。 若說無人在背后慫恿,就算三郎再怎么任性妄為,也不可能在區區四十余歲的時候就考慮到織田家的未來,還這么迅速的就定下了家督,連日后反悔的余地都不留! 織田家家臣中的第一人要算柴田勝家。但是柴田勝家本身就是年逾五十還在繼續征戰、現在也仍是柴田家的一家之主,根本不可能對三郎提出這種建議。羽柴秀吉為人謹慎微小,在織田家的數位殿下都還未完全長成、年齡尚輕的時候也不可能糊涂的做出這種規勸。打從三郎說出退位這種話的一開始,丹羽長秀就已經疑心是明智光秀是暗中的那個推手。 只是他和明智光秀類似,即使內心對可能危害到三郎的人懷有深深的忌憚與警惕,在得到切實的證據之前也不會輕舉妄動。所以得到了三郎隨口的一句“小光也說快點將繼承人定下”后,丹羽長秀也沒有立刻發作——平心而論,這句話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即使三郎四十幾歲的年齡并不算老,但也稱不上年輕,繼承人的問題遲早是需要考慮的。明智光秀也還忙于對丹波的攻伐,理論上說并沒有這么多的心思前來干涉岐阜這邊——而后丹羽長秀立刻前去排查近來進入過岐阜城的人,果不其然,岐阜城除了往來的行商、農戶外,明智光秀也在這個時間段里派了人前來! 上次從丹波傳來的戰報,還是十月份時明智光秀攻破了黑井城。之后戰況緊繃,明智光秀未能取得大的進展,戰報也不可能頻繁的傳來岐阜。身為內政的一把好手,再加上與三郎親密的聯系(早早就為三郎效力,并且娶了信長的養女為妻),這些戰報自然不可能略過丹羽長秀的手中。而現在,明智光秀派人前往岐阜城,卻沒有戰報同時傳到他的手上,就說明了這些人根本不是為了傳遞丹波的消息而來??! 不是為了傳遞戰報而來的、明智光秀麾下的足輕,以及三郎突然提出的、讓信忠繼承織田家的想法。 這前后邏輯十分通暢,一點毛病都沒有?。?! 事實上只是因為茶會上出現了刀劍男士、出于對刀劍男士真實身份(付喪神)的憂心才派人前來一探究竟的明智光秀,如果知道了丹羽長秀的想法竟然如此合乎邏輯地與真相南轅北轍,想必會哭笑不得的吧。 然而以丹羽長秀的內斂,也不會將自己的想法對明智光秀揭開——這位真織田信長,注定就要在這件事上背著丹羽長秀的誤解了。 再次(靠自己單方面的猜想)感受到了三郎對明智光秀非同尋常的信賴,丹羽長秀一邊覺得明智光秀實在是無法讓人放心,一邊又清楚的知道、靠他現在看到的三郎對明智光秀的信重,根本不是他勸說兩句就可以改變的。 最終,三郎還是在十一月二十八日的時候,將家督的位置交給了織田信忠。 ……不管是哪個家臣,都因為三郎這個神奇的舉動而茫然不安,連帶著因為新年的到來而輕松起來的氣氛也削減了幾分歡快。在越前開始建設勢力的柴田勝家,與一開始就不打算在織田信長的子嗣中挑選的羽柴秀吉還好,明智光秀是實實在在的因為這種完全出乎意料的事態發展而驚詫,直接導致了在正月十五日的時候兵敗,退回了近江坂本城。 不,兵敗不全是三郎的原因。丹波國的勢力一直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國內雖然沒有什么突出的強大勢力,但是彼此卻一直有著密切的聯系。除了一開始攻下黑井城的時候,明智光秀面對丹波完全無法用上什么快速而有效的、將他們彼此分裂的手段,只能一點點向前侵蝕,先將丹波國內部的勢力拉攏到自己這邊。因此在波多野兄弟突然倒戈于明智光秀的對立一方后,原先已經被明智光秀說動的勢力也就都動蕩了起來,以至于他不得不先選擇向后撤退。 這只能算是勝敗乃兵家常事——不,連這也算不上,只能算是得出最終勝果前的有來有往罷了。 但是明智光秀退回坂本城后沒有繼續朝著丹波進軍,而是選擇了波多野兄弟也不敢輕舉妄動、攻擊坂本城的時機跑回岐阜,這就和三郎有關了??! “——為什么,你會想在這個時候讓信忠殿下繼任呢?” 風塵仆仆的明智光秀面對三郎的時候,問出了與丹羽長秀一樣的話。 三郎:“咦,明明是小光提出來的啊?!?/br> 明智光秀:“……我嗎?我是在何時對你提出這種……糟糕的建議的??” ※※※※※※※※※※※※※※※※※※※※ 嘖嘖嘖,太可憐了,小光。 榜單完成!明天不更新! 最近連日面試,我要讓腦子休息一下。 下章告訴你們三郎為何在這個時候卸任家督。 沒錯,這篇文其實是隨榜更。 感謝s君扔的地雷!么么噠! 感謝sin扔的地雷!23333抱??! 感謝軫麗扔的地雷!么么噠! 感謝久漓煙卿扔的地雷!2333太謝謝啦! 感謝只有半首歌扔的地雷!23333么么噠! ——還有營養液。 讀者“餓鳥”,灌溉營養液 50 2018-03-27 18:23:48 讀者“108”,灌溉營養液 19 2018-03-27 10:55:27 —— 謝謝大家的營養液啦!么么噠!